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管類零件的內管尺寸檢測以及涂油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206982閱讀:935來源:國知局
一種管類零件的內管尺寸檢測以及涂油工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類零件的內管尺寸檢測以及涂油工具,包括出油接頭、吸油布、通止規、滴杯和流道板,所述的流道板內部布置有流道,其左端上方安裝有內部中空的通止規,該通止規與流道相通,其右端上方安裝有滴杯,所述的通止規外側套接有被測零件,所述的通止規的頂端與出油接頭相連,所述的出油接頭外側壁布置有吸油布。本實用新型通過簡單的結構組合可以檢測內管類零件的內管尺寸是否合格的同時給內管涂油,節省工作時間。
【專利說明】一種管類零件的內管尺寸檢測以及涂油工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管類零件的加工檢測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管類零件的內管尺寸檢測以及涂油工具。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對于生產管類零件的工作情況是,先對管類零件進行加工,之后對加工后的零件的內孔進行檢測,排除不合格產品,之后對其內孔進行涂油處理,使內孔不易被空氣氧化,這是兩個不同的工序,會花費大量的勞力,且生產效率低下。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一種在不改變生產工藝的情況下,減少勞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解決方法是必要的。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管類零件的內管尺寸檢測以及涂油工具,將原本測檢和涂油這兩道工序合并成一道工序,大大節省了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管類零件的內管尺寸檢測以及涂油工具,包括出油接頭、吸油布、通止規、滴杯和流道板,所述的流道板內部布置有流道,其左端上方安裝有內部中空的通止規,該通止規與流道相通,其右端上方安裝有滴杯,所述的通止規外側套接有被測零件,所述的通止規的頂端與出油接頭相連,所述的出油接頭外側壁布置有吸油布。
[0005]所述的流道板內部的流道與流道板右側面相通,并通過螺塞對其密封。
[0006]所述的流道板右側上方有圓柱形凸起,所述的圓柱形凸起內部布置有與流道板內流道相通的螺孔,所述的螺孔與滴杯相連。
[0007]所述的吸油布采用純棉材料。
[0008]所述的通止規與流道板連接處裝有密封圈。
[0009]所述的出油接頭的側壁上開有若干個出油孔。
[00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止規和滴杯與流道板之間的連接方式采用螺紋連接。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類零件的內管尺寸檢測以及涂油工具,將原本測檢和涂油這兩道工序合并成一道工序,大大節省了工作時間,提高了 50%的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0015]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管類零件的內管尺寸檢測以及涂油工具,包括出油接頭1、吸油布2、通止規3、滴杯6和流道板7,所述的流道板7內部布置有流道,其左端上方安裝有內部中空的通止規3,該通止規3與流道相通,其右端上方安裝有滴杯6,所述的通止規3外側套接有被測零件4,所述的通止規3的頂端與出油接頭I相連,所述的出油接頭I外側壁布置有吸油布2。
[0016]所述的流道板7內部的流道與流道板7右側面相通,并通過螺塞8對其密封。
[0017]所述的流道板7右側上方有圓柱形凸起9,所述的圓柱形凸起9內部布置有與流道板7內流道相通的螺孔10,所述的螺孔10與滴杯6相連。
[0018]所述的吸油布2采用純棉材料。
[0019]所述的通止規3與流道板7連接處裝有密封圈5。
[0020]所述的出油接頭I的側壁上開有若干個出油孔。
[00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止規3和滴杯6與流道板7之間的連接方式采用螺紋連接。
[0022]實施例1
[0023]先將被測零件4套接通止規3處,通過通止規3對被測零件4的內管進行檢測,如果不合格,則將被測零件取走,如果合格則進行下一步工作,通過對滴杯6進行擠壓,滴杯6內的油會通過流道板7和通止規3內的流道從出油接頭I流出,流出的油被吸油布2吸收,將被測零件4套接在吸油布2處,用吸油布2對被測零件4的內管進行涂油,之后取下被測零件4,對另一個被測零件4進行檢測和涂油。
【權利要求】
1.一種管類零件的內管尺寸檢測以及涂油工具,包括出油接頭(I)、吸油布(2)、通止規(3)、滴杯(6)和流道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道板(7)內部布置有流道,其左端上方安裝有內部中空的通止規(3),該通止規(3)與流道相通,其右端上方安裝有滴杯(6),所述的通止規(3)外側套接有被測零件(4),所述的通止規(3)的頂端與出油接頭(I)相連,所述的出油接頭(I)外側壁布置有吸油布(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類零件的內管尺寸檢測以及涂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道板(7)內部的流道與流道板(7)右側面相通,并通過螺塞(8)對其密封。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管類零件的內管尺寸檢測以及涂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道板(7)右側上方有圓柱形凸起(9),所述的圓柱形凸起(9)內部布置有與流道板(7)內流道相通的螺孔(10),所述的螺孔(10)與滴杯(6)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類零件的內管尺寸檢測以及涂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油布(2 )采用純棉材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類零件的內管尺寸檢測以及涂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止規(3 )與流道板(7 )連接處裝有密封圈(5 )。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類零件的內管尺寸檢測以及涂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油接頭(I)的側壁上開有若干個出油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種管類零件的內管尺寸檢測以及涂油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止規(3)和滴杯(6)與流道板(7)之間的連接方式采用螺紋連接。
【文檔編號】G01B5/00GK203672257SQ201320749629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2日
【發明者】曹秦, 嵇輝宇, 楊興才 申請人:寧波拓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