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動平衡機上的彈性定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動平衡機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動平衡機上的彈性定位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泵類零件有很多需要作動平衡實驗,以保證泵類零件在動力傳輸過程中的平衡,現有的動平衡實驗的定位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端設有定位芯軸,定位芯軸上方設有壓蓋,壓蓋經定位螺栓與定位芯軸相連接,作動平衡試驗時,將工件套在芯軸上,工件上端經定位螺栓與壓蓋相固定,下端與底座相固定,在作動平衡時,利用剛性芯軸對其定位,其不足是因剛性芯軸與工件之間容易存在配合間隙,使動平衡機回轉軸線與工件回轉軸線不重合,導致配合松動,定位誤差大,影響工件的不平衡度,降低了動平衡試驗的準確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新穎、無配合間隙、定位誤差小、平衡度高、準確性高的動平衡機上的彈性定位裝置。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動平衡機上的彈性定位裝置,包括底座、定位芯軸、壓蓋和定位螺栓,其特征在于設有張緊套、轉軸和定位銷,定位芯軸呈錐臺形,張緊套內設有定位芯軸相配合的錐形孔,張緊套兩側開口,張緊套上端設有承壓面,承壓面中心設有軸孔,定位芯軸上端中心設有定位螺栓,張緊套套在定位芯軸上,張緊套上端經承壓面與壓蓋相抵觸,轉軸穿過壓蓋經定位銷與壓蓋固定連接,轉軸一端設有扳手卡軸,另一端與定位螺栓固定連接,在漲緊的同時可使被夾持工件均勻受力,消除了芯軸與工件配合面的間隙,同時使工件緩慢受力從而減少工件的變形,達到定位準確,定位誤差小、準確性高的作用。本發明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新穎、無配合間隙、定位誤差小、平衡度高、準確性高等優點。
附圖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底座1、定位芯軸2、壓蓋3、定位螺栓4、張緊套5、轉軸6、定位銷7。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附圖所示,一種動平衡機上的彈性定位裝置,包括底座1、定位芯軸2、壓蓋3和定位螺栓4,其特征在于設有張緊套5、轉軸6和定位銷7,定位芯軸2呈錐臺形,張緊套5內設有定位芯軸2相配合的錐形孔,張緊套5兩側開口,張緊套5上端設有承壓面6,承壓面6中心設有軸孔,定位芯軸2上端中心設有定位螺栓4,張緊套5套在定位芯軸2上,張緊套5上端經承壓面6與壓蓋3相抵觸,轉軸6穿過壓蓋3經定位銷7與壓蓋3固定連接,轉軸6 —端設有扳手卡軸,另一端與定位螺栓4固定連接,在漲緊定位的同時可使被夾持工件均勻受力,消除了定位芯軸2與工件配合面的間隙,同時使工件緩慢受力從而減少工件的變形,達到定位準確,定位誤差小、準確性高的作用。本發明在對需做動平衡試驗的工件進行動平衡試驗時,先將定位芯軸2的底座I安裝在動平衡機的定位臺面上,用百分表找正,滿足同軸度要求后,用螺釘擰緊,再將工件安裝在定位芯軸2上,然后通過扳手旋動轉軸6,使轉軸6帶動定位螺栓4旋轉,進而帶動張緊套5沿定位芯軸2的錐臺形下移將工件漲緊,因定位芯軸2上的張緊套5采用雙向開口方式,在漲緊的同時可使被夾持工件均勻受力,故定位準確,消除了定位芯軸2與工件配合面的間隙,本發明在夾緊工件同時可通過旋動轉軸6使工件緩慢受力從而減少工件的變形,在做完動平衡試驗后取下工件時,只需反向旋轉轉軸6,轉軸6即可帶動定位螺栓4軸向移動,使張緊套5沿軸向上移,使張緊套5與工件之間產生間隙,達到裝拆方便的作用。本發明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新穎、無配合間隙、定位誤差小、平衡度高、準確性高等優點。
權利要求
1.一種動平衡機上的彈性定位裝置,包括底座、定位芯軸、壓蓋和定位螺栓,其特征在于設有張緊套、轉軸和定位銷,定位芯軸呈錐臺形,張緊套內設有定位芯軸相配合的錐形孔,張緊套兩側開口,張緊套上端設有承壓面,承壓面中心設有軸孔,定位芯軸上端中心設有定位螺栓,張緊套套在定位芯軸上,張緊套上端經承壓面與壓蓋相抵觸,轉軸穿過壓蓋經定位銷與壓蓋固定連接,轉軸一端設有扳手卡軸,另一端與定位螺栓固定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動平衡機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動平衡機上的彈性定位裝置,包括底座、定位芯軸、壓蓋和定位螺栓,其特征在于設有張緊套、轉軸和定位銷,定位芯軸呈錐臺形,張緊套內設有定位芯軸相配合的錐形孔,張緊套兩側開口,張緊套上端設有承壓面,承壓面中心設有軸孔,定位芯軸上端中心設有定位螺栓,張緊套套在定位芯軸上,張緊套上端經承壓面與壓蓋相抵觸,轉軸穿過壓蓋經定位銷與壓蓋固定連接,轉軸一端設有扳手卡軸,另一端與定位螺栓固定連接,具有結構新穎、無配合間隙、定位誤差小、平衡度高、準確性高等優點。
文檔編號G01M1/02GK103063364SQ20111032446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4日
發明者張廣軍, 王華偉 申請人:山東雙輪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