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充氮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812897閱讀:31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充氮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調器加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充氮設備。
背景技術
如圖I所示,在進行空調器的加工過程中,需要將其冷凝器的用于傳輸制冷劑的U型管01的端口與弧形的彎管02的一端進行焊接,其中彎管02的兩端分別與U型管01的兩個端口進行焊接。為了防止U型管的內壁發生氧化腐蝕,一般在焊接之前需要向U型管內部充滿氮氣以排除U型管內部的空氣,進而防止U型管的內壁發生氧化腐蝕。
目前向U型管中充氮的方式主要采用工作人員手持充氮設備對U型管進行充氮的方式,其主要過程為,工作人員手持氮氣管路,將氮氣管路的出氮嘴對準U型管的端口以將氮氣充入U型管中。然而采用人工對鋼管進行充氮的方式一次只能對一個U型管的端口進行充氮,過程較為繁瑣,而且費時費力,工作效率較低。綜上所述,如何解決充氮過程中費時費力和工作效率低的問題,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充氮設備,該充氮設備的結構設計可以有效地解決充氮過程中費時費力和工作效率低的問題。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充氮設備,包括機架;吊設于所述機架之間上的具有入氮嘴和出氮嘴的多個充氮管路,所述充氮管路的出氮嘴能夠與待充氮U型管的端口相對;設置于所述機架上并帶動所述充氮管路循環轉動的循環輸送裝置和驅動所述循環輸送裝置循環轉動的驅動裝置;用于調整所述充氮管路的高度的調整裝置;設置于所述機架上的具有充氮嘴的氮氣供給裝置,所述氮氣供給裝置的充氮嘴與所述充氮管路的入氮嘴相配合。優選地,所述循環輸送裝置具體為循環輸送鏈條,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可與所述循環輸送鏈條嚙合的驅動輪和驅動所述驅動輪轉動的伺服電機。優選地,所述循環輸送鏈條的上方還設置有延伸軌跡與所述循環輸送鏈條的循環軌跡相同的移動軌道,且所述移動軌道通過支撐架架設于所述機架之間。優選地,所述循環輸送鏈條的循環軌跡和移動軌道的延伸軌跡均為四邊形,且相對的兩個邊上設置有多個充氮管路。優選地,所述充氮管路上方設置有一端與其連接的懸臂,所述懸臂的另一端設置有移動部,所述懸臂的另一端穿過所述循環輸送鏈條的鏈環之間的空隙并通過移動部與所述移動軌道配合。優選地,所述懸臂包括用于設置所述移動部的支架和通過連接塊與所述支架連接的吊鉤,所述支架與吊鉤均與所述連接塊鉸接。優選地,所述移動部具體為相對設置且軸線平行的兩個滾輪,兩個所述滾輪之間具有間隙,且所述移動軌道的兩側均設置有軌道。優選地,所述移動軌道通過吊架設置于所述機架之間,所述調整裝置具體為穿過所述吊架并與所述吊架螺紋配合的絲桿。優選地,所述多個充氮管路通過管路集成設置,所述管路集成具體包括充氮主管和與所述充氮主管連通的多個充氮管路,且所述充氮主管上設置有入氮嘴。
優選地,所述管路集成還包括具有供所述多個充氮管路穿過的條形孔的固定板,且所述充氮管路上固定有用于卡設在所述條形孔的上側和下側的定位片。優選地,所述充氮管路的出氮嘴為錐形嘴。優選地,所述氮氣供給裝置具體為具有充氮嘴的氮氣存儲器。優選地,所述氮氣供給裝置還包括與所述氮氣存儲器固定連接的轉軸和驅動所述轉軸帶動所述氮氣存儲器轉動的電機,且所述氮氣存儲器的側壁上均布有多個充氮嘴。本發明提供的充氮設備包括機架,吊設于機架之間的具有入氮嘴和出氮嘴的多個充氮管路,充氮管路的出氮嘴能夠與待充氮U型管的端口相對,設置于機架之間并帶動多個充氮管路循環轉動的循環輸送裝置和驅動循環輸送裝置循環轉動的驅動裝置和用于調整充氮管路的高度的調整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機架上的具有充氮嘴的氮氣供給裝置,其中氮氣供給裝置的充氮嘴與所述充氮管路的入氮嘴相配合。