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塔器的差壓計的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差壓計的連接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塔器的差壓計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塔器在石油化工工藝生產過程中是典型的氣、液傳質傳熱設備,主要用于分解、蒸餾(分餾)、吸收、解吸、汽提、萃取、洗滌、干燥 等工藝過程。它在石油化工生產裝置中應用非常廣泛,一般可占工藝(非標)設備投資的20% 25%。按塔器的基本結構和內件類型,又可以分為板式塔和填料塔。板式塔屬于氣、液階段性接觸式塔器,塔內按一定的間隔安裝了多層塔盤,氣、液兩相通過塔盤進行傳質、傳熱過程。填料塔屬于氣、液連續性接觸式塔器,塔內裝有一定數量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填料。塔內件是實現塔作用的重要部件,氣液流體在塔內件中充分接觸,從而實現塔器的功能,但同時也產生了一定氣相流體壓降,塔的壓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塔器的操作狀態和效果,實際操作時,需要嚴格監測和控制塔器的壓降,保證塔器的正確操作,因此幾乎所有塔器器都安裝了差壓計,用來測量實際運行過程中的壓差,以便于監測和控制其運行和設計的偏差,滿足設計要求,差壓計的正確連接安裝是非常重要的。現有技術塔器的差壓計通常采用水平管線連接方式,當塔器的操作工況發生變化時,可能有塔器內的液體進入差壓計的下部接管內,或者當塔器外部的溫度發生變化時,可能會引起引壓管內的飽和氣體冷凝,產生液體,因此會存在液體在管內滯留,滯留液柱產生額外的壓力,從而引起差壓計測量不準確,進而造成塔器的操作控制不穩定等缺陷,也給工藝系統和裝置的運行帶來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塔器的差壓計的連接結構,以實現差壓計計量準確,設備運行穩定。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塔器的差壓計的連接結構,其包括差壓計連接管線,由依次連接的四段組成,第一段差壓計連接管線與豎直方向呈45°斜向向上延伸,保證由塔器內可能進入取壓管內的液體及時回流到塔器內,第二段差壓計連接管線沿豎直方向延伸,第三段差壓計連接管線與豎直方向呈30° 45°方向向下延伸,保證由塔器內可能進入取壓管內的液體及時回流到塔器內,第四段差壓計連接管線沿豎直方向延伸,第一段差壓計連接管線與塔器的中部連接,第四段差壓計連接管線與塔器的頂部連接;差壓計根部閥,包括第一差壓計根部閥和第二差壓計根部閥,所述的第一差壓計根部閥安裝于第一段差壓計連接管線上,所述的第二差壓計根部閥安裝于第三段差壓計連接管線上;差壓變送器roT,安裝于所述的第二段差壓計連接管線上。[0010]所述的塔器的差壓計的連接結構,其中,還包括連接法蘭,所述的第一差壓計根部閥與塔器的中部通過連接法蘭進行連通。所述的塔器的差壓計的連接結構,其中,還包括連接法蘭,所述的第四段差壓計連接管線上安裝有連接法蘭。所述的塔器的差壓計的連接結構,其中,所述的連接法蘭與差壓計連接管線垂直安裝。所述的塔器的差壓計的連接結構,其中,所述的第一差壓計根部閥和/或第二差壓計根部閥采用手動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尤其適合于塔器頂是飽和氣體排出,并要求設置塔器頂回流液罐和管線的。按照本實用新型實施的天然氣凈化和液化裝置中的胺吸收塔器、胺解析塔器、洗滌塔器等的差壓計連接結構已經實現投產運行,設備運行穩定,差壓計計量準確,實際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目的。
圖I為差壓計連接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塔器;2_差壓計連接管線;21_第一段差壓計連接管線;22_第二段差壓計連接管線;23_第三段差壓計連接管線;24_第四段差壓計連接管線;3_第一差壓計根部閥;3’ -第二差壓計根部閥;4_連接法蘭;Η)Τ-差壓變送器;D-管線位置距離塔器中心線距離。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為達到上述的使用目的與功效及所采用的技術手段,現舉出較佳可行的實施例,并配合附圖所示,詳述如下如圖I所示,其為差壓計連接示意圖。所述的塔器的差壓計的連接結構主要包括差壓計連接管線2、差壓計根部閥3、連接法蘭4以及差壓變送器roT。其中,所述的差壓計連接管線2由依次連接的四段組成,第一段差壓計連接管線21與豎直方向呈45°斜向向上延伸,第二段差壓計連接管線22沿豎直方向延伸,第三段差壓計連接管線23與豎直方向呈30° 45°方向向下延伸,第四段差壓計連接管線24沿豎直方向延伸。