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包括依次連接的主電路和輔助電路;主電路包括型號為AT89S52的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以及分別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連接的第一插針連接器P1和第二插針連接器P2;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與輔助電路連接。本實用新型所述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使用壽命短、成本高和可靠性低等缺陷,以實現使用壽命長、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 器。
【背景技術】
[0002] 無線傳感器的組成模塊封裝在一個外殼內,在工作時它將由電池或振動發電機提 供電源,構成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由隨機分布的集成有傳感器、數據處理單元和通信模塊 的微型節點,通過自組織的方式構成網絡。它可以采集設備的數字信號通過無線傳感器網 絡傳輸到監控中心的無線網關,直接送入計算機,進行分析處理。如果需要,無線傳感器也 可以實時傳輸采集的整個時間歷程信號。監控中心也可以通過網關把控制、參數設置等信 息無線傳輸給節點。數據調理采集處理模塊把傳感器輸出的微弱信號經過放大,濾波等調 理電路后,送到模數轉換器,轉變為數字信號,送到主處理器進行數字信號處理,計算出傳 感器的有效值、位移值等。
[0003] 在實現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使用壽命短、成本 高和可靠性低等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 器,以實現使用壽命長、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的優點。
[0005]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 傳感器,包括依次連接的主電路和輔助電路;所述主電路包括型號為AT89S52的超微型帶 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以及分別與所述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連接 的第一插針連接器P1和第二插針連接器P2 ;所述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與 輔助電路連接。
[0006] 進一步地,所述超微型無線濕度傳感模塊U1,包括AT89S52芯片,DHT90芯片,電阻 R1、R2和R4,電容C1、C2和C3,按鍵開關K2,晶振Y1 ;其中:
[0007] 所述AT89S52芯片的第20連接端接地,AT89S52芯片的第40連接端和AT89S52芯 片的第31連接端分別接直流正電源,AT89S52芯片的第19連接端經晶振Y1后接AT89S52 芯片的第18連接端,AT89S52芯片的第19連接端依次經電容C1和電容C2后接AT89S52芯 片的第18連接端,電容C1和電容C2的公共端接地;AT89S52芯片的第9連接端經電阻R2 后接地,AT89S52芯片的第9連接端依次經按鍵開關K2和電阻R1后接直流正電源,AT89S52 芯片的第9連接端接電容C3的負極,電容C3的正極接直流正電源;
[0008] 所述DHT90芯片的第1連接端接AT89S52芯片的第27連接端,DHT90芯片的第4 連接端接AT89S52芯片的第28連接端,DHT90芯片的第4連接端還經電阻R4后接直流正 電源;DHT90芯片的第2連接接直流正電源,DHT90芯片的第3連接端接地。
[0009] 進一步地,所述主電路,還包括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 1連接端和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二連接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一電 容C21,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8連接端和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 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9連接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二電容C291,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 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30連接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三電容C301,一端與超微型帶探 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31連接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四電容C311,以及連接在超 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31連接端與第二插針連接器P2之間的第一電阻 R311。
[0010] 進一步地,所述輔助電路,包括一端分別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 的第28連接端和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9連接端連接、另一端分別接 地的第四電容C191、第五電容C221、第六電容C251、第七電容C261和第八電容C1,以及一 端與第八電容C1遠離地的一端連接、另一端與直流電源VDD連接的第一電感L1 ;
[0011] 所述第五電容C221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8連接端和超 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9連接端的公共端,還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 度傳感模塊U1的第22連接端連接;第六電容C251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 的第28連接端和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9連接端的公共端,還與超微 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5連接端連接;第七電容C261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 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8連接端和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9連接端 的公共端,還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6連接端連接。
[0012] 進一步地,所述輔助電路,還包括依次連接在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 塊U1的第23連接端與地之間的第九電容C231、第二電感L232、第三電感L233、第十電容 C235和撥碼開關P3,連接在第九電容C231和第二電感L232的公共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 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4連接端之間的第四電感L241,以及,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 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4連接端和第四電感L241的公共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一 電容C241,一端與第二電感L232和第三電感L233的公共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二電 容C232, 一端與第三電感L233和第十電容C235的公共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三電容 C233。
