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免疫分析、體外診斷技術領域,涉及丙型肝炎病毒的檢測,尤其是涉及一種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
背景技術:
丙型肝炎病毒Ofepatitis C Virus, HCV)是上世紀70年代出現的ー種非甲非こ型肝炎,1989年被鑒定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呈世界性分布,全球有約2. 7-3億丙肝患者。我國HCV感染屬中高流行區,是ー個嚴重影響人群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全國有約4,000萬HCV攜帶者,平均感染率高達3. 2%。HCV慢性感染導致肝臟發生慢性炎癥壞死和纖維化,部 分患者可能會發展成肝硬化,嚴重者可發展成肝癌,及時準確快速地檢測HCV病毒對于疾病的診斷、治療和監控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應用意義。實驗室檢測HCV的方法主要有兩類血清分析和核酸分析。目前,血清分析仍是普遍使用的方法,常用檢測方法是酶聯免疫分析方法(Enzyme Immunoassay, EIA)檢測血清中HCV抗體和抗原。根據檢測靶標分子的不同,目前已經發展了三代檢測HCV的診斷試劑,第一代HCV血清診斷方法使用標準的酶聯免疫分析(ELISA)技術,用clOO-3抗原檢測血清中HCV病毒NS4位點的抗體,因而第一代HCV診斷方法主要用于降低感染輸血型HCV的風險,但仍有較長的窗ロ期;第二代診斷方法在clOO-3抗原檢測靶向HCV病毒NS4位點抗體的基礎上,増加了分別靶向HCV病毒NS3位點的抗體和核心抗原,特別是HCV核心抗原的檢測可以將HCV的檢測“窗ロ”期平均縮短約5周;第三代診斷試劑,所用核心抗原比例下降,而增加了檢測靶向NS3位點抗體的c33c抗原的比例,去掉了特異性和靈敏性較差的的clOO-3抗原,増加了檢測靶向HCV病毒NS5位點抗體的抗原,提高了抗原的純度。第二、三代HCV診斷試劑中都使用了多種HCV標志物檢測,而傳統的多元檢測技術具有操作繁瑣,勞動強度大,結果重復性差,易發生交叉感染,樣本需求量大等缺點,限制了其在臨床診斷上的應用。量子點(Quantum Dots, QDs)通常指粒徑小于或接近激子玻爾半徑的半導體納米晶粒,由于量子限域、尺寸效應和表面效應等,量子點具有許多獨特的熒光性能,如發射波長的尺寸依賴性,激發光波長范圍廣,斯托克斯位移大等,與有機熒光染料相比還具有熒光強度強、靈敏度高和光漂白速率慢等特點。用量子點代替有機熒光染料制備編碼微球,多色發射光譜不出現重疊或只有很小程度的重疊,単色激發光即可同時激發多色量子點發射熒光,因此大大提高了熒光編碼的能力,得到更多種類的熒光微球;理論上使用6種不同顔色的熒光量子點,每種10個熒光強度,這樣就可以得到IO6-I種微球,基本上可以滿足同時檢測大量生物分子的需要。由于量子點可用単色光同時激發多色量子點,使用常見的流式細胞儀就可以檢測,無需特殊的芯片分析儀器,具有更強的應用靈活性。基于微球的免疫診斷試劑是ー種新型診斷技木,該方法原理上與傳統ELISA方法類似,將捕獲分子固定在微球載體上,捕獲樣品中待測分子至微球表面,然后使用報告分子的信號檢測微球上待測分子的數量。具有操作簡便、反應動力學優良、分辨率高、靈敏度高和穩定性好等優點。有文獻報道使用微球或者磁性微球建立丙型肝炎診斷試劑盒,其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好、穩定性好等優點。但目前使用的微球診斷試劑只能檢測單一指標,尤其丙肝病毒診斷需要檢測多元指標。為此,人們進行了長期的探索,但均未能獲得較為理想的進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能夠提高丙型肝炎的診斷準確率、縮短檢測窗ロ期、降低檢測試驗 強度和減少樣本需求量的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本方法包括下述步驟SI :在不同顏色的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偶聯不同的HCV抗體和/或抗原;S2 :將步驟SI得到的ー種或者多種量子點編碼微球加入待測樣品中孵育,富集待測樣品中的HCV抗原和/或抗體至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S3 :將熒光抗體與步驟S2得到的量子點編碼微球混合免疫雜交;S4:檢測步驟S3得到的量子點編碼微球的熒光信號,并檢測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報告分子的突光信號強度;S5 :根據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報告分子的熒光信號強度進行定性檢測和/或定量檢測。