應用本發明提供的充氮設備時,首先將機架架設在流水線工作臺的上方,U型管待焊接的冷凝器通過流水線工作臺,進行焊接,U型管與彎管焊接完畢的冷凝器流向流水線工作臺的末端,使循環輸送裝置帶動吊設于機架之間的多個充氮管路循環轉動,其中調整循環輸送裝置的循環速度使其與流水線工作臺上的冷凝器的移動速度相同,當充氮管路利用氮氣供給裝置充氮后進行轉動的過程中,當多個充氮管路分別對準流水線工作臺上的冷凝器的多個U型管的端口時,利用調整裝置使充氮管路的高度降低,進而使充氮管路的出氮嘴進入U型管的端口進行充氮,充氮完畢后再利用調整裝置使充氮管路回到原來的高度繼續循環轉動,重新通過氮氣供給裝置進行充氮,對充氮管路中充氮后,使其在下一次與U型管的端口對準時,進行第二次充氮,如此循環,以達到不斷對流水線工作臺上的U型管進行充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充氮設備不必人工進行充氮,而是自動對流水線工作臺上的冷凝器的U型管的端口進行充氮,節省了人力,另外由于本發明提供的充氮設備上設置了多個充氮管路,一次可以對多個U型管進行充氮,故節省了充氮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U型管與彎管連接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充氮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充氮設備的主視圖;圖4為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充氮設備的軌道、循環輸送鏈條和管路集成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管路集成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懸臂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2中C區域的放大圖。 其中,圖I-圖7中OI-U型管、02-彎管、I-機架、2-絲桿、3-移動軌道、4_氮氣供給裝置、5_循環輸送鏈條、6-管路集成、7-懸臂、51-驅動輪、41-電機、42-鏈條、43-第一轉軸、44-氮氣存儲器、45-充氮嘴、46-第二轉軸、61-入氮嘴、62-充氮主管、63-充氮管路、64-固定板、631-出氮嘴、71-滾輪、72-支架、73-連接塊、74-吊鉤、A-冷凝器、B-流水線工作臺、Al-U型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充氮設備,該充氮設備的結構設計可以有效地解決充氮過程中費時費力和工作效率低的問題。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2-圖7,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充氮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充氮設備的主視圖;圖4為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充氮設備的軌道、循環輸送鏈條5和管路集成6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管路集成6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懸臂7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2中C區域的放大圖。本發明實施例中提供的充氮設備包括機架1,吊設于機架I之間的具有入氮嘴61和出氮嘴631的多個充氮管路63,充氮管路63的出氮嘴631能夠與待充氮U型管的端口相對,設置于機架I之間并帶動多個充氮管路63循環轉動的循環輸送裝置和驅動循環輸送裝置循環轉動的驅動裝置和用于調整充氮管路63的高度的調整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機架I上的具有充氮嘴45的氮氣供給裝置4,其中氮氣供給裝置4的充氮嘴45與所述充氮管路63的入氮嘴61相配合。應用本發明提供的充氮設備時,首先將機架I架設在流水線工作臺B的上方,U型管待焊接的冷凝器A通過流水線工作臺B,進行焊接,U型管與彎管焊接完畢的冷凝器A流向流水線工作臺B的末端,使循環輸送裝置帶動吊設于機架I之間的多個充氮管路63循環轉動,其中調整循環輸送裝置的循環速度使其與流水線工作臺B上的冷凝器A的移動速度相同,當充氮管路63利用氮氣供給裝置4充氮后進行轉動的過程中,當多個充氮管路63分別對準流水線工作臺B上的冷凝器A的多個U型管Al的端口時,利用調整裝置使充氮管路63的高度降低,進而使充氮管路63的出氮嘴631進入U型管的端口進行充氮,充氮完畢后再利用調整裝置使充氮管路63回到原來的高度繼續循環轉動,重新通過氮氣供給裝置4進行充氮,對充氮管路63中充氮后,使其在下一次與U型管Al的端口對準時,進行第二次充氮,如此循環,以達到不斷對流水線工作臺B上的鋼管進行充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充氮設備不必人工進行充氮,而是自動對流水線工作臺B上的冷凝器A的U型管Al的端口進行充氮,節省了人力,另外由于本發明提供的充氮設備上設置了多個充氮管路63,一次可以對多個U型管Al進行充氮,故節省了充氮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將充氮設備架設在流水線工作臺B的上方,節省了車間下方的操作空間。