[0013] 進一步地,所述輔助電路,還包括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 第17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四電容C171,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 的第18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五電容C181,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 U1的第21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六電容C211,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 塊U1的第20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七電容C201,以及,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 度傳感模塊U1的第27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二電阻R271。
[0014] 進一步地,所述輔助電路,還包括連接在第十七電容C201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 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0端的公共端與第十六電容C211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 模塊U1的第21端的公共端之間的第一晶振XI,以及,連接在第十四電容C171與超微型帶 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17端的公共端與第十五電容C181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 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18端的公共端之間的第二晶振X2。
[0015] 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的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由于包括依次連接的主 電路和輔助電路;主電路包括型號為AT89S52的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以 及分別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連接的第一插針連接器P1和第二插針連接 器P2 ;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與輔助電路連接;該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 傳感器可以利用熱敏電阻,監測到空間很小的地方;能夠準確地感知_7°C至60°C的溫度變 化,適合監測溫度緩慢變化的場景,如設備、房間環境,允許用戶定制監測頻率和報警閾值; 從而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使用壽命短、成本高和可靠性低的缺陷,以實現使用壽命長、成本 低和可靠性高的優點。
[0016]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 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實用新型而了解。
[0017]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 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0019] 圖1中(a)為本實用新型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中主電路的結構示意 圖,(b)為U1的管腳圖;
[0020] 圖2為本實用新型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中輔助電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 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2]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提供了一種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 傳感器,可以通過測量電池電壓在指定的時間間隔,以無線方式發送到后端,實時監測電池 系統的電壓讀數,從而確定電池健康狀態。
[0023] 本實施例的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包括依次連接的主電路和輔助電 路。
[0024] 其中,上述主電路包括型號為AT89S52的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 以及分別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連接的第一插針連接器P1和第二插針連 接器P2 ;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與輔助電路連接。主電路,還包括一端與超 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1連接端和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 的第二連接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一電容C21,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 U1的第28連接端和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9連接端連接、另一端接 地的第二電容C291,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30連接端連接、另 一端接地的第三電容C301,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31連接端連 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四電容C311,以及連接在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31 連接端與第二插針連接器P2之間的第一電阻R311。
[0025] 具體地,超微型無線濕度傳感模塊U1,包括AT89S52芯片,DHT90芯片,電阻R1、 R2和R4,電容C1、C2和C3,按鍵開關K2,晶振Y1 ;其中:AT89S52芯片的第20連接端接地, AT89S52芯片的第40連接端和AT89S52芯片的第31連接端分別接直流正電源,AT89S52芯 片的第19連接端經晶振Y1后接AT89S52芯片的第18連接端,AT89S52芯片的第19連接 端依次經電容Cl和電容C2后接AT89S52芯片的第18連接端,電容Cl和電容C2的公共端 接地;AT89S52芯片的第9連接端經電阻R2后接地,AT89S52芯片的第9連接端依次經按鍵 開關K2和電阻R1后接直流正電源,AT89S52芯片的第9連接端接電容C3的負極,電容C3 的正極接直流正電源;DHT90芯片的第1連接端接AT89S52芯片的第27連接端,DHT90芯片 的第4連接端接AT89S52芯片的第28連接端,DHT90芯片的第4連接端還經電阻R4后接 直流正電源;DHT90芯片的第2連接接直流正電源,DHT90芯片的第3連接端接地。
