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車門內外板間隙檢測工具。
背景技術:
車身的精度是車身質量的重要保障,而車門的精度則是車身精度調試的難點和重點。在焊裝車間中,車門總成是由車門內板總成和車門外板包邊后焊接而成的。而由于沖壓件單件精度的影響,焊接過程中存在定位偏差和焊接變形以及包邊過程中存在的誤差,經常會導致車門總成完工下線后,車門內板與車門外板之間的間隙與標準間隙值存在一定的偏差,該偏差會導致玻璃的安裝和升降出現問題。
現有技術中車門內、外板之間的間隙通常是通過車門總成檢具進行檢測。然而由于車門總成檢具的檢測操作較為復雜,導致其檢測時間比較長,且車門總成檢具只能檢測設置有檢測塊的位置,不能把整個車門內外板之間的間隙全部檢測到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車門內外板間隙檢測工具,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檢測時間較長、車門內外板之間的間隙不能全部檢測到位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汽車車門內外板間隙檢測工具,其包括操作手柄、為圓柱形結構的檢測塊以及連接桿,所述檢測塊包括第一檢測部和第二檢測部;所述第一檢測部、所述第二檢測部以及所述連接桿同軸設置;所述第一檢測部的直徑等于間隙下限值,所述第二檢測部的直徑等于間隙上限值;所述連接桿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檢測部上遠離所述第一檢測部的一端相連,所述連接桿上設置有外螺紋;所述操作手柄上具有用于與所述第二檢測部上遠離所述第一檢測部的一端相抵接的連接端,所述連接端上設置有與所述外螺紋相配合的螺紋孔。
優選地,所述操作手柄為圓柱形結構,所述操作手柄與所述連接桿同軸設置。
優選地,所述操作手柄上遠離所述連接端的一端的外表面上設置有環形槽。
優選地,所述操作手柄上遠離所述連接端的一端設置有減重孔,所述減重孔的軸線與所述操作手柄的軸線重合。
優選地,所述操作手柄上設置有銘牌安裝槽。
優選地,所述銘牌安裝槽的底面上設置有用于與銘牌相連接的安裝孔。
優選地,所述連接桿與所述第二檢測部焊接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汽車車門內外板間隙檢測工具,在檢測時,其第一檢測部能夠插入車門內外板之間的間隙,且第二檢測部不能夠插入車門內外板之間的間隙時,即能夠判定該間隙符合設計要求。由于在檢測過程中,操作人員只需手持操作手柄就能夠進行間隙檢測,從而使得檢測操作較為簡單,進而有效地縮短了檢測時間;同時,操作人員只需使第一檢測部沿著車門內外板之間的間隙滑動,就能夠方便地將車門內外板之間的間隙全部檢測到位。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并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汽車車門內外板間隙檢測工具在使用狀態時的截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汽車車門內外板間隙檢測工具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檢測塊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操作手柄的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汽車車門內外板間隙檢測工具在使用狀態時的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
11、第一檢測部 12、第二檢測部 21、連接桿 31、操作手柄
32、減重孔 33、環形槽 34、銘牌安裝槽 35、安裝孔
36、螺紋孔 41、車門內板 42、車門外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方案作進一步地詳細介紹。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汽車車門內外板間隙檢測工具,其包括操作手柄31、為圓柱形結構的檢測塊以及連接桿21,其中,檢測塊包括第一檢測部11和第二檢測部12;第一檢測部11、第二檢測部12以及連接桿21同軸設置;第一檢測部11的直徑等于間隙下限值,第二檢測部12的直徑等于間隙上限值;連接桿21的一端與第二檢測部12上遠離第一檢測部11的一端相連,連接桿21上設置有外螺紋;操作手柄31上具有用于與第二檢測部12上遠離第一檢測部11的一端相抵接的連接端,連接端上設置有與外螺紋相配合的螺紋孔36。