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墨盒及印刷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894604閱讀:26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墨盒及印刷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容納用于印刷的記錄材料的容納室的墨盒,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內置傳感器的墨盒和與該墨盒交換信息的技術。
背景技術
象噴墨打印機那樣將墨水噴到紙上進行記錄的印刷裝置(打印機)或使用調色劑來進行印刷的印刷裝置等被廣泛使用。在這種印刷裝置的墨盒中,具有容納墨水或調色劑等記錄材料的容納室。對于印刷裝置來說,記錄材料的余量管理成為重要技術,最近,不僅在印刷裝置側通過軟件對使用量進行計數來進行管理,而且還在墨盒中設置傳感器來直接進行測量(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01-147146號公報)。
作為傳感器,雖然能夠考慮各種類型,但是,如果要檢測的記錄材料是導電性墨水,則可以通過電阻值來測量墨水余量,也可以通過在設于容納室內的諧振室中設置壓電元件等,測定壓電元件的諧振頻率,從而測定諧振室內有無記錄材料。而且,還可以考慮測定墨水等記錄材料的溫度、粘度、濕度、粒度、色調、余量、壓力等。此時,分別配合各物理性質來使用專用傳感器即可。例如,若為溫度,則是熱敏電阻或熱電偶,若為壓力,則是壓力傳感器等。
但是,在設有這種傳感器的墨盒中,傳感器的檢測條件是不變的,因此,有時無法充分提高檢測的可靠性。例如,在設有檢測容納室內有無記錄材料的傳感器的情況下,若改變記錄材料的成分,則最佳檢測條件有時會變化,但在現有的墨盒中,若在這種情況下不改變用于檢測的電路結構,則無法充分保證檢測的可靠性。然而,每次調整電路結構時則存在導致手續繁瑣和成本變高的問題。
另外,在現有墨盒中,檢測結果例如僅為有無墨水等兩個值的情況下,若檢測電路出現了故障,但還在繼續輸出某一信號時,則難以檢測出發生了故障。因此,還存在無法充分評價檢測結果可靠性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裝置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對于具備傳感器的墨盒而言,可以靈活地對應于檢測條件的改變,并確保檢測結果的可靠性。
至少解決部分上述問題的本實用新型的裝置是一種墨盒,裝載在印刷裝置上,具有盛放用于印刷的記錄材料的容納室,其特征在于,具備傳感器,檢測所述容納室內的所述記錄材料的狀態;條件接受裝置,對于該傳感器的檢測條件,接受來自外部的指定;檢測裝置,在所述指定條件下進行所述檢測;以及輸出裝置,輸出該檢測結果。
這種墨盒具備檢測容納室內的記錄材料狀態的傳感器,一旦從外部接受關于該傳感器的檢測條件的指定,就在所指定的條件下進行檢測。從而輸出檢測結果。因此,在檢測容納室內的記錄材料狀態時,不是在固定的檢測條件下進行檢測,而是能夠接受適用于檢測的條件指定來進行檢測。其結果,可提高檢測精度。
這里,可以將輸出裝置用于輸出對應于指定的檢測條件的數據和檢測結果的裝置。
這種墨盒將對應于檢測條件的數據(包含檢測條件本身)與檢測結果一起輸出,因此,可以從對墨盒進行檢測指示的一側校驗檢測結果的可靠性。
作為這種墨盒的記錄材料,可以是用于噴墨打印機等的規定顏色的墨水、或用于復印機、傳真機或激光打印機的調色劑。
另外,作為傳感器,可以利用檢測容納室內有無記錄材料的傳感器,也可以利用檢測記錄材料余量的傳感器。當然,還可以使用至少檢測記錄材料的溫度、粘度、濕度、粒度、色調、余量及壓力中的一個的傳感器。
此外,作為輸出裝置,可以是通過無線通信來輸出檢測結果的裝置。利用無線通信可以提高墨盒的設置自由度。
而且,作為這種傳感器,還可以使用諧振狀態隨記錄材料的狀態而變化的壓電元件。此時,向壓電元件施加激勵脈沖后,檢測壓電元件響應該激勵脈沖的振動,從而,可以根據壓電元件的諧振狀態來檢測記錄材料的狀態。這里,諧振狀態可用壓電元件的諧振頻率來掌握。諧振頻率可作為壓電元件的1個以上振動的所需時間來進行檢測。
在內置使用這種壓電元件的傳感器的墨盒中,檢測條件可具體化為對測量壓電元件進行振動所需時間的振動數的指定。此時,墨盒檢測指定的振動數的所需時間,同時,將與測量所用的振動有關的數據和檢測時間一起輸出。
用于檢測的振動數可通過開始測量的振動位置和結束測量的振動位置來指定。與振動有關的數據也可以根據指定的振動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來確定,例如可以作為其間的所需時間來確定。
作為這種墨盒,通過所具備的存儲器來存儲與容納室內盛放的記錄材料的狀態對應的參數的墨盒也很有用。
在這種墨盒中,可以通過無線通信來指定檢測條件等。為此,墨盒中也可以具備通過無線收發數據的無線通信裝置。另外,檢測結果也可以通過無線輸出。
這種無線通信裝置中通常具備用于進行通信的環形天線。在進行通信時,在該天線中感應電動勢。這里,也可以利用該電動勢向墨盒內供電。這樣,墨盒不必在其內具備電池等,從而可簡化結構。
使用本實用新型墨盒的印刷裝置的實用新型是一種印刷裝置,其中,裝載具備盛放印刷所用記錄材料的容納室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具備傳感器,檢測所述容納室內的所述記錄材料的狀態;條件接受裝置,對于該傳感器的檢測條件,接受來自外部的指定;檢測裝置,在所述指定條件下進行所述檢測;以及輸出裝置,輸出該檢測結果,而該印刷裝置還具備條件指定裝置,指定所述檢測條件;
輸入裝置,輸入從所述墨盒的輸出裝置輸出的檢測結果;以及判斷裝置,對該檢測結果進行判斷。
在該印刷裝置中,墨盒在由印刷裝置指定的檢測條件下檢測記錄材料的狀態,并輸出檢測結果。因此,檢測容納室內的記錄材料狀態時,不是在固定的檢測條件下進行檢測,而是可以從印刷裝置接受適于檢測的條件指定,來進行檢測。其結果,可以提高檢測精度,還可以確保作為印刷裝置的可靠性。
在這種印刷裝置中,作為所述墨盒的所述輸出裝置可以考慮將對應于所述指定檢測條件的數據與所述檢測結果一起輸出的結構;作為該印刷裝置的所述輸入裝置可以考慮將所述數據與從所述墨盒的輸出裝置輸出的檢測結果一起輸入的結構;另外,作為該印刷裝置的所述判斷裝置也可以考慮將輸入的所述數據與由所述條件指定裝置指定的檢測條件進行對照,并在兩者對應的情況下,設該檢測結果為有效,進而進行與所述記錄材料的狀態有關的規定處理的結構。
