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加載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906479閱讀:35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加載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加載裝置。
技術背景目前,實際工程中受到水壓作用的混凝土經常發生滲水現象,這往往不是由于混凝土自身的抗滲等級達不到設計要求,而是實際混凝土構筑物都是在有荷載的作用下抵抗水壓的,受荷載的,從而導致其抗滲能力下降。但是現有技術的混凝土抗滲實驗均是在混凝土無荷載的作用下測試混凝土試件抗壓力水的能力,故無法測出在荷載作用下混凝土抗滲性能,最終導致了實驗結果與實際工程情況相脫節,而使得混凝土產生微裂縫,抗滲能力下降,導致實際工程存在安全隱患及發生安全事故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問題,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加載裝置,可用于制造出荷載作用下的混凝土抗滲試件,從而使得實驗結果更接近實際工程情況。本實用新型解決以上問題所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加載裝置,它包括底座和至少三根相互平行的螺桿,所述的至少三根螺桿的一端均垂直連接在底座上,且至少三根螺桿的軸線不在同一垂直面上;所述的至少三根螺桿自上到下依次設有張緊裝置和用于制造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制造機構。所述的張緊裝置包括至少三層相互平行的第一頂板和用于防止第一頂板下移的限位裝置,所述的至少三層第一頂板上均設有第一通孔,且各第一通孔的軸線在同一垂線上;所述的至少三層第一頂板中最底端的第一頂板上設有張力千斤頂,所述的張力千斤頂設有中心孔,且張力千斤頂的中心孔的軸線與第一通孔的軸線在同一垂線上;所述的最上端的二層第一頂板與螺桿滑動連接,最上端的二層第一頂板之間設有力傳感器,且張力千斤頂的張緊端貼緊在最上端的二層的下一層的第一頂板的底部。所述的制造機構包括至少一層第二頂板和用于防止第二頂板移動的限位裝置,所述的第二頂板上設有用于制作混凝土抗滲試件的混凝土抗滲試件模具;所述的第二頂板上設有第二通孔。采用以上結構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由于它包括底座和至少三根相互平行的螺桿,所述的至少三根螺桿的一端均垂直連接在底座上,且至少三根螺桿的軸線不在同一垂直面上;所述的至少三根螺桿自上到下依次設有張緊裝置和用于制造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制造機構,則在將鋼絞線一端可拆式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可拆式固定在張緊裝置上后;啟動張緊裝置使得鋼絞線張緊,達到預定目標張力后;接著在制造機構制作混凝土抗滲試件,故此時制作出來的混凝土抗滲試件具有荷載,進而采用該混凝土抗滲試件進行實驗,測得的數據的情況更加接近實際使用情況下的想匹配,使得實際工程更具安全性。作為改進,所述的至少三層第一頂板中最上端的第一頂板的上端面設有墊圈,則墊圈有利于保護頂板上通孔的邊緣,防止通孔的邊緣被鋼絞線破壞,而引起不必要的維修費用,從而降低使用成本。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的第一通孔的軸線與第二通孔的軸線在同一垂線上,則鋼絞線在穿過各第一通孔和各第二通孔后并進行張緊時,鋼絞線上不存在任何其它的摩擦力,故力傳感器中顯示的鋼絞線的張力值就是實際的鋼絞線受到的力的數值,因此可制作出更接近實際情況荷載的混凝土抗滲試件,為施工提供依據,保障施工工程的安全性。作為再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底座的底部設有支架,則底座的底部與地面之間留有空間,故在底座上固定鋼絞線時,無需先將底座整體抬起,即可進行操作,從而使得鋼絞線固定更加快捷,工人操作更加方便。作為更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底座上設有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三通孔的軸線與第二通孔的軸線在同一垂線上,則在底座上固定鋼絞線時,通過第三通孔即可快速便捷的將鋼絞線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以提高工作效率,縮短制作時間。所述的第一頂板和第二頂板均為三層,且第一頂板的厚度大于第二頂板的厚度。所述的螺桿為三根,且呈三角形分布。

圖1為本實用新型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加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如圖所示1、支架,2、底座,2. 1、第三通孔,3、螺桿,4、限位螺栓,5、螺母,6、第一頂板,7、第二通孔,8、第二頂板,9、第一通孔,10、張拉千斤頂,11、力傳感器,12、墊圈,13、混凝土抗滲試件模具。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加載裝置,它包括底座2和至少三根相互平行的螺桿3 (本例為三根),三根螺桿3呈三角形分布,所述的至少三根螺桿3的一端均垂直連接在底座2上,且至少三根螺桿3的軸線不在同一垂直面上;所述的至少三根螺桿 3自上到下依次設有張緊裝置和用于制造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制造機構。所述的張緊裝置包括至少三層相互平行的第一頂板6 (本例為三層)和用于防止第一頂板6下移的限位裝置,限位裝置是指旋合在螺桿3上的螺母5,則這種結構的限位裝置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利于調節并可在不同高度上對第一頂板6進行限位;所述的至少三層第一頂板6上均設有第一通孔9,且各第一通孔9的軸線在同一垂線上;所述的至少三層第一頂板6中最底端的第一頂板6上設有張力千斤頂10,所述的張力千斤頂10設有中心孔,且張力千斤頂10中心孔的軸線與第一通孔9的軸線在同一垂線上;所述的最上端的二層第一頂板6與螺桿3滑動連接,最上端的二層第一頂板6之間設有力傳感器11,且張力千斤頂10張緊端貼緊在最上端的二層的下一層的第一頂板6的底部。