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材料檢測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檢測材料韌性的裝置。
背景技術:
韌性一般表示材料在塑性變形和斷裂過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韌性越好,則發生脆性斷裂的可能性越小。韌性可在材料科學及冶金學上,韌性是指當承受應力時對折斷的抵抗,其定義為材料在破裂前所能吸收的能量與體積的比值。韌性檢測是一種能適應和利用多種不同背景噪聲統計特性的檢測理論。
現有技術中,如專利號為201521089317.3,申請日為2015.12.23《一種金屬噴涂件柔韌性檢測臺》,該實用新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手動彎曲或自動彎曲;進行自動彎曲時,彎曲頭對金屬噴涂件的用力均勻,相比于手動彎曲,結果會更加準確。但是該實用新型結構復雜,占用體積大,調節和使用較為麻煩,有待于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現狀,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制作方便、適用范圍廣、操作簡易的檢測材料韌性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檢測材料韌性的裝置,包括底座、第一固定塊、第二固定塊、第一斜塊、第二斜塊、頂緊塊、調節塊和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方對稱設置有第一固定塊和第二固定塊,所述第一固定塊上設置有第一斜塊;所述第二固定塊上設置有第二斜塊;所述調節塊固定在底座的上平面上,所述調節塊的外側設置有頂緊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斜塊與第二斜塊的結構和大小均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調節塊的前端設置有圓弧面,后端設置有第二斜面。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斜塊的下方設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與調節塊前端的圓弧面相接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方便,適用范圍廣,操作簡易,極大地簡化了材料韌性測試的步驟,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檢測材料韌性的裝置,包括底座1、第一固定塊7、第二固定塊8、第一斜塊2、第二斜塊4、頂緊塊5、調節塊6和壓板3;底座1的上方對稱設置有第一固定塊7和第二固定塊8,第一固定塊7上設置有第一斜塊2,第一斜塊2具有旋轉擺動的功能;第一斜塊2與第二斜塊4的結構和大小均相同,第二固定塊8上設置有第二斜塊4,第二斜塊4也具有旋轉擺動的功能;第一斜塊2的下方設置有第一斜面21;調節塊6固定在底座1的上平面上,調節塊6的外側設置有頂緊塊5,同理,第二斜塊4的下方也設置有調節塊6和頂緊塊5;調節塊6的前端設置有圓弧面61,圓弧面61與第一斜塊2下方的第一斜面21相接觸,調節塊6的后端設置有第二斜面62。
使用時,先將帶檢測的材料板9水平放置在第一斜塊2和第二斜塊4上,然后將壓板3豎直放置在材料板9的中心處上方,然后慢慢的向下按壓,材料板9會慢慢凹陷并貼合在第一斜塊2和第二斜塊4內側平面上,若按壓較為輕松,則將兩側的調節塊6和頂緊塊5組合向內側移動相同距離,使得第一斜塊2與第二斜塊4間的夾角減小,然后再次向下按壓壓板3,直至測試出材料板9的韌性極限。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作方便,適用范圍廣,操作簡易,極大地簡化了材料韌性測試的步驟,實用性強。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同等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與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