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壓縮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空氣壓縮機。
【背景技術】
[0002]空氣壓縮機中的皮帶張緊部分可以應用于各種通過皮帶傳遞做功的機械行業。
[0003]由圖1可見:空氣壓縮機中的皮帶張緊系統主要組成包括:被驅動部分1、驅動器2、皮帶張緊部分3以及油氣桶4。其中,皮帶張緊部分3主要起到輕松調節皮帶的松緊度,保證機器的正常運行。皮帶張緊部分3包括翹板31、翹板軸32與調節螺栓33,由翹板軸31作為旋轉軸心,通過調節螺栓32上安裝的螺母上下調節,達到調節皮帶松緊的目的。取消這一部分,空氣壓縮壓機將無法正常運行。
[0004]采用上述機構的制造成本很高,而且裝配過程相當復雜,使得加工精度要求高。【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空氣壓縮機中的皮帶張緊部分制造成本高、裝配過程相當復雜以及加工精度要求高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以及裝配時間大大縮短并且運行穩定的空氣壓縮機。
[0006]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0007]—種空氣壓縮機,包括驅動器和承載所述驅動器的承載框架,所述驅動器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支撐腳和第二支撐腳,其特點在于,所述承載框架上設有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腳和所述第二支撐腳對應設置的第一腰形孔和第二腰形孔,所述第一支撐腳通過螺栓和所述第一腰形孔可活動連接于所述承載框架,所述第二支撐腳通過螺栓和所述第二腰形孔可活動連接于所述承載框架;
[0008]所述承載框架上設有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腳和所述第二支撐腳對應設置的第一螺絲塊和第二螺絲塊,所述第一螺絲塊和第二螺絲塊上均設有調節螺栓,所述第一支撐腳與所述第二支撐腳的側面均抵靠有相對應的所述調節螺栓。
[0009]在本方案中,通過驅動器上的第一支撐腳與第二支撐腳可活動連接于承載框架,使驅動器可以在第一腰形孔和第二腰形孔的開孔長度內水平位置移動,通過承載框架上的調節螺栓對驅動器進行水平移動并抵靠固定,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縮短了裝配時間,且使空壓機運行穩定。
[0010]較佳地,所述承載框架上設有分別位于所述第一支撐腳兩端的兩個所述第一腰形孔以及分別位于所述第二支撐腳兩端的兩個所述第二腰形孔;
[0011 ]所述承載框架上還設有與兩個所述第二腰形孔分別對應的兩個所述第二螺絲塊。
[0012]通過設置的多個第一腰形孔和/或多個第二腰形孔,以及可以配置調節螺栓的多個第二螺絲塊,進一步保證了驅動器運行的穩定。
[0013]較佳地,所述第一支撐腳與所述第二支撐腳的側面分別與相對應的所述調節螺栓的螺帽相抵靠。
[0014]通過增大抵靠的接觸面積,避免空氣壓縮機在運行過程中的振動導致調節螺栓與第一支撐腳或第二支撐腳的穩定抵靠,進一步保證了空氣壓縮機運行的穩定性。
[0015]較佳地,所述第一螺絲塊與所述第二螺絲塊均焊接于所述承載框架上。
[0016]較佳地,所述承載框架底部還設有若干避震器。
[0017]在本方案中,通過設置的避震器可以減少空壓機運行時的震動,降低空壓機運行時的噪音。
[0018]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使得裝配時間大大縮短并且保證了空氣壓縮機運行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現有的空氣壓縮機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空氣壓縮機的部分側面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空氣壓縮機的帶有驅動器的部分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空氣壓縮機的不帶驅動器的部分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舉個較佳實施例,并結合附圖來更清楚完整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4]如圖2、圖3及圖4所示,一種空氣壓縮機,包括驅動器2、承載框架5、避震器6。驅動器2可活動連接于承載框架5,承載框架5用于承載驅動器2,承載框架5與四個避震器6連接,避震器6用于減少空氣壓縮機運行時的震動,降低噪音。
[0025]驅動器2包括第一支撐腳21和第二支撐腳22,第一支撐腳21與第二支撐腳22用于支撐驅動器2。
[0026]承載框架5包括一第一螺絲塊51、兩個第二螺絲塊52,第一螺絲塊51與第二螺絲塊52均焊接于承載框架5上。此外,框架5還設有分別與第一支撐腳21和第二支撐腳22對應的兩個第一腰形孔54和兩個第二腰形孔55。第一腰形孔54與第二腰形孔55的長度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0027]第一支撐腳21通過螺栓和其中一第一腰形孔54可活動連接于承載框架5,第二支撐腳22通過螺栓分別和兩個第二腰形孔55可活動連接于承載框架5。通過控制螺栓上的旋入的螺母的深度來調節第一支撐腳21和第二支撐腳22與承載框架5之間的松緊程度。