在該印刷裝置中,在印刷裝置側,將對應于從墨盒接受的檢測條件的數據與自己指定的檢測條件進行對照,并在對應的情況下,設檢測結果為有效,進而進行與記錄材料的狀態有關的規定處理。所述規定處理,例如在檢測有無記錄材料時,可以是記錄材料的余量計算、該計算公式的校正(校準)等各種處理。相反,在對照兩者后不對應的情況下,設檢測結果為無效,進而進行向用戶警告檢測結果無效的處理。
附圖的簡要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墨盒10的示意性結構說明圖。
圖2是將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墨盒側與打印機側的處理聯系起來的流程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檢測有無墨水的原理說明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打印機200內部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實施例的打印機200中的控制裝置222的內部結構框圖。
圖6是實施例的檢測存儲模塊121的外觀說明圖。
圖7是檢測存儲模塊121向實施例的墨盒111的安裝狀態說明圖。
圖8是檢測存儲模塊121的內部結構框圖。
圖9是裝載在載體210上的墨盒111至116與收發信部分230的關系說明圖。
圖10是在檢測存儲模塊121中的EEPROM166內部存儲的信息說明圖。
圖11是檢測存儲模塊121中的處理的示意性流程圖。
圖12是第三過程中的各部分動作時序圖。
圖13是通過驅動指示DRIV實際施加到壓電元件153上的電壓與壓電元件153的振動狀態說明圖。
圖14是實施例中的檢測處理程序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圖1是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墨盒10與裝載墨盒10的打印機20的收發信裝置30的示意性結構說明圖。省略從印刷頭25向由壓紙滾筒24傳輸的紙T噴出墨水后進行印刷的打印機20的內部結構等,但在打印機20內的控制裝置22中,對在印刷中所用的墨水量等數據進行運算,并經收發信裝置30將這些數據發送到墨盒10側。與墨盒10之間的數據的接收和發送是通過無線通信進行的,但即使是有線也無妨。無線通信方式,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為電磁感應方式,但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
墨盒10中具備控制通信的通信控制部分12、向存儲器14讀寫數據的存儲器控制部分15、使用壓電元件的傳感器17、驅動傳感器17和利用傳感器17檢測墨水余量的傳感器控制部分19。使用傳感器17檢測墨水余量是按如下步驟進行的。傳感器17安裝在設于墨水容納室16中的諧振室18中,若向圖中沒有表示的電極施加驅動電壓,則作為壓電元件的傳感器17失真(歪む)、變形。若從該狀態釋放積在壓電元件中的電荷,則失真的能量被釋放出來,從而,元件會自由振動。因為傳感器17設置在鄰近諧振室18的位置上,所以,該自由振動頻率受諧振室18的諧振頻率的控制。諧振室18的諧振頻率在諧振室內存在墨水的情況與不存在墨水的情況下不同,因此,只要檢測諧振頻率,就能夠知道諧振室18內有無墨水及墨盒10中的墨水余量。
圖2是將傳感器控制部分19的處理和打印機20側的控制裝置22的處理對應起來表示的示意性流程圖。傳感器控制部分19實際上由使用門陣列等的電路實現,但為了便于理解,根據流程圖來說明該處理內容。根據來自打印機20的控制裝置22的指示,檢測墨水余量(步驟S5)。此時,控制裝置22不僅指示檢測墨水余量,而且還指定檢測條件(在后面詳細描述)。墨盒10經通信控制部分12,接受檢測墨水余量的指示和檢測條件的指定(步驟S10)。
接受到檢測條件的指定的傳感器控制部分19,作為檢測條件,設定測量開始脈沖和結束的測量脈沖數(步驟S11)。如上所述,通過諧振頻率進行的檢測是,對于進行該測量的傳感器17的振動,將第幾個脈沖為開始脈沖,從開始脈沖通過幾個脈沖來進行測量的指定。在本例中,開始脈沖指定為第一脈沖,測量脈沖數指定為4個脈沖。當然,也可以指定開始脈沖和結束脈沖(此時,結束脈沖指定為第5個脈沖)。在圖3中示意性地表示基于諧振的傳感器17的振動與測量開始脈沖、測量脈沖數、結束脈沖的關系。
完成檢測條件的設定后,傳感器控制部分19接著將驅動脈沖輸出到傳感器17中(步驟S12)。其結果,如上所述,作為壓電元件的傳感器17受激發而振動,并且在失去電壓施加后,以隨諧振室18的狀態而變化的諧振頻率諧振。因此,傳感器控制部分19等待,直到檢測到作為檢測條件設定的開始脈沖為止,(步驟S13),并且,一旦檢測到開始脈沖(圖3,時刻t1),就開始計時(步驟S14)。
之后,傳感器控制部分19待機,直到檢測到結束脈沖為止(步驟S15),并在檢測到事先設定的脈沖數時(在實施例中為4個脈沖),結束計時,進行輸出計數值的處理(步驟S16)。此時,還一并輸出檢測結束位置(在圖3中為時刻t2)的脈沖數。所謂檢測結束位置的脈沖數是在開始脈沖(在本例中為諧振的第一脈沖)上加上測量所需脈沖數(在本例中為4個脈沖)后的值,在圖3所示的實例中,為第5脈沖。
如果傳感器控制部分19經通信控制部分12輸出計數值和檢測脈沖數,則打印機20的控制裝置22接受該檢測結果(步驟S20),并核對同計數值一起接受的脈沖數,判斷是否與事先指定的檢測條件一致(步驟S30)。在本例中,從墨盒10側的傳感器控制部分19接受的是對應于結束脈沖位置的脈沖數,因此,控制裝置22從由自己指定的檢測條件(步驟S5)求出結束脈沖位置,并用此與接受的脈沖數相比,判斷檢測條件是否一致。當然,指定開始脈沖和結束脈沖,并與檢測結果一起接受檢測所需脈沖數來進行校驗也無妨。
如果能夠判斷出檢測條件一致,則可判斷為所進行的檢測是正常的(步驟S40),從而,將傳感器17的墨水余量的檢測結果用于之后的處理中。例如,如果檢測結果表示諧振室18中已經沒有墨水的狀態,則打印機20的控制裝置22設墨水余量低于諧振室18的水平,并用于之后的墨水余量管理中。另一方面,當判斷出檢測條件不一致時,判斷為檢測中出現了錯誤(步驟S50),從而,不將該檢測結果用于之后的處理中。
