<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加壓油缸與后支腿油缸的聯動控制系統與方法及旋挖鉆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550157閱讀:570來源:國知局
加壓油缸與后支腿油缸的聯動控制系統與方法及旋挖鉆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加壓油缸與后支腿油缸的聯動控制系統與方法及旋挖鉆機,該聯動控制系統包括先導油路、主閥、后支腿油缸、加壓油缸和主泵,主閥包括第一液控換向閥和第二液控換向閥,第一液控換向閥連接在主泵與加壓油缸之間,第二液控換向閥連接在主泵與后支腿油缸之間,先導油路用于控制第一液控換向閥和第二液控換向閥進行換向,主泵為負載敏感變量泵,主泵的變量機構具有負載敏感反饋口,主閥具有負載敏感控制油口,負載敏感控制油口用于提供加壓油缸在工作時的負載敏感反饋壓力給主泵的負載敏感反饋口,主泵的負載敏感反饋口與主閥的負載敏感控制油口之間的管路上連接有電比例溢流閥,電比例溢流閥的回油口接通至油箱。
【專利說明】
加壓油缸與后支腿油缸的聯動控制系統與方法及旋挖鉆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工程機械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加壓油缸與后支腿油缸的聯動控制系統與聯動控制方法,以及具有該聯動控制系統的旋挖鉆機。
【背景技術】
[0002]圖1為加壓油缸及后支腿油缸的液壓控制原理圖,如圖1所示,在履帶式旋挖鉆機中,加壓油缸及后支腿油缸的工作控制流程如下:由先導栗I的先導油經過溢流閥2,溢流閥2將先導油的壓力設定為一具體數值,多余的先導油通過溢流閥2回到油箱,壓力設定為具體數值的先導油經過過濾器3,將先導油過濾干凈,從過濾器3出來的先導油流進控制閥5,在控制閥5與過濾器3之間安裝有蓄能器4,蓄能器4的作用為防止先導油供油不足。從控制閥5出來的先導油進入先導手柄6,從先導手柄6出來的先導油進入第一邏輯閥塊7,從第一邏輯閥塊7出來的先導油進入主閥8,從主閥8出來的液壓油最后流進加壓油缸12和第二邏輯閥塊9,從第二邏輯閥塊9出來的液壓油進而控制左后支腿油缸10和右后支腿油缸11。
[0003]圖2為旋挖鉆機作業時的加壓示意圖,如圖2所示,工作時,加壓油缸12與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之間是不存在關聯的,分別在主工況和副工況兩種工況下才能工作。在主工況下,加壓油缸12可以工作;在副工況下,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通過第二邏輯閥塊9中換向閥的控制實現單油缸動作或兩油缸同時動作。
[0004]如圖2所示,加壓油缸12工作時,將力傳遞給動力頭15,動力頭15將力傳遞給鉆桿16,鉆桿16再將力傳遞給鉆斗17。加壓力的大小,會影響整機的穩定性能。左右后支腿油缸
1、11是安裝在旋挖鉆機后端的配重18上的,工作時對整機的穩定性起作用。
[0005]隨著基礎施工逐漸向大型化、硬地層方向發展,因此對旋挖鉆機的加壓力要求尤為重要,加壓油缸的加壓力大,則入巖能力強、施工效率高。但現有技術中,加壓油缸與左右后支腿油缸的動作間沒有關聯性,因為加壓油缸的最大加壓力是一定的,因此使用后支腿時,根據穩定性平衡原理,加壓油缸是可以發揮出最大加壓力的,但后支腿油缸一般是在硬地層和入巖時使用,鉆斗打滿后需要收回后支腿油缸進行回轉倒土,影響倒土效率。因此針對于一般地層時,一般不使用后支腿油缸,此時如機手操作過猛,用力加壓,整機重心后移,履帶前端抬頭,引起鉆桿傾斜,成孔質量很差,嚴重的會引發斷桿事故。如果將加壓油缸的最大加壓力減小,當遇到硬地層使用后支腿油缸時,后支腿油缸又不起作用了,沒有有效的利用后支腿油缸的功能。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壓油缸與后支腿油缸的聯動控制系統與聯動控制方法以及具有該聯動控制系統的旋挖鉆機,以使旋挖鉆機的加壓油缸與配重后支腿油缸可以進行聯動控制并自動匹配,提高旋挖鉆機對工況的適應能力和提升旋挖鉆機整體的施工效率。
[0007]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加壓油缸與后支腿油缸的聯動控制系統,包括先導油路、主閥、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加壓油缸和主栗,該主閥包括第一液控換向閥和第二液控換向閥,該第一液控換向閥連接在該主栗與該加壓油缸之間,該第二液控換向閥連接在該主栗與該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之間,該先導油路用于控制該第一液控換向閥和該第二液控換向閥進行換向,該主栗為負載敏感變量栗,該主栗的變量機構具有負載敏感反饋口,該主閥具有負載敏感控制油口,該負載敏感控制油口用于提供該加壓油缸在工作時的負載敏感反饋壓力給該主栗的負載敏感反饋口,該主栗的負載敏感反饋口與該主閥的負載敏感控制油口之間的管路上連接有電比例溢流閥,該電比例溢流閥的回油口接通至油箱。
[0008]進一步地,該先導油路上連接有先導栗、控制閥和先導手柄,該先導栗用于提供先導油,該先導油在經過該控制閥之后由該先導手柄分配提供給該第一液控換向閥或者該第二液控換向閥的液控端,以控制該第一液控換向閥或者該第二液控換向閥進行換向。
