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功能染色分液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學病理、檢驗領域,尤其是一種多功能染色分液系統。
背景技術:
對脫落細胞、病理切片進行多種染色是一項重要工作。在現有的操作中,技術員通常將細胞涂片或者病理切片浸入到染色試劑容器內進行染色。這樣,不同人的標本都在同一染色試劑容器內進行染色,就會造成交叉污染;染色時間和深淺不易控制與掌握,并且都是手工操作,使得耗時長、效率低、浪費水源。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效率、避免交叉感染的多功能染色分液系統。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功能染色分液系統,包括工作臺,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液裝置,所述的分液裝置包括用于儲存染色液的液體瓶和設置在工作臺正上方臺架上的多個滴液管,滴液管通過導液管與液體瓶進行連通,在導液管上設置有與控制系統相連接的機械控制部分。所述的吸液裝置包括設置在工位上的多個吸液管,吸液管通過導液管與廢液瓶進行連通。在工位上還設置有用于烘干細胞涂片或者病理切片的熱風裝置。工作臺與工位有多個框架工位組成,分液裝置、吸液裝置和熱風管分別設置在不同的工位內。所述的分液裝置為多個,分別設置在不同的工位內。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I、由于采用多個滴液管,可避免交叉污染,提高了準確度減少漏診率。2、采用多工位和智能控制,可節省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3、染色時間和染色深淺容易控制和掌握。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液體瓶,2、導液管,3、蠕動泵,4、滴液管,5、工作臺,6、真空泵,7、廢液瓶,
8、熱風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I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I所示,一種多功能染色系統,包括工作臺5,還包括分液裝置,所述的分液裝置包括用于儲存染色液的液體瓶I和設置在工作臺5正上方臺架上的多個滴液管4 (實施例中,滴液管為6個或8個),滴液管4通過導液管2與液體瓶I進行連通,在導液管2上設置有與控制系統相連接的蠕動泵3。所述的吸液裝置包括設置在臺架上的多個吸液管(實施例中,吸液管為6個或8個),吸液管通過導液管與廢液瓶7進行連通。在臺架上還設置有用于烘干染色容器的熱風管8。工作臺5與臺架有多個框架工位組成(實施例中,工位數為10個,可以左右設置或上下分層設置),分液裝置、吸液裝置和熱風管分別設置在不同的工位內。所述的分液裝置為多個(實施例中,分液裝置數量為8個),分別設置在不同的工位內。工作時,8個液體瓶內分別裝有固定液、H20、分化液、95%酒精、無水酒精、蘇木染色液、桔黃染色液和EA染色液等8種不同的試劑。在固定液流程階段,將裝有樣本·的多功能染色板放置在連接固定液的滴液管的下方的工作臺上,傳感裝置將信號傳送至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控制機械部分開始工作,將設定流量的固定液通過滴液管滴入到多功能染色板內,滴液完成后,人工將多功能染色板取出再進行下一個流程的操作。對于其他試劑的操作與此相同。當染色液與標本染色后,需要將多余的廢液排出。這時,將多功能染色板放置在吸液管下方的工作臺上,傳感裝置將信號傳送至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控制真空泵開始工作,吸液管就將多功能染色板內的廢液吸走,并排入廢液瓶內。當然,可采用大功率的真空泵,不需要吸液管接觸到液體就能將容器中的廢液吸走。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對多功能染色板進行烘干,將多功能染色板放置在熱風裝置下方的工作臺上,傳感裝置將信號傳送至控制系統,控制系統控制熱風機開始工作,熱風裝置就將多功能染色板進行烘干,取出封片待鏡檢。
權利要求1.一種多功能染色分液系統,包括工作臺,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液裝置,所述的分液裝置包括用于儲存染色液的液體瓶和設置在工作臺正上方臺架上的多個滴液管,滴液管通過導液管與液體瓶進行連通,在導液管上設置有與控制系統相連接的機械部分。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染色分液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液裝置,所述的吸液裝置包括設置在臺架上的多個吸液管,吸液管通過導液管與廢液瓶進行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染色分液系統,其特征在于在臺架上還設置有用于烘干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染色分液系統,其特征在于工作臺與臺架有多個框架工位組成,分液裝置、吸液裝置和熱風裝置分別設置在不同的工位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多功能染色分液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液裝置為多個,分別設置在不同的工位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染色分液系統,屬于醫學病理、檢驗領域,包括工作臺,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液裝置,所述的分液裝置包括用于儲存染色液的液體瓶和設置在工作臺正上方臺架上的多個滴液管,滴液管通過導液管與液體瓶進行連通,在導液管上設置有與控制系統相連接的機械控制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特點為由于采用多個滴液管,可避免交叉污染,提高了準確度減少漏診率;采用多工位和智能控制,可節省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染色時間和染色深淺容易控制和掌握。
文檔編號G01N1/31GK202793884SQ20122044767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5日
發明者石國清 申請人:石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