鑒于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診斷試劑的多元檢測特性,本發明公開了ー種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載體的HCV多元檢測技木,對于提高丙型肝炎的診斷準確率、縮短檢測窗ロ期、降低檢測試驗強度和減少樣本需求量具有重要意義。本發明步驟SI的量子點編碼微球系表面帶羧基的量子點編碼微球。在上述的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中,上述的步驟SI包括下述步驟a、將量子點編碼微球分散在磷酸鹽緩沖液中,量子點編碼微球濃度為IO4-IO6個/mL,加入I-こ基-(3-ニ甲基氨基丙基)碳ニ亞胺和N-羥基硫代琥珀酸亞胺,二者濃度分別為0. 1-100 ii M和0. 2-200 u M,然后在室溫孵育10-90分鐘;b、將量子點編碼微球懸浮液3000-10000rpm離心,棄去上清,加磷酸鹽緩沖液洗滌,然后加入濃度0. 1-lmg/mL的HCV抗體和/或抗原,室溫下孵育0. 5-2小時;C、然后加入濃度0. l-10mg/mL的牛血清蛋白封閉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室溫下繼續孵育0. 5-2小吋,再將量子點編碼微球懸浮液3000-10000rpm離心,棄去上清,加磷酸鹽緩沖液洗漆。本發明中的磷酸鹽緩沖液的pH值為7. 3-7. 5,優選為7. 4。步驟a和步驟c中,磷酸鹽緩沖液洗滌的次數以兩次為宜。在上述的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中,所述的步驟b中,加入的抗體和/或抗原分子包括HCV核心抗體、NS3、NS4和NS5區特異性抗原中的ー種或者多種。在上述的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中,所述的待測樣品包括陰性對照血清和陽性對照血清,所述的陰性對照血清為非丙型肝炎患者混合血清,所述的陽性對照血清為經確定的HCV抗體和/或抗原血清。在上述的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中,所述的量子點編碼微球基質材料為聚苯こ烯、ニ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三聚氰胺甲醛中的ー種,粒徑0. 5-50 微米。在上述的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中,所述的量子點編碼微球中的量子點包括CdSe、CdTe, CdS量子點,以及CdSe/ZnS、CdSe/ZnSe核殼量子點。在上述的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中,上述的步驟S3中的熒光抗體為羊、鼠、兔抗人免疫球蛋白抗體或者抗-HCV核心抗體,且熒光抗體分子的突光發射峰與量子點編碼微球的突光發射峰不重疊。在上述的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中,上述的步驟S4中,使用熒光顯微鏡或者流式細胞儀檢測量子點編碼微球的上的熒光信號,根據量子點編碼微球報告分子的突光信號確定量子點編碼微球種類,根據報告分子突光信號強度確定待測樣品中HCV抗體和/或抗原濃度。在上述的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中,上述的步驟S5中,定性檢測用陰性對照血清、陽性對照血清為參照,根據待測樣品的報告分子熒光強度進行定性判斷,當強度大于等于陰性對照血清檢測值的2. I倍時為陽性,當強度小于陰性對照血清檢測值的2. I倍時為陰性;定量檢測用一組已知濃度的陽性對照血清制作標準曲線,然后對待測樣本進行定量分析。在上述的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中,每種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包被ー種HCV探針,使用多種量子點編碼微球混合物與待測樣品混合孵育,同時檢測待測樣品中的多個HCV指標。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的優點在于1、采用量子點編碼微球為載體,可以對HCV的多個檢測指標進行同時檢測,提高了檢測效率、簡化操作步驟。2、采用量子點編碼微球載體進行免疫反應,其反應動力學優于微孔板免疫反應,縮短反應時間和提高檢測靈敏度。3、對HCV的多個指標的檢測,可以提高診斷結果的準確性。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是將不同顔色的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偶聯不同的HCV診斷標志物,然后與待測樣本混合孵育,通過檢測編碼微球上的熒光信號,對編碼微球進行解碼和檢測待分析的HCV診斷指標。