[0009]進一步地,該控制閥連接在該先導栗與該先導手柄之間且為一個電磁換向閥。
[0010]進一步地,該先導油路上還連接有第一邏輯閥塊,該第一邏輯閥塊連接在該先導手柄與該主閥之間,該第一邏輯閥塊包括多個換向閥,該第一邏輯閥塊中的其中部分換向閥連接在該先導手柄與該第一液控換向閥之間,該第一邏輯閥塊中的另外部分換向閥連接在該先導手柄與該第二液控換向閥之間。
[0011]進一步地,該聯動控制系統還包括有第二邏輯閥塊,該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包括左后支腿油缸和右后支腿油缸,該第二邏輯閥塊包括多個換向閥,該第二邏輯閥塊中的其中部分換向閥連接在該第二液控換向閥與該左后支腿油缸之間,該第二邏輯閥塊中的另外部分換向閥連接在該第二液控換向閥與該右后支腿油缸之間。
[0012]進一步地,該主閥具有入油口,該主閥的入油口連接至該主栗的出油口,該第一液控換向閥具有兩個液控口以及兩個出油口,該第二液控換向閥具有兩個液控口以及兩個出油口,該第一液控換向閥的兩個液控口分別連通至該第一液控換向閥的兩端的液控端,該第一液控換向閥的兩個出油口通過管路分別與該加壓油缸的兩個腔相連,該第二液控換向閥的兩個液控口分別連通至該第二液控換向閥的兩端的液控端,該第二液控換向閥的兩個出油口通過管路分別與該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的兩個腔相連。
[0013]進一步地,該第一液控換向閥和該第二液控換向閥中的每個液控換向閥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先導油從該第一液控換向閥的其中一個液控口接通至該第一液控換向閥的一端的液控端時,推動該第一液控換向閥換向至第一工作位,此時該主栗的油液從該主閥的入油口導通至該第一液控換向閥的其中一個出油口,先導油從該第一液控換向閥的另一個液控口接通至該第一液控換向閥的另一端的液控端時,推動該第一液控換向閥換向至第二工作位,此時該主栗的油液從該主閥的入油口導通至該第一液控換向閥的另一個出油口,先導油從該第二液控換向閥的其中一個液控口接通至該第二液控換向閥的一端的液控端時,推動該第二液控換向閥換向至第一工作位,此時該主栗的油液從該主閥的入油口導通至該第二液控換向閥的其中一個出油口,先導油從該第二液控換向閥的另一個液控口接通至該第二液控換向閥的另一端的液控端時,推動該第二液控換向閥換向至第二工作位,此時該主栗的油液從該主閥的入油口導通至該第二液控換向閥的另一個出油口。
[0014]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加壓油缸與后支腿油缸的聯動控制方法,將加壓油缸和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通過主閥連接至主栗,該主閥包括第一液控換向閥和第二液控換向閥,該第一液控換向閥連接在該主栗與該加壓油缸之間,該第二液控換向閥連接在該主栗與該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之間,并利用先導油路控制該第一液控換向閥和該第二液控換向閥進行換向,該主栗為負載敏感變量栗,該主栗的變量機構具有負載敏感反饋口,該主閥具有負載敏感控制油口,該負載敏感控制油口用于提供該加壓油缸在工作時的負載敏感反饋壓力給該主栗的負載敏感反饋口,該主栗的負載敏感反饋口與該主閥的負載敏感控制油口之間的管路上連接有電比例溢流閥,該電比例溢流閥的回油口接通至油箱,該聯動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15]檢測該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的伸出行程;
[0016]判斷檢測出的該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的伸出行程是否大于預設值;
[0017]若該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的伸出行程小于該預設值時,向該電比例溢流閥中的電磁鐵輸入第一電流值;
[0018]若該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的伸出行程大于該預設值時,向該電比例溢流閥中的電磁鐵輸入第二電流值,其中該第二電流值大于該第一電流值。
[0019]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旋挖鉆機,該旋挖鉆機包括上述的加壓油缸與后支腿油缸的聯動控制系統。
[0020]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加壓油缸與后支腿油缸的聯動控制系統與聯動控制方法,將旋挖鉆機的加壓油缸與配重后支腿油缸進行聯動控制,將配重后支腿油缸功能完全充分的利用起來,也將加壓油缸的最大加壓能力充分的挖掘出來。此功能可以實現旋挖鉆機作業時加壓油缸與配重后支腿油缸自動匹配,體現了智能化水平,提高了旋挖鉆機對工況的適應能力,提升了旋挖鉆機整體的施工效率。
【附圖說明】
[0021 ]圖1為加壓油缸及后支腿油缸的液壓控制原理圖。
[0022]圖2為旋挖鉆機作業時的加壓示意圖。
[0023]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加壓油缸與后支腿油缸的聯動控制原理圖。
[0024]圖4為圖3中的局部詳細示意圖。