[0026] 上述輔助電路,包括一端分別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8連 接端和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9連接端連接、另一端分別接地的第四 電容C191、第五電容C221、第六電容C251、第七電容C261和第八電容C1,以及一端與第八 電容C1遠離地的一端連接、另一端與直流電源VDD連接的第一電感L1 ;第五電容C221與 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8連接端和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 U1的第29連接端的公共端,還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2連接端連 接;第六電容C251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8連接端和超微型帶探針 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9連接端的公共端,還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 U1的第25連接端連接;第七電容C261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8連 接端和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9連接端的公共端,還與超微型帶探針 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6連接端連接。輔助電路,還包括依次連接在超微型帶探針 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3連接端與地之間的第九電容C231、第二電感L232、第三電 感L233、第十電容C235和撥碼開關P3,連接在第九電容C231和第二電感L232的公共端與 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4連接端之間的第四電感L241,以及,一端與超 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4連接端和第四電感L241的公共端連接、另一端 接地的第i^一電容C241,一端與第二電感L232和第三電感L233的公共端連接、另一端接地 的第十二電容C232,一端與第三電感L233和第十電容C235的公共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 十三電容C233。輔助電路,還包括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17端 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四電容C171,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18 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五電容C181,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 21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六電容C211,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 第20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七電容C201,以及,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 模塊U1的第27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二電阻R271。輔助電路,還包括連接在第十七電容 C201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0端的公共端與第十六電容C211與超 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1端的公共端之間的第一晶振XI,以及,連接在第 十四電容C171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17端的公共端與第十五電容 C181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18端的公共端之間的第二晶振X2。
[0027] 例如,可以以型號為LMS-9-TS-W2-LD的傳感器為例,對上述實施例的超微型帶探 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進行具體說明。
[0028] 上述實施例的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可以利用熱敏電阻,該超微型帶 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能夠準確地感知_7°C至60°C的溫度變化。適合監測溫度緩慢變化 的場景,如設備、房間環境。允許用戶定制監測頻率和報警閾值。
[0029] 上述實施例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的用途,包括:倉庫溫度監測;商業 設施環境溫度監測;暖通空調系統的監控,以檢測故障或加熱/冷卻問題;藝術畫廊溫度監 測;冰柜溫度監控和故障檢測,防止食品腐敗變質;服務器機房溫度監控;農業園藝溫室溫 度監控。
[0030] 上述實施例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的供電方式,包括3. 0V紐扣電池 (CR2032)。
[0031] 上述實施例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的技術指標,包括:433MHZ/900 MHz 工作頻率,可更換的3. 0V紐扣電池,溫度范圍-20° C至+60° C,70 - 100米視線外傳輸范 圍(視電池電量而定);按1小時監測頻率,可持續工作2年;精確到+/ - Γ C;適合速度 較慢的溫度變化;嵌入式應用的理想選擇;用戶定義的閾值警報和通知消息。
[0032] 上述實施例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的詳細技術參數,包括:射頻規格為 工作頻率433MHz或900 MHz(根據法規及客戶要求),電路規格為電池類型可更換3. 0V紐扣 電池,最大工作溫度-20° C至+60° C,最佳電池工作溫度(紐扣電池)+10° C至+50° C, 電源電壓2. 0-3. 6 V,70 - 100米視線外傳輸范圍(視電池電量而定);按1小時監測頻率,可 持續工作2年;ABS工程塑料外殼。
[0033] 上述實施例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的規格,包括:傳感元件為熱敏電阻, 熱敏電阻工作范圍為-40° C至125° C,精度(25° C)為+/ - 1%,β常數(25° C -50° C)為3380±1%,允許工作電流(25° C)為0. 38mA,額定功率(25° C)為15mW,耗散 系數(25° C)為L5mW/° C,時間常數(25° C)為7秒,電阻(25° C)為10K±1%。
[0034] LinkMote采用江蘇寧克自主研發的傳感網核心技術。LinkMote開發的無線傳感 器網絡節點采用了 SoC片上系統方案,同時運用了自主研發的嵌入式操作系統,目前國內 其他廠家產品采用zigbee傳輸協議,數據傳輸率可靠度70%;LinkMote采用AxonWeb自主 網絡協議,數據傳輸率可靠度達到99. 3%。
[0035] 上述實施例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的尺寸,優選為長45毫米X寬26毫 米X聞20暈米。
[0036] 上述實施例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外包裝的包裝內容物,包括:無線傳 感器(即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CR2032紐扣電池,安裝螺絲和安裝貼片(3M無 痕膠材料)。
