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透鏡檢測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便攜式濾鏡光學性能檢測裝置及其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攝影濾鏡的光學性能是衡量濾鏡品質的重要參數,濾鏡光學性能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攝影效果。市場上各種假冒品、次品濾鏡較多,普通的消費者、經銷商難以準確的分辨濾鏡質量的好壞。目前主要有兩種方法來判別攝影濾鏡的光學質量。第一種是專業的方法,專業的濾鏡質量檢測是跟據輻射度學和光度學原理,建立的光學性能檢測系統進行測試,檢測過程復雜、成本高,只有專業的實驗室才有條件進行,普通消費者乃至大部分經銷商都無能為力;第二種是經驗的方法,直接用眼睛觀察拍照的成像效果,以此判斷濾鏡質量的好壞。由于人眼的個體差異,檢測存在人為因素,且需要有足夠的經驗,才可能做出相對準確的判斷,所以這種方法的檢測結果可能因人、因時而異,缺乏科學性和客觀性,更難以定量表述。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便攜式濾鏡光學性能檢測裝置及其檢測方法。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便攜式濾鏡光學性能檢測裝置,包括中部鏤空的轉臺、平行面光源、濾鏡、光傳感器陣列、驅動電機和測控電路;所述濾鏡設置在所述轉臺上并可隨著所述轉臺轉動,所述平行面光源和光傳感器陣列相對設置在所述濾鏡的兩側,所述平行面光源出射的平行光穿過所述濾鏡后由所述光傳感器陣列接收,所述驅動電機與所述轉臺傳動連接;所述測控電路包括信號處理電路、主控制電路和驅動電路,所述光傳感器陣列與所述信號處理電路電連接,所述信號處理電路、主控制電路和驅動電路順次串聯,所述驅動電機與所述驅動電路電連接,并驅動所述轉臺轉動,所述主控制電路與所述平行面光源電連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便攜式濾鏡光學性能檢測裝置,簡化了專業光學性能檢測的繁瑣過程,操作簡單,可方便快捷的檢測濾鏡的多種光學參數,結構緊湊,體積小,便于攜帶,可以有效解決市場上濾鏡的光學性能檢測和質量鑒別問題。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進一步:所述平行面光源包括準直透鏡和發光源,所述發光源設置在所述準直透鏡的焦點位置處,且所述發光源出射的光線穿過所述準直透鏡后形成平行光向上出射至所述光傳感器陣列。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述方式可以使得位于所述準直透鏡焦點位置處的所述發光源出射的光線穿過所述準直透鏡后形成均勻的平行光,并照射到光傳感器陣列,確保所述光傳感器陣列接收均勻的平行光線,從而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進一步:所述平行面光源包括準直透鏡、發光源和平面鏡,所述發光源設置在所述準直透鏡的中心位置處,且所述平面鏡設置在所述準直透鏡的二分之一焦距位置處,使得所述發光源在所述平面鏡中所成的虛像與所述準直透鏡的焦點重合,且所述發光源出射的光線經過所述準直透鏡反射后形成平行光向上出射至所述光傳感器陣列。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所述上述方式可以使得位于所述準直透鏡的中心位置處的發光源出射的光線經過所述平面鏡反射后形成均勻的平行光,并照射到光傳感器陣列,確保所述光傳感器陣列接收均勻的平行光線,從而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進一步:所述光傳感器陣列包括多個光電傳感器,且多個所述光電傳感器均勻分布在所述濾鏡遠離所述平行面光源的一側。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所述光電傳感器均勻設置,可以使得所述平行面光源1出射的平行光線穿過所述濾鏡2后均勻被所述光傳感器陣列接收,使得檢測的結果更加準確,減小誤差。進一步:所述信號處理電路包括多路模擬開關、第一級濾波電路、放大電路、第二級濾波電路、電壓跟隨電路和ad轉換電路,多個所述光電傳感器均與所述多路模擬開關連接,所述多路模擬開關、第一級濾波電路、放大電路、第二級濾波電路、電壓跟隨電路和ad轉換電路順次串聯,所述ad轉換電路與所述主控制電路電連接。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光傳感器陣列輸出的模擬信號經過多路模擬開關進入公共通道后,依次經過第一次濾波、放大、第二次濾波處理后,再經過電壓跟隨電路并進行ad轉換,得到計算機可以識別的數字信號,并由主控制電路根據數字信號計算出所述濾鏡的光學參數。