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礦場地球物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井間測量方法。
背景技術:
井間電磁測井技術是在單井電磁測井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測井方法,該井間電磁測井技術將發射機置于發射井中,將接收機置于鄰近的接收井中,通過發射機向地層發射電磁波,接收機接收并檢測電磁波的變化情況,根據電磁波的變化情況最終完成對井間地層的剖面測量過程。然而發明人在研究過程中發現,現有的井間電磁測井技術還不夠完善,其所測得井間地層電磁信息還不準確,因此還需進一步進行改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井間測量方法,利用該井間測量方法可完成對井間電磁信息的有效測量,為最終獲得更為準確的井間地層數據提供幫助。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井間測量方法,包括:
步驟s1:將接收機安置于接收井中的某一固定位置處;
步驟s2:判斷發射機所處位置;若發射機處于發射井中,則執行步驟s3;若發射機處于地面,則執行步驟s6;
步驟s3:令發射機沿發射井軌道往復運動并發射電磁波信號,由接收機接收電磁波信號,形成井間地層第一扇形剖面的電磁信息;
步驟s4:移動接收機至接收井中的一新固定位置處,令發射機沿發射井軌道往復運動并發射電磁波信號,由接收機接收電磁波信號,形成井間地層第二 扇形剖面的電磁信息;
步驟s5:重復步驟s4直至得到井間地層全部的扇形剖面的電磁信息;
步驟s6:令發射機以接收井井口為圓心作圓周往復運動并發射電磁波信號,由接收機接收電磁波信號,形成井間地層第一圓錐剖面的電磁信號;
步驟s7:移動接收機至接收井中的一新固定位置處,令發射機以接收井井口為圓心作圓周往復運動并發射電磁波信號,由接收機接收電磁波信號,形成井間地層第二圓錐剖面的電磁信號;
步驟s8:重復步驟s7直至得到井間地層全部的圓錐剖面的電磁信息。
優選的,形成的電磁信號包括電磁阻率、電磁衰減率以及電磁反射率。
較為優選的,發射機發射電磁波信號的時間間隔不大于10s。
較為優選的,發射機與接收機之間的直線距離不大于1000米。
較為優選的,發射機所使用的磁偶極子源工作頻率不低于10hz。
較為優選的,發射機的發射功率不小于250w。
較為優選的,接收機的靈敏度不小于10-9nt。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井間測量方法,該井間測量方法具體包括將接收機安置于接收井中的某一固定位置處;判斷發射機所處位置;令發射機沿發射井軌道往復運動并發射電磁波信號,形成井間地層第一扇形剖面的電磁信息并重復上述步驟直至得到井間地層全部的扇形剖面的電磁信息;令發射機以接收井井口為圓心作圓周往復運動并發射電磁波信號,形成井間地層第一圓錐剖面的電磁信號并重復上述步驟直至得到井間地層全部的圓錐剖面的電磁信息。該井間測量方法既可有效全面的獲得井間地層的電磁信息,又便于實施,可靠性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井間測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利用本發明井間測量方法進行井間測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井間測量方法,利用該井間測量方法可完成對井間電磁信息的有效測量,為最終獲得更為準確的井間地層數據提供幫助。
下面結合下述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做詳細描述。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井間測量方法,如圖1所示,該井間測量方法包括有步驟s1:將接收機安置于接收井中的某一固定位置處;
其中,參考圖2,接收機4被安置于接收井2的某一固定位置處,該固定位置處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取。
步驟s2:判斷發射機所處位置;若發射機處于發射井中,則執行步驟s3;若發射機處于地面,則執行步驟s6;
首先以發射機處于發射井中為例進行介紹。
當發射機處于發射井中時,繼續執行步驟s3:令發射機沿發射井軌道往復運動并發射電磁波信號,由接收機接收電磁波信號,形成井間地層第一扇形剖面的電磁信息。
如圖2所示,發射機3位于發射井1中,接收機4安置于接收井2的某一固定位置處。此時,令發射機3沿發射井1軌道往復運動(圖2中發射機3,發射機3’,發射機3”分別表示發射機在發射井中運動過程中所處的不同位置)。由發射機3發射電磁波信號,由接收機4接收電磁波信號,形成井間地層第一扇形剖面的電磁信息5。
值得注意的是,形成的電磁信號中至少應包括電磁阻率、電磁衰減率以及電磁反射率等數據信息;而發射機發射電磁波信號的時間間隔應不大于10s;發射機與接收機之間的直線距離不大于1000米;發射機所使用的磁偶極子源工作 頻率不低于10hz;發射機的發射功率不小于250w;接收機的靈敏度不小于10-9nt。
進一步的,在完成步驟s3的基礎上,繼續執行步驟s4:移動接收機至接收井中的一新固定位置處,令發射機沿發射井軌道往復運動并發射電磁波信號,由接收機接收電磁波信號,形成井間地層第二扇形剖面的電磁信息;
如圖2所示,首先將接收機4移動至一新固定位置處(圖2中接收機4’所在位置,與前述接收機4所處位置不同)。此時,再令發射機3沿發射井1軌道往復運動(圖2中發射機3,發射機3’,發射機3”分別表示發射機在發射井中運動過程中所處的不同位置)。由發射機3發射電磁波信號,由接收機4接收電磁波信號,形成井間地層第二扇形剖面的電磁信息5’。
進一步的,在完成步驟s3的基礎上,繼續執行步驟s5:重復步驟s4直至得到井間地層全部的扇形剖面的電磁信息。
至此,當發射機處于發射井中時,通過前述步驟得到了井間地層全部的扇形剖面的電磁信息,該扇形剖面的電磁信息即反映了井間地層的情況。
另一方面,以發射機處于地面為例進行介紹。
當發射機處于地面時,繼續執行步驟s6、s7、s8:令發射機以接收井井口為圓心作圓周往復運動并發射電磁波信號,由接收機接收電磁波信號,形成井間地層第一圓錐剖面的電磁信號;移動接收機至接收井中的一新固定位置處,令發射機以接收井井口為圓心作圓周往復運動并發射電磁波信號,由接收機接收電磁波信號,形成井間地層第二圓錐剖面的電磁信號;重復步驟s7直至得到井間地層全部的圓錐剖面的電磁信息。
與上述實施例相類似,首先,令發射機以接收井井口為圓心作圓周往復運動,由發射機發射電磁波信號,由接收機接收電磁波信號,形成井間地層第一圓錐剖面的電磁信號。而后,將接收機移動至一新固定位置處,再令發射機以 接收井井口為圓心作圓周往復運動,由發射機發射電磁波信號,由接收機接收電磁波信號,形成井間地層第二圓錐剖面的電磁信號;重復前述步驟,最終得到井間地層全部的圓錐剖面的電磁信號。同樣,該圓錐剖面的電磁信息可以用于反映井間地層的情況。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