所述的制造機構包括至少一層第二頂板8 (本例為三層)和用于防止第二頂板8 移動的限位裝置,限位裝置是指設置在第二頂板8的限位螺栓4,則第二頂板8的受力較小, 限位螺栓4就能滿足需求,該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由于測試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實驗裝置一次需要六個混凝土抗滲試件,則設置三層第二頂板8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的第二頂板8上設有用于制作混凝土抗滲試件的混凝土抗滲試件模具13 ;所述的第二頂板8上設有第二通孔7。所述的至少三層第一頂板6中最上端的第一頂板的上端面設有墊圈12。所述的第一通孔9的軸線與第二通孔7的軸線在同一垂線上。 所述的第一頂板6和第二頂板8均為三層,且第一頂板6的厚度大于第二頂板8 的厚度,一般第一頂板6的厚度為Icm士0. 2cm,第二頂板8的厚度為3cm士0. 5cm。所述的底座2的底部設有支架1。所述的底座2上設有第三通孔2. 1,所述的第三通孔2. 1的軸線與第二通孔7的軸線在同一垂線上。使用時,首先一根鋼絞線通過過底座2上的第三通孔2. 1、各第二頂板8上的第二通孔7、混凝土抗滲試件模具13、各第一頂板6上的第一通孔9、張拉千斤頂10中心孔、力傳感器11及墊圈12 ;接著將鋼絞線的一端用錨具固定在底座2上,另一端用錨具固定在墊圈 12上;然后向張拉千斤頂10的油缸中壓入機油,使得張拉千斤頂10開始工作,則張拉千斤頂10張緊端推動上一層的第一頂板6向上移動,當力傳感器11的上端頂到最頂層的第一頂板6時,帶動最頂層的第一頂板6 —起向上運動,此時墊圈12頂牢鋼絞線錨具,力傳感器 11上顯示力值,加載至力傳感器11顯示的數值等于設計數值時,張拉千斤頂10維持目前狀態;隨后轉動最上端的第一頂板6下端面上旋合在螺桿3上螺母5,將最上端的第一頂板 6限位在目前的位置,張拉千斤頂10停止工作;最后在混凝土抗滲試件模具13澆注混凝土抗滲試件,當混凝土抗滲試件達到設計強度后,在混凝土抗滲試件兩端剪斷鋼絞線即可。以上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不僅限于以上實施例還允許有其它結構變化,如第一頂板可以為四個、五個或六個等,第二頂板可為四個、六個或十個等及螺桿可為四根、五根或八根等等,凡在本實用新型獨立權要求范圍內變化的,均屬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 和至少三根相互平行的螺桿(3),所述的至少三根螺桿(3)的一端均垂直連接在底座( 上,且至少三根螺桿 (3)的軸線不在同一垂直面上;所述的至少三根螺桿(3)自上到下依次設有張緊裝置和用于制造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制造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張緊裝置包括至少三層相互平行的第一頂板(6)和用于防止第一頂板(6)下移的限位裝置,所述的至少三層第一頂板(6)上均設有第一通孔(9),且各第一通孔(9)的軸線在同一垂線上;所述的至少三層第一頂板(6)中最底端的第一頂板(6)上設有張力千斤頂(10),所述的張力千斤頂(10)設有中心孔,且張力千斤頂(10)中心孔的軸線與第一通孔(9)的軸線在同一垂線上;所述的最上端的二層第一頂板(6)與螺桿C3)滑動連接,最上端的二層第一頂板 (6)之間設有力傳感器(11),且張力千斤頂(10)張緊端貼緊在最上端的二層的下一層的第一頂板(6)的底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造機構包括至少一層第二頂板(8)和用于防止第二頂板(8)移動的限位裝置,所述的第二頂板(8) 上設有用于制作混凝土抗滲試件的混凝土抗滲試件模具(1 ;所述的第二頂板(8)上設有第二通孔(7)。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三層第一頂板(6)中最上端的第一頂板的上端面設有墊圈(12)。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通孔(9)的軸線與第二通孔(7)的軸線在同一垂線上。
6.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頂板(6)和第二頂板(8)均為三層,且第一頂板(6)的厚度大于第二頂板(8)的厚度。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桿(3) 為三根,且呈三角形分布。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 的底部設有支架(1)。
9.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加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 上設有第三通孔(2. 1),所述的第三通孔(2. 1)的軸線與第二通孔(7)的軸線在同一垂線上。
專利摘要一種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加載裝置,它包括底座(2)和至少三根相互平行的螺桿(3),所述的至少三根螺桿(3)的一端均垂直連接在底座(2)上,且至少三根螺桿(3)的軸線不在同一垂直面上;所述的至少三根螺桿(3)自上到下依次設有張緊裝置和用于制造混凝土抗滲試件的制造機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結構后,在將鋼絞線一端可拆式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可拆式固定在張緊裝置上后;啟動張緊裝置使得鋼絞線張緊,達到預定目標張力后;接著在制造機構制作混凝土抗滲試件,故此時制作出來的混凝土抗滲試件具有荷載,進而采用該混凝土抗滲試件進行實驗,測得的數據的情況更加接近實際使用情況下的想匹配,使得實際工程更具安全性。
文檔編號G01N15/08GK202041442SQ20112002470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1日
發明者孫家瑛, 陳偉 申請人: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