進一步: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轉臺的邊沿位置處傳動連接,并驅動所述轉臺帶動所述濾鏡轉動。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述方式可以使得所述驅動電機更加平穩的驅動轉臺轉動,從而更加平穩的帶動所述濾鏡轉動,進而可以更加準確的檢測所述濾鏡的光學參數。進一步:所述主控制電路包括單片機,所述單片機分別與所述平行面光源、信號處理電路和驅動電路電連接。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單片機控制所述平行面光源的工作狀態,且單片機通過驅動電路控制電機轉動,從而控制轉臺帶動濾鏡轉動,同時,單片機根據所述信號處理電路輸出的數字信號計算所述濾鏡的光學參數,并進行存儲。進一步:所述主控制電路還包括人機交互裝置,所述人機交互裝置與所述單片機電連接。進一步:所述人機交互裝置包括顯示器和鍵盤,所述顯示器和鍵盤分別與所述單片機電連接。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所述顯示器可以實時顯示監測結果,方便檢測人員實時了解;通過所述鍵盤方便對所述主控制電路進行功能選擇,比如復位、開始檢測或停止檢測等,非常方便。進一步:所述主控制電路還包括狀態指示燈,所述狀態指示燈與所述單片機電連接。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所述狀態指示燈可以顯示所述主控制電路的工作狀態,比如可以通過控制所述狀態指示燈的閃爍頻率和/或顏色指示不同的工作狀態。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濾鏡光學性能檢測方法,其采用所述的便攜式濾鏡光學性能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測控電路控制平行面光源出射平行光,平行光穿過所述濾鏡后到達光傳感器陣列;所述光傳感器陣列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所述測控電路將所述電信號依次進行一次濾波處理、放大處理、二次濾波處理、電壓跟隨處理和ad轉換處理,得到數字信號,根據所述數字信號計算出穿過所述濾鏡后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并根據所述平行面光源出射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和穿過所述濾鏡后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計算所述濾鏡的光學性能指標,具體包括:透光率、均勻度、偏振度和偏色;其中,所述測控電路控制轉臺帶動所述濾鏡轉動,并檢測所述濾鏡各區域的光學性能指標。本發明的一種濾鏡光學性能檢測方法,檢測方法科學合理,檢測結果定量表示,排除了人為因素的干擾,可以有效解決市場上濾鏡的光學性能檢測和質量鑒別問題,方便的為消費者和經銷商對濾鏡品質鑒定提供可靠的參考,成本較低,非常適合大面積推廣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便攜式濾鏡光學性能檢測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一種便攜式濾鏡光學性能檢測裝置電路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平行面光源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平行面光源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的光傳感器陣列分布區域示意圖。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平行面光源,2、濾鏡,3、光傳感器陣列,4、信號處理電路,5、主控制電路,6、驅動電機,7、驅動電路,8、單片機,9、顯示器,10、鍵盤,11、狀態指示燈,12、轉臺;101、準直透鏡,102、發光源,103、平面鏡。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便攜式濾鏡光學性能檢測裝置,包括中部鏤空的轉臺12、平行面光源1、濾鏡2、光傳感器陣列3、驅動電機6和測控電路;所述濾鏡2設置在所述轉臺12上并可隨著所述轉臺12轉動,所述平行面光源1和光傳感器陣列3相對設置在所述濾鏡的兩側,所述平行面光源1出射的平行光穿過所述濾鏡2后由所述光傳感器陣列3接收,所述驅動電機6與所述轉臺12傳動連接;所述測控電路包括信號處理電路4、主控制電路5和驅動電路7,所述光傳感器陣列3與所述信號處理電路4電連接,所述信號處理電路4、主控制電路5和驅動電路7順次串聯,所述驅動電機6與所述驅動電路7電連接,并驅動所述轉臺12轉動,所述主控制電路5與所述平行面光源1電連接。