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煙氣重金屬取樣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取樣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煙氣重金屬取樣裝置。
背景技術:
煙氣重金屬取樣裝置主要應用于環保監測和科研院所檢測使用,現有的煙氣重金屬取樣裝置體積大,使用很不方便,取樣管與加熱控制系統分開,且沒有設置防冷凝水倒流·的裝置,智能化程度低,檢測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手段是一種煙氣重金屬取樣裝置,包括采樣管、加熱帶、溫度傳感器、處理單元、后座,所述加熱帶纏繞在采樣管上,所述溫度傳感器包裹在加熱帶與采樣管之間,并連接處理單元;所述采樣管包括加熱防倒流裝置、插接在加熱防倒流裝置中的吸附管、套在吸附管上的O型圈、與加熱防倒流裝置連接的鋼管、和鋼管連接的封頭以及連接封頭的出氣嘴;所述采樣管設置兩組;所述處理單元安裝在后座的空腔內。進一步的,所述加熱防倒流裝置是由吸附管座、鋼管I、連接套、鋼管II、內鋼管、內鋼管堵頭、防護套、后密封套依次焊接在一起。進一步的,所述后座下設置手柄,便于手持。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整體加熱、智能化程度高、加熱防倒流,體積小巧便于攜帶。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剖面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后端剖面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加熱防倒流裝置剖面圖。圖中1、采樣管;2、加熱帶;3、溫度傳感器;4、處理單元;5、后座;6、加熱防倒流裝置;7、吸附管;8、O型圈;9、鋼管;10、封頭;11、出氣嘴;12、吸附管座;13、鋼管I ;14、連接套;15、鋼管II ;16、內鋼管;17、內鋼管堵頭;18、防護套;19、后密封套;20、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2、3所示的一種煙氣重金屬取樣裝置,包括采樣管I、加熱帶2、溫度傳感器
3、處理單元4、后座5,所述加熱帶2纏繞在采樣管I上,所述溫度傳感器3包裹在加熱帶5與采樣管I之間,并連接處理單元4 ;所述采樣管I包括加熱防倒流裝置6、插接在加熱防倒流裝置6中的吸附管7、套在吸附管7上的O型圈8、與加熱防倒流裝置6連接的鋼管9、和鋼管9連接的封頭10以及連接封頭的出氣嘴11 ;所述采樣管I設置兩組;所述處理單元4安裝在后座5的空腔內。溫度傳感器3輸出信號傳送到處理單元4中的單片機進行處理,根據設定溫度,單片機判斷溫度傳感器3輸送的數據是否加熱,當溫度低于設定值時加熱帶2開始工作,當溫度高于設定值時加熱帶2停止工作。進一步的,所述加熱防倒流裝置6是由吸附管座12、鋼管I 13、連接套14、鋼管
II15、內鋼管16、內鋼管堵頭17、防護套18、后密封套19依次焊接在一起;當垂直采樣時,后端冷凝水順著后密封套19流入,經防護套18外側流入鋼管II 15與內鋼管16之間,防止冷凝水流入吸附管7中。進一步的,所述后座5下設置手柄20,便于手持。所述的采樣管I設置的兩組,分別使用Φ 10和Φ6兩種規格活性炭吸附管7。·上述實施方式是本實用新型應用的一個實例,本實用新型在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不變的情況下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并不以以上所述為限。
權利要求1.一種煙氣重金屬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樣管(I)、加熱帶(2)、溫度傳感器(3)、處理單元(4)、后座(5),所述加熱帶(2)纏繞在采樣管(I)上,所述溫度傳感器(3)包裹在加熱帶(5)與采樣管(I)之間,并連接處理單元(4);所述采樣管(I)包括加熱防倒流裝置(6)、插接在加熱防倒流裝置(6)中的吸附管(7)、套在吸附管(7)上的O型圈(8)、與加熱防倒流裝置(6)連接的鋼管(9)、和鋼管(9)連接的封頭(10)以及連接封頭的出氣嘴(11);所述采樣管(I)設置兩組;所述處理單元(4 )安裝在后座(5 )的空腔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煙氣重金屬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防倒流裝置(6)是由吸附管座(12)、鋼管I (13)、連接套(14)、鋼管II (15)、內鋼管(16)、內鋼管堵頭(17)、防護套(18)、后密封套(19)依次焊接在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煙氣重金屬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5)下設置手柄(20)。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煙氣重金屬取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樣管(I)設置的兩組,分別使用Φ10和Φ6兩種規格活性炭吸附管(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煙氣重金屬取樣裝置,包括采樣管、加熱帶、溫度傳感器、處理單元、后座,所述加熱帶纏繞在采樣管上,所述溫度傳感器包裹在加熱帶與采樣管之間,并連接處理單元;所述采樣管包括加熱防倒流裝置、插接在加熱防倒流裝置中的吸附管、套在吸附管上的O型圈、與加熱防倒流裝置連接的鋼管、和鋼管連接的封頭以及連接封頭的出氣嘴;所述采樣管設置兩組;所述處理單元安裝在后座的空腔內。本實用新型整體加熱、智能化程度高、加熱防倒流,體積小巧便于攜帶。
文檔編號G01N1/22GK202770674SQ201220406349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6日
發明者李玉濱, 張友祿, 黃宏華, 劉保明 申請人:青島眾瑞智能儀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