本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SI :在不同顔色的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偶聯不同的HCV抗體和/或抗原。本發明步驟SI的量子點編碼微球系表面帶羧基的量子點編碼微球。具體地說步驟SI包括下述步驟a、將量子點編碼微球分散在磷酸鹽緩沖液中,量子點編碼微球濃度為IO4-IO6個/mL,加入I-こ基-(3- ニ甲基氨基丙基)碳ニ亞胺和N-羥基硫代琥珀酸亞胺,二者濃度分別為0. I-IOOiiM和0. 2-200 PM,然后在室溫孵育10-90分鐘。b、將量子點編碼微球溶液3000-100(K)rpm離心,棄去上清,加磷酸鹽緩沖液洗滌,然后加入濃度0. 1-lmg/mL的 HCV抗體和/或抗原,室溫下孵育0. 5-2小時;c、然后加入濃度0. l-10mg/mL的牛血清蛋白封閉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室溫下繼續孵育0. 5-2小時,再將量子點編碼微球懸浮液3000-10000rpm離心,棄去上清,加磷酸鹽緩沖液洗漆。上述步驟b中,加入的抗體和/或抗原分子包括HCV核心抗體、NS3、NS4和NS5區特異性抗原中的ー種或者多種。待測樣品包括陰性對照血清和陽性對照血清,所述的陰性對照血清為非丙型肝炎患者混合血清,所述的陽性對照血清為經確定的HCV抗體和抗原血清。量子點編碼微球基質材料為聚苯こ烯、ニ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酷、三聚氰胺甲醛中的ー種,粒徑0. 5-50微米。量子點編碼微球中的量子點包括CdSe、CdTe, CdS量子點,以及CdSe/ZnS,CdSe/ZnSe核殼量子點。本發明中每種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包被ー種HCV探針,使用多種量子點編碼微球混合物與待測樣品混合孵育,同時檢測待測樣品中的多個HCV指標。本發明中的磷酸鹽緩沖液的PH值為7. 3-7. 5,優選為7. 4。步驟a和步驟c中,磷酸鹽緩沖液洗滌的次數以兩次為宜。S2 :將步驟SI得到的ー種或者多種量子點編碼微球加入待測樣品中孵育,富集待測樣品中的HCV抗體和/或抗原至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S3 :將熒光抗體與步驟S2得到的量子點編碼微球混合免疫雜交。步驟S3中的熒光抗體為羊、鼠、兔抗人免疫球蛋白抗體或者抗-HCV核心抗體,且熒光抗體分子的熒光發射峰與量子點編碼微球的熒光發射峰不重疊。S4 :檢測步驟S3得到的量子點編碼微球的熒光信號確定量子點編碼微球種類,并檢測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報告分子的熒光信號強度。步驟S4中,使用熒光顯微鏡或者流式細胞儀檢測量子點編碼微球的上的熒光信號,根據量子點編碼微球報告分子的熒光信號確定量子點編碼微球種類,根據報告分子熒光信號強度確定待測樣品中HCV抗體和/或抗原濃度。S5 :根據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報告分子的熒光信號強度進行定性檢測和/或定量檢測。步驟S5中,定性檢測用陰性對照血清、陽性對照血清為參照,根據待測樣品的報告分子熒光強度進行定性判斷,當強度大于等于陰性對照血清檢測值的2. I倍時為陽性,當強度小于陰性對照血清檢測值的2. I倍時為陰性;定量檢測用一組已知濃度的陽性對照血清制作標準曲線,然后對待測樣本進行定量分析。臨床實施例I :HCV核心抗體包被的量子點編碼微球的制備粒徑約5微米包覆發射波長520nm的CdSe/ZnS量子點編碼微球,取約IO5個分散在ImL的磷酸鹽緩沖液中,5000rpm離心分離,棄去上清,洗滌2次,然后分散在200 u L的磷酸鹽緩沖液溶液中,加入I-こ基-(3- ニ甲基氨基丙基)碳ニ亞胺(EDC) 50 ii M和N-羥基硫代琥珀酸亞胺(sulfo-NHS) IOOii M,然后室溫下孵育30分鐘;將量子點編碼微球5000rpm離心分離,棄去上清,洗滌2次,然后分散在200 ii L的磷酸鹽緩沖液中;加入HCV核心抗體,最終抗體濃度約0. 5mg/mL,然后室溫下孵育I小時;加入牛血清白蛋白(BSA),最終BSA濃度約5mg/mL,然后室溫下繼續孵育I小時;將量子點編碼微球5000rpm離心分離,棄去上清,洗滌2次,分散在200 u L的磷酸鹽緩沖液中,即得到HCV核心抗體包被的量子點編碼微球(免疫微球)。將得到的免疫微球與200 U L待測樣品混合,室溫下孵育I小吋,然后5000rpm離心分離,棄去上清,洗滌2次,然后分散在200 u L的磷酸鹽緩沖液中。向微球懸浮液中加入10 ii L的TR ITC-抗-HCV熒光抗體,室溫下孵育I小時,然后5000rpm離心分離,棄去上清,洗滌2次,然后分散200 u L的磷酸鹽緩沖液。將雜交微球懸浮液滴加在玻片上,均勻分散,然后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統計量子點編碼微球580nm濾波片下的熒光強度,將待測樣品與陰性對照進行比較,判定血清中HCV核心抗原的存在。