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氣門油封防錯拉壓連續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門油封檢測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檢測氣門油封安裝力、脫出力的氣門油封拉壓連續裝置,屬于油封檢測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氣門油封是發動機氣門組的重要零件之一,徑口部裝自緊彈簧或鋼絲,用于發動機氣門導桿的密封,是油封的一種。在高溫下與汽油和機油相接觸,因此需要采用耐熱性和耐油性優良的材料,一般由外骨架和氟橡膠共同硫化而成,雖然能夠滿足氣門油封硫化的工藝要求,氣門油封可以防止機油進入進排氣管而造成的機油流失,防止汽油與空氣的混合氣體以及排放廢氣泄漏,防止發動機機油進入燃燒室。氣門油封安裝在氣門導管上,其內壁和導管外徑過盈緊配安裝。如果過盈量太大,會導致安裝時無法安裝到位、傾斜或氣門油封內壁損壞;過盈量較小,則又會導致脫出力太小,在使用過程中容易脫出造成機油泄漏。因此,合適的安裝力和脫出力是在生產制造過程中需要經常檢測的數據。檢測氣門油封的安裝力和脫出力一般是在龍門電子拉力機上進行,并且需要對應檢測不同規格尺寸的氣門油封設計制造相應的工裝夾具,傳統的方法是針對一種規格尺寸的氣門油封單獨設計兩個工裝夾具或設計一種一體式的工裝夾具,分別單獨設計的兩個工裝夾具其一個用于壓裝氣門油封,一個用于拉出氣門油封。因此,在實際操作時,需要操作龍門電子拉力機分別進行兩次實驗才能得到一個產品的安裝力、脫出力數據。而一體式的工裝夾具,在針對不同產品需要更換鑲件時,則需要將整個工裝夾具拆卸開再重新組裝才能完成更換鑲件的目的。以上方式不但制作檢測工裝浪費資源,影響檢測效率,在操作中也存在諸多不便,急需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門油封檢測拉壓連續裝置,解決現有油封檢測裝置適用性差、浪費資源、影響檢測效率且操作不便的技術問題,從而能有效的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氣門油封防錯拉壓連續裝置,包括對稱設置的上固定塊和下固定塊、上定位塊和下定位塊、上鑲件和下鑲件,還包括設于整個裝置中部的拉脫板和用于使拉脫板上下運動的拉條,所述上固定塊的下端面設有從邊沿往中心開設的大槽,所述上定位塊上設有從邊沿往中心開設的U形槽,其U形圓弧部分的直徑與上鑲件相同,且U形圓弧部分的圓心與上定位塊同心,U形槽相對的兩側壁上設有磁鐵,所述U形槽的開口處寬度小于大槽邊沿處的寬度,上定位塊與上固定塊螺栓連接時,U形槽與大槽形成供上鑲件從側面滑入中部的T形槽;所述拉脫板避空下鑲件上的氣門導管,拉脫板中心處設有比氣門油封產品外徑小的通孔;所述上固定塊的邊沿設有槽孔,所述拉條插接于槽孔內,且拉條的底端設有向內側凸起的起拔部位,該起拔部位置于拉脫板的底面;拉脫板的下方為下定位塊,下定位塊與下固定塊螺栓連接,下定位塊與下固定塊之間設供下鑲件從側面滑入中部的T形槽。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上固定塊和下固定塊的頂端均為與電子龍門拉壓試驗機相配合的導柱,導柱的下端設旋緊螺母。作為進一步優選方式之一,還包括定位塊,所述槽孔為三個,間隔90度設置,相對成180度的兩槽孔上分別插接一拉條,另一槽孔上插接定位塊。作為進一步優選方式之二,所述槽孔為三個,間隔90度設置,一槽孔上對應插接
一拉條。更進一步地,槽孔內以及上固定塊下部邊沿處設置二號螺紋孔,上定位塊上設與二號螺紋孔位置對應的螺紋孔,所述上固定塊和上定位塊通過二號螺紋孔與螺紋孔對應處設螺栓而連為一體。 作為進一步優選方式,導柱上設有銷釘孔。本實用新型中部分零件的作用如下:拉條:兩根拉條通過插接在槽孔內,通過螺栓穿過上定位塊上的螺紋孔和槽孔固定,上定位塊通過螺栓同上固定塊連接;拉條的下端的起拔部位使得當拉條向上運動時可以將拉脫板一同向上拉動。上、下定位塊:通過螺栓同上、下固定塊鎖死后,側面形成T形槽,使帶臺階的上、下鑲件可以從側面滑動進入,并且在上、下定位塊U形下圓弧部分設計有強力磁鐵,當上、下鑲件滑動進最里端時,因為強力磁鐵的吸引,將使上、下鑲件固定在最里端不會向外滑動。上、下鑲件:為可更換零件,帶有臺階可放入T形槽,根據不同氣門油封產品規格而設計制造,在針對不同氣門油封進行試驗時,做相應更換。拉脫板:中間設計有通孔,避空下鑲件上的氣門導管,并且該通孔比氣門油封產品外徑小,在通過兩根拉條向上拉動拉脫板時,拉脫板可以將氣門油封產品從下鑲件的氣門油封導管上拔出。上、下固定塊:頂端是同電子龍門拉壓試驗機相配合的導柱和銷釘孔、下端同螺母配合部分為螺紋,螺母通過旋轉,可以上下運動,在固定在電子龍門拉壓試驗機上時,銷釘穿過銷釘孔后,通過螺母旋轉向上運動,可以將上、下固定塊同電子龍門拉壓試驗機的連接處固定鎖死。