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208162閱讀:34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位計,也涉及一種土壤濕度計,特別涉及一種將水位計與土壤濕度計集成為一體的監測儀。
背景技術
過濕地表環境中水位及土壤濕度的測量,對于模擬和刻畫這一特殊生態環境背景下的水文生態過程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過濕地表環境又有其獨特之處,即同一測量點處有時被水淹沒,有時并無積水,水位高低以及土壤濕度的變化具有不確定性,這給監測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目前常用的做法是,在同一測量點處同時設置水位計與土壤濕度計,分別記錄水位與土壤濕度信息,所述水位計以及土壤濕度計測量得到的信息儲存在旁邊的數據箱內,每隔一個監測周期,用數據線連接數據箱,將信息取走。然而,現有的設備集成化程度不高,接線比較復雜,在極端野外條件(冰凍、腐蝕等)下,容易使設備、接線或數據箱的接口受損。一旦受損,則該監測周期(幾個月甚至一年)內的水位/ 土壤濕度信息將全部丟失或因為精度無法保證而無法使用,給下一步的數據分析和整個監測計劃的實施帶來了極大阻礙。目前,專門針對過濕地表環境的而開發設計的儀器并不多。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將水位計與土壤濕度計整合為一體,使用一臺儀器即可完成兩項工作,而且水位測量與土壤濕度測量可以自動切換,采樣周期及單位轉換可由用戶交互設定,給過濕地表環境原位河流水位/土壤濕度監測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特征在于:整體呈桿狀,包括一體連接的土壤濕度計與水位計,所述監測儀插入過濕地表環境下的監測區域中,所述土壤濕度計位于地表以下,用于測量土壤濕度,所述水位計位于地表以上,用于測量水位。所述的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中:所述監測儀具有的儀表艙室中設有智能芯片和存儲設備,所述智能芯片以及存儲設備均與所述土壤濕度計以及水位計分別實現電路連接,在所述水位計監測到地表有水的情況下,所述存儲設備接收所述水位計測量到的數據;在所述水位計監測到地表無水的情況下,所述存儲設備接收所述土壤濕度計測量到的數據,所述智能芯片并能夠按照用戶的需要實現采樣周期和測量單位轉換的設定。所述的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中,所述智能芯片連接有下述各模塊:電源,用于供電;
日歷時鐘芯片,用于計時;鍵盤,用于參數設定;顯示模塊,用于顯示信息;信號調理電路,分別與儀器內部溫濕度傳感器、所述水位計以及所述土壤濕度計相連,從而將傳感器測量到的信號進行信號處理后傳送到所述智能芯片;所述存儲設備,用于存儲數據;USB傳輸接口,供外擴存儲器進行數據提取;GPRS無線收發模塊,用于進行遠程數據通信或者發送報修信號;其中,所述智能芯片啟動的時候,進行以下步驟:首先通過鍵盤與所述顯示模塊進行參數交互設定,以對智能芯片以及所述各模塊進行初始化;所述智能芯片檢查所述電源的電量是否充足,并通過所述內部溫濕度傳感器檢查內部溫濕度環境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則通過所述GPRS無線收發模塊發送報修信號,若正常,則繼續;接著,按照設定程序,水位傳感器啟動,單片機芯片進入數據接收模式。若水位傳感器無讀數,說明地面無水,則所述土壤濕度計啟動,而所述水位測量元件關閉;若有讀數,說明地面有水,則所述土壤濕度計繼續處于關閉狀態,而所述水位測量元件按照設定的工作周期持續工作;所述土壤濕度傳感器或者所述水位測量元件采集的數據,將有三種數據存儲方式:(I)存入所述存儲設備,(2)通過USB傳輸接口存入外擴存儲器,(3)通過所述GPRS無線收發模塊發送出去;在一個工作周期結束后,所述智能芯片以及所述各模塊進入系統休眠狀態。所述的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中:所述土壤濕度計包括外框體以及設于所述外框體內的數個處于不同深度的探針基座,在其中至少一個探針基座上安裝有土壤濕度探針,所述土壤濕度探針能夠從所述外框體側面伸出;所述土壤濕度探針還連接所述數據處理模塊。所述的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中:所述外框體內豎直放置有水平推板,所述水平推板能夠在薄型液壓千斤頂的驅動下在所述外框體內水平滑動,所述薄型液壓千斤頂的控制線路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相接,所述探針基座均固定在所述水平推板上。所述的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中:所述水位計包括一個沿垂向設置的內管以及置于所述內管中的水位測量元件,所述水位測量元件與數據處理模塊相接,所述內管的下端一側開有進水孔,上端一側開有與大氣相通的氣壓平衡孔。所述的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中:所述水位計包括外管體以及設于所述外管體內的前半圓柱與后半圓柱,所述外管體的側壁上對應于所述進水孔與所述氣壓平衡孔的位置分別設有進水格柵與排氣格柵,所述前半圓柱沿垂向設有安置孔,所述內管插入所述安置孔中。所述的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中:所述后半圓柱的上部設有儀表槽,所述數據處理模塊嵌入所述儀表槽中。
