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懸掛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懸掛固定器,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拉緊鋼絲的T字型懸掛固定器。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在墻面或者懸掛梁之間拉一根鋼絲,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上面設置掛鉤,或者在墻上打釘,然后在掛鉤或者兩個釘子之間拉上鋼絲,這樣就可以利用鋼絲來懸掛物件。但是采用這種方法這種方法久而久之會使鋼絲下垂,發生變形,而現有的拉緊裝置在解決變形的問題之后又通常存在著拉緊裝置本身變形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懸掛固定器,安裝便利,同時本身不易變形,可以使懸掛固定器長久使用。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懸掛固定器,包括T字形支架,所述T字形支架的水平軸上設置有固定孔,所述T字形支架的垂直軸上設置有拉緊桿軸,拉緊桿軸與螺母配合使用,所述的拉緊桿軸的一端設置有鎖緊螺母和限位塊,所述限位塊上設置有穿孔,所述的T字形支架的水平軸與垂直軸之間設置有契塊。作為優選,所述契塊設置在T字形支架的垂直軸左右兩邊。作為優選,所述契塊為三角形。作為優選,所述螺母與T字形支架的垂直軸之間設置有墊圈。作為優選,所述固定孔為兩個,并且設置在T字形支架的水平軸兩邊。本實用新型產生的技術效果是I、安裝方便,價格低廉;2、裝置自身牢固,適于長期使用;3、裝置與水平面的接觸良好,不易脫落;4、裝置可以解決鋼絲久用之后下垂的問題。5、利用該裝置可以很好的在任意兩點之間懸掛物件。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水平軸;2_垂直軸;3_拉緊桿軸;4_契塊;5_固定孔;6_螺母;7_墊圈;8-鎖緊螺母,9-穿孔;10_鋼絲;11-T字形支架;12_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具體說明。由圖I可知,本實用新型包括T字形支架11,所述T字形支架11的水平軸I上設置有固定孔5,所述T字形支架11的垂直軸2上設置有拉緊桿軸3,拉緊桿軸3與螺母6配合使用,所述的拉緊桿軸3的一端設置有鎖緊螺母8和限位塊12,所述限位塊12上設置有穿孔9,所述的T字形支架11的水平軸I與垂直軸2之間設置有契塊4。所述契塊4設置在T字形支架的垂直軸2左右兩邊。所述契塊4為三角形。所述螺母6與T字形支架的垂直軸2之間設置有墊圈7。所述固定孔5為兩個,并且設置在T字形支架的水平軸I兩邊。在實際操作中,首先把圖I所示的兩個懸掛固定器利用固定孔5固定在墻面上,再把鋼絲10通過穿孔9纏繞在拉緊桿軸3上,扭緊鎖緊螺母8固定好鋼絲10,根據兩個懸掛固定器之間的距離,轉動螺母6,拉緊桿軸3延著與鋼絲10相對的方向運動,拉緊鋼絲。當懸掛物體時,契塊4可以很好保護T字形支架11不變形,在長時間使用后,可以轉動螺母6,調節鋼絲10的漲緊度。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依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思想,在具體 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懸掛固定器,包括T字形支架,所述T字形支架的水平軸上設置有固定孔,所述T字形支架的垂直軸上設置有拉緊桿軸,拉緊桿軸與螺母配合使用,所述的拉緊桿軸的一端設置有鎖緊螺母和限位塊,所述限位塊上設置有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字形支架的水平軸與垂直軸之間設置有契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懸掛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契塊設置在T字形支架的垂直軸左右兩邊。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懸掛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契塊為三角形。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懸掛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與T字形支架的垂直軸之間設置有墊圈。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懸掛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為兩個,并且設置在T字形支架的水平軸兩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懸掛固定器,包括T字形支架,所述T字形支架的水平軸上設置有固定孔,所述T字形支架的垂直軸上設置有拉緊桿軸,拉緊桿軸與螺母配合使用,所述的拉緊桿軸的一端設置有鎖緊螺母和限位塊,所述限位塊上設置有穿孔,所述的T字形支架的水平軸與垂直軸之間設置有契塊。采用這種設置可以很容易的在水平面上拉緊鋼絲線,用來懸掛物件。
文檔編號F16G11/12GK202510627SQ20122015721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0日
發明者李蔚 申請人:浙江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