根據以上說明的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在墨盒10中,可檢測容納室16內的墨水狀態(這里為有無墨水),而且在由墨盒10外部的打印機20的控制裝置22側指定的條件下進行該檢測。因此,檢測條件不固定,可彈性地對應于狀態的變化。例如,即使因改變了容納室16中所容納的墨水成分,使檢測的最佳條件變化時,也可彈性地與之對應。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墨盒10與打印機20側的數據交換通過無線通信來進行,從而,能夠與為印刷而移動的墨盒10進行穩定的數據交換,而不用擔心接點接觸不良等。而且,在本實施例中,將與從外部指定的檢測條件有關的數據和檢測結果一起輸出,并在指定檢測條件側(控制裝置22)進行校驗,因此,能夠保證包含了數據通信的檢測整體的高可靠性。
下面,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第一實施例適于噴墨打印機。圖4是以與打印機200的動作相關的部分為主,示意性地表示其結構的說明圖。另外,圖5是以打印機200的控制裝置222為主,表示其電氣結構的說明圖。如圖4所示,打印機200從印刷頭211至216將墨滴噴到由供紙單元203供應并被壓紙滾筒225傳送的紙T上,從而在紙T上形成圖像。壓紙滾筒225通過從送紙馬達240經齒輪系241傳遞的驅動力驅動、旋轉。由編碼器242檢測該壓紙滾筒的旋轉角度。印刷頭211至216設置于在紙T的幅方向往復移動的載體210上。該載體210連接在由步進馬達223驅動的傳送帶221上。傳送帶221為無端帶,被架設在步進馬達223和設置在其相對側的滑輪229之間。因此,步進馬達223旋轉時,載體210隨傳送帶221的移動,沿著用于傳送的導軌224往復移動。
下面,說明裝載在載體210上的6種顏色的墨盒111至116。6種顏色的墨盒111至116,其基本結構相同,而容納在其內部容納室中的墨水成分、即顏色各不相同。在墨盒111至116中,分別容納黑色墨水(K)、青色墨水(C)、品紅色墨水(M)、黃色墨水(Y)、淡青色墨水(LC)、淡品紅色墨水(LM)。淡青色墨水(LC)、淡品紅色墨水(LM)分別是將染料濃度調整到青色墨水(C)、品紅色墨水(M)的1/4的淡色墨水。在這些墨盒111至116中,安裝有在后面將詳細說明其結構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可通過無線通信與打印機200側的控制裝置222進行數據交換等。在第一實施例中,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被安裝在墨盒111至116的側面上。
打印機200設有用于通信的收發信部分230,以便通過無線,與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進行數據交換。收發信部分230與其它電子部件、例如送紙馬達240、步進馬達223、編碼器242等一起連接在控制裝置222上。此外,在控制裝置222上還連接著位于打印機200前表面的操作面板245的各種開關247和LED248。
如圖5所示,該控制裝置222具備控制打印機200整體的CPU251、存儲其控制程序的ROM252、用于暫時保存數據的RAM253、作為與外部設備的接口的PIO254、用于管理時間的定時器255、以及存儲用于驅動印刷頭211至216的數據的驅動緩沖器256等,并由總線257將它們彼此連接。除這些電路元件外,控制裝置222中還設有振蕩器258和分配輸出器259等。分配輸出器259將從振蕩器258輸出的脈沖信號分配給6個印刷頭211至216的公共端子。印刷頭211至216從驅動緩沖器256側接受開、關(噴出、不噴出墨水)數據,并在從分配輸出器259接受驅動脈沖的時刻,根據從驅動緩沖器256側輸出的數據,從對應的噴嘴噴出墨水。
在控制裝置222的PIO254上,除已說明的步進馬達223、送紙馬達240、編碼器242、收發信部分230、操作面板245外,還連接著將應印刷的圖像數據輸出到打印機200中的計算機PC。因此,在印刷時,計算機PC確定應印刷的圖像,向打印機200輸出進行了增強光澤、顏色變換、半調色等處理的數據。打印機200,通過步進馬達223的驅動量來檢測載體210的移動位置,同時,用來自編碼器242的數據確認送紙的位置,并與這些對應,將從計算機PC接收的數據展開為應從印刷頭211至216的噴嘴噴出的墨水的開、關數據,并驅動驅動緩沖器256和分配輸出器259。
控制裝置222可以經連接于PIO254上的收發信部分230,利用無線與裝載在墨盒111至116上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進行數據交換。為此,收發信部分230設有將來自PIO254的信號變換為規定頻率的交流信號的RF變換部分231和接受來自RF變換部分231的交流信號的環形天線233。若向環形天線233施加交流信號,并在其附近配置同樣的天線時,則通過電磁感應,在另一天線中有電信號被激發。在本實施例中,因為無線的通信距離限于打印機內部的距離,所以,采用利用電磁感應的無線通信方法。另外,在實施例中,在收發信側分別準備1個用于無線通信的天線,并且發送和接收都使用著同一天線,但也可以至少在一側分離用于發送的天線和用于接收的天線,作為專用天線。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墨盒側的動作功率通過在通信中使用的天線間的電磁感應來獲得,但另外單獨設置用于獲得功率的天線也無妨。
下面,說明墨盒111側的檢測存儲模塊121的結構。圖6是從正面和側面表示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的外觀圖。裝載在各墨盒111至116上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除存儲在內部的ID號以外完全相同,因此,如下說明檢測存儲模塊121。如圖所示,檢測存儲模塊121由在薄膜上的基板131中以金屬薄膜圖形方式形成的天線133、裝有后述的各種功能的專用IC芯片135、檢測有無墨水的傳感器模塊137和連接這些的接線圖形139等構成。
圖7是表示將檢測存儲模塊121安裝在墨盒111上的狀態端面圖。如圖所示,檢測存儲模塊121通過粘接劑或雙面帶等的粘接層141,被安裝在墨盒111的側面。此時,設于基板131背面的傳感器模塊137插在位于墨盒111側面上的開口143中。傳感器模塊137內部形成有諧振室151,而在該諧振室151的一個側壁上粘有作為傳感器動作的壓電元件153。