[0025]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硬件示意圖。
[0026]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控制邏輯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式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0028]本發明涉及一種加壓油缸與后支腿油缸的聯動控制系統及控制方法,適合應用于旋挖鉆機中,當使用后支腿油缸時,加壓油缸的最大加壓能力提高,不使用后支腿油缸時,加壓油缸的最大加壓能力降低。此功能可以實現旋挖鉆機作業時加壓油缸與配重后支腿自動匹配,在保證成孔質量的前提下,體現智能化水平,提高旋挖鉆機對工況的適應能力。
[0029]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加壓油缸與后支腿油缸的聯動控制原理圖,圖4為圖3中的局部詳細示意圖,如圖3和圖4所示,本發明在原控制油路的基礎上,增加電比例溢流閥及相應管路,再通過電控程序的控制來實現。
[0030]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加壓油缸與后支腿油缸的聯動控制系統,如圖3至圖4所示,該聯動控制系統包括先導栗1、溢流閥2、過濾器3、蓄能器4、控制閥5、先導手柄6、第一邏輯閥塊7、主閥8、第二邏輯閥塊9、左后支腿油缸1、右后支腿油缸11、加壓油缸12、電比例溢流閥13、主栗14。
[0031]先導栗1、溢流閥2、過濾器3、蓄能器4、控制閥5、先導手柄6和第一邏輯閥塊7連接在先導油路上。
[0032]溢流閥2用于設定先導油路上的先導油壓力,將先導油路上的先導油壓力設定為一預定的具體數值,多余的先導油通過溢流閥2回到油箱。
[0033]過濾器3用于過濾先導油路上的先導油,將先導油過濾干凈,從過濾器3出來的先導油流進控制閥5。
[0034]蓄能器4安裝在過濾器3與控制閥5之間,蓄能器4的作用為防止先導油供油不足。
[0035]控制閥5為一個換向閥,本實施例中,控制閥5具體地為一個電磁換向閥,該電磁換向閥的一端設有電磁鐵,另一端設有彈簧。該換向閥5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當該換向閥5位于第一工作位時,先導油路上的先導油經由該換向閥5連通至油箱;當該換向閥5位于第二工作位時,先導油路上的先導油經由該換向閥5連通至先導手柄6。該換向閥5在該第一工作位和該第二工作位之間的換向可以通過電磁鐵的得失電進行控制。
[0036]從控制閥5出來的先導油進入先導手柄6,先導手柄6用于供機手對旋挖鉆機進行操控。先導手柄6可以朝前、后、左、后等不同方向撥動,以控制加壓油缸12和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執行不同的動作。例如,在主工況下(注:在主工況下加壓油缸12才能執行動作),當先導手柄6朝前撥動時,可以控制加壓油缸12執行加壓動作,當先導手柄6朝后撥動時,可以控制加壓油缸12執行上提動作;在副工況下(注:在副工況下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才能執行動作),當先導手柄6朝左撥動時,可以控制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同時執行伸出動作;當先導手柄6朝右撥動時,可以控制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同時執行縮回動作。上述的加壓油缸12和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執行不同動作時的操控可以集成在同一個先導手柄6中,也可以分開設置在不同的先導手柄6中。
[0037]從先導手柄6出來的先導油進入第一邏輯閥塊7,第一邏輯閥塊7用于控制主工況和副工況的切換。本實施例中,第一邏輯閥塊7具體包括四個換向閥,即第一換向閥71、第二換向閥72、第三換向閥73和第四換向閥74,第一邏輯閥塊7中的每個換向閥通過一個分支油路與先導手柄6相連。第一邏輯閥塊7中的每個換向閥具體可以為電磁換向閥,通過電磁換向閥中電磁鐵的得失電可以進行換向,以控制每個分支油路的導通與截止。在主工況下,第一換向閥71和第二換向閥72導通,第三換向閥73和第四換向閥74截止,此時加壓油缸12可以進行動作,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不可以進行動作;在副工況下,第一換向閥71和第二換向閥72截止,第三換向閥73和第四換向閥74導通,此時加壓油缸12不可以進行動作,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可以進行動作。
[0038]可以理解地,第一換向閥71、第二換向閥72、第三換向閥73和第四換向閥74可以相互獨立設置,也可以集成設置在一個閥體中(如圖3所示)。
[0039]從第一邏輯閥塊7出來的先導油進入主閥8,用于控制主閥8進行換向。本實施例中,主閥8具體包括兩個液控換向閥,即第一液控換向閥81和第二液控換向閥82,第一液控換向閥81用于控制加壓油缸12,第二液控換向閥82用于控制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主閥8具有入油口P,主閥8的入油口P連接至主栗14的出油口。第一液控換向閥81具有兩個液控口al、bl以及兩個出油口 41、81。第二液控換向閥82具有兩個液控口&2、匕2以及兩個出油口八2、B2o
