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數據采集終端,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對環境數據的采集,通常是工作人員攜帶測量設備到需要采集數據的地點進行數據的采集,將數據記錄后攜帶數據回工作場所。比如測量園林中的溫濕度,工作人員想要了解某一區域內的溫度和濕度時,需要到該區域進行實地測量。這種方式極大地增加了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浪費人力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以改善上述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所述:
一種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所述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包括可移動載體和控制電路板,所述控制電路板搭載于所述可移動載體,所述可移動載體包括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用于驅動所述可移動載體,所述控制電路板包括定位裝置、處理器、傳感器、無線傳輸裝置,所述處理器與所述定位裝置、傳感器、無線傳輸裝置、驅動電機均電連接,所述無線傳輸裝置與一服務器通信連接,其中,
所述定位裝置為北斗定位模塊,被配置為生成所述可移動載體的位置數據;
所述傳感器被配置為感測所述可移動載體周圍的環境數據;
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將所述位置數據和所述環境數據發送至所述無線傳輸裝置;
所述無線傳輸裝置被配置為將接收到的位置數據和環境數據發送至服務器。
優選地,所述可移動載體包括底盤、滾輪、轉向系統,所述滾輪和所述轉向系統安裝于所述底盤,所述滾輪與所述轉向系統連接。
優選地,所述轉向系統包括轉向電機、電機驅動器和轉向支架,所述轉向支架與所述轉向電機連接,所述滾輪與所述轉向支架連接,所述轉向電機與所述電機驅動器電連接,所述電機驅動器與所述處理器電連接。
優選地,所述傳感器包括超聲波傳感器和角度傳感器,所述超聲波傳感器和所述角度傳感器與所述處理器電連接,所述超聲波傳感器被配置為發射超聲波并接收由障礙物反射回的超聲波,所述角度傳感器被配置為感測所述障礙物相對于所述可移動載體前進方向的角度,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根據所述超聲波傳感器發射和接收超聲波的時間計算出所述障礙物與所述可移動載體之間的距離,根據所述距離和所述角度傳感器感測的角度向所述電機驅動器發送轉向信號,以使所述電機驅動器控制所述轉向電機旋轉以帶動所述轉向支架移動,以便于所述轉向支架帶動所述滾輪轉向。
優選地,所述傳感器還包括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被配置為感測所述可移動載體周圍的環境溫度數據,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將所述溫度傳感器感測的環境溫度數據發送至所述無線傳輸裝置,所述無線傳輸裝置被配置為將所述環境溫度數據發送至所述服務器。
優選地,所述傳感器還包括濕度傳感器,所述濕度傳感器被配置為感測所述可移動載體周圍的環境濕度數據,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將所述濕度傳感器感測的環境濕度數據發送至所述無線傳輸裝置,所述無線傳輸裝置被配置為將所述環境濕度數據發送至所述服務器。
優選地,所述傳感器還包括煙霧傳感器,所述煙霧傳感器被配置為感測所述可移動載體周圍的煙霧;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在所述煙霧傳感器感測到煙霧時控制所述驅動電機停止轉動。
優選地,所述控制電路板還包括蜂鳴器,所述蜂鳴器與所述處理器電連接,所述蜂鳴器被配置為在所述煙霧傳感器感測到煙霧時報警。
優選地,所述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還包括攝像機,所述攝像機設置于所述可移動載體,所述攝像機與所述處理器電連接,所述攝像機被配置為拍攝視頻數據,所述處理器被配置為將所述視頻數據發送至所述無線傳輸裝置,所述無線傳輸裝置被配置為將接收到的視頻數據發送至服務器。
優選地,所述攝像機包括底座和攝像頭,所述底座包括吸盤和旋轉盤,所述吸盤與所述旋轉盤轉動連接,所述吸盤與所述可移動載體連接,所述攝像頭安裝于所述旋轉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包括可移動載體和控制電路板,所述控制電路板搭載于所述可移動載體,所述可移動載體包括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用于驅動所述可移動載體,所述控制電路板包括定位裝置、處理器、傳感器、無線傳輸裝置,所述處理器與所述定位裝置、傳感器、無線傳輸裝置、驅動電機均電連接,所述無線傳輸裝置與一服務器通信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通過可移動載體搭載傳感器和定位裝置,通過傳感器采集環境數據,通過定位裝置生成可移動載體的位置數據,環境數據與位置數據對應,能夠實現本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的自由移動,以靈活地采集各個可定位環境的環境數據。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的電氣連接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的攝像機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可移動載體10、驅動電機11、底盤12、滾輪13、轉向電機141、電機驅動器142、轉向支架143、控制電路板20、定位裝置21、處理器22、無線傳輸裝置23、超聲波傳感器24、角度傳感器25、溫度傳感器26、濕度傳感器27、煙霧傳感器28、蜂鳴器29、攝像機30、攝像頭31、底座32、旋轉盤321、吸盤322。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請參照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100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100包括可移動載體10和控制電路板20。