塔器I的中部連接所述的第一段差壓計連接管線21,塔器I的頂部連接所述的第四段差壓計連接管線24。所述的第一段差壓計連接管線21上安裝有第一差壓計根部閥3,所述的第一差壓計根部閥3與塔器I的中部通過連接法蘭4進行連通,這樣的安裝確保差壓計連接管線2內的液體(可能來自塔器內,或者由引壓管內的飽和氣體冷凝產生)能夠自流到塔器I內,避免管線內可能的液體滯留以引起差壓計測量數值的誤差,保證差壓計的測量數值準確。所述的第二段差壓計連接管線22上安裝有差壓變送器TOT。所述的第三段差壓計連接管線23上安裝有第二差壓計根部閥3’。所述的第四段差壓計連接管線24上安裝有連接法蘭4,第四段差壓計連接管線24與塔器頂的接管采用豎直安裝,降低設計和制造難度,管線位置距離塔器中心線距離D最小,保證測量的塔器壓準確,真實反映塔器的實際操作工況。特別的是,所述的第一差壓計根部閥3和第二差壓計根部閥3’均可采用手動閥。所有的連接法蘭4與差壓計連接管線2垂直安裝,降低管線及法蘭安裝難度,從而降低工程投資。這種連接結構形式尤其適合于塔器頂是飽和氣體排出,并要求設置塔器頂回流液罐和管線的。按照本實用新型實施的天然氣凈化和液化裝置中的胺吸收塔器、胺解析塔器、洗滌塔器等的差壓計連接結構已經實現投產運行,設備運行穩定,差壓計計量準確,實際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目的。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專業技術人員理解,在權 利要求限定的精神與范圍之內可對其進行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是它們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塔器的差壓計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差壓計連接管線,由依次連接的四段組成,第一段差壓計連接管線與豎直方向呈45°斜向向上延伸,第二段差壓計連接管線沿豎直方向延伸,第三段差壓計連接管線與豎直方向呈30° 45°方向向下延伸,第四段差壓計連接管線沿豎直方向延伸,第一段差壓計連接管線與塔器的中部連接,第四段差壓計連接管線與塔器的頂部連接; 差壓計根部閥,包括第一差壓計根部閥和第二差壓計根部閥,所述的第一差壓計根部閥安裝于第一段差壓計連接管線上,所述的第二差壓計根部閥安裝于第三段差壓計連接管線上; 差壓變送器TOT,安裝于所述的第二段差壓計連接管線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塔器的差壓計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法蘭,所述的第一差壓計根部閥與塔器的中部通過連接法蘭進行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塔器的差壓計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法蘭,所述的第四段差壓計連接管線上安裝有連接法蘭。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塔器的差壓計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法蘭與差壓計連接管線垂直安裝。
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塔器的差壓計的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差壓計根部閥和/或第二差壓計根部閥采用手動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塔器的差壓計的連接結構,其包括差壓計連接管線,由依次連接的四段組成,第一段差壓計連接管線與豎直方向呈45°斜向向上延伸,與塔器的中部連接,第二段和第四段差壓計連接管線沿豎直方向延伸,第三段差壓計連接管線與豎直方向呈30°~45°方向向下延伸,第四段差壓計連接管線與塔器的頂部連接;差壓計根部閥,包括第一差壓計根部閥和第二差壓計根部閥,所述的第一差壓計根部閥安裝于第一段差壓計連接管線上,所述的第二差壓計根部閥安裝于第三段差壓計連接管線上;差壓變送器PDT,安裝于所述的第二段差壓計連接管線上。本實用新型運行穩定,差壓計計量準確,實際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目的。
文檔編號G01L19/00GK202676355SQ20122023196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2日
發明者白改玲, 宋媛玲, 林暢 申請人:中國寰球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