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平度檢測工具,屬于水平度檢測領域。
背景技術:
某些大型設備裝配時,由于其尺寸大,長度有時十幾米,甚至更長達到幾十米,為保證設備裝配安裝精度、能夠正常運行,設備水平。安裝裝配中,設備裝配的支撐面有較高的水平度要求。傳統工藝在檢測支撐面水平度時,通常采用水平儀進行測量,由于水平儀尺寸較短,對于檢測較大支撐面的水平度時,必須分段測量,然后,通過綜合計算,得到總體水平度。該方法操作繁瑣、且測量數據誤差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傳統工藝采用水平儀檢測較大支撐面的水平度時,存在操作繁瑣、測量誤差大等問題,而提供一種水平度檢測工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水平度檢測工具,包括測量器和連通管;
測量器包括測量器本體、測量器上蓋和深度千分尺;
測量器本體為上端開口的筒形件,測量器本體的底面為平面,測量器本體的側壁開有豎直方向透明的觀察窗,測量器本體的側壁下方開有連通孔;測量器本體上端開口處通過測量器上蓋封裝,測量器上蓋中心開有安裝孔,深度千分尺安裝在測量器上蓋的安裝孔內,深度千分尺的前端固定測量錐;多個測量器分別布置在待測平面的各個測量點,每個測量器分別通過各自的連通孔與連通管連接,使所有測量器通過連通管管路連通。
測量時,將各個測量器分別布置在待測平面的各個測量點,并向各個測量器組成的連通管路內注入測量液,測量液的液面高度高于連通孔的上沿,通過每個測量器內調節深度千分尺插入深度,使深度千分尺前端的測量錐接觸水面,水面會產生波紋,記錄此刻的千分尺讀數,得出每個測量器的測量值。由于所有測量器為連通管路,測量液在所有各個測量器內的水平高度至是一致的,以任意一個測量器的測量值為基準值,其它各測量值與基準值比較,得出各測量點水平度。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水平度檢測工具,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解決了大型設備裝配平面的水平度測量問題,測量精度高,便于攜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水平度檢測工具使用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水平度檢測工具中測量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待測平面,2-測量器,3-連通管,4-深度千分尺,5-測量器上蓋,6-測量錐,7-測量液,8-連通孔,9-測量器本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水平度檢測工具,如圖1所示,包括測量器2和連通管3;
如圖2所示,測量器2包括測量器本體9、測量器上蓋5和深度千分尺4;
測量器本體9為上端開口的筒形件,測量器本體9的底面為平面,測量器本體9的側壁開有豎直方向透明的觀察窗,測量器本體9的側壁下方開有連通孔8;測量器本體9上端開口處通過測量器上蓋5封裝,測量器上蓋5中心開有安裝孔,深度千分尺4安裝在測量器上蓋5的安裝孔內,深度千分尺4的前端固定測量錐6;多個測量器分別布置在待測平面1的各個測量點,每個測量器分別通過各自的連通孔8與連通管3連接,使所有測量器通過連通管3管路連通。
測量時,將各個測量器分別布置在待測平面1的各個測量點,并向各個測量器組成的連通管路內注入測量液7,測量液7的液面高度高于連通孔8的上沿,通過每個測量器內調節深度千分尺4插入深度,使深度千分尺4前端的測量錐6接觸水面,水面會產生波紋,記錄此刻的千分尺讀數,得出每個測量器的測量值。由于所有測量器為連通管路,測量液在所有各個測量器內的水平高度至是一致的,以任意一個測量器的測量值為基準值,其它各測量值與基準值比較,得出各測量點水平度。
基座1水平支撐板的讓位空間左側通過刮板架11固定刮板12和回墨板14,刮板12和回墨板14位于絲網架10的絲網上方;
基座1水平支撐板的讓位空間右側導軌連接滑座3,滑座3通過軸承水平連接滑座轉軸,且滑座轉軸與固定座轉軸的軸線一致,滑座3在導軌上的移動方向與滑座轉軸與固定座轉軸的軸線平行;滑座3左側的滑座轉軸上套接固定動夾板4,滑座3右側的滑座轉軸上套接固定手柄7;
托架2底部為水平支撐板,托架2水平支撐板的上板面固定有產品安裝架,托架2水平支撐板的下方與豎直氣缸16相連,豎直氣缸16控制托架2上下豎直運動,托架2水平支撐板的右端通過連桿13與滑座3相連,托架2上下豎直運動時通過連桿帶動滑座3水平滑動。
工作過程:
印刷前,托架2位于豎直氣缸16行程的下位,筒形件產品水平放置在托架2的產品安裝架上,通過豎直氣缸16控制托架2向上抬起產品,同時托架2通過連桿13帶動滑座3向固定座5一側滑動;當筒形件產品向上運動至側壁與絲網架10的絲網接觸時,滑座3向固定座5一側滑動到位,使固定座5右側的定夾板6與滑座3左側的動夾板4將筒形件產品兩端夾緊;旋轉與滑座轉軸固定的手柄7,帶動筒形件產品以及與固定座轉軸固定的定夾板6和齒輪8旋轉同步旋轉,齒輪8旋轉使與其嚙合的齒條9向后壓縮彈簧15,與齒條9固定的絲網架10相對刮板12向后運動,使絲網架10內的絲網對下端滾動接觸的筒形件產品進行環面印刷,當絲網運動至其末端與刮板12對正時,一次印刷完成。松開手柄7,齒條9在彈簧15的作用下向前運動,帶動與齒條9固定的絲網架10相對回墨板向前運動,對絲網回墨。通過豎直氣缸16控制托架2向下移動,同時托架2通過連桿13帶動滑座3向固定座5相反一側滑動,使固定座5右側的定夾板6與滑座3左側的動夾板4松開筒形件產品的兩端,卸下印刷后筒形件產品,重新放置帶印刷筒形件產品后按照上述操作再次完成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