所述控制電路板20搭載在所述可移動載體10上,比如可以通過螺栓與螺母配合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可移動載體10。在控制電路板20上設置有定位裝置21、處理器22、無線傳輸裝置23、溫度傳感器26和濕度傳感器27。所述定位裝置21、無線傳輸裝置23、溫度傳感器26和濕度傳感器27均與處理器22電連接。其中,所述定位裝置21為北斗定位模塊,被配置為生成所述可移動載體10的位置數據。所述溫度傳感器26被配置為感測所述可移動載體10周圍的環境溫度數據。所述濕度傳感器27被配置為感測所述可移動載體10周圍的環境濕度數據。所述處理器22被配置為將所述位置數據、環境溫度數據、環境濕度數據發送至所述無線傳輸裝置23。所述無線傳輸裝置23被配置為將接收到的位置數據、環境溫度數據和環境濕度數據發送至一與所述無線傳輸裝置23通信連接的服務器。通過將溫度傳感器26和濕度傳感器27搭在在可移動的載體上,使載體移動到需要測量的地點,通過北斗定位模塊將可移動載體的位置實時進行傳輸,便于了解本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100的實時位置,以實現環境溫度和濕度數據的采集準確無誤,同時便于對本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100的準確控制。
本實施例提供的可移動載體10是指可以移動的載體,在本實施例中,可移動載體10包括驅動電機11、底盤12、滾輪13和轉向系統。所述驅動電機11與處理器22電連接。所述驅動電機11用于驅動所述可移動載體10,以使所述可移動載體10移動。所述滾輪13和所述轉向系統安裝于所述底盤12,所述滾輪13與所述轉向系統連接。轉向系統用于控制滾輪13左右移動從而控制所述底盤12轉向。作為一種實施方式,轉向系統包括轉向電機141、電機驅動器142和轉向支架143。所述轉向支架143與所述轉向電機141連接,所述滾輪13與所述轉向支架143連接,所述轉向電機141與所述電機驅動器142電連接,所述電機驅動器142與所述處理器22電連接。其中,所述電機驅動器142用于驅動該轉向電機141正轉和反轉。轉向電機141轉動時,帶動轉向支架143向左或向右移動,轉向支架143移動過程中,帶動滾輪13移動,從而實現轉向的目的。
為了讓本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100自動轉向,本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100還包括超聲波傳感器24和角度傳感器25。所述超聲波傳感器24和所述角度傳感器25均與所述處理器22電連接。所述超聲波傳感器24和所述角度傳感器25均設置在控制電路板20上。該超聲波傳感器24和角度傳感器25的設置,主要用于對本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100的避障。
所述超聲波傳感器24被配置為發射超聲波并接收由障礙物反射回的超聲波。所述角度傳感器25被配置為感測所述障礙物相對于所述可移動載體10前進方向的角度。所述處理器22被配置為根據所述超聲波傳感器25發射和接收超聲波的時間計算出所述障礙物與所述可移動載體10之間的距離,根據所述距離和所述角度傳感器感測的角度即可定位出障礙物的位置,處理器22定位出障礙物的位置后,向所述電機驅動器142發送轉向信號,以使所述電機驅動器142控制所述轉向電機141向特定方向旋轉以帶動所述轉向支架143移動,轉向支架143帶動所述滾輪13轉向,以實現轉向避開障礙物的目的。
進一步地,本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100還包括煙霧傳感器28、蜂鳴器29和攝像機30。所述煙霧傳感器28與處理器22、蜂鳴器29均電連接,所述煙霧傳感器28設置在控制電路板20上。所述攝像機30與處理器22電連接。
請參照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100的電氣連接示意圖。
所述煙霧傳感器28被配置為感測所述可移動載體10周圍的煙霧情況。當煙霧傳感器28感測到煙霧時,證明周圍可能有火情,所述處理器22被配置為在控制所述驅動電機11停止轉動,以保證本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100的安全性,防止被損壞,此外,為了提醒周圍的人群火情,所述蜂鳴器29被配置為在所述煙霧傳感器28感測到煙霧時報警。
所述攝像機30設置于所述可移動載體10上。該攝像機30與處理器22電連接。所述攝像機30被配置為拍攝視頻數據。所述處理器22被配置為將所述視頻數據發送至所述無線傳輸裝置23,以便于所述無線傳輸裝置23將接收到的視頻數據發送至服務器。攝像機30的設置,使位于控制室或者其他地方的工作人員,能夠查看本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100周圍的實際圖像。優選的,請參照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100的攝像機30的結構示意圖。
所述攝像機30包括底座32和攝像頭31。所述底座32包括吸盤322和旋轉盤321。所述吸盤322與所述旋轉盤321轉動連接,所述吸盤322與所述可移動載體10的底盤12連接,所述攝像頭31安裝于所述旋轉盤321,攝像頭31可以相對于吸盤322旋轉360°,以獲得更加廣泛的視角。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包括可移動載體和控制電路板。所述控制電路板搭載于所述可移動載體,所述可移動載體包括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用于驅動所述可移動載體,所述控制電路板包括定位裝置、處理器、傳感器、無線傳輸裝置,所述處理器與所述定位裝置、傳感器、無線傳輸裝置、驅動電機均電連接,所述無線傳輸裝置與一服務器通信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通過可移動載體搭載傳感器和定位裝置,通過傳感器采集環境數據,通過定位裝置生成可移動載體的位置數據,環境數據與位置數據對應,能夠實現本基于北斗定位通信的智能移動數據采集終端的自由移動,以靈活地采集各個可定位環境的環境數據。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實用新型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