實際中,所述濾鏡2水平設置在所述轉臺12的上方,所述驅動裝置6驅動轉臺12帶動所述濾鏡2水平轉動,所述平行面光源1設置在所述濾鏡2的下方,所述光傳感器陣列3為條狀并平行于所述濾鏡2設置,其一端位于所述濾鏡2的中心,另一端位于所述濾鏡2的邊緣,且所述光傳感器陣列3設置在所述濾鏡2的上方,并與所述平行面光源1相對設置在所述濾鏡2的半徑方向,確保所述平行面光源1出射的平行光不受轉臺12的遮擋,并經由所述轉臺12穿過所述濾鏡2的非中心區域后由所述光傳感器陣列3接收,這樣,隨著所述轉臺12帶動所述濾鏡2轉動,所述平行面光源1出射的平行光即可穿過所述濾鏡2的不同區域,從而實現對濾鏡2的不同區域全覆蓋檢測。本發明中,所述平行面光源1采用直徑為d的圓柱形結構,具體有如下兩種實現方式:如圖3所示,優選地,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平行面光源1包括準直透鏡101和發光源102,所述發光源102設置在所述準直透鏡101的焦點(焦距為f)位置處,且所述發光源102出射的光線穿過所述準直透鏡101后形成平行光向上出射至所述光傳感器陣列3。通過上述方式可以使得位于所述準直透鏡101焦點位置處的所述發光源102出射的光線穿過所述準直透鏡101后形成均勻的平行光,并照射到光傳感器陣列3,確保所述光傳感器陣列3接收均勻的平行光線,從而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如圖4所示,優選地,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平行面光源1包括準直透鏡101、發光源102和平面鏡103,所述發光源102設置在所述準直透鏡101的中心位置處,且所述平面鏡103設置在所述準直透鏡101的二分之一焦距(焦距為f)位置處,使得所述發光源102在所述平面鏡103中所成的虛像與所述準直透鏡101的焦點重合,且所述發光源102出射的光線經過所述準直透鏡101反射后形成平行光向上出射至所述光傳感器陣列3。通過所述上述方式可以使得位于所述準直透鏡101的中心位置處的發光源102出射的光線經過所述平面鏡103反射后形成均勻的平行光,并照射到光傳感器陣列3,確保所述光傳感器陣列3接收均勻的平行光線,從而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上述兩個實施例中,所述準直透鏡101采用菲涅爾透鏡,所述發光源102包括rgb三色光源和紫外光源。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要檢測濾鏡的偏振度,所以所述濾鏡2必須要轉動起來。為了檢測過程的方便,將濾鏡2均勻劃分成八個扇形區域,如圖5所示。圖5中圓形虛線區域s1為平行面光源1照射在所述濾鏡2上形成的光斑,落在圓形虛線區域s1內的扇形陰影區域s2是光傳感器陣列3的分布區域,通過驅動電路7驅動轉臺12帶動所述濾鏡2八次旋轉,每次旋轉45度,就可以測得整個濾鏡2的鏡面信息。當然,光傳感器陣列3的布設方式有多種,此處僅舉一例進行示意性說明,實際應用中不僅限于這一種方式,這里不做任何限定。為了控制所述濾鏡2轉動角度的精度,本實施例中,所述驅動電機選用步進電機,所述驅動電路采用對應的驅動芯片,可以實現對濾鏡2轉動角度的精準控制。本發明中,所述光傳感器陣列3包括多個光電傳感器,且多個所述光電傳感器均分分布在所述濾鏡2遠離所述平行面光源1的一側。通過所述光電傳感器均勻設置,可以使得所述平行面光源1出射的平行光線穿過所述濾鏡2后均勻被所述光傳感器陣列接收,使得檢測的結果更加準確,減小誤差。本發明中,所述信號處理電路4包括多路模擬開關、第一級濾波電路、放大電路、第二級濾波電路、電壓跟隨電路和ad轉換電路,多個所述光電傳感器均與所述多路模擬開關連接,所述多路模擬開關、第一級濾波電路、放大電路、第二級濾波電路、電壓跟隨電路和ad轉換電路順次串聯,所述ad轉換電路與所述主控制電路5電連接。所述光傳感器陣列3輸出的模擬信號經過多路模擬開關進入公共通道后,依次經過第一次濾波、放大、第二次濾波處理后,再經過電壓跟隨電路并進行ad轉換,得到計算機可以識別的數字信號,并由主控制電路5根據數字信號計算出所述濾鏡2的光學參數,比如透光率、偏振度、均勻度和偏色等。優選地,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驅動電機6的輸出軸與所述轉臺12的邊沿位置處傳動連接,并驅動所述轉臺12帶動所述濾鏡2轉動。