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試片檢體量的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關于一種試片檢體量的檢測裝置,尤指一種在試片上多增設一檢測線
來檢測試片檢體量是否足夠,有了足夠檢體量的試片才能保障試片檢測結果的正確性的試片檢體量的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醫藥科技的進步,使得我們得以預防及治療特定的疾病,因此現代人比起從前人而言,無論是男女的壽命都延長了不少,尤其是科學化的檢測方式,可提供疾病患者自行測量,再將所述檢驗的數據提供予相關醫療專業人仕參考,因此醫療人員得以快速根據病患情況予以適當地治療,因此造就不少病患的疾病得以痊愈。 血液的篩檢是對于每個人身體內的潛藏疾病提早做一檢測,可針對各種成份進行有關于功能指數的檢測,當任何檢測指示異常時,即表示個人的身體出了某一些毛病,必須提早預防疾病的發病及早期做一治療。 傳統的檢測方式,在檢體試片上放置有一檢體,所述檢體由病患身體所采集的血、尿液等相關檢體,配合一起混合以產生反應的酵素,酵素對血液加以反應,并通過一線路傳輸至醫療檢測儀器,即可使一醫療測試儀器產生檢測結果,以達到追蹤治療病患的目的,當使用者的檢體流入試片后,并無相關的檢測機制警示檢測試片檢體量是否為足夠,若檢體量不足時,檢測儀器所顯示的結果就非為正確,極可能誤導使用者或醫療人員做出錯誤判斷,而本實用新型正為一種改良式試片結構,可有效解決現有試片的缺點。
發明內容基于解決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試片檢體量的檢測裝置,其主要的目的為提出一種于試片上多增設一檢測線來檢測試片檢體量是否足夠,有了足夠檢體量的試片才能保障試片檢測結果的正確性。 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為一種試片檢體量的檢測裝置,所述試片上具有第一導線與第二導線,使用者的檢體接觸第一導線與第二導線檢體區之間,再將第一導線與第二導線的測試區與一檢測儀器接觸,以產生電子信號且產生檢測結果,而在試片第一、二導線外部至少設置有一檢測線,當第一、二導線與檢測線的檢體區同時接觸檢體時,以使所述檢測儀器同時自第一、二導線與檢測線的測試區檢測到電子信號時,方可啟動所述檢測儀器,用以提升檢測結果的精確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試片檢體量的檢測裝置,在試片上多增設一檢測線來檢測試片檢體量是否足夠,有了足夠檢體量的試片才能保障試片檢測結果的正確性 為使貴審查員能對本實用新型的特征、目的及功能有更進一步的認知與了解,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試片檢體量的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l-試片;ll-第一導線;12-第二導線;13_檢測線;2_檢體區;3-測試區;4-檢測儀器。
具體實施方式以下以文字配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為達成目的所使用的技術手段與功效,以利
審查員了解,但本案的技術手段并不限于所列舉附圖。 請參閱圖1所示,其為本實用新型試片檢體量的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所述試片1上具有第一導線11與第二導線12,使用者的檢體接觸第一導線11與第二導線12檢體區2之間,所述檢體12指一血液或尿液,且所述檢體區12更設置有若干酵素,再將第一導線11與第二導線12的測試區3與一檢測儀器4接觸,以產生電子信號且產生檢測結果,而在試片1第一、二導線(11、12)外部至少設置有一檢測線13,當第一、二導線(11、12)與檢測線13的檢體區2同時接觸檢體時,以使所述檢測儀器4同時自第一、二導線(11、12)與檢測線13的測試區3檢測到電子信號時,方可啟動所述檢測儀器4,若僅檢測到第一、二導線(11、12)的電子信號,而無檢測線13信號時,則無法啟動檢測儀器4,并于檢測儀器4上做適當的顯示,以告知使用者檢體量不足,用以提升檢測結果的精確性。[0013] 所述第一、二導線(11、12)與檢測線13為納米碳管所構成,且所述檢測儀器指一血糖儀。 由上述可了解本實用新型目的為在試片上多增設一檢測線來檢測試片檢體量是否足夠,有了足夠檢體量的試片才能保障試片檢測結果的正確性。于市場具有極高的價值,因此提出專利申請以尋求專利權的保護。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及各實施例都已詳細揭示,而可充分顯示出本實用新型案在目的及功效上均深富實施的進步性,極具產業的利用價值,且為目前市面上前所未見的運用,依專利法的精神所述,本實用新型案完全符合實用新型專利的要件。[0016]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實用新型所實施的范圍,即大凡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謹請審查員明鑒,并祈惠準,是所至禱。
權利要求一種試片檢體量的檢測裝置,所述試片上具有第一導線與第二導線,使用者的檢體接觸第一導線與第二導線檢體區之間,再將第一導線與第二導線的測試區與一檢測儀器接觸,以產生電子信號且產生檢測結果,其特征在于在試片第一、二導線外部至少設置有一檢測線,當第一、二導線與檢測線的檢體區同時接觸檢體時,以使所述檢測儀器同時自第一、二導線與檢測線的測試區檢測到電子信號時,才能啟動所述檢測儀器。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片檢體量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導線與所述 檢測線為納米碳管所構成。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片檢體量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體是血液或尿液。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片檢體量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儀器是血糖儀。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試片檢體量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體區還設置有至 少一酵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試片檢體量的檢測裝置,所述試片上具有第一導線與第二導線,使用者的檢體接觸第一導線與第二導線檢體區之間,再將第一導線與第二導線的測試區與一檢測儀器接觸,以產生電子信號且產生檢測結果,而于試片第一、二導線外部至少設置有一檢測線,當第一、二導線與檢測線的檢體區同時接觸檢體時,以使所述檢測儀器同時自第一、二導線與檢測線的測試區檢測到電子信號時,方可啟動所述檢測儀器,用以提升檢測結果的精確性。
文檔編號G01N27/00GK201488964SQ20092017011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09年8月6日
發明者賴家德 申請人:訊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