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風力測試實驗裝置領域,具體為一種轉速和傾角對風力影響的實驗裝置。
背景技術:
在進行物理實驗和物理結構設計時,很多時候都需要考慮到風力的問題,模擬風力是很多物理實驗能夠進行下去的必要條件,但是風力本身難以控制,實驗中很難精確掌控,經常由于所需的風力達不到或超出需要的標準而造成實驗的失敗,而能夠精確控制風力的設備耗費的成本高,增加了實驗負擔,現需要一種成本低,能夠準確控制風力的實驗設備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轉速和傾角對風力影響的實驗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轉速和傾角對風力影響的實驗裝置,包括裝置底座,所述裝置底座下部設置有防滑膠墊,所述裝置底座上部一側位置上設置有風板架,所述風板架上設置有軸座,所述軸座通過轉軸與風板轉動配合,所述風板上部設置有指針,所述指針與設置在所述軸座上部的風力尺配合,所述裝置底座中部設置有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均與風筒連接,所述后支架上端還與提桿連接,所述裝置底座另一側位置上設置有電機架,所述電機架下部設置有變頻器,所述變頻器與設置在所述電機架上部的電機電連接,所述電機與扇葉架配合,所述扇葉架上設置有一組扇葉。
優選的,所述防滑膠墊上開設有一組沉頭孔,所述沉頭孔中穿裝有連接螺栓,所述防滑膠墊通過所述連接螺栓與所述裝置底座連接。
優選的,所述風板架下端設置有連接臺階,所述軸座通過軸承與所述轉軸轉動配合,所述風板上設置有軸套,所述軸套與所述轉軸配合。
優選的,所述風力尺上設置有風力刻度,所述風力刻度與所述指針適配。
優選的,所述提桿上端設置有提手,所述風筒一端設置有聚風罩。
優選的,所述電機設置有電機座,所述電機通過所述電機座與所述電機架連接,所述電機一端設置有電插頭。
優選的,所述扇葉一端設置有連接柱,所述連接柱端部開設有一組螺孔,所述連接柱與所述扇葉架配合,所述螺孔與所述扇葉架一端穿裝的定位螺栓適配,所述扇葉架與所述電機的電機軸鍵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轉速和傾角對風力影響的實驗裝置使用時,防滑膠墊可以拆卸和更換,當防滑膠墊損壞時,可靈活取下更換新的防滑膠墊,這樣的設計保證了裝置底座的防滑性能,使用者通過變頻器控制電機的轉速,同時扇葉通過連接柱與扇葉架配合,扇葉架上設置有三個扇葉,扇葉能夠以連接柱為中心在扇葉架上轉動,這樣的設計使得扇葉能夠以連接柱的軸心為中心調節傾角,當傾角調節滿意后,將定位螺栓穿裝在扇葉架上并與連接柱上的其中一個螺孔配合即可完成扇葉的定位,這樣一來,扇葉在旋轉時的轉速和傾角就都可以調節,吹出的風力就可以改變,扇葉吹出的風經過聚風罩聚攏后從風筒吹出吹在風板上,風板在風力作用下繞轉軸轉動,風板上部的指針就可以指示在風力尺上的不同風力刻度上,風力刻度是根據風板的擋風面積、自身重量以及三角函數關系計算得出的,能夠代表風給風板的推力大小,實驗者通過觀察風力刻度就可以知曉風力的大小,直觀簡便;本裝置能夠靈活地調節扇葉的偏轉角度和電機的轉速,通過調整這兩個變量的大小來改變風吹力量,并能夠準確測出風力大小,使用方便,結構簡單,成本低,適合做風力調整實驗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風板架、風板、風力尺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電機軸、扇葉架、扇葉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扇葉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裝置底座,2、防滑膠墊,3、風板架,4、軸座,5、轉軸,6、風板,7、指針,8、風力尺,9、前支架,10、后支架,11、風筒,12、提桿,13、電機架,14、變頻器,15、電機,16、扇葉架,17、扇葉,18、沉頭孔,19、連接螺栓,20、連接臺階,21、軸承,22、軸套,23、風力刻度,24、提手,25、聚風罩,26、電機座,27、電插頭,28、連接柱,29、螺孔,30、電機軸,31、定位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轉速和傾角對風力影響的實驗裝置,包括裝置底座1,所述裝置底座1下部設置有防滑膠墊2,所述裝置底座1上部一側位置上設置有風板架3,所述風板架3上設置有軸座4,所述軸座4通過轉軸5與風板6轉動配合,所述風板6上部設置有指針7,所述指針7與設置在所述軸座4上部的風力尺8配合,所述裝置底座1中部設置有前支架9和后支架10,所述前支架9和所述后支架10均與風筒11連接,所述后支架10上端還與提桿12連接,所述裝置底座1另一側位置上設置有電機架13,所述電機架13下部設置有變頻器14,所述變頻器14與設置在所述電機架13上部的電機15電連接,所述電機15與扇葉架16配合,所述扇葉架16上設置有一組扇葉17,所述防滑膠墊2上開設有一組沉頭孔18,所述沉頭孔18中穿裝有連接螺栓19,所述防滑膠墊2通過所述連接螺栓19與所述裝置底座1連接,所述風板架3下端設置有連接臺階20,所述軸座4通過軸承21與所述轉軸5轉動配合,所述風板6上設置有軸套22,所述軸套22與所述轉軸5配合,所述風力尺8上設置有風力刻度23,所述風力刻度23與所述指針7適配,所述提桿12上端設置有提手24,所述風筒11一端設置有聚風罩25,所述電機15設置有電機座26,所述電機15通過所述電機座26與所述電機架13連接,所述電機15一端設置有電插頭27,所述扇葉17一端設置有連接柱28,所述連接柱28端部開設有一組螺孔29,所述連接柱28與所述扇葉架16配合,所述螺孔29與所述扇葉架16一端穿裝的定位螺栓31適配,所述扇葉架16與所述電機15的電機軸30鍵連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該轉速和傾角對風力影響的實驗裝置時,防滑膠墊2可以拆卸和更換,當防滑膠墊2損壞時,可靈活取下更換新的防滑膠墊2,這樣的設計保證了裝置底座1的防滑性能,使用者通過變頻器14控制電機15的轉速,同時扇葉17通過連接柱28與扇葉架16配合,扇葉架16上設置有三個扇葉17,扇葉17能夠以連接柱28為中心在扇葉架16上轉動,這樣的設計使得扇葉17能夠以連接柱28的軸心為中心調節傾角,當傾角調節滿意后,將定位螺栓31穿裝在扇葉架16上并與連接柱28上的其中一個螺孔29配合即可完成扇葉17的定位,這樣一來,扇葉17在旋轉時的轉速和傾角就都可以調節,吹出的風力就可以改變,扇葉17吹出的風經過聚風罩25聚攏后從風筒11吹出吹在風板6上,風板6在風力作用下繞轉軸5轉動,風板6上部的指針7就可以指示在風力尺8上的不同風力刻度23上,風力刻度23是根據風板6的擋風面積、自身重量以及三角函數關系計算得出的,能夠代表風給風板6的推力大小,實驗者通過觀察風力刻度23就可以知曉風力的大小,直觀簡便。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