臨床實施例2:HCV核心抗體包被的量子點編碼微球的制備粒徑約0. I微米包覆發射波長580nm的CdSe量子點編碼微球,取約IO6個分散在ImL的磷酸鹽緩沖液中,IOOOOrpm離心分離,棄去上清,洗滌2次,然后分散在200 ii L的磷酸鹽緩沖液中,加入I-こ基-(3-ニ甲基氨基丙基)碳ニ亞胺(EDC) 0. I ii M和N-羥基硫代琥珀酸亞胺(sulfo-NHS) 0. 2 u M,然后室溫下孵育10分鐘;將量子點編碼微球IOOOOrpm離心分離,棄去上清,洗滌2次,然后分散在200 u L的磷酸鹽緩沖液中;加入HCV核心抗體,最終抗體濃度約0. lmg/mL,然后室溫下孵育I小時;加入牛血清白蛋白(BSA),最終BSA濃度約0. lmg/mL,然后室溫下繼續孵育I小時;將量子點編碼微球IOOOOrpm離心分離,棄去上清,洗滌2次,分散在200 u L的磷酸鹽緩沖液中,即得到HCV核心抗體包被的量子點編碼微球。相同方法在650nm的CdSe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包被NS3區特異性抗原,580nm和650nm的CdSe量子點混合編碼微球表面包被NS4區特異性抗原。將得到的3種免疫微球一起與200 L樣本混合,室溫下孵育I小時,然后IOOOOrpm離心分離,棄去上清,洗滌2次,然后分散200 u L的磷酸鹽緩沖液,制得免疫微球
懸浮液。向免疫微球懸浮液中加入10 ii L的F ITC-兔抗人IgG熒光抗體和TRITC-抗-HCV熒光抗體,室溫下孵育I小時,然后IOOOOrpm離心分離,棄去上清,洗滌2次,然后分散在200 u L的磷酸鹽緩沖液中。在流式細胞儀上檢測雜交微球在520nm、580nm和650nm通道的熒光強度,根據580nm和650nm通道熒光強度確定微球的種類,根據520nm通道熒光強度確定待測分子的濃度,將待測樣品的520通道的熒光值與陰性對照和陽性對照血清的熒光值進行比較,判定血清中HCV核心抗原、HCV抗體的存在。臨床實施例3HCV核心抗體包被的量子點編碼微球的制備粒徑約50微米包覆發射波長520nm的CdSe/ZnSe量子點編碼微球,取約IO4個分散在ImL的磷酸鹽緩沖液中,3000rpm離心分離,棄去上清,洗滌2次,然后分散在200 u L的磷酸鹽緩沖液中,加入I-こ基-(3-ニ甲基氨基丙基)碳ニ亞胺(EDC) 100 ii M和N-羥基硫代琥珀酸亞胺(sulfo-NHS) 200 u M,然后室溫下孵育10分鐘;將微球3000rpm離心分離,棄去上清,洗滌2次,然后分散在200 u L的磷酸鹽緩沖液中;加入HCV核心抗體,最終抗體濃度約0. lmg/mL,然后室溫下孵育I小時;加入牛血清白蛋白(BSA),最終BSA濃度約lmg/mL,然后室溫下繼續孵育I小時;將微球3000rpm離心分離,棄去上清,洗滌2次,分散在200 u L的磷酸鹽緩沖液中,即得到HCV核心抗體包被的量子點編碼微球。相同方法在580nm的CdSe/ZnSe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包被NS3區特異性抗原,520nm和580nm(熒光強度比2 : I)的CdSe/ZnSe量子點混合編碼微球表面包被NS4區特異性抗原,520nm和580nm(熒光強度比I : 2)的CdS e/ZnSe量子點混合編碼微球表面包、被NS5區特異性抗原。將得到的4種免疫微球一起與200 u L樣本混合,室溫下孵育I小時,然后3000rpm離心分離,棄去上清,洗滌2次,然后分散在200 u L的磷酸鹽緩沖液中。向微球懸浮液中加入10 ii L的FITC-兔抗人IgG熒光抗體和TRITC-抗-HCV熒光抗體,室溫下孵育I小時,然后3000rpm離心分離,棄去上清,洗滌2次,然后分散200 y L的
磷酸鹽緩沖液。將混合免疫雜交微球在流式細胞儀上檢測520nm、580nm和650nm通道的熒光強 度,根據520nm和580nm通道熒光強度確定微球的種類,根據650nm通道熒光強度確定待測分子的濃度,將ー系列濃度陽性對照血清的650nm通道熒光值制作標準曲線,陰性對照血清作陰性對照,將待測樣本的熒光值與之比較,判定血清中HCV核心抗原、HCV抗體的濃度。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發明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ー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發明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51:在不同顔色的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偶聯不同的HCV抗體和/或抗原; 52:將步驟SI得到的ー種或者多種量子點編碼微球加入待測樣品中孵育,富集待測樣品中的HCV抗原和/或抗體至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 53:將熒光抗體與步驟S2得到的量子點編碼微球混合免疫雜交; 54:檢測步驟S3得到的量子點編碼微球的熒光信號,并檢測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報告分子的突光信號強度; 55:根據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報告分子的熒光信號強度進行定性檢測和/或定量檢測。