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氧化碳中毒現場檢測領域,特別是一種便攜式快速定性的一氧化碳中毒檢測儀。
背景技術:
由于檢測和判定一氧化碳中毒需要動用大型的電子設備,人員攜帶到現場檢測很不方便,原有的檢測方法只能是將一氧化碳中毒人員的血液帶回到實驗室進行檢測,然而這種檢測方法存在如下不足:1、浪費時間;2、因需要通過大型設備檢測,給檢測工作帶來滯后性,不能為現場勘測及時的提供需要的結果。如果不能及時的檢測結果會極大的影響公安法醫現場勘查工作,因此設計一種結構最簡便、加測快速,檢測效果直接的裝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設計了一種便攜式快速定性的一氧化碳中毒檢測儀。
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便攜式快速定性的一氧化碳中毒檢測儀,包括電加熱容器,電加熱容器的頂端開口處設有復合式扣蓋,所述復合式扣蓋是由內蓋、沿著內蓋邊緣設置的圓筒形側壁以及扣在圓筒形側壁上邊緣上的頂蓋共同構成的,內蓋的中心位置上設有圓形的通孔,通孔處鑲嵌有尼龍套,尼龍套中由上向下插裝有待測試試管,所述待測試試管的上端端口處塞有塞子,電加熱容器的上端開口處設有內螺紋且側壁的下邊緣處設有與之相匹配的外螺紋,復合式扣蓋通過內外螺紋與電加熱容器連接,頂蓋下邊緣設有外螺紋且側壁上邊緣處設有與之相匹配的內螺紋,頂蓋通過內外螺紋與側壁上邊緣連接。
所述電加熱容器為用于燒開水的電加熱沸騰杯、電加熱壺或者電加熱鍋。
所述尼龍套的上邊沿處設有用于搭接在通孔上的尼龍套外翻邊。
所述待測試試管的上端開口處設有用于搭接在尼龍套上的試管外翻邊。
所述頂蓋上設有排放水蒸氣的頂蓋孔。
利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制作的便攜式快速定性的一氧化碳中毒檢測儀,結構簡單,攜帶方便,能夠快速檢測定性一氧化碳中毒結果,解決了一氧化碳中毒現場進行檢測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便攜式快速定性的一氧化碳中毒檢測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尼龍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內蓋和圓筒形側壁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待測試試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加熱容器;2、內蓋;3、圓筒形側壁;4、頂蓋;5、通孔;6、尼龍套;7、待測試試管;8、尼龍套外翻邊;9、試管外翻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描述,如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便攜式快速定性的一氧化碳中毒檢測儀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一種便攜式快速定性的一氧化碳中毒檢測儀,包括電加熱容器1,電加熱容器的頂端開口處設有復合式扣蓋,所述復合式扣蓋是由內蓋2、沿著內蓋邊緣設置的圓筒形側壁3以及扣在圓筒形側壁上邊緣上的頂蓋4共同構成的,內蓋的中心位置上設有圓形的通孔5,通孔處鑲嵌有尼龍套6,尼龍套中由上向下插裝有待測試試管7,所述待測試試管的上端端口處塞有塞子,電加熱容器的上端開口處設有內螺紋且側壁的下邊緣處設有與之相匹配的外螺紋,復合式扣蓋通過內外螺紋與電加熱容器連接,頂蓋下邊緣設有外螺紋且側壁上邊緣處設有與之相匹配的內螺紋,頂蓋通過內外螺紋與側壁上邊緣連接。其中,所述電加熱容器1為用于燒開水的電加熱沸騰杯、電加熱壺或者電加熱鍋;所述尼龍套6的上邊沿處設有用于搭接在通孔5上的尼龍套外翻邊8;所述待測試試管7的上端開口處設有用于搭接在尼龍套上的試管外翻邊9;所述頂蓋4上設有排放水蒸氣的頂蓋孔。
在本技術方案中,電加熱容器是用于燒水的便攜式的沸騰杯、電加熱壺或電加熱鍋等工具,且用于燒水的沸騰杯、電加熱壺或電加熱鍋都是透明的。將帶血液的待測試試管尼龍套件上固定,尼龍套件作為支撐帶血液的待測試試管的支撐固定結構,使帶血液的待測試試管懸浮在開水杯內,再將復合式扣蓋的頂蓋擰緊密封好后即可通過電加熱使水沸騰燒制100度,5-10分鐘后,待測試試管中的血會產生顏色上的變化,若是一氧化碳中毒的待測試試管中的血液會變成磚紅色,這個實驗的測試結果完全是法醫工作中者摸索的經驗所得。原有的檢測方法只能將一氧化碳中毒的血液帶回到實驗室檢測,浪費時間而且需要使用大型設備,無疑給檢測工作帶來滯后,不能給快速反應現場勘測需要的及時結果,因沒有良好的設備檢測給公安法醫現場勘查工作帶來極為不便。
在本技術方案中,頂蓋為益氣蓋,擰開后看見內蓋,在內蓋中心垂直位置打孔,將尼龍套件鑲嵌到內蓋中心垂直打孔的位置,將溶血的待測試試管蓋上蓋兒放進尼龍套件內孔內,待測試試管口邊沿大于尼龍套內孔直徑將試管口搭接在尼龍套件上,使試管不完全進入水中又保證蒸汽順著加熱杯頂蓋孔排出。尼龍套件翻邊直徑大于內蓋中心垂直位置通孔的直徑。
上述技術方案僅體現了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優選技術方案,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變動均體現了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