[0040]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兩個液控口 al、bl通過管路分別與第一邏輯閥塊7中的第一換向閥71和第二換向閥72相連,且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兩個液控DaUbl分別連通至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兩端的液控端。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兩個出油口 A1、BI通過管路分別與加壓油缸12的兩個腔相連,例如出油口 Al與加壓油缸12的無桿腔相連,出油口 BI與加壓油缸12的有桿腔相連。
[0041 ]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兩個液控口 a2、b2通過管路分別與第一邏輯閥塊7中的第三換向閥73和第四換向閥74相連,且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兩個液控口 a2、b2分別連通至第二液控換向閥8 2的兩端的液控端。第二液控換向閥8 2的兩個出油口 A2、B2通過管路分別與每個后支腿油缸10/11的兩個腔相連,例如出油口 A2與每個后支腿油缸10/11的無桿腔相連,出油口 B2與每個后支腿油缸10/11的有桿腔相連。
[0042]第一液控換向閥81和第二液控換向閥82中的每個液控換向閥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當先導油從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其中一個液控口 a I接通至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一端的液控端時,將推動第一液控換向閥81換向至第一工作位,此時主栗14的油液從主閥8的入油口 P導通至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其中一個出油口 Al,加壓油缸12可以執行加壓動作。當先導油從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另一個液控口 b I接通至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另一端的液控端時,將推動第一液控換向閥81換向至第二工作位,此時主栗14的油液從主閥8的入油口P導通至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另一個出油口BI,加壓油缸12可以執行上提動作。
[0043]當先導油從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其中一個液控口a2接通至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一端的液控端時,將推動第二液控換向閥82換向至第一工作位,此時主栗14的油液從主閥8的入油口 P導通至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其中一個出油口 A2,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可以執行伸出動作。當先導油從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另一個液控口 b2接通至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另一端的液控端時,將推動第二液控換向閥82換向至第二工作位,此時主栗14的油液從主閥8的入油口 P導通至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另一個出油口 B2,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可以執行縮回動作。
[0044]可以理解地,第一液控換向閥81和第二液控換向閥82可以相互獨立設置,也可以集成設置在一個閥體中(如圖3所示)。
[0045]本實施例中,在主閥8與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之間還連接有第二邏輯閥塊9,第二邏輯閥塊9可以用于控制左后支腿油缸10和右后支腿油缸11的單獨動作。第二邏輯閥塊9具體包括四個換向閥,即第五換向閥91、第六換向閥92、第七換向閥93和第八換向閥94,其中第五換向閥91與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其中一個出油口 A2和左后支腿油缸10的無桿腔相連,第六換向閥92與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另一個出油口 B2和左后支腿油缸10的有桿腔相連,第七換向閥93與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其中一個出油口 A2和右后支腿油缸11的無桿腔相連,第八換向閥94與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另一個出油口 B2和右后支腿油缸11的有桿腔相連。第二邏輯閥塊9中的每個換向閥具體可以為電磁換向閥,通過電磁換向閥中電磁鐵的得失電可以進行換向,以控制通往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的油路的導通與截止。當第五換向閥91和第六換向閥92導通時,可以實現對左后支腿油缸10的單獨控制;當第七換向閥93和第八換向閥94導通時,可以實現對右后支腿油缸11的單獨控制。