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干,上述的步驟SI包括下述步驟 a、將量子點編碼微球分散在磷酸鹽緩沖液中,量子點編碼微球濃度為IO4-IO6個/mL,加入I-こ基-(3-ニ甲基氨基丙基)碳ニ亞胺和N-羥基硫代琥珀酸亞胺,二者濃度分別為0. 1-100 i! M和0. 2-200 u M,然后在室溫孵育10-90分鐘; b、將量子點編碼微球懸浮液3000-10000rpm離心,棄去上清,加磷酸鹽緩沖液洗滌,然后加入濃度0. 1-lmg/mL的HCV抗體和/或抗原,室溫下孵育0. 5-2小時; C、然后加入濃度0. l-10mg/mL的牛血清蛋白封閉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室溫下繼續孵育0. 5-2小時,再將量子點編碼微球懸浮液3000-10000rpm離心,棄去上清,加磷酸鹽緩沖液洗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b中,加入的抗體和/或抗原分子包括HCV核心抗體、NS3、NS4和NS5區特異性抗原中的一種或者多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測樣品包括陰性對照血清和陽性對照血清,所述的陰性對照血清為非丙型肝炎患者混合血清,所述的陽性對照血清為經確定的HCV抗體和/或抗原血清。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量子點編碼微球基質材料為聚苯こ烯、ニ氧化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三聚氰胺甲醛中的ー種,粒徑0. 5-50微米。
6.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量子點編碼微球中的量子點包括CdSe、CdTe、CdS量子點,以及CdSe/ZnS、CdSe/ZnSe 核殼量子點。
7.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干,上述的步驟S3中的熒光抗體為羊、鼠、兔抗人免疫球蛋白抗體或者抗-HCV核心抗體,且熒光抗體分子的熒光發射峰與量子點編碼微球的熒光發射峰不重疊。
8.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步驟S4中,使用熒光顯微鏡或者流式細胞儀檢測量子點編碼微球的上的突光信號,根據量子點編碼微球報告分子的突光信號確定量子點編碼微球種類,根據報告分子熒光信號強度確定待測樣品中HCV抗體和/或抗原濃度。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步驟S5中,定性檢測用陰性對照血清、陽性對照血清為參照,根據待測樣品的報告分子熒光強度進行定性判斷,當強度大于等于陰性對照血清檢測值的2. I倍時為陽性,當強度小于陰性對照血清檢測值的2. I倍時為陰性;定量檢測用ー組已知濃度的陽性對照血清制作標準曲線,然后對待測樣本進行定量分析。
10.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其特征在干,每種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包被ー種HCV探針,使用多種量子點編碼微球混合物與待測樣品混合孵育,同時檢測待測樣品中的多個HCV指標。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免疫分析、體外診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基于量子點編碼微球芯片檢測丙型肝炎病毒的方法。它解決了現有技術只能檢測單一指標、檢測效率低、實驗強度大等技術問題。本方法將不同顏色的量子點編碼微球表面偶聯不同的HCV診斷標志物,然后與待測樣本混合孵育,通過檢測編碼微球上的熒光信號,對編碼微球進行解碼和檢測待分析的HCV診斷指標。優點在于1、采用量子點編碼微球為載體,可以對HCV的多個檢測指標進行同時檢測,提高了檢測效率、簡化操作步驟。2、采用量子點編碼微球載體進行免疫反應,其反應動力學優于微孔板免疫反應,縮短反應時間和提高檢測靈敏度。3、對HCV的多個指標的檢測,可以提高診斷結果的準確性。
文檔編號G01N33/576GK102645534SQ201210126629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6日
發明者劉軍, 顧水均 申請人:杭州市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