說明檢測存儲模塊121的內部結構。圖8是檢測存儲模塊121的內部結構框圖。如圖所示,檢測存儲模塊121在專用IC芯片135內具備RF電路161、電源部分162、數據分析部分163、EEPROM控制部分165、EEPROM166、檢測控制部分168、驅動控制部分170、放大器172、比較器174、振蕩器175、計數器176、輸出部分178、兩個晶體管Tr1、Tr2、電阻R1、R2等。
RF電路161,是對在天線131中利用電磁感應發生的交流信號進行檢波并輸入的電路,將通過檢波取出的功率分量輸出到電源部分162中,將信號分量輸出到數據分析部分163中。另外,RF電路161還具有如下功能即,接受來自后述的輸出部分178的信號,將該信號調制成交流信號,經天線133發送到打印機200側的收發信部分230中。電源部分162使用從RF電路161接收到的功率分量,使其穩定后,作為專用IC芯片135內部的電源和傳感器模塊137的電源輸出。因此,墨盒111至116中沒有搭載干電池等電源。另外,在圖中雖然沒有特別表示,但是,也可以在收發信部分230通過信號供應功率的時間較有限的情況下,設置存儲由電源部分162生成的穩定電源的電容等電荷存儲元件。電荷存儲元件也可以設置在電源部分162的前段。
數據分析部分163對從RF電路161接受到的信號分量進行分析,粗略地取出命令和數據。數據分析部分163基于分析結果,控制是與EEPROM166交換數據、還是與傳感器模塊137交換數據。數據分析部分163根據分析數據的結果,進行與EEPROM166的數據交換或與傳感器模塊137的數據交換等,但為此,還必需進行對作為交換對象的墨盒進行識別的處理等。數據分析部分163還進行這些處理。該處理的細節將會在后面描述,但基本上如圖9A、9B所示,通過各墨盒中存儲的ID和裝載在載體210上的各墨盒對于收發信部分230位于什么樣的位置等信息來識別墨盒。圖9A是各墨盒111116和安裝在其中的檢測存儲模塊121126與收發信部分230的位置關系的立體說明圖,圖9B是從兩者的寬度方面表示的墨盒與收發信部分230的關系說明圖。
在進行識別墨盒的處理時,控制裝置222向收發信部分230所在的一側傳送載體210。載體210與收發信部分230相對的位置被設置在印刷范圍之外。如圖9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安裝在墨盒111至116的側面,通過載體210移動,使最多兩個檢測存儲模塊進入到可與收發信部分230進行發送的范圍內。在該狀態下,數據分析部分163經收發信部分230接受來自控制裝置222的請求,進行墨盒的識別處理、對存儲器的存取處理或與傳感器模塊137的交換處理等。下面用流程圖來說明處理的細節。
在確定了交換數據的墨盒后,實際上與EEPROM166進行數據交換的情況下,數據分析部分163在指定讀寫地址和進行讀出還是寫入、以及寫入數據時,將該數據傳遞給EEPROM控制部分165。接到這些指定和數據的EEPROM控制部分165向EEPROM166輸出地址和讀寫的指定,從而,進行寫入數據或從EEPROM166讀出數據等處理。
圖10表示EEPROM166內部的數據結構。如圖10A所示,EEPROM166內部大致上分為兩個部分,存儲器空間的前半部分是讀寫墨水余量等數據的用戶存儲器和存儲分類代碼的可讀寫區域RAA。另外,存儲器空間的后半部分是寫入用來確定墨盒的ID信息的讀出專用區域ROA。
對讀出專用區域ROA的寫入是在具備EEPROM166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被安裝在墨盒111至116上之前,例如,在制造檢測存儲模塊的過程、或制造墨盒的過程中進行的。因此,從打印機200的主體側,對于存儲在可讀寫區域RAA中的數據,能夠進行數據的讀出和寫入,但對于讀出專用區域ROA,雖然能夠進行數據的讀取,但不能進行數據的寫入。
用來寫入各墨盒111至116的墨水余量信息等的可讀寫區域RAA的用戶存儲器,從打印機200主體側讀取墨水余量信息,并且,可以用于在余量沒有多少時向用戶發出警告的處理中。在分類代碼的存儲區域中存有用于區別墨盒種類等的各種代碼,用戶可以獨自使用這些代碼。
存儲在讀出專用區域ROA中的ID信息,是關于安裝檢測存儲模塊的墨盒的制造信息等。作為ID信息,如圖10B所示,存有與制造墨盒111至116的年、月、日、時、分、秒以及場所有關的信息。這些全都寫在大小為4~8bit左右的區域中,因此,整體占40bit~70bit左右的存儲區域。在接通打印機200的電源后,打印機200的控制裝置222從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中讀取包含各墨盒111至116的制造信息的ID信息,從而,例如能夠在墨盒的有效期已到期或就要到期時,向用戶發出警告。
當然,檢測存儲模塊121的EEPROM166中也可以適當含有上述信息以外的信息。另外,EEPROM166整體也可以是可改寫區域。此時,上述墨盒的制造信息等的ID信息等,也可以采用EEPROM166、NAND型閃存ROM等電可擦寫的存儲器來構成。在本實施例中,使用連續型(serialtype)存儲器來作為EEPROM166。
另外,與傳感器模塊137進行交換時,數據分析部分163首先對計數器176進行清零,同時,從控制裝置222接受檢測條件,并將此設定在檢測控制部分168中。檢測控制部分168接受該設定,進行從傳感器模塊137的壓電元件153中所得信號的第幾個(稱為開始脈沖)開始通過多少個脈沖來進行測量的設定。接著,數據分析部分163向驅動控制部分170發出輸出驅動信號的指令。驅動控制部分170接受該指令后,向晶體管Tr1、Tr2輸出驅動信號,并向壓電元件513施加驅動電壓。其結果,在壓電元件153中產生的諧振被放大器172放大,并輸入到比較器174中,變換為矩形脈沖信號。比較器174是將來自放大器172的輸出信號與規定的比較電壓Vref相比,從而,根據大小來變換為矩形波的電路。
接受來自比較器174的信號的檢測控制部分168,在從事先設定的開始脈沖到指定脈沖數的期間,激活計數器176的SET端子,使計數器176動作。計數器176在SET端子激活期間,對來自振蕩器175的脈沖進行計數,并將計數結束的值輸出到輸出部分178中。輸出部分178從檢測控制部分168接受用于檢測的條件值,并經過RF電路161向控制裝置222側輸出來自計數器176的計數值和該檢測條件值。所謂檢測條件值,在本實施例中是在開始脈沖數上加上用于測量的脈沖數后的值,即,與測量結束脈沖的位置對應的脈沖數(在本實施例中為第5脈沖)。當然,也可以原樣使用開始脈沖和表示測量時間的脈沖數。此外,輸出部分178也可以位于數據分析部分163內。
