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銠-碳氫電解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庫侖分析儀器用電解池,具體講是測量煤、油、土壤、水泥等各種物料中的水分、氫及碳含量的銠-碳氫電解池。
背景技術:
碳和氫兩元素含量是評價石油、煤碳及其它物料的重要指標,對于了解煤、油及其產品的變質性質以及研究有機物的結構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煤碳和油品中準確測出氫含量高低,可直接用于計算出低位和凈發熱量的大小。經典的測量方法有吸收法測定碳氫,屬于化學法,用于該方法的設備龐大,操作費時費力,計算麻煩,試劑用量大,能源消耗高,不利于低碳、環保。利用儀器法即微庫侖法測定各種物料中的碳和氫含量,可解決以上的一些問題。在利用微庫侖法測定碳氫含量時,電解池是分析過程中的核心部件,急需研究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彌補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制作簡單,使用方便、測定快速、準確,用于微庫侖法測定碳氫含量的銠-碳氫電解池。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銠-碳氫電解池,其改進之處是主要由池體、銠絲和散熱套構成,所述池體為兩端開口的玻璃管,銠絲有兩根,表面有五氧化二磷涂膜,平行螺旋式纏繞于池體內壁,互不相連,散熱套裝在池體外圍,兩端分別有進、出水口。進一步的方案是所述五氧化二磷涂膜為磷酸和丙酮的混合膜,其中磷酸所占重量百分比為25% 35%,其余為丙酮;所述銠絲分別與池體外的電解正、負極相連;所述玻璃管內徑5 6mm,壁厚1. 5 2mm,總長度為150 180mm ;所述銠絲直徑0. 4 0. 6mm,每根銠絲長度1. 12 1. 5m,兩根銠絲之間的間距0. 3 0. 6mm ;所述散熱套外徑20 24mm,與池體密封連接。本實用新型主要由玻璃管、銠絲和散熱套組成,結構簡單,制作容易。使用時,先將樣品在氧氣流中經高溫燃燒成為樣品氣,樣品中的氫燃燒后生成水,碳轉化為二氧化碳,用載氣使樣品氣通入電解池,樣品氣中所含水份在池中被五氧化二磷吸收,生成偏磷酸H2CHP2O5 — 2HP03通過電解發生如下反應陽極:2P03:2e — P2O+ 4 O2 個陰極2H++2e—H2 個隨著電解的進行,偏磷酸越來越少,電解電流也隨之下降,最低降至終點電流,表示電解結束。根據電解過程中所消耗的電量,由積分庫侖儀計算出氫的含量。需要同時測定碳含量時,將含有二氧化碳的樣品氣經過裝有氫氧化鋰的轉換管(現有裝置)產生等量的水C02+2Li0H — Li2C03+H20[0014]再通入第二只電解池進行電解,同樣原理,可計算出碳的含量。利用該電解池測定樣品中碳氫含量,操作方便,省時省力,測定迅速,節約成本。而且電解池中的銠絲穩定性好,加之池體外有散熱套,避免反應中溫度升高影響電解過程,從而保證測量的準確可靠, 提高測量精度。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銠-碳氫電解池主要由池體1、銠絲2和散熱套3構成,池體為兩端開口的玻璃管,銠絲有兩根,互不相連,平行螺旋式纏繞貼緊于池體內壁,表面有五氧化二磷涂膜,膜中所含磷酸和丙酮的重量比為3 :7,銠絲穿過玻璃管壁,分別與正、負極4和5相連。本例中,玻璃管內徑6mm,壁厚2mm,總長(含出氣口)180mm,銠絲直徑0. 5mm,每根銠絲長1. 5m,兩根銠絲的間距0. 5mm,散熱套外徑24mm,與池體結合處有密封圈,散熱套兩端分別有進、出水口。
權利要求1.一種銠-碳氫電解池,其特征是主要由池體、銠絲和散熱套構成,所述池體為兩端開口的玻璃管,銠絲有兩根,表面有五氧化二磷涂膜,平行螺旋式纏繞于池體內壁,互不相連, 散熱套裝在池體外圍,兩端分別有進、出水口。
2.按權利要求1所述銠-碳氫電解池,其特征是所述銠絲分別與池體外的電解正、負極相連。
3.按權利要求1所述銠-碳氫電解池,其特征是所述玻璃管內徑5 6mm,壁厚1.5 2mm,總長度為150 180mm。
4.按權利要求1所述銠-碳氫電解池,其特征是所述銠絲直徑0.4 0. 6mm,每根銠絲長度1. 12 1. 5m,兩根銠絲之間的間距0. 3 0. 6謹。
5.按權利要求1所述銠-碳氫電解池,其特征是所述散熱套外徑20 24mm,與池體密封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銠-碳氫電解池,主要由池體、銠絲和散熱套構成,所述池體為兩端開口的玻璃管,銠絲有兩根,表面有五氧化二磷涂膜,平行螺旋式纏繞于池體內壁,互不相連,散熱套裝在池體外圍,兩端分別有進、出水口。本實用新型作為庫侖分析儀的核心部件,用于測量煤、油、土壤、水泥等各種物料中的水分、氫及碳含量,結構簡單、制作容易,使用方便,測定快速、準確,而且性能穩定,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G01N27/28GK202008473SQ201020665529
公開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7日
發明者黃昌林 申請人:江蘇江分電分析儀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