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地溝油的快速分析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用油類品質分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粘度快速分析地溝油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我們通常所說的地溝油主要包括三大類一是狹義的地溝油,即將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或者將賓館、酒樓的剩飯、剩菜(通稱泔水)經過簡單加工、提煉出的油;二是劣質豬肉、豬內臟、豬皮加工以及提煉后產出的油;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數超過規定要求后,再被重復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地溝油是質量、衛生極差,過氧化值、酸價、水分、羰基價、丙二醛、AFBl等指標嚴重超標的非食用油,過氧化值高于0. 4% 遠遠超過國家標準0. 15%,長期攝入會使細胞功能衰竭,誘發多種疾病,甚至致癌。2002年國家衛生部、工商總局、環保總局和建設部聯合發布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廢棄食用油脂管理的規定》中明確指出不得將廢棄油脂加工后再作為食用油脂使用或者銷售。我國地溝油的原料充足,每年產生至少500萬噸,其工藝簡單,幾個簡單的設備就可以加工,由于執法取證困難及違法成本低,一些不法投機者在利益的驅動下將地溝油用在食品中,對社會和食品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據了解,目前國內尚未有檢測地溝油的統一標準。現行的國家強制性標準《食用植物油衛生標準》(2716— 2005)中,關于食用油的理化指標檢測包括酸價、過氧化值、浸出油溶劑殘留、游離酚(棉籽油)、總砷、鉛、黃曲霉毒素、苯并芘、農藥殘留共9項指標,分別對植物原油和植物食用油進行不同的標準檢測。但是植物原油、植物食用油均不是地溝油。而專家稱,標準里這9項基本的食用油檢測指標,即使是地溝油煉出來的油也都可能合格,根本無法針對地溝油去進行辨別性檢測。目前地溝油的鑒別與檢測方法,主要有水分含量測定法,酸價測定法,膽固醇含量測定法、近紅外光譜法、電導率與極性物質測定法、重金屬含量測定法,這些傳統方法大多檢測地溝油中某種物質的含量進行定性分析,受地溝油來源途徑、環境等因素影響較大,并不能保證檢測通用和準確。另外像低場核磁共振、幾種色譜儀聯用檢測等方法成本較高,過程較為復雜,檢測周期長,很難在市場上進行廣泛的檢測應用推廣。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技術背景,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地溝油的快速分析方法。本發明所述一種地溝油的快速分析方法,其技術構思為食用植物油中的主要成分三酰甘油,尤其是不飽和的三酰甘油極易氧化成氧化三酰甘油。而地溝油在經歷了高溫、空氣接觸、光照射的條件下,里面的食用植物油脂遭受到了較高程度的氧化,里面的氧化三酰甘油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當再經歷特定的條件(如高溫、有氧等)下的處理時,里面的氧化三酰甘油之間會進一步發生聚合反應,形成三酰甘油聚合物,三酰甘油聚合物的分子質量是正常三酰甘油的數倍至數十倍,且難以通過脫膠、脫酸、脫色、脫臭等油脂精煉加工去除。因此,正常食用植物油與地溝油的粘度會存在顯著的差別,即地溝油的粘度相對要大,因此我們可根據兩種油流出烏氏粘度計的時間來區分。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快速定性地溝油的分析方法,其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步驟來實現的(本發明所述的粘度計為烏氏粘度計)
(1)將恒溫水槽溫度調至(25±0.I) °C,用鐵架臺、鐵夾將粘度計固定于恒溫水槽中,使水浴的液面高于C球,在C球管和B管管口各接一個乳膠管,用移液管移取IOmL待測油由A管注入烏氏粘度計中,恒溫IOmin后,用夾子夾住B管乳膠管管口,用吸耳球在C球管乳膠管管口抽氣,使溶液的液面緩緩升高至C球上面的小球,先開放B管口膠管,再開放C球管口膠管,使待測油在管內自然流下,用秒表記下待測油液面流經烏氏粘度計C球上下刻度線的時間,重復3次;
(2)將恒溫水槽溫度調至(25±0.I) °C,用鐵架臺、鐵夾將粘度計固定于恒溫水槽中,使水浴的液面高于C球,在C球管和B管管口各接一個乳膠管,用移液管移取IOmL標準食用油由A管注入烏氏粘度計中,恒溫IOmin后,用夾子夾住B管乳膠管管口,用吸耳球在C球管乳膠管管口抽氣,使溶液的液面緩緩升高至C球上面的小球,先開放B管口膠管,再開放C球管口膠管,使待測油在管內自然流下,用秒表記下待測油液面流經烏氏粘度計C球上下刻度線的時間,重復3次;
(3)分別計算待測油和標準食用油三次試驗的平均時間,如果待測油流出時間明顯比標準食用油流出時間長,則待測油認定為地溝油。本發明所述技術方案對地溝油的檢測更加簡潔、快速,簡化了檢測步驟,節省了檢測時間,不易受地溝油來源環境的影響,具有較好的檢測效果,此方法更加便于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附圖I為烏氏粘度計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所述的技術方案進行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I
待測油從某高校餐廳取一定量的未經區分的食用油。分析方法用移液管移取IOmL待測油注入(25±0. I) °C恒溫水槽的粘度計中,恒溫IOmin后,進行粘度測定,用秒表記下待測油液面流經烏氏粘度計C球上下刻度線的時間,重復3次取其平均值。用同樣方法進行標準食用油的測定,記錄流出時間。實驗結果如下
表I待測油與標準油流出時間
權利要求
1.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地溝油的快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烏氏粘度計固定在恒溫水槽中,使水浴的液面高于C球,在C球管和B管管口各接一個乳膠管,用移液管移取待測油由A管注入烏氏粘度計中,恒溫IOmin后,用夾子夾住B管乳膠管管口,用吸耳球在C球管乳膠管管口抽氣,使溶液的液面升高至C球上面的小球,先開放B管口膠管,再開放C球管口膠管,用秒表記下待測油液面流經烏氏粘度計C球上下刻度線的時間,重復3次; (2)同樣方法用移液管移取標準食用油由A管注入烏氏粘度計中,用秒表記下待測油液面流經烏氏粘度計C球上下刻度線的時間,重復3次; (3)分別計算待測油和標準食用油三次試驗的平均時間,待測油流出時間與標準食用油流出時間比較,待測油時間長的認定為地溝油。
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地溝油的快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恒溫水槽中溫度調至(25 ±0. D0C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地溝油定性分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粘度快速分析地溝油的方法,利用正常食用植物油與地溝油的粘度存在顯著的差別,地溝油的粘度相對要大的原理,取相同量的待測油和標準油用烏氏粘度計進行測量,粘度大的可初步認定為是地溝油。本方法簡潔、快速,簡化了檢測步驟,節省了檢測時間,不易受地溝油來源環境的影響,具有較好的地溝油初步認定的檢測效果,此方法更加便于廣泛的推廣和應用。
文檔編號G01N11/06GK102967537SQ20121045950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5日
發明者賈瀟, 畢姍姍, 程秀麗 申請人:山東泰德新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