[0046]可以理解地,第五換向閥91、第六換向閥92、第七換向閥93和第八換向閥94可以相互獨立設置,也可以集成設置在一個閥體中(如圖3所示)。
[0047]主栗14的出油口與主閥8的入油口 P通過管路相連。主閥8中的第一液控換向閥81和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閥芯開啟由先導油路中的先導手柄6進行控制。
[0048]在主工況下,第一換向閥71和第二換向閥72導通,第三換向閥73和第四換向閥74截止,當操縱先導手柄6向前時,先導油經由第一換向閥71進入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一端的液控端,推動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閥芯朝一個方向打開,主栗14的液壓油經過第一液控換向閥81到達加壓油缸12的無桿腔,加壓油缸12執行向下加壓動作;當操縱先導手柄6向后時,先導油經由第二換向閥72進入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另一端的液控端,推動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閥芯朝另一個方向打開,主栗14的液壓油經過第一液控換向閥81到達加壓油缸12的有桿腔,加壓油缸12執行向上提起動作。
[0049]在副工況下,第一換向閥71和第二換向閥72截止,第三換向閥73和第四換向閥74導通,當操縱先導手柄6向左時,先導油經由第三換向閥73進入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一端的液控端,推動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閥芯朝一個方向打開,主栗14的液壓油經過第二液控換向閥82到達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的無桿腔,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同時執行向下伸出動作;當操縱先導手柄6向右時,先導油經由第四換向閥74進入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另一端的液控端,推動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閥芯朝另一個方向打開,主栗14的液壓油經過第二液控換向閥82到達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的有桿腔,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同時執行向上縮回動作。
[0050]在副工況下,還可以通過控制第二邏輯閥塊9中的各個換向閥,實現對左后支腿油缸10和右后支腿油缸11的單獨伸縮控制。具體地,當第五換向閥91和第六換向閥92被控制導通時,可以實現左后支腿油缸10的單獨伸縮;當第七換向閥93和第八換向閥94被控制導通時,可以實現右后支腿油缸11的單獨伸縮。
[0051 ]本實施例中,主栗14為一個負載敏感變量栗,例如為負載敏感柱塞變量栗,可以根據負載敏感反饋壓力進行變量控制。主栗14具有一個變量機構141,變量機構141具有負載敏感反饋口Xl,主閥8還具有一個負載敏感控制油口LS,主栗14的負載敏感反饋口Xl與主閥8的負載敏感控制油口 LS通過管路相連。主閥8的負載敏感控制油口 LS與主閥8中的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兩個出油口 Al和BI相連。加壓油缸12在工作時,主閥8可以通過負載敏感控制油口 LS提供負載敏感反饋壓力Pls給主栗14的負載敏感反饋口 XI,變量機構141根據負載敏感反饋壓力Pls對主栗14進行變量調節,從而實現主栗14的負載敏感變量控制。
[0052]本實施例中,在主栗14的負載敏感反饋口Xl與主閥8的負載敏感控制油口 LS之間的管路上連接有電比例溢流閥13(即電比例溢流閥13安裝在主栗14的負載敏感反饋回路上),電比例溢流閥13的回油口接通至油箱,如圖4所示。通過改變電比例溢流閥13中電磁鐵的輸入電流值,可以對反饋至主栗14的負載敏感反饋口 Xl的負載敏感反饋壓力Pls進行控制,從而控制主栗14的輸出壓力值,進而控制主閥8進入加壓油缸12的壓力值,達到通過改變電比例溢流閥13的電流值來控制加壓油缸12最大加壓力的目的。