下面,說明由打印機200的控制裝置222與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的數據分析部分163一起進行的、墨盒111的識別處理或存儲器存取處理的概況。圖11是設置在打印機200側的控制裝置222與設置在各墨盒111至116中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經收發信部分230進行通信的同時進行的處理概況流程圖。打印機200的控制裝置222與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的數據分析部分163,經收發信部分230進行通信,同時,執行ID信息讀取處理(第一過程)、作為ID信息以外的讀取處理或墨水余量信息寫入處理等的存儲器存取處理(第二過程)、以及與傳感器模塊137的數據交換(第三過程)等各過程。
在打印機200中,接通電源時、或在電源導通中用戶更換了墨盒111至116中的任何一個時、或執行上次通信處理后經過了規定時間時,執行讀取該墨盒的制造信息、或將墨水余量寫入EEPROM166的規定區域中、或進行讀取等處理。這些處理與通常的印刷處理不同,是經收發信部分230并伴隨與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的通信的處理。
此時,為了與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進行通信,裝載墨盒111至116的載體210,從通常的執行印刷時的位置或右側非印刷區域離開,移動到收發信部分230所在的左側非印刷區域。通過將載體210移動到左側非印刷區域,到達收發信部分230附近的檢測存儲模塊,經天線133接受來自收發信部分230的環形天線233的交流信號。電源部分162從該交流信號中取出功率,并將穩定化后的電源電壓向內部的各控制部分、電路元件供應。其結果,檢測存儲模塊的各控制部分、電路元件可進行處理。
當開始這種伴隨收發信部分230與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間的通信的處理程序時,首先,由打印機200側的控制裝置222判斷是否發生了電源導通請求(步驟S100)。即,判斷是否是噴墨打印機200被接通電源,而且所述動作是在開始動作之后進行的。在判斷為發生了電源導通請求時(步驟S100Yes),開始第一過程即,讀取來自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的ID信息的過程(步驟S104以下)。
控制裝置222在判斷為沒有發生電源導通請求時(步驟S100No),判斷為打印機200正在執行通常的印刷處理,接著,判斷是否發生了墨盒111至116的更換時的請求(步驟S102)。墨盒111至116的更換時的請求,例如,是在打印機200的電源被接通的狀態下,通過由用戶按下操作面板245上的墨盒更換按鈕247來產生的。此時,打印機200中斷通常的印刷處理模式,對墨盒111至116中的某個進行更換,但更換時的請求本身在更換墨盒111至116后發生。
控制裝置222在判斷為發生了墨盒111至116的更換時的請求時(步驟S102Yes),開始第一過程即,讀取設于更換后的墨盒中的存儲元件的ID信息的過程(步驟S104)。另一方面,在判斷為沒有發生墨盒111至116更換時的請求(步驟S102No)時,判斷為如在接通電源時已正常讀取了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的ID信息,接著,進行判斷存取對象的處理(步驟S150)。在本實施例的墨盒中,存取對象有EEPROM166和傳感器模塊137。因此,當判斷為指示對存儲器進行存取時(步驟S150存儲器),開始上述第二過程即,開始與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間的存儲器存取處理(步驟S200)。另一方面,在判斷為存取對象是傳感器模塊137時(步驟S150傳感器),執行從傳感器模塊137讀取檢測結果的第三過程。
下面分別說明第一至第三過程。如上所述,在控制裝置222檢測到打印機中的電源導通請求或墨盒更換時的請求時執行第一過程。在第一過程中,首先讀取來自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的ID信息(步驟S104),之后,執行防止沖突處理(步驟S106)。防止沖突處理是,在還沒有從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中分別取得ID信息的情況下,防止從各元件讀取ID信息時發生信號混淆的處理。該防止沖突處理在中途失敗時,可再次從頭開始進行防止沖突處理。在使用無線通信的本實施例中,收發信部分230可能經常與多個檢測存儲模塊(在本實施例中為兩個檢測存儲模塊)進行通信,并且在開始通信的時刻,控制裝置222尚還不知道裝載在載體210上的墨盒111至116中安裝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的ID信息,因此,需要進行防止信息混淆的防止沖突處理。防止沖突處理的細節,雖然在這里不進行說明,但基本上是從收發信部分230輸出部分ID信息,之后,僅由部分ID信息一致的檢測存儲模塊返回響應,而其它檢測存儲模塊則進入睡眠模式,從而,確定位于可通信范圍內的墨盒的檢測存儲模塊的ID信息,確立與一致的檢測存儲模塊的通信。
防止沖突處理結束后,控制裝置222經數據分析部分163,進行從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中讀取ID信息的處理(步驟S108)。在讀取ID信息的處理結束后,有時會立刻結束本通信處理程序,而有時會接著執行第二過程。
說明開始第二過程的情況。開始第二過程時,控制裝置222,認為開始存儲器存取(步驟S200),接著,向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發出激活模式指令(步驟S202)。激活模式指令是與各種ID信息一起向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發出的指令,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的數據分析部分163,對照接收到的ID信息,并只在與自己的ID信息一致的情況下,向控制裝置222發送存取準備結束的響應信號ACK。
