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的自動跳動檢測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加工檢測領域,公開了一種軸的自動跳動檢測設備,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內的電氣柜(2)、所述機架(1)上的軸件帶動裝置(3)、軸件支撐裝置(4)、檢測裝置(5)、和觸控顯示屏(6)。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置合理,操作方便。
【專利說明】軸的自動跳動檢測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加工檢測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軸的自動跳動檢測設備。
【背景技術】
[0002]軸類零件是汽車行業中常見的零件,品種繁多,形狀各異。隨著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軸類零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同時對軸類零件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在軸的品質要求上跳動是一項重要的工藝參數,特別是對于電機軸來說跳動的大小直接關系到電機的噪音大小,從而降低電機使用壽命。目前國內在軸的跳動檢測上一般都是通過兩個V型架支撐零件,然后人工轉動零件,再讀取千分表的讀數變化來完成。通過這種方式檢測由于手工轉動零件時用力不可能做到完全均勻,從而影響檢測結果。另外千分表的測量精度只有
0.001mm,對于一些因圓度、粗糙度等因素造成的對跳動的影響無法判別,并且長時間目視讀取千分表讀數容易造成漏判、錯判。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軸的自動跳動檢測機來代替人工檢測,具有高精度、自動化的優點。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軸的自動跳動檢測機,包括機架,設于機架內的電氣柜、設于機架上的軸件帶動裝置、軸件支撐裝置、檢測裝置、和觸控顯示屏,所述軸件帶動裝置包括支撐架、升降伺服電機、上下移動導軌、上下移動滑座、傳動絲桿、軸件帶動伺服電機和皮帶輪,上下移動導軌和傳動絲桿豎向設置于支撐架上,傳動絲桿與升降伺服電機傳動連接,上下移動滑座在傳動絲桿的驅動作用下可上下移動地設置于上下移動導軌上,軸件帶動伺服電機橫向固定安裝于上下移動滑座上,皮帶輪與軸件帶動伺服電機傳動連接;所述軸件支撐裝置包括V型架滑軌和兩個V型架,所述V型架上鑲嵌有陶瓷圓柱鑲塊;所述檢測裝置包括左右移動感應器支架、上下移動滑塊和接觸式感應器。
[0006]其中,所述觸控顯示屏包括啟動開關。
[0007]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是:
[000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能消除檢測時的人為因素,大幅度的提高檢測精度,而且其結構簡單,設置合理,操作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的軸件帶動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2]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的軸件支撐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3]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的檢測裝置結構示意圖;[0014]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的觸控顯示屏初始界面示意圖;
[0015]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的觸控顯示屏自動模式示意圖;
[0016]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的觸控顯示屏手動模式示意圖;
[0017]圖中,(I)、機架;(2)、電氣柜;⑶、軸件帶動裝置;⑷、軸件支撐裝置;(5)、檢測裝置;(6)、觸控顯示屏;(7)、支撐架;(8)、升降伺服電機;(9)、上下移動導軌;(10)、傳動絲桿;(11)、上下移動滑座;(12)、軸件帶動伺服電機;(13)、皮帶輪;(14)、V型架滑軌;(15)、V型塊;(16)、陶瓷圓柱鑲塊;(17)、左右移動感應器支架;(18)、上下移動滑塊;(19)、接觸式感應器;(20)、檢測頭;(21)、啟動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以下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9]實施例,見圖1至圖7所示:
[0020]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軸的自動跳動檢測機,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I內的電氣柜2,所述機架I上的軸件帶動裝置3、軸件支撐裝置4、檢測裝置5、和觸控顯示屏6。所述軸件帶動裝置3包括支撐架7、升降伺服電機8、上下移動導軌9、上下移動滑座11、傳動絲桿10、軸件帶動伺服電機12和皮帶輪13,上下移動導軌9和傳動絲桿10豎向設置于支撐架7上,傳動絲桿10與升降伺服電機8傳動連接,上下移動滑座11在傳動絲桿10的驅動作用下可上下移動地設置于上下移動導軌9上,軸件帶動伺服電機12橫向固定安裝于上下移動滑座11上,皮帶輪13與軸件帶動伺服電機12傳動連接;所述軸件支撐裝置4包括V型架滑軌14和兩個V型架15,所述V型架上15鑲嵌有陶瓷圓柱鑲塊16 ;所述檢測裝置5包括左右移動感應器支架17、上下移動滑塊18和接觸式感應器19。
[0021]進一步的,所述接觸式感應器19為基恩士 GT2高精度接觸式感應器,精度可達
0.0001mm,通過檢測軸件轉動時的數據變動計算軸件的跳動值。所述觸控顯示屏6包括啟動開關21,在顯示屏中可選擇設備的自動和手動兩個模式。在自動模式中可自動檢測軸件的跳動,在手動模式中可設置軸件帶動裝置3的各項參數。
[0022]檢測前先通過啟動開關21 (見圖5)啟動設備,接著根據軸件大小和測試點的具體要求調整軸件支撐裝置4中的V型塊15 (見圖3)和檢測裝置5中的左右移動感應器支架17、上下移動滑塊18(見圖4)的相應位置,然后在觸控顯示屏6的初始界面中按手動按鈕(見圖5)設置為手動模式(見圖7),調整軸件帶動裝置3的相應參數。
[0023]調試完成后在觸控顯示屏6的初始界面中按自動按鈕(見圖5),設置為自動模式(見圖6),在兩個V型塊15中放入軸件(見圖3)。進一步的,軸件由V型塊15中鑲嵌的陶瓷圓柱鑲塊16支撐,通過陶瓷鑲塊的高硬度、高耐磨特性和減小與軸件之間的接觸面積來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和減小軸轉動時的摩擦力。在觸控顯示屏6自動模式中按啟動按鈕(見圖6),設備開始檢測。上下移動滑座11通過上下移動導軌9和傳動絲桿10由升降伺服電機8帶動使皮帶輪13接觸軸件(見圖2)。接觸式感應器19中的檢測頭20放下接觸軸件(見圖4)。如圖1所示皮帶輪13通過軸件帶動伺服電機12開始轉動,并帶動軸件轉動,接觸式感應器19通過檢測頭20開始讀取數據寫入PLC。當軸件轉動360°后軸件帶動伺服電機12停止轉動,設備根據接觸式感應器19讀取的數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計算差值,即為軸件的跳動,并顯示在觸控顯示屏6中(見圖6)。最后上下移動滑座11和檢測頭20依上述原理返回,檢測完成。與現有檢測方法相比,本實用新型能消除檢測時的人為因素,大幅度的提高檢測精度。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置合理,操作方便。
[0024]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軸的自動跳動檢測機,包括機架(1),設于機架(1)內的電氣柜(2)、設于機架(I)上的軸件帶動裝置(3)、軸件支撐裝置(4)、檢測裝置(5)、和觸控顯示屏(6),其特征在于: 所述軸件帶動裝置(3)包括支撐架(7)、升降伺服電機(8)、上下移動導軌(9)、上下移動滑座(11)、傳動絲桿(10)、軸件帶動伺服電機(12)和皮帶輪(13),上下移動導軌(9)和傳動絲桿(10)豎向設置于支撐架(7)上,傳動絲桿(10)與升降伺服電機(8)傳動連接,上下移動滑座(11)在傳動絲桿(10)的驅動作用下可上下移動地設置于上下移動導軌(9)上,軸件帶動伺服電機(12)橫向固定安裝于上下移動滑座(11)上,皮帶輪(13)與軸件帶動伺服電機(12)傳動連接; 所述軸件支撐裝置(4)包括V型架滑軌(14)和兩個V型架(15),所述V型架上(15)鑲嵌有陶瓷圓柱鑲塊(16); 所述檢測裝置(5)包括左右移動感應器支架(17)、上下移動滑塊(18)和接觸式感應器(19)。
2.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軸的自動跳動檢測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觸控顯示屏(6)包括啟動開關 (21)。
【文檔編號】G01B21/00GK203811154SQ201420199089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2日
【發明者】袁繼仁, 劉正明 申請人:寧波精益飛達軸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