優選地,循環輸送裝置可以為循環輸送鏈條5,驅動裝置可以為與循環輸送鏈條5可嚙合的驅動輪51和驅動驅動輪51轉動的伺服電機,如此設置結構較簡單,而且利用伺服電機比較容易控制循環輸送鏈條5的速度。當然,循環輸送裝置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設置, 比如設置具有凹槽的驅動輪和與凹槽適配的循環輸送帶,這樣利用電機驅動驅動輪轉動,驅動輪便可以帶動與其凹槽適配的循環輸送帶循環轉動,以達到同樣的目的。上述實施例中,可以在循環輸送鏈條5的上方設置延伸軌跡與循環輸送鏈條5的循環軌跡相同的移動軌道3,移動軌道3可以通過支撐架架設在機架I之間。同時還可以將循環輸送鏈條5的循環軌跡和移動軌道3的延伸軌跡均設置為四邊形,且相對的兩個邊上設置有多個充氮管路63,如此設置循環輸送鏈條5帶動多個充氮管路63循環轉動,將設置有多個充氮管路63的一個邊設置在流水線工作臺B的上方,當該邊上的多個充氮管路63對U型管Al充氮完畢后,繼續轉動,繼而與其相對的邊上的多個充氮管路63轉動到流水線工作臺B的上方對U型管Al進行充氮,以達到兩個相對的邊上的充氮管路63依次交替對流水線工作臺B上的U型管Al進行充氮,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當然,循環輸送鏈條5的循環軌跡和移動軌道3的延伸軌跡也可以為橢圓形,其中可以在相鄰的邊上或者三個邊上均設置多個充氮管路63,在此不作限定。上述實施例中,可以在充氮管路63的上方設置懸臂7,懸臂7的一端與充氮管路63連接,另一端穿過循環輸送鏈條5的鏈環之間的空隙并設置有與移動軌道3滑動配合的移動部,如此設置,當循環輸送鏈條5循環轉動時,可帶動穿過其鏈環之間的空隙的懸臂7一起轉動,懸臂7的一端與充氮管路63連接,進而達到帶動充氮管路63轉動的目的,其另一端設置有移動部與移動軌道3配合,沿著移動軌道3的延伸方向轉動。其中懸臂7可以包括用于設置移動部的支架72和通過連接塊73與支架72連接的吊鉤74,支架72與吊鉤74均與所述連接塊73鉸接,其中懸臂7與充氮管路63連接的一端設置為吊鉤74,通過吊鉤74吊設充氮管路63,更加方便充氮管路63的取放,支架72與吊鉤74通過連接塊73鉸接,優選的,連接塊73位于循環輸送鏈條5的下方且其橫截面積大于循環輸送鏈條5的鏈環之間空隙的橫截面積,如此設置,當循環輸送鏈條5松動后下垂的時候有連接塊73的支撐作用可以防止其過度下垂。當然,懸臂7還可以為一體結構的連接桿,并在連接桿的上端設置移動部,在此不做限定。優選地,移動部可以為相對設置且軸線平行的兩個滾輪71,且兩個滾輪71之間具有間隙,且移動軌道3的兩側均設置有軌道。如此設置,使兩個滾輪71分別在移動軌道3的兩側的軌道內部滾動,同時,還可以達到利用滾輪71提供懸臂7及充氮管路63的拉力,而不必再設置用于吊裝充氮管路63的其它裝置,簡化了該充氮設備的結構。當然,移動部也可以只設置一個滾輪71使其在移動軌道3中滾動,還可以只設置一個與移動軌道3滑動配合的滑塊在此不作限定。如果只設置一個滾輪71,可以在移動軌道3的底壁上設置與移動軌道3的延伸方向相同的開孔,使滾輪71的兩端搭設在移動軌道3中滾動,同時其支架72沿著移動軌道3的開孔移動。另外,充氮管路63也可以直接與循環輸送鏈條5固定連接,以達到循環輸送鏈條5帶動充氮管路63轉動并提供吊裝充氮管路63的拉力的目的。優選地,上述實施例中,移動軌道3通過吊架設置于機架I之間,調整裝置可以為穿過吊架并與吊架螺紋配合的絲桿2,在上述實施例中由于懸臂7的一端與移動軌道3配合并通過移動軌道3提供懸臂7和充氮管路63的拉力,所以通過吊架將移動軌道3設置于機架I之間,并通過旋轉與吊架螺紋配合的絲桿2來調整吊架與絲桿2的連接位置,進而達到改變吊架的高度的目的,進而達到調整懸臂7和充氮管路63的高度的目的,其中可以設置四根絲桿2,還可以采用伺服電機驅動絲桿2進行旋轉。其中,循環輸送鏈條5的驅動輪51的軸也可以通過回轉支撐設置在吊架上,以此達到,循環輸送鏈條5、移動軌道3、懸臂7和充氮管路63共同上升或者下降的目的。當然調整裝置還有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實現,比如通過可以收卷和放卷的繩索吊裝吊架,當需要下降時,卷揚進行放卷,使吊架的高度降 低,當需要升高時,卷揚進行收卷,使吊架的高度升高。其中,多個充氮管路63可以通過管路集成6設置,管路集成6具體包括充氮主管62和與充氮主管62連通的多個充氮管路63,并且充氮主管62上設置有入氮嘴61,這樣利用氮氣供給裝置4給充氮主管62進行充氮,然后氮氣主管將氮氣輸送到與其連通的多個充氮管路63即可,而不必利用氮氣供給裝置4給每根充氮管路63充氮,簡化了充氮過程。管路集成6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工作情況設置。