控制裝置222一旦從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得到對激活模式指令的響應信號ACK,則執行對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進行的存儲器存取處理(步驟S204)。該存儲器存取處理是向EEPROM166寫入數據或從EEPROM166讀出數據的處理。不管何種情況,EEPROM控制部分165側都根據由控制裝置222指定的存儲器地址來進行存取。EEPROM控制部分165根據該地址和是讀還是寫的指示,對EEPROM166的相應地址進行讀寫。當完成了對EEPROM166的存儲器存取時,EEPROM控制部分165經數據分析部分163向控制裝置222發送表示存取結束的響應信號ACK和進行存取的地址。到此,結束第二過程,從而完成對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的墨水余量信息的寫入等。
接著,說明第三過程。在第三過程中,開始向傳感器模塊137進行存取(步驟S300),與存儲器存取的情況一樣,首先發出激活模式指令AMC(步驟S302)。在接受激活模式指令的墨盒111至116中,與伴隨激活模式指令的ID信息一致的墨盒返回響應信號AC,并過渡到接受之后處理的狀態。該狀態如圖12的時序圖所示。圖12最上段的DAT表示控制裝置222側與檢測存儲模塊121側的數據交換。而激活模式ACM則表示如果它向高電平翻轉,則該檢測存儲模塊121變為激活模式。
輸出激活模式指令,若有檢測存儲模塊被激活,則控制裝置222接著向該墨盒發送檢測條件DN的指定(步驟S304)。若指定檢測條件DN的數據被接受,并有響應信號ACK返回,則控制裝置222接著輸出檢測指示DC(步驟S306)。當然,檢測指示DC也可包含在檢測條件的指定中。
若進行檢測指示DC,則如圖8所示,數據分析部分163向計數器176輸出清零信號CLR,將計數器176復位為0值。接著,數據分析部分163向驅動控制部分170輸出驅動指示DRIV。驅動控制部分170接受該驅動指示DRIV后,驅動晶體管Tr1、Tr2。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3所示,驅動指示DRIV是執行兩次如下循環的信號即,使用于充電的晶體管Tr1變為導通狀態后,向壓電元件153施加電壓,并在規定時間后關斷該晶體管Tr1,使用于放電的晶體管Tr2成導通狀態,在規定時間后關斷該晶體管Tr2。施加在壓電元件153上的電壓是由電源部分162提供的電壓,其充電斜率由電阻器R1控制。另外,存儲在壓電元件153中的電荷經晶體管Tr2放電,其放電斜率由電阻R2控制。設定晶體管Tr1、Tr2的導通、關斷間隔,使在壓電元件153中產生的振動頻率與傳感器模塊137內的諧振室151的諧振頻率接近。
進行驅動控制部分170的充電和放電的結果,壓電元件153在諧振室151的諧振頻率下振動,從而,在壓電元件153的電極中產生由該振動引起的電壓。該振動的諧振頻率主要由諧振室151的特性決定。諧振室151的特性,在這里是諧振室151內的墨水充滿程度。在本實施例中,諧振室151內充滿墨水時,諧振頻率約為90KHz,諧振室151內的墨水隨著印刷被消耗掉而變空時,約為110KHz。當然,這種諧振頻率隨諧振室151的大小和內壁特性(防水性等)變化。因此,對每種類型的墨盒進行測定即可。然而,向墨盒中填充墨水前(諧振室151內為空)的諧振頻率與已填充的墨水被消耗掉而使諧振室151變空時的諧振頻率是不同的。這是因為即使墨水被消耗掉,但在諧振室151內表面上還殘留著附著的墨水。因此,在根據壓電元件153的振動頻率檢測諧振室151內的墨水余量狀態中,檢測條件受到相當大的約束。
如上所述,壓電元件153以施加電壓引起的強制振動為基礎,以隨諧振室151的諧振頻率的頻率振動。由放大器172放大該振動,并輸入到比較器174中,與比較電壓Vref進行比較。其結果,比較器174輸出與壓電元件153相同振動數的矩形波信號COMP(參照圖12)。檢測控制部分168輸入該矩形波信號COMP,并根據該信號和事先接受指定的檢測條件(開始脈沖和用于測量的脈沖數),生成設置信號SET,該設置信號SET指定計數器176動作的時間。在圖12所示實例中,因為開始脈沖為第一脈沖,進行測量的時間為4個脈沖,所以,檢測時間SET從第一個脈沖的上升沿開始到第5個脈沖的上升沿為止,即,相當于矩形波信號COMP為4個脈沖的時間。
在輸出該信號SET期間,計數器176利用從振蕩器175輸出的高頻脈沖,對其進行計數。諧振頻率不同時,4個脈沖的時間也不同,因此,在檢測到結束脈沖后由檢測控制部分168輸出的設置信號SET翻轉之前,由計數器176加起來的計數值CNT隨諧振頻率的不同而不同。該計數值CNT經輸出部分178被輸出到打印機200的控制裝置222中。此時,輸出部分178,不僅將計數值CNT,而且還將對應于檢測條件的數據輸出到控制裝置222側。在本實施例中,輸出結束脈沖的序號(這時為第5脈沖)。當然,也可以輸出所指定的檢測條件本身,即開始脈沖的序號(這里為第一脈沖)和用于測定的脈沖數(這里為4個脈沖)。
控制裝置222,接受作為檢測結果的計數值CNT和檢測條件(開始脈沖的序號和測定脈沖數),并根據計數值CNT判斷墨水余量。實際上是進行諧振室151中是否存在墨水的判斷。如果計數值CNT大于預定的判斷值,則判斷為有墨水,如果小于判斷值,則判斷為無墨水。其結果,打印機200的控制裝置222,通過利用軟件對從印刷頭211至216噴出的墨滴數進行計數來管理墨水消耗量,但是,也可以利用該管理值和從墨盒111至116內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得到的、諧振室151內有無墨水的信息,來正確管理墨盒111至116內的墨水的當前量。
通過對墨水噴出量進行計數來管理墨水余量時,從印刷頭211至216一次噴出的墨水量因加工時產生的其噴嘴直徑的差異、墨水粘度的差異、以及使用時的墨水溫度等,使墨水余量的計算值逐漸偏離實際余量。設置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使得在墨盒111至116中大約消耗了1/2的墨水時,諧振室151內的墨水變空。因此,關于來自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的有無墨水的判斷,檢測從有墨水切換為無墨水的時刻,并在該時刻,如果對通過軟件計數的墨水消耗量進行校正,則能夠正確管理墨水消耗量。校正可以通過只利用來自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的檢測結果,將墨水消耗量復位到1/2來進行,或者,也可以通過對此前的軟件的計數程度進行補償的方法來進行。其結果,能夠正確算出墨盒111至116中的墨水用盡(ink end)(墨盒內的墨水完全沒有的時刻)。從而,不會有在根據墨水用盡指示更換的墨盒內還剩有一定量的未使用的墨水,造成資源浪費的情況。另外,在墨水用盡的檢測前墨盒內已無墨水,從而導致所謂的空打,使印刷頭211至216損壞的情況也較難發生。