所述的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中:所述水位計上部連接有無線收發頂艙,所述無線收發頂艙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相接。所述的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中:所述土壤濕度計的下部連接有錐形安置頭。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將水位計與土壤濕度計整合為一體,特別適合在過濕地表環境使用。整體結構設置合理,結構緊湊,不易損壞,對環境擾動小。


圖1、圖2分別是本發明提供的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的整體結構示意圖與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圖4分別是本發明中土壤濕度計的兩個方向上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中的水位計的從后側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去除外管體與數據處理豐旲塊);圖6是本發明中的水位計的數據處理模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中的水位計的前半部分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去除了內管);圖8是本發明中的水位計的內管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中的水位計的集水槽的分解安裝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發明中的水位計使用超聲波式水位測量元件的結構示意圖;圖11是本發明的數據處理模塊的電路結構示意圖;圖12是本發明的數據處理模塊的工作流程圖。附圖標記說明:無線收發頂艙I ;避雷裝置2 ;頂部雙向螺旋接頭3 ;水位計4 ;中部雙向螺旋接頭7 ;土壤濕度計8 ;底部雙向螺旋接頭9 ;錐形安置頭10 ;穿孔12 ;墊板14 ;薄型液壓千斤頂15 ;水平推板16 ;土壤濕度探針17 ;探針基座18 ;C形框圍19 ;提把28 ;數據處理模塊29 ;多用途多針插口 30 ;鋰電池32 ;SD卡讀取設備33 ;安置孔35 ;內管36 ;儀表槽37 ;前半圓柱38 ;后半圓柱39 ;氣壓平衡孔40 ;凸肋41 ;超聲波式水位測量元件43 ;集水槽44 ;線夾45 ;橫管451 ;定位槽46 ;電容式水位測量元件47 ;數據傳導線471 ;進水格柵A ;排氣格柵B ;外管體E ;窗門F。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整體呈桿狀,由下至上包括錐形安置頭10、底部雙向螺旋接頭9、土壤濕度計8、中部雙向螺旋接頭7、水位計4、頂部雙向螺旋接頭3、無線收發頂艙I以及避雷裝置2,所述監測儀組裝完成后插入過濕地表環境的待測區域中,所述土壤濕度計8位于地表以下,用于測量土壤濕度,所述水位計4位于地表以上,用于測量水位。所述監測儀的儀表艙室內設有數據處理模塊29 (本實施例中,其位于水位計4的外殼體內),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與所述土壤濕度計8以及水位計4分別連接,本實施例中,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包括智能芯片與存儲設備。在所述水位計4監測到地表有水的情況下,所述土壤濕度計8不工作,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的存儲設備接收所述水位計4測量到的數據;在所述水位計4監測到地表無水的情況下,所述土壤濕度計8開始工作,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的存儲設備接收所述土壤濕度計8測量到的數據。所述中部雙向螺旋接頭7上設有零位刻度,所述監測儀插入過濕地表環境的待測區域的時候,需要將所述零位刻度對準于地平面。若零位刻度與地平面有高度偏差,則可將偏差值手動輸入到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中,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會進行數據校正。