[0053]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硬件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控制邏輯圖,如圖5和圖6所示,在主工況下,控制閥5、第一換向閥71和第二換向閥72同時導通,此時通過先導手柄6可以實現加壓油缸12的伸縮功能,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自身帶有行程傳感器21,可以自動檢測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的行程。當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的行程小于預設值,例如小于1200mm時,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未與地面接觸,此時向電比例溢流閥13中的電磁鐵輸入電流值為第一電流值(例如3 5 O mA ),此電流下通過電比例溢流閥13設定的溢流閥壓力較小,再通過主栗14的負載敏感反饋功能,對應主栗14的輸出控制壓力為較小壓力值(例如18Mpa),對應的加壓油缸12的最大加壓力為較小加壓力(例如200kN);當左右后支腿油缸1、11的行程大于預設值(如1200mm)時,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與地面接觸,此時向電比例溢流閥13中的電磁鐵輸入電流值為第二電流值(例如500mA ),此電流下通過電比例溢流閥13設定的溢流閥壓力較大,再通過主栗14的負載敏感反饋功能,對應主栗14的輸出控制壓力為較大壓力值(例如28Mpa),對應的加壓油缸12的最大加壓力為較大加壓力(例如280kN),從而有效的將配重后支腿與加壓油缸12關聯起來。其中,上述的第二電流值大于第一電流值。
[0054]在此需要指出的是,關于電比例溢流閥13中電磁鐵的輸入電流值設定,需要整機在開發過程中計算出:①在后支腿油缸起作用時,在滿足整機穩定性的情況下對應的加壓油缸12的最大加壓力;②在后支腿油缸不起作用時,在滿足整機穩定性的情況下對應的加壓油缸12的最大加壓力。從而使得在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起作用和不起作用時,均能確保整機的穩定性。
[0055]上述描述中,以旋挖鉆機上同時設置有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為例進行說明,可以理解地,也可以僅設置一個后支腿油缸或者設置多個后支腿油缸,同樣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0056]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加壓油缸與后支腿油缸的聯動控制方法,如圖5至圖6所示,該聯動控制方法包括步驟:
[0057]利用行程傳感器21檢測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的伸出行程;
[0058]由控制器22判斷檢測出的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的伸出行程是否大于預設值(例如I200mm);
[0059]若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的伸出行程小于預設值時,由控制器22向電比例溢流閥13中的電磁鐵輸入第一電流值(例如350mA),從而使主栗14輸出較小壓力值(例如18Mpa),對應的加壓油缸12的最大加壓力為較小加壓力(例如200kN);
[0060]若左右后支腿油缸10、11的伸出行程大于預設值時,由控制器22向電比例溢流閥13中的電磁鐵輸入第二電流值(例如500mA),從而使主栗14輸出較大壓力值(例如28Mpa),對應的加壓油缸12的最大加壓力為較大加壓力(例如280kN),其中該第二電流值大于該第一電流值,該控制器22可以為PLC控制器。
[0061 ]本發明實施例中提出的加壓油缸與后支腿油缸的聯動控制系統及聯動控制方法,將旋挖鉆機的加壓油缸與配重后支腿油缸進行聯動控制,將配重后支腿油缸功能完全充分的利用起來,也將加壓油缸的最大加壓能力充分的挖掘出來。此功能可以實現旋挖鉆機作業時加壓油缸與配重后支腿油缸自動匹配,體現了智能化水平,提高了旋挖鉆機對工況的適應能力,提升了旋挖鉆機整體的施工效率。
[0062]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加壓油缸與后支腿油缸的聯動控制系統,包括先導油路、主閥(8)、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加壓油缸(12)和主栗(14),該主閥(8)包括第一液控換向閥(81)和第二液控換向閥(82),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連接在該主栗(14)與該加壓油缸(12)之間,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連接在該主栗(14)與該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之間,該先導油路用于控制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和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進行換向,其特征在于,該主栗(14)為負載敏感變量栗,該主栗(14)的變量機構(141)具有負載敏感反饋口(XI),該主閥(8)具有負載敏感控制油口(LS),該負載敏感控制油口(LS)用于提供該加壓油缸(12)在工作時的負載敏感反饋壓力(Pls)給該主栗(14)的負載敏感反饋口(XI ),該主栗(14)的負載敏感反饋口(XI)與該主閥(8)的負載敏感控制油口(LS)之間的管路上連接有電比例溢流閥(I3),該電比例溢流閥(13)的回油口接通至油箱。