上、下固定塊下端面設計有一個大槽,同上、下定位塊配合,形成T形槽的上端部分,避空上、下鑲件的臺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氣門油封防錯拉壓連續裝置,能夠有效的解決現有油封檢測裝置適應性差、資源浪費、影響檢測效率的問題,操作時,只需要選擇螺母即可,非常的方便,能夠輕松且準確的壓裝和拉出氣門油封;提高對氣門油封的檢測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氣門油封防錯拉壓連續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部分結構示意圖之一;圖3是本實用新型部分結構示意圖之二 ;[0022]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上固定塊-1, 下固定塊_2,上定位塊_3,下定位塊_4, 上鑲件-5, 下鍵件_6,拉脫板-7,拉條-8,螺母-9, 磁鐵_10, 導柱_11,銷釘孔-12, T形槽-13, 起拔部位-14, 定位塊-15,槽孔-101, 大槽-102,螺紋孔-103, 二號螺紋孔-104,U形槽-105, 通孔-10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質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實施例而已。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氣門油封防錯拉壓連續裝置的結構如下:其包括對稱設置的上固定塊I和下固定塊2、上定位塊3和下定位塊4、上鑲件5和下鑲件6,設于整個裝置中部的拉脫板7和用于使拉脫板7上下運動的拉條8,所述上固定塊I的下端面設有從邊沿往中心開設的大槽102,所述上定位塊3上設有從邊沿往中心開設的U形槽105,其U形圓弧部分的直徑與上鑲件5相同,且U形圓弧部分的圓心與上定位塊3同心,U形槽105相對的兩側壁上設有磁鐵10,所述U形槽105的開口處寬度小于大槽102邊沿處的寬度,槽孔101內以及上固定塊I下部邊沿處設置二號螺紋孔104,上定位塊3上設與二號螺紋孔104位置對應的螺紋孔103,所述上固定塊I和上定位塊3通過二號螺紋孔104與螺紋孔103對應處設螺栓而連為一體。上定位塊3與上固定塊I螺栓連接時,U形槽105與大槽102形成供上鑲件5從側面滑入中部的T形槽13 ;所述拉脫板7避空下鑲件6上的氣門導管,拉脫板7中心處設有比氣門油封產品外徑小的通孔106;所述上固定塊I的邊沿設有槽孔101,所述拉條8插接于槽孔101內,且拉條8的底端設有向內側凸起的起拔部位14,該起拔部位14置于拉脫板7的底面;拉脫板7的下方為下定位塊4,下定位塊4與下固定塊2螺栓連接,下定位塊4與下固定塊2之間設供下鑲件6從側面滑入中部的T形槽。所述上固定塊I和下固定塊2的頂端均為與電子龍門拉壓試驗機相配合的導柱11,導柱11的下端具有外螺紋,在其上設旋緊螺母9,通過旋轉螺母來實現上下運動。導柱11上設有銷釘孔12,將該裝置固定在電子龍門拉壓試驗機上時,銷釘13穿過銷釘孔12后,通過螺母9旋轉向上運動,可以將上固定塊I同電子龍門拉壓試驗機的連接處固定鎖死。還包括定位塊15,所述槽孔101為三個,間隔90度設置,相對成180度的兩槽孔101上分別插接一拉條8,另一槽孔101上插接定位塊15。定位塊,主要是輔助兩根拉條一同對拉脫板進行輔助定位,保證拉脫板在安裝時,更容易對準圓心。作為另外一種選擇方式,所述槽孔101為三個,間隔90度設置,一槽孔101上對應插接一拉條8。本實用新型的實現原理如下:螺母,導柱和銷釘孔同電子龍門拉壓試驗機連接后,因為導柱和電子拉壓試驗機的安裝孔是有間隙的,并且負責固定的銷釘和銷釘孔也是有間隙的。所以,固定在電子龍門拉壓試驗機的工裝是松動的,可以產生一定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移動,這樣對實驗數據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設置一個螺母通過螺紋上下移動,通過旋轉螺母使其向上運動,同電子龍門拉壓試驗機固定孔底端平面相接觸后鎖死,就可以保證工裝同電子龍門拉壓試驗機的固定端一致,消除了其松動的產生。上、下鑲件需要根據不同產品規格而對應尺寸更換,可以看到,上、下鑲件可以方便的拆卸,通過T形槽裝入和卸出,裝入后靠磁鐵保證其到位并且不滑出。外置的拉條和定位塊,在無需做拉脫力試驗時,只做壓裝力試驗時,在取出拉脫板后,因為拉條和定位塊外置,因此不影響整個工裝的垂直方向運動,無需拆卸。且無需拆卸螺絲從而分離固定板和定位板,達到快速更換的目的,提高了效率,方便了操作。拉脫板根據不同產品規格而對應尺寸更換。