另外,管路集成6還包括具有供多個充氮管路63穿過的條形孔的固定板64,且充氮管路63上固定有用于卡設在所述條形孔的上側和下側的定位片,如此設置將多個充氮管路63穿過固定板64的條形孔,并利用固定在充氮管路63上的兩個定位片將固定板64卡設在兩個定位片之間,以此將固定板64固定,并且充氮管路63可以在條形孔中進行滑動,以使定位更加準確,其中定位片可以采用螺母,充氮管路63可以為半金屬材質制作,以使充氮管路63的硬度達到更優。其中,每個管路集成6上可以設置6根充氮管路63,目前每個冷凝器A最多可設置6根用于輸送制冷器的U型管Al,這樣每個管路集成6便可一次對一個冷凝器A進行充氮。現有技術中,不同型號的冷凝器A的U型管Al的管徑不同,而充氮管路的出氮嘴為圓柱狀,這樣便需要針對不同型號的冷凝器A的U型管Al制作多種與之適配的不同管徑的充氮管路63,使得充氮管路63之間的通用性較差,增加了充氮過程的設備成本。另外使用出氮嘴為圓柱狀的充氮管路時,其出氮嘴與U型管的端口的內壁之間具有一定間隙,容易導致充氮量不足,U型管中仍含有空氣,空氣中的氧氣會使U型管內壁氧化腐蝕,形成氧化皮,為了防止其阻塞U型管還需用人工吹走氧化皮,然而工作人員長時間接觸氧化皮會影響身體健康。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還可以將充氮管路63的出氮嘴631為錐形嘴,如此設置,當U型管Al的端口直徑較小時,充氮管路63的出氮嘴631在進行充氮時伸入到U型管Al的端口的長度較小,當U型管Al的端口直徑較大時,充氮管路63的出氮嘴631在進行充氮時伸入到U型管Al的端口的長度較大,如此,錐形的出氮嘴631可以給端口直徑不同的U型管Al進行充氮,提高了充氮管路63的通用性。而且出氮嘴為錐形嘴,其與U型管端口的內壁之間沒有空隙,使得充氮量較充足,不會使U型管中含有空氣進而氧化腐蝕U型管的內壁形成氧化皮。其中,氮氣供給裝置4具體為具有充氮嘴45的氮氣存儲器44,如此將氮氣存儲器44固定設置在機架I上的合適的位置,當循環輸送鏈條5將充氮管路63帶動到氮氣存儲器44的位置時,利用其充氮嘴45給充氮管路63進行充氮。優選地,氮氣供給裝置4還可以包括與氮氣存儲器44固定連接的第一轉軸43和驅動第一轉軸43帶動氮氣存儲器44轉動的電機41,且所述氮氣存儲器44的側壁上均布有多個充氮嘴45。如此設置,可以利用存儲器的側壁上均布的多個充氮嘴45依次為循環轉動的充氮管路63進行充氮,當充氮管路63轉到靠近氮氣存儲器44的位置的時候,氮氣存儲器44的側壁上的一個充氮嘴45對準一個充氮管路63的入氮嘴61,隨著氮氣存儲器44的轉動和充氮管路63的移動,氮氣存儲器44的充氮嘴45與充氮管路63的入氮嘴61相配合為充氮管路63充氮,然后隨著兩者的移動,充氮完畢后再分離。其中,電機41的輸出軸帶動第二轉軸46旋轉,且第二轉軸46與電機41的輸出軸垂直布置,電機41的輸出軸上套設一錐形齒輪同時在第二轉軸46上套設與電機41輸出軸上的錐形齒輪嚙合的另一錐形齒輪帶動,以此達到電機41驅動第二轉軸46旋轉的目的,同時在第二轉軸46的另一端設置齒輪,在與氮氣存儲器44連接的第一轉軸43的一端也設置齒輪,在兩個齒輪上設置傳動鏈條42,達到第二轉軸46帶動第一轉軸43旋轉的目的,最終達到氮氣存儲器44的旋轉。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權利要求
1.一種充氮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機架(I); 吊設于所述機架(I)上的具有入氮嘴(61)和出氮嘴(631)的多個充氮管路(63),所述充氮管路(63)的出氮嘴(631)能夠與待充氮U型管的端口相對; 設置于所述機架(I)上并帶動所述充氮管路(63)循環轉動的循環輸送裝置和驅動所述循環輸送裝置循環轉動的驅動裝置; 用于調整所述充氮管路(63)的高度的調整裝置; 設置于所述機架(I)上的具有充氮嘴(45 )的氮氣供給裝置(4),所述氮氣供給裝置(4)的充氮嘴(45)與所述充氮管路(63)的入氮嘴(61)相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充氮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輸送裝置具體為循環輸送鏈條(5),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可與所述循環輸送鏈條(5)嚙合的驅動輪(51)和驅動所述驅動輪(51)轉動的伺服電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充氮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輸送鏈條(5)的上方還設置有延伸軌跡與所述循環輸送鏈條(5 )的循環軌跡相同的移動軌道(3 ),且所述移動軌道(3 )通過支撐架架設于所述機架(I)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充氮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輸送鏈條(5)的循環軌跡和移動軌道(3)的延伸軌跡均為四邊形,且相對的兩個邊上設置有多個充氮管路(6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充氮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氮管路(63)上方設置有一端與其連接的懸臂(7),所述懸臂(7)的另一端設置有移動部,所述懸臂(7)的另一端穿過所述循環輸送鏈條(5)的鏈環之間的空隙并通過移動部與所述移動軌道(3)配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充氮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懸臂(7)包括用于設置所述移動部的支架(72)和通過連接塊(73)與所述支架(72)連接的吊鉤(74),所述支架(72)與吊鉤(74)均與所述連接塊(73)鉸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充氮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部具體為相對設置且軸線平行的兩個滾輪(71),兩個所述滾輪(71)之間具有間隙,且所述移動軌道(3)的兩側均設置有軌道。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充氮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軌道(3)通過吊架設置于所述機架(I)之間,所述調整裝置具體為穿過所述吊架并與所述吊架螺紋配合的絲桿(2)。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充氮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充氮管路(63)通過管路集成(6 )設置,所述管路集成(6 )具體包括充氮主管(62 )和與所述充氮主管(62 )連通的多個充氮管路(63 ),且所述充氮主管(62 )上設置有入氮嘴(61)。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充氮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集成(6)還包括具有供所述多個充氮管路(63)穿過的條形孔的固定板(64),且所述充氮管路(63)上固定有用于卡設在所述條形孔的上側和下側的定位片。
11.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充氮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氮管路(63)的出氮嘴(631)為錐形嘴。
1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充氮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氣供給裝置(4)具體為具有充氮嘴(45)的氮氣存儲器(44)。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充氮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氮氣供給裝置(4)還包括與所述氮氣存儲器(44)固定連接的轉軸和驅動所述轉軸帶動所述氮氣存儲器(44)轉動的電機 (41),且所述氮氣存儲器(44)的側壁上均布有多個充氮嘴(45)。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充氮設備,包括機架(1);吊設于所述機架(1)上的具有入氮嘴(61)和出氮嘴(631)的多個充氮管路(63),所述充氮管路的出氮嘴能夠與待充氮U型管的端口相對;設置于所述機架(1)上并帶動所述充氮管路(63)循環轉動的循環輸送裝置和驅動所述循環輸送裝置循環轉動的驅動裝置;用于調整所述充氮管路(63)的高度的調整裝置;設置于所述機架(1)上的具有充氮嘴(45)的氮氣供給裝置(4),所述氮氣供給裝置(4)的充氮嘴(45)與所述充氮管路(63)的入氮嘴(61)相配合。該充氮設備的結構設計可以有效地解決充氮過程中費時費力和工作效率低的問題。
文檔編號F17C5/00GK102759013SQ20121027353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日
發明者劉進, 張飛, 方健, 李敏, 汪志春, 陳建國, 高海濤, 黃冬磊 申請人:格力電器(合肥)有限公司,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