[0037]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 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 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主電路和輔助 電路;所述主電路包括型號為AT89S52的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以及分別 與所述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連接的第一插針連接器P1和第二插針連接器 P2 ;所述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與輔助電路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型 無線濕度傳感模塊U1,包括AT89S52芯片,DHT90芯片,電阻R1、R2和R4,電容C1、C2和C3, 按鍵開關K2,晶振Y1 ;其中: 所述AT89S52芯片的第20連接端接地,AT89S52芯片的第40連接端和AT89S52芯片 的第31連接端分別接直流正電源,AT89S52芯片的第19連接端經晶振Y1后接AT89S52芯 片的第18連接端,AT89S52芯片的第19連接端依次經電容C1和電容C2后接AT89S52芯片 的第18連接端,電容C1和電容C2的公共端接地;AT89S52芯片的第9連接端經電阻R2后 接地,AT89S52芯片的第9連接端依次經按鍵開關K2和電阻R1后接直流正電源,AT89S52 芯片的第9連接端接電容C3的負極,電容C3的正極接直流正電源; 所述DHT90芯片的第1連接端接AT89S52芯片的第27連接端,DHT90芯片的第4連接 端接AT89S52芯片的第28連接端,DHT90芯片的第4連接端還經電阻R4后接直流正電源; DHT90芯片的第2連接接直流正電源,DHT90芯片的第3連接端接地。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電 路,還包括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1連接端和超微型帶探針式無 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二連接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一電容C21,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 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8連接端和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9連 接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二電容C291,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 30連接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三電容C301,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 的第31連接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四電容C311,以及連接在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 感模塊U1的第31連接端與第二插針連接器P2之間的第一電阻R311。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電 路,包括一端分別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8連接端和超微型帶探針 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9連接端連接、另一端分別接地的第四電容C191、第五電容 C221、第六電容C251、第七電容C261和第八電容C1,以及一端與第八電容C1遠離地的一端 連接、另一端與直流電源VDD連接的第一電感L1 ; 所述第五電容C221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8連接端和超微型 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9連接端的公共端,還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 感模塊U1的第22連接端連接;第六電容C251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 第28連接端和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9連接端的公共端,還與超微型 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5連接端連接;第七電容C261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 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8連接端和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9連接端的 公共端,還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6連接端連接。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電 路,還包括依次連接在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3連接端與地之間的第 九電容C231、第二電感L232、第三電感L233、第十電容C235和撥碼開關P3,連接在第九電 容C231和第二電感L232的公共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4連接端 之間的第四電感L241,以及,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4連接端和 第四電感L241的公共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一電容C241,一端與第二電感L232和第三 電感L233的公共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二電容C232,一端與第三電感L233和第十電容 C235的公共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十三電容C233。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電 路,還包括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17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第 十四電容C171,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18端連接、另一端接地的 第十五電容C181,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1端連接、另一端接地 的第十六電容C211,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0端連接、另一端接 地的第十七電容C201,以及,一端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7端連接、 另一端接地的第二電阻R271。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電 路,還包括連接在第十七電容C201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0端的公 共端與第十六電容C211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21端的公共端之間 的第一晶振XI,以及,連接在第十四電容C171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 17端的公共端與第十五電容C181與超微型帶探針式無線溫度傳感模塊U1的第18端的公 共端之間的第二晶振X2。
【文檔編號】G01K7/24GK203908705SQ201420232703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7日
【發明者】徐葳, 宋冬冬 申請人:江蘇寧克傳感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