在本實施例的打印機200中,從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不僅將作為檢測結果的計數值CNT、而且還將與檢測條件相關的值(結束脈沖數)返回給控制裝置222,因此,控制裝置222可以校驗在由自己指定的檢測條件下是否正確地進行了檢測。當判斷為沒有在由控制裝置222指定的檢測條件下進行檢測時,因為作為檢測結果的計數值CNT不可信,所以不進行根據該值的有無墨水的判斷,以及根據該判斷的墨水消耗量的校正等。或者,即使在進行的情況下,只進行有限的利用,或可以向用戶發出警告后,進行校正。當然,檢測條件不一致時,也可以將其視為墨盒內的檢測存儲模塊的故障,從而與更換墨盒的警告一起向用戶發送。
通過圖14的流程來說明控制裝置222校驗在由自己指定的檢測條件下是否正確地進行了檢測的處理。控制裝置222向墨盒111至116輸出在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中有無墨水的檢測條件D1和檢測指示D2后(步驟S400),等待來自墨盒111至116側的檢測結果的響應(步驟S410)。若有響應,則從墨盒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經無線通信讀入檢測結果(計數值CNT)和對應于檢測條件的數據DT(步驟S420)。
接著,進行對讀取的數據DT與指示的檢測條件D1進行對照的處理(步驟S430),若兩者一致,則視為檢測結果有效(步驟S440),從而進行將檢測結果反映到軟件計數器的墨水余量運算中的處理(步驟S450)。具體地說,將作為使用傳感器模塊137進行的測量結果的計數值CNT與規定值進行比較(步驟S451),并且,若計數值CNT小,則設定標記Fn為1,若計數值CNT大,則設定標記Fn為0(步驟S452、454)。然后,僅在計數值CNT小于規定值的情況下,進行上次設定的標記Fn-1與這次設定的標記Fn是否一致的判斷(步驟S455),當不一致時,因為是標記從值0剛剛變到值1,所以,判斷為是墨盒111中的墨水余量成為約1/2的時刻,并用于在控制裝置222中進行的墨水余量的運算中。即,利用上述檢測結果,將由軟件管理的墨水余量IRQ設置為1/2(步驟S458)。
從而,即使在軟件的墨水余量的運算中存在誤差,也可以利用使用傳感器模塊137的墨水余量檢測結果,對其進行修正。當然,也可以參考使用傳感器的墨水余量檢測結果,對軟件的墨水余量運算式的補償系數等進行微調整。
另一方面,當讀取的數據DT與指示的檢測條件D1不對應時(步驟S430),判斷為不能將檢測結果視為有效(步驟S460),從而,僅由軟件計數器來管理之后的墨水余量(步驟S470)。另外,可能在墨盒111至116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中發生了一些故障,因此,也可以向用戶發出[墨盒中有可能發生了故障]等警告。警告,既可以通過使在打印機200中設置的操作面板245上的LED248閃爍來進行,也可以裝載液晶顯示器等并在其中顯示。或者,也可以利用聲音合成等,從揚聲器通過聲音來進行警告。另外,如果打印機200與向其輸出印刷數據的計算機是通過雙向接口來連接的,則也可以從打印機200向計算機輸出數據,從而在計算機側進行上述顯示。在以上處理結束后,進入[結束],結束本處理程序。
在以上說明的實施例中,確認裝載在墨盒111至116中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的動作,同時能夠使打印機200中的、與墨盒內的墨水狀態對應的處理(這里為墨水余量的運算處理)不同。當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在正常動作時,可以利用該檢測結果,在墨水余量變為1/2的時刻,校正軟件計數器的墨水余量運算值。另一方面,當判斷為沒有在由控制裝置222指定的檢測條件下進行檢測時,因為作為檢測結果的計數值CNT不可信,所以不進行根據該值的有無墨水的判斷,以及根據該判斷的墨水消耗量的校正等。或者,即使在進行的情況下,只進行有限的利用,或可以向用戶發出警告后,進行校正。當然,檢測條件不一致時,也可以將其視為墨盒內的檢測存儲模塊的故障,從而與更換墨盒的警告一起向用戶發送。
以上,說明了設置于墨盒111至116中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和收發信部分的第一過程通信處理至第三過程,以及在判斷出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中的檢測結果有效性后,由控制裝置222進行的處理。控制裝置222與各檢測存儲模塊121至126進行通信的同時執行這些處理。這種通信處理,從左端的檢測存儲模塊121向右端的檢測存儲模塊126每次只與一個依次進行。此時,載體210依次每移動1個墨盒寬度后停止。并且在停止時,與各墨盒的檢測存儲模塊進行通信處理。當然,如本實施例的收發信部分230那樣,其寬度為大致可以與兩個墨盒正對的大小時,如果每次移動兩個墨盒的距離,從而共計移動、停止3次,并在每個位置上與兩個檢測存儲模塊進行通信處理的話,則能夠使載體210的移動、定位動作很少,因此比較好。此時,因為控制裝置222進行防止沖突處理,所以不會混淆與多個墨盒的信息交換。
以上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和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這些實施方式和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范圍內,可以以各種方式實施。例如,本實施例的檢測存儲模塊121不僅適用于噴墨打印機的墨盒中,而且還可以適用于調色劑墨盒等中。另外,檢測存儲模塊121也可以設置在墨盒的底面或上面。當設在上面時,收發信部分230的設置自由度會變大,從而能夠簡化整體結構。當然,當將檢測存儲模塊121設置在墨盒111上面時,如果將其設于墨水容納室的隔壁,則可自由設定檢測有無墨水的墨水余量,如墨水用盡邊緣、墨水消耗量約為1/2等。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在墨水消耗量大致為1/2時進行墨水有無的檢測,但也可以在墨水用盡的邊緣進行,或還可以在墨水消耗量更少的時刻(墨水余量多的時刻)進行。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由于使用壓電元件153,因此,作為與它的開始脈沖和結束脈沖、或相當于檢測時間的脈沖數等相關的條件來設定從外部指定的檢測條件,但是,也可以作為進行檢測的時間(時刻或間隔、接通電源的時刻等)、檢測次數等各種條件來設定從外部指定的檢測條件。并且,作為墨盒側對這些條件的響應數據,可以直接使用部分條件,也可以使用預定的對應代碼等。當然,不輸出對應于檢測條件的數據也無妨。
