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差速器十字軸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245920發布日期:2025-03-14 12:14閱讀:77來源:國知局

本技術涉及差速器,具體而言,涉及差速器十字軸。


背景技術:

1、現有的十字軸結構已較為常見,如專利號為200920083980.0的車橋輪間差速器機構用的十字軸,具體請參閱圖1,如圖1所示,所述十字軸由一根長軸1與兩根短軸2、3組成,長軸1的中部設有對稱的插孔4、5,兩根短軸2、3分別安裝在插孔4、5內,為了增強潤滑效果,在長軸1及短軸2、3上都設置了凹槽來儲存潤滑劑,上述圖1中設置的凹槽儲存潤滑劑的量較小,且潤滑劑難以移動的凹槽以外的十字軸上,進而導致潤滑存在死角,讓十字軸存在易被干磨的區域。

2、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無死角潤滑的差速器十字軸。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差速器十字軸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差速器十字軸,包括:長軸以及設置在長軸兩側的短軸,所述長軸與所述短軸上均設置有補油結構,所述補油結構包括螺旋狀凹槽,所述螺旋狀凹槽沿所述長軸的軸向以及所述短軸的軸向方向延伸。

3、進一步的,所述螺旋狀凹槽的豎截面為1/2個圓弧。

4、進一步的,所述長軸的兩側均開設有插槽。

5、進一步的,所述短軸的一端一體成型有插塊,所述短軸通過所述插塊伸到所述插槽內與所述長軸連接。

6、進一步的,所述插槽內設置有活動貫穿孔。

7、進一步的,所述活動貫穿孔內設置有補償結構,所述補償結構包括活動塊,所述活動塊設置在所述活動貫穿孔內,所述活動塊的部分伸至所述活動貫穿孔的外部。

8、進一步的,所述插塊上開設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寬度與所述活動塊的寬度吻合。

9、進一步的,所述長軸與所述短軸的中心位置設置有儲存腔,所述儲存腔內填充有潤滑劑。

10、進一步的,所述螺旋狀凹槽上等間距設置有分散孔,所述螺旋狀凹槽通過所述分散孔與所述儲存腔連通。

11、進一步的,所述螺旋狀凹槽的深度為所述長軸與所述短軸半徑的1/16-3/8。

12、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通過設置螺旋狀凹槽,增加儲存潤滑劑的面積,讓潤滑劑均勻分布在十字軸上,提高潤滑效果,解決十字軸上存在潤滑死角的問題;

14、通過設置儲存腔和分散孔,實現自動補給潤滑劑的效果,降低檢修頻率;

15、通過設置補償結構,降低十字軸裝配難度,提高十字軸裝配后穩定性。



技術特征:

1.一種差速器十字軸,其特征在于,包括:長軸(100)以及設置在長軸(100)兩側的短軸(200),所述長軸(100)與所述短軸(200)上均設置有補油結構(300),所述補油結構(300)包括螺旋狀凹槽,所述螺旋狀凹槽沿所述長軸(100)的軸向以及所述短軸(200)的軸向方向延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十字軸,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狀凹槽的豎截面為1/2個圓弧。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十字軸,其特征在于:所述長軸(100)的兩側均開設有插槽(101)。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器十字軸,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軸(200)的一端一體成型有插塊(201),所述短軸(200)通過所述插塊(201)伸到所述插槽(101)內與所述長軸(100)連接。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差速器十字軸,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01)內設置有活動貫穿孔(102)。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差速器十字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貫穿孔(102)內設置有補償結構(400),所述補償結構(400)包括活動塊,所述活動塊設置在所述活動貫穿孔(102)內,所述活動塊的部分伸至所述活動貫穿孔(102)的外部。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差速器十字軸,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塊(201)上開設有卡槽(202),所述卡槽(202)的寬度與所述活動塊的寬度吻合。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十字軸,其特征在于:所述長軸(100)與所述短軸(200)的中心位置設置有儲存腔(500),所述儲存腔(500)內填充有潤滑劑。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差速器十字軸,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狀凹槽上等間距設置有分散孔(600),所述螺旋狀凹槽通過所述分散孔(600)與所述儲存腔(500)連通。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十字軸,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狀凹槽的深度為所述長軸(100)與所述短軸(200)半徑的1/16-3/8。


技術總結
本技術涉及差速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差速器十字軸,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差速器十字軸,包括:長軸以及設置在長軸兩側的短軸,所述長軸與所述短軸上均設置有補油結構,所述補油結構包括螺旋狀凹槽,所述螺旋狀凹槽沿所述長軸的軸向以及所述短軸的軸向方向延伸;本技術通過設置螺旋狀凹槽,增加儲存潤滑劑的面積,讓潤滑劑均勻分布在十字軸上,提高潤滑效果,解決十字軸上存在潤滑死角的問題;通過設置儲存腔和分散孔,實現自動補給潤滑劑的效果,降低檢修頻率;通過設置補償結構,降低十字軸裝配難度,提高十字軸裝配后穩定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凱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無錫新維特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240705
技術公布日:2025/3/1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