所述無線收發頂艙I,連接于所述水位計4上部,其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用數據線相連,可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中收集的數據信息通過無線形式(如GPRS)發射出去,這樣的話,工作人員可以遠程收集數據信息,而且一旦所述監測儀損壞,也可以及時被察覺,便于日常維護。再如圖3、圖4所示,是所述土壤濕度計8的結構示意圖,其包括:由C形框圍19與墊板14組成的桿狀外框體、所述外框體的一個側面上沿垂向間隔設置的數個穿孔12、豎直置入所述外框體內的水平推板16、固定在所述外框體內并驅動所述水平推板16做水平滑動的薄型液壓千斤頂15、沿垂向間隔設置在所述水平推板16上的數個探針基座18以及安裝在其中至少一個探針基座18上的土壤濕度探針17,其中,所述穿孔12與所述探針基座18——對應設置。在地面上鉆好孔以后,將所述土壤濕度計8插入孔中,接著所述水平推板16被所述薄型液壓千斤頂15驅動向外運動,所述土壤濕度探針17將由所述穿孔12中水平向穿出,并刺入土壤中,以測量相應高度處的土壤濕度值;測量結束以后,所述薄型液壓千斤頂15驅動所述水平推板16向內拉回,即可將所述土壤濕度計8從土中取出。為了能夠增加所述土壤濕度計8的測量適應性,本發明在所述水平推板16上設有8個所述探針基座18,各探針基座18分別設置地平面以下10cm、20cm、30cm、40cm、50cm、60Cm、70Cm、80Cm之處,因此,使用者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分配所述土壤濕度探針17的安裝高度,例如,可以在20cm、40cm、60cm處各設一個土壤濕度探針17,還可以在50cm、80cm處分別設置一個土壤濕度探針17。在上述實施例中,是在所述墊板14上設有所述穿孔12 ;而且所述薄型液壓千斤頂15的伸縮桿與所述水平推板16焊接固定,所述薄型液壓千斤頂15的座體部分則在所述水平推板16豎直插入所述外框體的過程中與所述外框體卡合固定,因此,所述薄型液壓千斤頂15不僅能夠將所述水平推板16往外推動,還能在測量結束以后將所述水平推板16向內拉回來。其中,所述水平推板16兩側突出有滑塊,所述外框體的兩個相對內壁上開設水平滑軌,來實現的水平滑動。所述土壤濕度探針17的數據線、所述薄型液壓千斤頂15的控制線路均由所述外框體的內部向上連通至地面以上,并通過所述中部雙向螺旋接頭7進入所述水位計4內,最終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相接。請參閱圖5、圖6所示,是本發明中的水位計4的從后側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去除了外管體與數據處理模塊29)以及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的立體結構示意圖,所述水位計4包括外管體E (如圖1、圖2所示)以及設于所述外管體E內的前半圓柱38與后半圓柱39,所述前半圓柱38與后半圓柱39通過T形槽卡接在一起構成一個柱體,其中:所述后半圓柱39的上部設有儀表槽37,可供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嵌入其中,所述儀表槽37的下方還有沿垂向穿過所述后半圓柱39的數據線孔,可供所述土壤濕度探針17的數據線以及所述薄型液壓千斤頂15的控制線路穿過并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相接。
如圖6所示,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上部設有提把28,便于取放與移動;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的外側面還設有多用途多針插口 30、鋰電池32與SD卡讀取設備33,所述SD卡讀取設備與所述水位計以及土壤濕度計分別電連接,從土壤濕度計和/或水位計獲得的數據,將同時進入所述SD卡讀取設備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的存儲設備。這保證了,即使在最嚴重的水淹條件下,儀器仍然對數據進行了備份,保障了長時間序列監測數據的安全。如圖2所示,所述外管體E對應于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的外側面處設有窗門F,便于讀取數據或者更換鋰電池32。如圖7、圖8所示,是本發明中的水位計4的前半圓柱38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去除了內管36)以及內管36示意圖,所述前半圓柱38沿垂向設有安置孔35,所述安置孔35的側壁上還設有至少一個定位槽46,所述內管36插入所述安置孔35中,并通過內管36外壁上的凸肋41與所述定位槽46卡接以防止轉動。所述內管36的下端一側開有進水孔39,上端一側開有氣壓平衡孔40,所述外管體E的側壁上對應于所述進水孔39與所述氣壓平衡孔40的位置分別設有進水格柵A與排氣格柵B。當水位計4所插過濕地表環境的監測區域中有水時,水液即從所述進水格柵A以及進水孔39進入所述內管36內,依據連通管原理,所述內管36內的水位將與地面上的水位持平,此時,設置在所述內管36中的電容式水位測量元件或者超聲波式水位測量元件即可獲知水位信息,并將該信息傳遞至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中。