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該先導油路上連接有先導栗(I)、控制閥(5)和先導手柄(6),該先導栗(I)用于提供先導油,該先導油在經過該控制閥(5)之后由該先導手柄(6)分配提供給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或者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液控端,以控制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或者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進行換向。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聯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該控制閥(5)連接在該先導栗(I)與該先導手柄(6)之間且為一個電磁換向閥。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聯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該先導油路上還連接有第一邏輯閥塊(7),該第一邏輯閥塊(7)連接在該先導手柄(6)與該主閥(8)之間,該第一邏輯閥塊(7)包括多個換向閥,該第一邏輯閥塊(7)中的其中部分換向閥連接在該先導手柄(6)與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之間,該第一邏輯閥塊(7)中的另外部分換向閥連接在該先導手柄(6)與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之間。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聯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該聯動控制系統還包括有第二邏輯閥塊(9),該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包括左后支腿油缸(10)和右后支腿油缸(11),該第二邏輯閥塊(9)包括多個換向閥,該第二邏輯閥塊(9)中的其中部分換向閥連接在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與該左后支腿油缸(1)之間,該第二邏輯閥塊(9)中的另外部分換向閥連接在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與該右后支腿油缸(11)之間。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聯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該主閥(8)具有入油口(P),該主閥(8)的入油口(P)連接至該主栗(14)的出油口,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具有兩個液控口(&1、131)以及兩個出油口(41、81),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具有兩個液控口(&2、匕2)以及兩個出油口( A2、B2),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兩個液控口( a 1、b I)分別連通至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兩端的液控端,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兩個出油口(A1、B1)通過管路分別與該加壓油缸(12)的兩個腔相連,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兩個液控口(a2、b2)分別連通至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兩端的液控端,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兩個出油口(A2、B2)通過管路分別與該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的兩個腔相連。