可以理解的是,間隙下限值為車門內板41與車門外板42之間的設計間隙值減去公差值所得的數值,間隙上限值為車門內板41與車門外板42之間的設計間隙值加上公差值所得的數值,該公差值可以優選為1mm;根據檢測部位的不同,前車門內板與車門外板之間的間隙和后車門內板與車門外板之間的間隙一般都會有所不同,因此在每個車型上需要配備兩個該汽車車門內外板間隙檢測工具以滿足使用要求。需要說明的是,連接桿21與操作手柄31之間為螺紋連接,從而使得兩者便于拆卸,也大大地方便了對操作手柄31和連接桿21以及檢測塊進行更換和維修,且只需更換不同的檢測塊就能夠實現對不同車型上不同部位的檢測,有效地節省了所需操作手柄31的數量,大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時,在安裝時,操作手柄31的連接端與連接桿21能夠螺紋配合至該連接端與第二檢測部12相抵接,從而使得連接桿21與操作手柄31之間的連接更為可靠牢固,進而大大地延長了汽車車門內外板間隙檢測工具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汽車車門內外板間隙檢測工具,在檢測時,其第一檢測部11能夠插入車門內外板之間的間隙,且第二檢測部12不能夠插入車門內外板之間的間隙時,即能夠判定該間隙符合設計要求。由于在檢測過程中,操作人員只需手持操作手柄31就能夠進行間隙檢測,從而使得檢測操作較為簡單,進而有效地縮短了檢測時間;同時,操作人員只需使第一檢測部11沿著車門內外板之間的間隙滑動,就能夠方便地將車門內外板之間的間隙全部檢測到位。
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實施例中,操作手柄31可以為圓柱形結構,操作手柄31與連接桿21可以同軸設置,從而使得操作手柄31的加工較為方便,同時也大大地提高了操作人員握持操作手柄31時的舒適性。可以理解的是,此時螺紋孔36位于操作手柄31的中部位置,螺紋孔36處的壁厚相同,從而使得操作手柄31在螺紋孔36處具有相同的強度,大大地降低了操作手柄31因一側強度較弱而損壞的可能性。
進一步地,操作手柄31上遠離連接端的一端的外表面上可以設置有環形槽33,從而能夠有效地增加摩擦力,進而大大地方便了操作人員轉動操作手柄31進行間隙檢測。
如圖1所示,為了能夠有效地降低操作手柄31的重量,使得該汽車車門內外板間隙檢測工具較為輕便,操作手柄31上遠離連接端的一端可以設置有減重孔32,減重孔32的軸線可以與操作手柄31的軸線重合。這樣減重孔32處的側壁具有相同的壁厚,從而有效地降低了操作手柄31在減重孔處因一側強度較弱而損壞的可能性,進而較好地延長了操作手柄31的使用壽命。
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又一實施例,操作手柄31上可以設置有銘牌安裝槽34,從而能夠將銘牌安裝在銘牌安裝槽34中,進而使得操作人員能夠方便快捷地找出各個車型所需要的汽車車門內外板間隙檢測工具。
如圖2和圖4所示,銘牌安裝槽34的底面上可以設置有用于與銘牌相連接的安裝孔35,從而方便地實現了操作手柄31與銘牌之間的連接,且在操作手柄31和銘牌出現損壞時,能夠方便地對操作手柄31和銘牌進行更換和維修。
為了能夠使連接桿21與檢測塊之間的連接較為牢固可靠,同時能夠提高該汽車車門內外板間隙檢測工具的強度,連接桿21與第二檢測部可以焊接連接。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汽車車門內外板間隙檢測工具的一般使用過程為:如圖1、圖3以及圖5所示,首先將第一檢測部11插入車門內外板之間的間隙,沿著該間隙的長度方向滑動,用第一檢測部11和第二檢測部12對該間隙進行檢測;若第一檢測部11能夠順利塞入車門內外板之間的間隙內,則表示該間隙的最小極限值合格,再將檢測塊繼續往下塞,使第二檢測部12插入該間隙內,如果第二檢測部12無法塞入該間隙內,則表示該間隙的最大極限值也合格,此時即可判定該間隙合格。如果第一檢測部11和第二檢測部12都無法塞入車門內外板之間的間隙內,說明該間隙過小;如果第一檢測部11和第二檢測部12都能夠塞入車門內外板之間的間隙內,說明該間隙過大;以上兩種情況,均說明車門內外板之間的間隙不合格,此時需要對車門內板41和車門外板42進行調整或返修,以保證玻璃的安裝和升降不會出現問題。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且,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之后,本領域相關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入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