如圖7、圖8所示,是本發明使用電容式水位測量元件進行測量的結構示意圖,所述電容式水位測量元件47通過數據傳導線471懸掛在所述內管36底部,所述數據傳導線471沿垂向向上延伸至所述內管36頂端后折向所述后半圓柱39,然后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相接,當所述內管36中的水位變化時,所述電容式水位測量元件47所承受的水壓也相應變化,因此其電容值也相應變化,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依據所述電容值的變化得到水位高度數據。由于所述電容式水位測量元件47在測量時必須與所述內管36的側壁保持一定距離以保證測量結果的精確,本發明還在所述的柱體的頂端設置一個線夾45,一根橫管451通過所述線夾45呈水平地固定,所述橫管451的一端懸伸至所述內管36中心線位置,所述電容式水位測量元件47的數據傳導線471由所述橫管451中穿過再連接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如此設置,可保證所述數據傳導線471的下端的所述電容式水位測量元件47位于所述內管36中心位置,保證測量精度。再如圖9所示,為了避免地表上的水位很小的情況下導致的測量失真,本發明將所述內管36的底部設為開放式,并在所述內管36的底部密接一個集水槽44,所述電容式水位測量元件47從所述內管36的底部穿出后置入所述集水槽44中。由于集水槽44的存在,即使地表的水位很低,內管36中的電容式水位測量元件47所處環境的水深仍然可以得到保證,因此不會由于水深不夠而失真。如圖10所示,是本發明中的水位計4使用超聲波式水位測量元件43的結構示意圖,其是在所述內管36的頂端位置固定一個所述超聲波式水位測量元件43,所述超聲波式水位測量元件43的數據傳導線再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相接,其中,為了使所述超聲波式水位測量元件43保持在所述內管36的中心位置,所述超聲波式水位測量元件43的數據傳導線也通過所述固定在所述線夾45上的所述橫管451連接至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使用超聲波式水位測量元件43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在所述內管36的底端連接所述集水槽44,以此提供測量精度。為了避免水位計由于冰凍的原因而無法使用,在所述外管體E的內側可以設置保溫層。再請參閱圖11所示,介紹本發明的電路結構,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內設有所述智能芯片以及所述存儲設備,所述智能芯片連接有下述各模塊:電源,例如所述鋰電池32,用于供電;日歷時鐘芯片,用于計時;鍵盤,用于數據輸入;顯示模塊,用于顯示信息,優選情況下可采用觸摸屏,以增強人機交互功能;信號調理電路,分別與儀器內部溫濕度傳感器、所述水位測量元件(電容式或者超聲波式)以及所述土壤濕度探針17相連,從而將測量到的數據信號進行信號處理(例如前置放大、帶通濾波、陷波處理)然后傳送到所述智能芯片;所述存儲設備,用于存儲數據;USB傳輸接口,可供外擴存儲器(例如所述SD卡讀取設備33)進行數據交換;GPRS無線收發模塊,用于進行遠程數據通信或者將保修信號通過無線形式發送出去。其中:所述智能芯片可安裝RS485接口及驅動,以及RS232接口及驅動,以增加智能芯片對各傳感器以及土壤濕度探針的適應性。使用的時候,如圖12所示:首先通過鍵盤與所述顯示模塊進行參數交互設定,以對智能芯片以及所述各模塊進行初始化;所述智能芯片檢查所述電源的電量是否充足,并通過所述內部溫濕度傳感器檢查內部環境是否合適,若否,則通過所述GPRS無線收發模塊發送保修信號,若是,則繼續;接著,所述智能芯片讀取所述水位測量元件的讀數,并判斷是否有讀數,若無讀數,說明地面無水,則所述土壤濕度傳感器啟動,而所述水位測量元件關閉;若有讀數,說明地面有水,則所述土壤濕度傳感器關閉,而所述水位測量元件啟動;所述土壤濕度傳感器或者所述水位測量元件采集的數據,會存入所述存儲設備,和/或通過USB傳輸接口存入外擴存儲器,和/或通過所述GPRS無線收發模塊發送出去;在一個工作周期結束后,所述智能芯片以及所述各模塊進入系統休眠狀態。當然,上述土壤濕度計8也可以脫離所述水位計4而單獨制造和使用,所述數據處理模塊29可以設置在所述土壤濕度計8的內部或者固定在所述土壤濕度計8的上方,還可以在所述土壤濕度計8的下方連接錐形安置頭10,以及在所述土壤濕度計8的上方連接無線收發頂艙I以及避雷裝置2。所述水位計4也可以脫離所述土壤濕度計8而單獨制造和使用,可以在所述水位計4的下方連接錐形安置頭10,以及在所述水位計4的上方連接無線收發頂艙I以及避雷裝置2。所述錐形安置頭10、土壤濕度計8、水位計4、無線收發頂艙I以及避雷裝置2之間的連接也不限于螺紋連接,可以用卡接、套接、膠接等多種連接方式,還可以制作成一體結構。