具體來說,拉脫板是通過兩根外置的拉條使其向上運動,從而使氣門油封產品從下鑲件的氣門油封導管上脫落,并且在一段設置有定位塊,拉脫板可以根據是否需要測量拉脫力自由組合,由于兩根拉條和一個定位塊的限定,因此拉脫板依然可以根據需要從有定位塊的對面方向自由插入和拉出,無需拆卸。磁鐵可以有效的防止上、下鑲件滑動而不能保證在中心位置,因為鑲件只會受到垂直方向的壓力和拉脫力,因此水平方向不受力的情況下,磁鐵可以有效保證其定位。本套工裝一旦裝配完畢后,無需拆卸任何部件就可以根據不同產品試驗,更換其相應的鑲件和拉脫板,迅速快捷。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氣門油封防錯拉壓連續裝置,包括對稱設置的上固定塊(I)和下固定塊(2)、上定位塊(3)和下定位塊(4)、上鑲件(5)和下鑲件(6),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于整個裝置中部的拉脫板(7)和用于使拉脫板(7)上下運動的拉條(8),所述上固定塊(I)的下端面設有從邊沿往中心開設的大槽(102),所述上定位塊(3)上設有從邊沿往中心開設的U形槽(105),其U形圓弧部分的直徑與上鑲件(5)相同,且U形圓弧部分的圓心與上定位塊(3)同心,U形槽(105)相對的兩側壁上設有磁鐵(10),所述U形槽(105)的開口處寬度小于大槽(102)邊沿處的寬度,上定位塊(3)與上固定塊(I)螺栓連接時,U形槽(105)與大槽(102)形成供上鑲件(5)從側面滑入中部的T形槽(13);所述拉脫板(7)避空下鑲件(6)上的氣門導管,拉脫板(7)中心處設有比氣門油封產品外徑小的通孔(106);所述上固定塊(I)的邊沿設有槽孔(101),所述拉條(8)插接于槽孔(101)內,且拉條(8)的底端設有向內側凸起的起拔部位(14),該起拔部位(14)置于拉脫板(7)的底面;拉脫板(7)的下方為下定位塊(4),下定位塊(4)與下固定塊(2)螺栓連接,下定位塊(4)與下固定塊(2)之間設供下鑲件(6)從側面滑入中部的T形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門油封防錯拉壓連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塊(I)和下固定塊(2)的頂端均為與電子龍門拉壓試驗機相配合的導柱(11),導柱(11)的下端設旋緊螺母(9)。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門油封防錯拉壓連續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定位塊(15),所述槽孔(101)為三個,間隔90度設置,相對成180度的兩槽孔(101)上分別插接一拉條(8),另一槽孔(101)上插接定位塊(15)。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門油封防錯拉壓連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101)為三個,間隔90度設置,一槽孔(101)上對應插接一拉條(8 )。
5.如權利要求3或4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氣門油封防錯拉壓連續裝置,其特征在于:槽孔(101)內以及上固定塊(I)下部邊沿處設置二號螺紋孔(104),上定位塊(3)上設與二號螺紋孔(104)位置對應的螺紋孔(103),所述上固定塊(I)和上定位塊(3)通過二號螺紋孔(104)與螺紋孔(103)對應處設螺栓而連為一體。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門油封防錯拉壓連續裝置,其特征在于:導柱(11)上設有銷釘孔(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門油封防錯拉壓連續裝置,上固定塊的下端面設有從邊沿往中心開設的大槽,所述上定位塊上設有從邊沿往中心開設的U形槽,其U形圓弧部分的直徑與上鑲件相同,且U形圓弧部分的圓心與上定位塊同心,U形槽相對的兩側壁上設有磁鐵,所述U形槽的開口處寬度小于大槽邊沿處的寬度,上定位塊與上固定塊螺栓連接時,U形槽與大槽形成供上鑲件從側面滑入中部的T形槽;所述拉脫板避空下鑲件上的氣門導管,所述上固定塊的邊沿設有槽孔,所述拉條插接于槽孔內,且拉條的底端設有向內側凸起的起拔部位,該起拔部位置于拉脫板的底面。本實用新型能夠解決現有油封檢測裝置適應性差、資源浪費、影響檢測效率的問題,提高檢測效率。
文檔編號G01L5/00GK202974533SQ201220687860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3日
發明者陶冶, 范德波, 王冬明 申請人:成都盛幫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