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磁粉探傷用的磁粉靈敏度測試裝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常規傳統磁粉探傷用磁粉靈敏度測試,均采用A型試片、三孔E型試塊等進行檢驗。無論試片,還是E型試塊,其缺陷均為人工模擬缺陷(刻槽或孔洞),與實際需檢測缺陷不一致,不能準確、真實反映所測磁粉的靈敏度。而磁粉靈敏度又是影響磁粉檢測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一直沒有更好的方法來替代,也一直是困擾行業的一大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能夠準確、真實反映磁粉靈敏度的磁粉靈敏度測試裝置。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磁粉靈敏度測試裝置的制作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第一目的,本發明的磁粉靈敏度測試裝置,包括圓柱體,所述圓柱體具有兩個平面,至少一個所述平面上具有若干條淬火裂紋和若干條磨削裂紋,所述圓柱體還具有圓形中孔,所述圓柱體高度為5mm±0.05mm~10mm±0.05mm,直徑為50mm~60mm,所述圓形中孔直徑為10mm~20mm。
為了達到上述第二目的,本發明的一種上述磁粉靈敏度測試裝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材料選取:選用合金工具鋼棒材或板材;
步驟二、粗加工:將所選材料采用機加工制成厚5mm~10.5mm,直徑50mm~100mm的圓柱體,在圓柱體中心加工一個10mm~20mm的圓形中孔;
步驟三、磨削:將圓柱體兩個平面磨平,使兩個平面之間尺寸至5mm±0.05mm~10mm±0.05mm;
步驟四、表面硬化:在800℃~900℃下硬化2h;
步驟五、淬火:進行淬火,使表面硬度為60HRC~75HRC,產生淬火裂紋;
步驟六、高速磨削:在磨床上,采用砂粒尺寸為46J7的砂輪,以30m/s~35m/s的速度進行磨削,表面的遞進量為0.05mm,移位2.0mm,產生磨削裂紋;
步驟七、黑化處理:在140℃~150℃溫度下黑化1.5h以上;
步驟八、永久磁化:采用直流電中心導體法進行永久磁化,制成磁粉靈敏度測試裝置,以照相照片方式保存首次磁化結果。
在步驟一中,選用90MnCrV8或9Mn2V牌號合金工具鋼。
在步驟二中,采用線切割方式加工所選材料。
在步驟四中,在800℃~860℃下硬化。
在步驟五中,淬火是油淬。
在步驟七中,在145℃±1℃溫度下黑化2h。
在步驟八中,對制成磁粉靈敏度測試裝置還進行刻錄編號。
采用上述結構的磁粉靈敏度測試裝置,由于帶有若干條淬火裂紋和若干條磨削裂紋,實現了磁粉靈敏度準確的測量,能夠真實地反映磁粉靈敏度,保證探傷質量,而且該裝置現場使用方便,能夠長期循環重復使用,不易損壞,可大幅降低測試成本;經本發明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磁粉靈敏度測試用裝置與A型試片、三孔E型試塊功能相同,由于淬火裂紋和磨削裂紋均為自然缺陷,完全與實際探傷應發現的缺陷相同,使靈敏度測試結果更真實,更能反映實際情況。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磁粉靈敏度測試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發明的磁粉靈敏度測試裝置,包括圓柱體3,所述圓柱體3具有兩個平面3-1,至少一個所述平面3-1上具有若干條淬火裂紋1和若干條磨削裂紋2,所述圓柱體3還具有圓形中孔3-2,所述圓柱體3高度為5mm±0.05mm~10mm±0.05mm,直徑為50mm~60mm,所述圓形中孔3-2直徑為10mm~20mm。
本發明的一種上述所述的磁粉靈敏度測試裝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材料選取:選用合金工具鋼棒材或板材;
步驟二、粗加工:將所選材料采用機加工制成厚5mm~10.5mm,直徑50mm~100mm的圓柱體,在圓柱體中心加工一個10mm~20mm的圓形中孔;
步驟三、磨削:將圓柱體兩個平面磨平,使兩個平面之間尺寸至5mm±0.05mm~10mm±0.05mm;
步驟四、表面硬化:在800℃~900℃下硬化2h;
步驟五、淬火:進行淬火,使表面硬度為60HRC~75HRC,產生淬火裂紋;
步驟六、高速磨削:在磨床上,采用砂粒尺寸為46J7的砂輪,以30m/s~35m/s的速度進行磨削,表面的遞進量為0.05mm,移位2.0mm,;
步驟七、黑化處理:在140℃~150℃溫度下黑化1.5h以上;
步驟八、永久磁化:采用直流電中心導體法進行永久磁化,制成磁粉靈敏度測試裝置,以照相照片方式保存首次磁化結果。
在步驟一中,選用90MnCrV8或9Mn2V牌號合金工具鋼。
在步驟二中,采用線切割方式加工所選材料。
在步驟四中,在800℃~860℃下硬化。
在步驟五中,淬火是油淬。
在步驟七中,在145℃±1℃溫度下黑化2h。
在步驟八中,對制成磁粉靈敏度測試裝置還進行刻錄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