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聯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和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中的每個液控換向閥具有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先導油從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其中一個液控口( a I)接通至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一端的液控端時,推動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換向至第一工作位,此時該主栗(14)的油液從該主閥(8)的入油口(P)導通至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其中一個出油口(Al),先導油從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另一個液控口(bl)接通至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另一端的液控端時,推動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換向至第二工作位,此時該主栗(14)的油液從該主閥(8)的入油口(P)導通至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的另一個出油口(BI ),先導油從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其中一個液控口(a2)接通至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一端的液控端時,推動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換向至第一工作位,此時該主栗(14)的油液從該主閥(8)的入油口(P)導通至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其中一個出油口(A2),先導油從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另一個液控口(b2)接通至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另一端的液控端時,推動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換向至第二工作位,此時該主栗(14)的油液從該主閥(8)的入油口(P)導通至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的另一個出油口(B2)。8.—種加壓油缸與后支腿油缸的聯動控制方法,將加壓油缸(12)和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通過主閥(8)連接至主栗(14),該主閥(8)包括第一液控換向閥(81)和第二液控換向閥(82),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連接在該主栗(14)與該加壓油缸(I 2)之間,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連接在該主栗(14)與該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之間,并利用先導油路控制該第一液控換向閥(81)和該第二液控換向閥(82)進行換向,其特征在于,該主栗(14)為負載敏感變量栗,該主栗(14)的變量機構(141)具有負載敏感反饋口(XI),該主閥(8)具有負載敏感控制油口(LS),該負載敏感控制油口(LS)用于提供該加壓油缸(I2)在工作時的負載敏感反饋壓力(Pls)給該主栗(14)的負載敏感反饋口(XI),該主栗(14)的負載敏感反饋口(XI)與該主閥(8)的負載敏感控制油口(LS)之間的管路上連接有電比例溢流閥(13),該電比例溢流閥(13)的回油口接通至油箱,該聯動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檢測該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的伸出行程; 判斷檢測出的該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的伸出行程是否大于預設值; 若該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的伸出行程小于該預設值時,向該電比例溢流閥(13)中的電磁鐵輸入第一電流值; 若該至少一個后支腿油缸的伸出行程大于該預設值時,向該電比例溢流閥(13)中的電磁鐵輸入第二電流值,其中該第二電流值大于該第一電流值。9.一種旋挖鉆機,其特征在于,該旋挖鉆機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加壓油缸與后支腿油缸的聯動控制系統。
【文檔編號】F15B13/06GK105909576SQ201610292805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5月5日
【發明人】歐陽文志, 胡文江, 尚志紅
【申請人】上海中聯重科樁工機械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