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共擠抗菌pe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共擠抗菌PE管,屬于自來水管網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現在市場上銷售的給水用聚乙烯(PE)管均為普通產品,顏色一般為黑色,管身縱向上有藍色色條。一些小廠家為了惡意競爭,不惜代價降低成本,會在材料里大量添加電纜料、針頭料、化工青桶料等回收料,造成產品質量下降、衛生性能不達標,埋地使用后隱患極大,容易造成爆管、開裂等現象。而用戶往往難以區分真偽,用戶利益難以保障。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共擠抗菌PE管,采用三層共擠抗菌技術,生產的給水用聚乙烯(PE)管可以有效解決管材摻假、以次充好的問題,使用戶利益不受損失。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共擠抗菌PE管,包括三層,內層為抗菌層,中間層為本色半透明的聚乙烯塑料層,外層為黑色抗老化層,三層通過共擠形成一體化結構。
[0005]上述方案中,所述內層的厚度為0.5?3mm,外層的厚度為0.5?4mm。
[0006]上述方案中,所述抗菌層由添加了納米級抗菌母粒的熱塑性PE塑料組成。
[0007]本實用新型是在普通PE給水管的市場基礎上改進而來,PE管的外、中、內三層采用先進的共擠模具,實現三層之間通過分子鏈結合在一起,形如一體永不分層,可實現產品的高質量和長效抗菌。
[000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共擠抗菌PE管,通過共擠工藝將三層管材結合為一體,抗菌層置于管材內壁,形成具有抗菌功能的“新超”牌納米抗菌PE管,帶來的有益效果:
[0009]( I)內層與水接觸,在塑料中添加納米級抗菌母料,使產品具有抗菌功能,抗菌功能團富集于管道內壁,飲用水經過管道十分鐘后即可產生抗菌作用,長期使用對常見的細菌、真菌、霉菌、軍團菌等具有優異的抑制和殺滅作用,保持水的潔凈,避免了水的二次污染問題,從而保證人們的用水安全;
[0010](2)中間層選用本色半透明的純聚乙烯原料生產,杜絕添加回用料,給人以直觀的展示;
[0011](3)管材的外層為黑色,管身縱向上有藍色色條,保證產品耐老化、防紫外線,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共擠抗菌PE管的剖面圖。
[0014]圖中I為內層,2為中間層,3為外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實施例:
[0016]如圖1所示,一種共擠抗菌PE管,包括三層,內層I為抗菌層,中間層2為本色半透明的聚乙烯塑料層,外層3為黑色抗老化層,三層通過共擠形成一體化結構。
[0017]所述內層的厚度為0.5?3mm,外層的厚度為0.5?4mm。
[0018]所述抗菌層由添加了納米級抗菌母粒的熱塑性PE塑料組成。所述抗菌層可采用中國專利ZL200310109668.1中的抗菌塑料內層。
[0019]具體的制作方法為:
[0020]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三層共擠抗菌PE管的成型需要四臺塑料擠出機成型完成,外層擠出機擠出黑色外層、中間層擠出機擠出本色的中間層、內層擠出機擠出含有抗菌母料的抗菌層,另需要一條小擠出機擠出管身標線,采用三層共擠模具生產。
[0021]上述實施過程采用的三層共擠加工工藝在三層共擠模具的分層區(模具成型壓縮段)分別擠入不同的塑料,到混合區(模具成型平直段)逐步融合到一起,在高溫(塑料的成型加工溫度)的狀態下結合為一體(三層之間通過分子鏈結合),形如一體,永不分層,這樣即可以確保產品的質量,又保證了產品抗菌功能的長效性。
【主權項】
1.一種共擠抗菌PE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層,內層為抗菌層,中間層為本色半透明的聚乙烯塑料層,外層為黑色抗老化層,三層通過共擠形成一體化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共擠抗菌PE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的厚度為0.5?3mm,外層的厚度為0.5?4m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共擠抗菌PE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層由添加了納米級抗菌母粒的熱塑性PE塑料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共擠抗菌PE管,屬于自來水管網領域。所述共擠抗菌PE管包括三層,內層為抗菌層,中間層為本色半透明的聚乙烯塑料層,外層為黑色抗老化層,三層通過共擠形成一體化結構。該PE管采用先進的共擠模具,實現三層之間通過分子鏈結合在一起,形如一體永不分層,可實現產品的高質量和長效抗菌。
【IPC分類】F16L9/12
【公開號】CN205350589
【申請號】CN201620108782
【發明人】閆風明
【申請人】閆風明
【公開日】2016年6月29日
【申請日】2016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