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電動油脂泵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多點電動油脂泵,包括機體、電機減速機以及程序控制器,機體的周面上徑向配置若干組泵體以及一組自封式加油閥,泵體上配有柱塞、自動排油閥、安全閥、壓力表以及出油口,內部相關油道連通;電機減速機輸出軸尾端固定有雙螺旋擠油板,并通過平鍵聯接偏心輪及二次擠油板,偏心輪上緊套L型盤及軸承,并以擋圈軸向定位,其端面用螺釘定位固定二次擠油板,整體外形為封閉式結構。本電動油脂泵能提高油脂泵的自吸能力,適應高稠度油脂工作,而且能明顯提高傳動機構的機械效率,減少摩損,延長工作壽命,其封閉式外形結構,可提高在高污染環境下工作可靠性。
【專利說明】多點電動油脂泵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點電動油脂泵,屬于潤滑【技術領域】中功能基礎部件。
【背景技術】
[0002]在油脂集中潤滑系統中,作為工作介質的油脂(潤滑脂),按其主要特性指標“工作錐入度(1/10_)”可分為不同等級的稠度。由于高稠度油脂油膜強度高,形態保持能力強,在不少機械設備的低速重載運動部位中成為廣泛采用的潤滑介質。在油脂潤滑系統中,常見的以電機作為動力源,有多個獨立出油口的多點電動柱塞式油脂泵,其工作原理基本上通過運動轉換機構,驅動柱塞往復運動,完成油脂吸入和壓送過程。目前,在公知技術中,在使用上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在使用高稠度油脂時,吸入能力差,容積系數過低導致少出油甚至無法出油。由于高稠度油脂流動阻力大,且內部常含有氣泡,如僅僅依靠柱塞在吸油過程中在柱塞腔內形成的真空度,利用負壓在極短時間內柱塞腔吸入足量的油脂相當困難。為此,現有油脂泵設計中,在泵體吸入區和儲油筒之間配置有由主軸驅動的開式單螺旋形擠油板和格柵盤,可將油脂內所含氣泡擠破釋放,同時向吸油區擠壓油脂,但擠壓能力有限,不足以在泵體吸入口處的油脂形成足夠的正壓而保證吸入量。二是所采用的凸輪(或偏心輪)機構頂推柱塞運動以完成壓油工作行程,其凸輪不能自轉,與柱塞端部工作面之間為滑動摩擦,機械效率較低,要求驅動電機有足夠輸出功率,這對油脂泵小型化很不相宜。而且凸輪與柱塞之間運動付摩損增大,影響使用壽命。故在實際使用中均存在一定局限性。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多點電動油脂泵,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點電動油脂泵,包括機體、電機減速機以及程序控制器,所述機體的周面上徑向配置若干組泵體以及一組自封式加油閥,所述泵體上配有柱塞、自動排油閥、安全閥、壓力表以及出油口,內部相關油道連通;所述電機減速機輸出軸尾端固定有雙螺旋擠油板,并通過平鍵聯接偏心輪及二次擠油板,偏心輪上緊套L型盤及軸承,并以擋圈軸向定位,其端面用螺釘定位固定二次擠油板。
[000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電機減速機外套罩殼,并通過密封墊用螺釘固定在機體上,下部以蓋板封閉,程序控制器置于罩殼內,使之整個多點電動油脂泵外形結構為封閉型。
[0006]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不僅能提高油脂泵的自吸能力,使之適應高稠度油脂工作,而且能明顯提高傳動機構的機械效率,減少摩損,延長工作壽命。其封閉式外形結構,可最大限度減少外部污染物的侵入,從而提高在高污染環境下工作可靠性。
[0007]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作進一步說明。【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多點電動油脂泵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雙螺旋擠油板立體視圖。
[0010]圖中:1.程序控制器,2.蓋板,3.罩殼,4.電機減速機,5.電機減速機的輸出軸,
6.機體,7.柱塞,8.安全閥,9.自動排油閥,10.出油口,11.空心螺栓,12.泵體,13.壓力表,14.二次擠油板,15.儲油筒,16.低油位發訊器,17.雙螺旋擠油板,18.格柵盤,19.擋圈,20.平鍵,21.軸承,22.自封式加油閥,23.L型盤,24.偏心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多點電動油脂泵,包括機體6、電機減速機4、偏心輪24、格柵盤18、雙螺旋擠油板17、二次擠油板14、儲油筒15以及低油位發訊器16。機體6的周面上徑向均勻配置若干組泵體12以及一組自封式加油閥22,泵體12上配有柱塞7、自動排油閥
