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材料彎折抗壓試驗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材料試驗機,尤其是一種材料彎折抗壓試驗機。
背景技術:
材料做彎折或抗壓試驗時,由一對支座支承,按照規范要求,兩支座應對稱布置在壓頭中垂線的兩側,即中心距相等;不同性質、尺寸的試件,支座中心距也不同,須現場調整。現有的材料彎折壓縮試驗機,沒有設置試件支座的中心距調整機構,是靠手工調整,對稱度和中心距精度難于保證,影響試驗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且手工調整操作煩瑣,需多次反復調整,工作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意在克服現有彎折抗壓試驗機的缺點,提供一種具有中心距調整機構的彎折壓縮試驗機,可克服現有彎折抗壓試驗機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材料彎折抗壓試驗機,包括底座,豎直布置在底座上的導柱,與導柱升降滑動配合的升降架,布置在導柱頂端的液壓缸,其活塞桿連接升降架,布置在底座上用于支承試件的一對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具有中心距調整機構。
所述支座的中心距調整機構該由絲桿/螺母副、手輪和支架構成,支架固定在底座上,絲桿的一端與支架回轉配合,端頭固接手輪,絲桿上具有兩段螺距相同而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紋,兩支座分別具有與絲桿兩段螺紋適配的螺孔,絲桿與支座配合,構成絲桿/螺母副。
上述結構的試驗機,由于設置了中心距調整機構,支座對稱度和中心距精度高,試驗數據真實、可靠,工作效率高。
圖1是本試驗機的一種結構圖(抗壓)圖2是本試驗機的另一種結構圖(彎折)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本試驗機包括底座1、導柱2、升降架8、液壓缸10,其活塞桿9連接升降架8、試件支座4。
與現有的試驗機不同,本試驗機的支座4增設了中心距調整機構,該機構由絲桿3、手輪11和支架12構成,支架12固定在底座1上,絲桿3的一端與支架12回轉配合,手輪11固接在絲桿3的端部,絲桿3上具有兩段螺距相同而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紋3-1和3-2,兩支座4加工有分別與絲桿兩段螺紋適配的螺孔,與絲桿配合。裝配中心距調整機構時,兩支座4應與本機中垂線對稱。
本試驗機的工作工程如下抗壓試驗參見圖1抗壓試驗時,壓頭7采用水平壓板,兩支座4的支承頭5不同,一個弧形頭,另一個是棱錐頭。首先調整兩支座4的中心距,使之符合試件的要求。由于兩支座4與本機中垂線是對稱的,無須找中,只須調整兩支座4的支點距離。轉動手輪11,帶動絲桿3轉動,傳動支座4發生位移,由于螺紋段3-1、3-2的螺旋相反,支座4發生由絲桿中段向兩端發散或由兩端向中段收斂的位移,反復調整、測量,直至兩支座4的支點距離符合試件的要求;由于螺紋段3-1、3-2的螺距相等,兩支座的位移速度相等,任意時刻的中心距也相等,只要支點距離符合要求,中心距必然符合要求。中心距調整好之后,再將試件6置于支座4上,即可按常規進行抗壓試驗。
彎折試驗參見圖2,與抗壓試驗的區別僅僅是彎折試驗時,壓頭7采用弧形頭,兩支座4的支承頭5都用弧形頭,其余完全相同,不再贅述。
權利要求1.一種材料彎折抗壓試驗機,包括底座,豎直布置在底座上的導柱,與導柱升降滑動配合的升降架,布置在導柱頂端的液壓缸,其活塞桿連接升降架,布置在底座上用于支承試件的一對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具有中心距調整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彎折抗壓試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的中心距調整機構由絲桿/螺母副、手輪和支架構成,支架固定在底座上,絲桿的一端與支架回轉配合,端頭固接手輪,絲桿上具有兩段螺距相同而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紋,兩支座分別具有與絲桿兩段螺紋適配的螺孔,構成絲桿/螺母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材料彎折抗壓試驗機,特點是試件支座具有中心距調整機構,該機構由絲桿/螺母副、手輪和支架構成,支架固定在底座上,絲桿的一端與支架回轉配合,端頭固接手輪,絲桿上具有兩段螺距相同而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紋,兩支座分別具有與絲桿兩段螺紋適配的螺孔,與絲桿配合。優點是支座對稱度和中心距精度高,試驗數據真實、可靠,工作效率高。
文檔編號G01N3/20GK2890888SQ200620033648
公開日2007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06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06年3月29日
發明者倪勇, 李進, 李秋苓 申請人:鄭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