在上述實施例中,通過硬件邏輯來實現墨水有無的檢測,但也可以使用CPU通過軟件來實現同樣的處理。此時,可以取代向控制裝置222側發送由計數器176計數的值的結構,采用在檢測存儲模塊121側進行有無墨水的判斷,并向控制裝置222側只發送有無墨水的判斷結果的結構。
權利要求1.一種墨盒,裝載在印刷裝置上,具備容納用于印刷的記錄材料的容納室,其特征在于,具備傳感器,檢測所述容納室內的所述記錄材料的狀態;條件接受裝置,對于該傳感器的檢測條件,接受來自外部的指定;檢測裝置,在所述指定條件下進行所述檢測;以及輸出裝置,輸出該檢測結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輸出裝置是將對應于所述指定檢測條件的數據與所述檢測結果一起輸出的裝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記錄材料是規定顏色的墨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記錄材料是用于復印機、傳真機或激光打印機上的調色劑。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傳感器是檢測所述容納室內有無所述記錄材料的傳感器。
6.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傳感器至少測定所述記錄材料的溫度、粘度、濕度、粒度、色調、余量及壓力中的一個。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輸出裝置是通過無線通信來輸出所述檢測結果的裝置。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傳感器是諧振狀態隨所述記錄材料的狀態而變化的壓電元件,所述檢測裝置是向該壓電元件施加激勵脈沖后,檢測所述壓電元件響應該激勵脈沖的振動的裝置。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檢測裝置是將所述壓電元件的諧振頻率作為該壓電元件的1個以上振動的所需時間來進行檢測的裝置。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條件接受裝置是接受對所述壓電元件的振動所需時間進行測量的振動數的指定的裝置,所述檢測裝置是在檢測該指定振動數的所需時間的同時,將與該測量所用的振動有關的數據與該測量時間一起輸出的裝置。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條件接受裝置接受的振動數由開始測量的振動位置和結束測量的振動位置來指定,所述檢測裝置根據所述指定的振動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來確定關于所述振動的數據。
12.如權利要求1至11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墨盒,其中,具備存儲器,存儲對應于在所述容納室內容納的所述記錄材料的狀態的參數。
13.如權利要求1至12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墨盒,其中,具備通過無線通信與外部進行數據交換的無線通信裝置,同時,通過該無線通信裝置,從外部接收所述檢測條件的指定。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墨盒,其中,所述無線通信裝置具備用于所述通信的環形天線,還具備利用在該天線中感應的電動勢向墨盒內供電的電源裝置。
15.一種印刷裝置,裝載具備容納印刷所用記錄材料的容納室的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具備傳感器,檢測所述容納室內的所述記錄材料的狀態;條件接受裝置,對于該傳感器的檢測條件,接受來自外部的指定;檢測裝置,在所述指定條件下進行所述檢測;以及輸出裝置,輸出該檢測結果,而該印刷裝置還具備條件指定裝置,指定所述檢測條件;輸入裝置,輸入從所述墨盒的輸出裝置輸出的檢測結果;以及判斷裝置,對該檢測結果進行判斷。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印刷裝置,其中,所述墨盒的所述輸出裝置是將對應于所述指定檢測條件的數據與所述檢測結果一起輸出的裝置,該印刷裝置的所述輸入裝置是將所述數據與從所述墨盒的輸出裝置輸出的檢測結果一起輸入的裝置,該印刷裝置的所述判斷裝置是將該輸入的所述數據與由所述條件指定裝置指定的檢測條件進行對照,并在兩者對應的情況下,設該檢測結果有效,進而進行與所述記錄材料的狀態有關的規定處理的裝置。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印刷裝置,其中,所述判斷裝置是將該輸入的所述數據與由所述條件指定裝置指定的檢測條件進行對照,并在兩者不對應的情況下,報告不對應的裝置。
專利摘要在容納記錄材料的墨盒中,檢測記錄材料的狀態,但檢測的可靠性低。墨盒(10)設有檢測有無墨水的傳感器(17),從打印機(20)的控制裝置(22)通過無線向墨盒(10)發送檢測指示和檢測條件。墨盒(10)接受該指示,用傳感器控制部分(19),在指示的檢測條件下驅動傳感器(17),使之振動。傳感器(17)與諧振室(18)相鄰,因此,其振動頻率受諧振室(18)的諧振頻率的控制。諧振頻率根據諧振室(18)內有無墨水而不同,因此,若檢測諧振頻率,則可知諧振室(18)內有無墨水及墨盒(10)的墨水余量。同時,從墨盒輸出檢測條件,校驗是否在指示的檢測條件下進行了檢測,從而保證正確的檢測。
文檔編號G01F23/28GK2749675SQ0320635
公開日2006年1月4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02年7月18日
發明者朝內昇, 小杉康彥 申請人:精工愛普生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