9、安全閥8、壓力表13及空心螺栓11,空心螺栓11具有出油口 10,內部相關油道連通。電機減速機輸出軸5尾端固定有雙螺旋擠油板17,并通過平鍵20聯接偏心輪24及二次擠油板14,偏心輪24上緊套L型盤23及軸承21,并以擋圈19軸向定位,其端面用螺釘定位固定二次擠油板14。電機減速機4外套罩殼3,并通過密封墊用螺釘固定在機體6上,下部以蓋板2封閉,程序控制器I置于罩殼3內。罩殼3用以封蓋電機減速機4,形成封閉式外形結構,可最大限度減少外部污染物的侵入,從而提高在高污染環境下工作可靠性。上述相關部件之間安裝面均采用墊片密封。由于高稠度油脂流動阻力很大,吸油能力很差,本實施例中,二次擠油板14配置在機體6的吸油區內并位于泵體12的吸油孔上方,其截面為螺旋型結構,對吸入的油脂進行了第二次擠壓,以提高吸油孔處油脂的正壓能量,可有效改善吸入特性。
[0012]啟動前,由程序控制器I設定運行程序,電機減速機4按圖1所示箭頭方向進入運轉狀態,電機減速機輸出軸5驅動偏心輪24、雙螺旋擠油板17、二次擠油板14旋轉,由裝在偏心輪24上的軸承21頂推柱塞7端面完成壓油工作行程,在頂推過程中軸承21外圈自轉與柱塞7端部平面形成滾動摩擦,與公知技術中由偏心輪直接頂推柱塞所產生的滑動摩擦相比,可有效提高機構傳動效率,并減少運動付之間的摩損。柱塞7的吸油返回行程由L型盤23偏心轉動完成。壓力油脂通過泵體12內的自動排油閥9經空心螺栓11的出油口 10排出,壓力示值由壓力表13顯示,一旦超壓通過安全閥8泄壓。由電機減速機輸出軸5驅動的雙螺旋擠油板17,通過格柵盤18將油脂向下部吸油區擠壓,并消除油脂中氣泡。
[0013]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中雙螺旋擠油板17,其截面為半封閉Π型結構,下端面與格柵盤18上平面之間留有運動間隙,當雙螺旋擠油板17按圖1中圖示箭頭方向旋轉時,腔內油脂受到擠壓,因二側封閉,只能通過柵格盤18中通道向下部吸油區擠壓輸送,同時雙螺旋擠油板的尾部擠壓并釋放油脂中氣泡,以消除油脂中空氣。而常見的開式螺旋擠壓板,在油脂受擠壓時會向二側及下方三個方向流動,對下面吸油區的擠壓效果很有限。本實施例中,采用對稱布置的雙螺旋擠油板,比之常用的單螺旋擠油板,可以形成相對連續的對油脂擠壓過程。因此,對油脂擠壓效果及消除油脂內部氣泡能力均有明顯提高,以克服高稠度油脂流動能力差,油脂泵吸油困難的弊端。
【權利要求】
1.一種多點電動油脂泵,包括機體(6)、電機減速機(4)以及程序控制器(1),其特征是:所述機體(6)的周面上徑向配置若干組泵體(12)以及一組自封式加油閥(22),所述泵體(12)上配有柱塞(7)、自動排油閥(9)、安全閥(8)、壓力表(13)以及出油口(10),內部相關油道連通;所述電機減速機輸出軸(5 )尾端固定有雙螺旋擠油板(17 ),并通過平鍵(20 )聯接偏心輪(24)及二次擠油板(14),偏心輪(24)上緊套L型盤(23)及軸承(21),并以擋圈(19)軸向定位,其端面用螺釘定位固定二次擠油板(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點電動油脂泵,其特征是:所述電機減速機(4)外套罩殼(3),并通過密封墊用螺釘固定在機體(6)上,下部以蓋板(2)封閉,程序控制器(I)置于罩殼(3)內。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點電動油脂泵,其特征是:所述雙螺旋擠油板(17),其截面為半封閉π型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點電動油脂泵,其特征是:所述二次擠油板(14)配置在機體(6)的吸油區內,并位于泵體(12)的吸油孔上方,其截面為螺旋型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多點電動油脂泵,其特征是:所述二次擠油板(14)配置在機體(6)的吸油區內,并位于泵體(12)的吸油孔上方,其截面為螺旋型結構。
【文檔編號】F16N13/06GK203784614SQ201420210107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8日
【發明者】趙國輝, 呂浩軍, 王振永, 葉明森, 吳玉升, 陳益敬 申請人:浙江流遍機械潤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