以上說明對本發明而言只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都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特征在于:整體呈桿狀,包括一體連接的土壤濕度計與水位計,所述監測儀插入監測區域中,所述土壤濕度計位于地表以下,用于測量土壤濕度;所述水位計位于地表以上,用于測量水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儀具有的儀表艙室中設有智能芯片和存儲設備,所述智能芯片以及存儲設備均與所述土壤濕度計以及水位計分別實現電路連接,在所述水位計監測到地表有水的情況下,所述存儲設備接收所述水位計測量到的數據;在所述水位計監測到地表無水的情況下,所述存儲設備接收所述土壤濕度計測量到的數據,所述智能芯片并能夠按照用戶的需要實現采樣周期和測量單位轉換的設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芯片連接有下述各模塊: 電源,用于供電; 日歷時鐘芯片,用于計時; 鍵盤,用于參數設定; 顯示模塊,用于顯示信息; 信號調理電路,分別與儀器內部溫濕度傳感器、所述水位計以及所述土壤濕度計相連,從而將傳感器測量到的信號進行信號處理后傳送到所述智能芯片; 所述存儲設備,用于存儲數據; USB傳輸接口,供外擴存儲器進行數據提取; GPRS無線收發模塊,用于進行遠程數據通信或者發送報修信號; 其中,所述智能芯片啟動的時候,進行以下步驟: 首先通過鍵盤與所述顯示模塊進行參數交互設定,以對智能芯片以及所述各模塊進行初始化; 所述智能芯片檢查所述電源的電量是否充足,并通過所述內部溫濕度傳感器檢查內部溫濕度環境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則通過所述GPRS無線收發模塊發送報修信號,若正常,則繼續; 接著,按照設定程序,水位傳感器啟動,單片機芯片進入數據接收模式。若水位傳感器無讀數,說明地面無水,則所述土壤濕度計啟動,而所述水位測量元件關閉;若有讀數,說明地面有水,則所述土壤濕度計繼續處于關閉狀態,而所述水位測量元件按照設定的工作周期持續工作; 所述土壤濕度傳感器或者所述水位測量元件采集的數據,將有三種數據存儲方式:(I)存入所述存儲設備,(2)通過USB傳輸接口存入外擴存儲器,(3)通過所述GPRS無線收發模塊發送出去; 在一個工作周期結束后,所述智能芯片以及所述各模塊進入系統休眠狀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濕度計包括外框體以及設于所述外框體內的數個處于不同深度的探針基座,在其中至少一個探針基座上安裝有土壤濕度探針,所述土壤濕度探針能夠從所述外框體側面伸出;所述土壤濕度探針還連接所述數據處理模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體內豎直放置有水平推板,所述水平推板能夠在薄型液壓千斤頂的驅動下在所述外框體內水平滑動,所述薄型液壓千斤頂的控制線路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相接,所述探針基座均固定在所述水平推板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計包括一個沿垂向設置的內管以及置于所述內管中的水位測量元件,所述水位測量元件與數據處理模塊相接,所述內管的下端一側開有進水孔,上端一側開有與大氣相通的氣壓平衡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計包括外管體以及設于所述外管體內的前半圓柱與后半圓柱,所述外管體的側壁上對應于所述進水孔與所述氣壓平衡孔的位置分別設有進水格柵與排氣格柵,所述前半圓柱沿垂向設有安置孔,所述內管插入所述安置孔中。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半圓柱的上部設有儀表槽,所述數據處理模塊嵌入所述儀表槽中。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計上部連接有無線收發頂艙,所述無線收發頂艙與所述數據處理模塊相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濕度計的下部 連接有錐形安置頭。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集成式過濕地表環境水位與土壤濕度監測儀,其整體呈桿狀,包括一體連接的土壤濕度計與水位計,所述監測儀插入監測區域中,其內置智能芯片與所述土壤濕度計以及水位計分別實現電路連接,根據地表是否積水自動實現水位測量和土壤濕度測量的轉換,所述存儲設備接收兩種傳感器測量到的數據,所述智能芯片可按照用戶的需求實現采樣周期和單位轉換的設定。本發明能夠自動實現地表環境從干旱-濕潤-水淹過程的不間斷自動監測與記錄,還能有效防止過濕地表環境下長時間序列土壤濕度監測數據的丟失。本發明集成度高,便于安裝維護,具有數據備份功能,可以保證長時間監測數據的獲得和存儲穩定性,適合過濕地表環境條件下完成測量工作。
文檔編號G01D21/02GK103217190SQ20131008028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3日
發明者周德民, 王舟, 柳成亮, 李小娟 申請人:周德民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