[0028]比如,將所述螺母旋出,從而第一支撐腳21與第二支撐腳22可在垂直方向的有限長度內移動,那么第一支撐腳21和第二支撐腳22可以在第一腰形孔54和第二腰形孔55的長度范圍內水平移動,從而可以調節所述調節螺栓53使驅動器2在水平方向移動,從而調節空氣壓縮機上的皮帶的松緊;將所述螺母旋入以使所述螺母將第一支撐腳21和第二支撐腳22與承載框架5之間鎖緊,使第一支撐腳21與第二支撐腳22不可在垂直方向移動時,第一支撐腳21和第二支撐腳22也不可再水平方向移動,從而對驅動器2進行了固定。
[0029]一第一螺絲塊51對應設置于位于與第一支撐腳21兩端的其中一第一腰形孔54相對的位置處,一第二兩個第二螺絲塊52分別對應設置于位于第二支撐腳22兩端的兩個第二腰形孔55相對的位置處。
[0030]第一螺絲塊51和第二螺絲塊52上均設有調節螺栓53,通過對調節螺栓53的調節,可以調節驅動器2在水平方向進行有限的位移,并且通過調節螺栓53的螺帽與驅動器2的第一支撐腳21、第二支撐腳22的側面相抵靠以進一步固定驅動器2。通過增大抵靠的接觸面積,避免空氣壓縮機在運行過程中的振動導致調節螺栓與第一支撐腳21或第二支撐腳22的穩定抵靠,進一步保證了空氣壓縮機運行的穩定性。
[0031]在本方案中,第一腰形孔54、第二腰形孔55、第一支撐腳21及第二支撐腳22的數量并不限于以上所述,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這里不再一一贅述。
[003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使得裝配時間大大縮短并且保證了空氣壓縮機運行的穩定性。
[0033]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些僅是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是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但這些變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空氣壓縮機,包括驅動器和承載所述驅動器的承載框架,所述驅動器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支撐腳和第二支撐腳,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框架上設有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腳和所述第二支撐腳對應設置的第一腰形孔和第二腰形孔,所述第一支撐腳通過螺栓和所述第一腰形孔可活動連接于所述承載框架,所述第二支撐腳通過螺栓和所述第二腰形孔可活動連接于所述承載框架; 所述承載框架上設有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腳和所述第二支撐腳對應設置的第一螺絲塊和第二螺絲塊,所述第一螺絲塊和第二螺絲塊上均設有調節螺栓,所述第一支撐腳與所述第二支撐腳的側面均抵靠有相對應的所述調節螺栓。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框架上設有分別位于所述第一支撐腳兩端的兩個所述第一腰形孔以及分別位于所述第二支撐腳兩端的兩個所述第二腰形孔; 所述承載框架上還設有與兩個所述第二腰形孔分別對應的兩個所述第二螺絲塊。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氣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腳與所述第二支撐腳的側面分別與相對應的所述調節螺栓的螺帽相抵靠。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氣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絲塊與所述第二螺絲塊均焊接于所述承載框架上。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氣壓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框架底部還設有若干避震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空氣壓縮機,包括驅動器和承載驅動器的承載框架,驅動器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支撐腳和第二支撐腳,承載框架上設有分別與第一支撐腳和第二支撐腳對應設置的第一腰形孔和第二腰形孔,第一支撐腳通過螺栓和第一腰形孔可活動連接于承載框架,第二支撐腳通過螺栓和第二腰形孔可活動連接于承載框架;承載框架上設有分別與第一支撐腳和第二支撐腳對應設置的第一螺絲塊和第二螺絲塊,第一螺絲塊和第二螺絲塊上均設有調節螺栓,第一支撐腳與第二支撐腳的側面均抵靠有相對應的調節螺栓。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使得裝配時間大大縮短并且保證了空氣壓縮機運行的穩定性。
【IPC分類】F04B39/00
【公開號】CN205117657
【申請號】CN201520816251
【發明人】周琦, 盛昌國
【申請人】德耐爾壓縮機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