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自動裁剪機的連桿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桿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自動裁剪機的連 桿裝置。
背景技術:
自動裁剪機在裁剪工作中通過偏心套的高速旋轉,^f吏得小連桿作上 下往復運動,從而間接帶動裁刀在工作中作上下往復運動.因高速運動會 產生小連桿的左右擺動,在高速工作中不能保持裁刀處于平衡的工作狀
態.并且會帶來振動和噪聲.采用這種技術存在的問題是工作效率低、 噪聲大、裁刀不能保持平衡、壽命短。因而在現代化的裁剪加工生產中 急需要一種能夠保持裁刀上下往復運動處于平衡狀態,提高工作效率的 連桿裝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能 夠保持裁刀在上下往復運動過程中處于平衡狀態,提高工作效率的自動 裁剪機的連桿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 一種用于自動裁剪機的連 桿裝置,包括小連桿、滑套、叉桿、軸承、滑套軸、螺母、連桿、墊片、 長軸、軸承隔套和夾持套,小連桿帶動叉桿作上下往復運動時,通常會 產生左右擺動,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小連桿與叉桿連接的地方,通過滑套軸 ,螺母將連桿、小連桿、叉桿連接在一起,使連桿能夠控制其擺動,對 小連桿、叉桿實現控制其平衡作用,在高速運轉的過程中可以實現降低 噪音和保持平衡的功能;所述的連桿、小連桿和叉桿通過軸承、滑套和
螺母連接;所述的連桿通過軸承、墊片、錐形沉頭螺釘、軸承隔套與長 軸活動連接,連桿可以在長軸上自由旋轉,作左右弧形擺動;所述的長軸通過支持套、內六角螺絲安裝在機臺上,在支持套上安裝有垂直夾緊 槽,使得長軸與支持套更加牢固的連接。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保證了裁刀在做上下高速往復運動的過程中處于平衡狀態。
圖l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自動裁剪機的連桿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結合附圖在其上標記以下附圖標記
l-小連桿;2-滑套;3-叉桿;4-軸承;5-滑套軸;6-螺母; 7-連桿;8-墊片;9-長軸;IO-軸承隔套;ll-夾持套。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自動裁剪機的連桿裝置,包括小 連桿l、滑套2、叉桿3、軸承4、滑套軸5、螺母6、連桿7、墊片8、 長軸9、軸承隔套10和夾持套11,小連桿帶動叉桿作上下往復運動時, 通常會產生左右擺動,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小連桿1與叉桿3連接的地方, 通過滑套軸5與螺母6將連桿7、小連桿1、叉桿3連接在一起,使連桿 7能夠控制其擺動,對小連桿l、叉桿3實現控制其平衡作用,在裁刀高 速運轉的過程中可以實現降低噪音和保持平衡的功能;所述的連桿7、 小連桿1和叉桿3通過軸承4、滑套2和螺母6連接;所述的連桿7通 過軸承4、墊片8、錐形沉頭螺釘、軸承隔套10與長軸9活動連接,連 桿7可以在長軸9上自由旋轉,作左右弧形擺動;所述的長軸9通過夾 持套ll、內六角螺絲安裝在機臺上,在夾持套ll上安裝有垂直夾緊槽, 使得長軸9與夾持套11更加牢固的連接。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 實用新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實施例對 本實用新型已進行了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 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 范圍中。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自動裁剪機的連桿裝置,包括小連桿、滑套、叉桿、軸承、滑套軸、螺母、連桿、墊片、長軸、軸承隔套和夾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連桿與叉桿連接的地方,以滑套軸與螺母將連桿、小連桿、叉桿連接在一起。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動裁剪機的連桿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連桿、小連桿和叉桿通過軸承、滑套和螺母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動裁剪機的連桿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連桿通過軸承、墊片、錐形沉頭螺釘、軸承隔套與長軸活動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動裁剪機的連桿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長軸通過支持套、內六角螺絲安裝在機臺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自動裁剪機的連桿裝置,包括小連桿、滑套、叉桿、軸承、滑套軸、螺母、連桿、墊片、長軸、軸承隔套和夾持套,小連桿帶動叉桿作上下往復運動時,通常會產生左右擺動,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小連桿與叉桿連接的地方,通過滑套軸與螺母將連桿、小連桿、叉桿連接在一起,使連桿能夠控制其擺動,對小連桿、叉桿實現控制其平衡作用,在高速運轉的過程中可以實現降低噪音和保持平衡的功能;所述的連桿、小連桿和叉桿通過軸承、滑套和螺母連接;所述的連桿通過軸承、墊片、錐形沉頭螺釘、軸承隔套與長軸活動連接,連桿可以在長軸上自由旋轉,作左右弧形擺動;所述的長軸通過支持套、內六角螺絲安裝在機臺上,在支持套上安裝有垂直夾緊槽,使得長軸與支持套更加牢固的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保證了裁刀在做上下高速往復運動的過程中處于平衡狀態的優點。
文檔編號F16H21/00GK201129417SQ20072019950
公開日2008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07年12月19日
發明者尹智勇 申請人:上海和鷹機電科技有限公司;馬榮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