通過上述方式可以使得所述驅動電機6更加平穩的驅動轉臺12轉動,從而更加平穩的帶動所述濾鏡2轉動,進而可以更加準確的檢測所述濾鏡2的光學參數。本發明中,所述主控制電路5包括單片機8,所述單片機8分別與所述平行面光源1、信號處理電路4和驅動電路7電連接。單片機8控制所述平行面光源1的工作狀態,且單片機8通過驅動電路7控制電機轉動,從而控制轉臺12帶動濾鏡2轉動,同時,單片機8根據所述信號處理電路4輸出的數字信號計算所述濾鏡2的光學參數,并進行存儲。具體地,所述單片機8控制所述平行面光源1出射平行光,并穿過所述濾鏡2后到達光傳感器陣列3,所述光傳感器陣列3將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再將多路電信號通過模擬多路開關切換依次輸入到公共信號通道中,并經由第一級濾波電路、放大電路、第二級濾波電路和電壓跟隨電路進行處理,再通過ad轉換將放大后的電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并輸出至單片機8,所述單片機8根據所述數字信號計算出穿過所述濾鏡2后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并根據所述平行面光源1出射的光信號性能指標與穿過所述濾鏡2后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進行比較,計算出所述濾鏡2的光學性能指標,包括透光率、均勻度、偏振度和偏色。并且,所述單片機同時控制轉臺12帶動所述濾鏡轉動,以檢測所述濾鏡2各個區域。優選地,所述單片機8計算出穿過所述濾鏡2光信號的性能指標后,所述單片機8還采用校正因子對所述光信號的性能指標進行校正,并根據所述平行面光源1出射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和經過校正后的穿過所述濾鏡2的光信號性能指標計算所述濾鏡2的光學性能指標;其中,所述校正因子為采用標準濾鏡測得的光信號性能指標實際值與標準值之間的偏差。通過對穿過所述濾鏡2光信號的性能指標進行校正,可以減小由于測量裝置自身引起的誤差,使得得到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更加準確。對于校正因子,測量時預先采用一個光學性能指標已知的標準濾鏡設置在所述轉臺12上,并用上述方法測量所述標準濾鏡的光學性能實際指標值,并根據所述標準濾鏡的光學性能實際指標值與標準值計算出校正因子,并且二者之間的偏差為系統性誤差,由測量裝置引起。實際中,所述平行面光源1出射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通過如下方式獲取:在測試待測的濾鏡2之前,將待測的濾鏡2取下,使得所述平行面光源1出射的光線不經過任何阻礙,直接到達所述光傳感器陣列3,并根據上述方法計算出所述平行面光源1出射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值,再通過上述校正因子對所述平行面光源1出射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值進行校正,并用校正后的光平行面光源1出射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作為計算濾鏡2的性能指標的依據。優選地,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主控制電路5還包括人機交互裝置,所述人機交互裝置與所述單片機8電連接。優選地,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人機交互裝置包括顯示器9和鍵盤10,所述顯示器9和鍵盤10分別與所述單片機8電連接。通過所述顯示器9可以實時顯示監測結果,方便檢測人間實時了解;通過所述鍵盤10方便對所述主控制電路5進行功能選擇,比如復位、開始檢測或停止檢測等,非常方便。優選地,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主控制電路5還包括狀態指示燈11,所述狀態指示燈11與所述單片機8電連接。通過所述狀態指示燈11可以顯示所述主控制電路5的工作狀態,比如可以通過控制所述狀態指示燈11的閃爍頻率和/或顏色指示不同的工作狀態。本發明的便攜式濾鏡光學性能檢測裝置,具有以下優點:第一,簡化了專業光學性能檢測的繁瑣過程,即使用戶無相關專業知識也可順利操作;第二,將多種功能集合到一個裝置上,可方便快捷的檢測攝影濾鏡的多種光學參數;第三,裝置結構設計緊湊,體積較小,且采用電池和外接電源的雙供電模式,具有良好的便攜性與適應性;第四,成本較低,非常適合大面積推廣使用。所以本發明的檢測裝置可以有效解決市場上濾鏡的光學性能檢測和質量鑒別問題,方便的為消費者和經銷商對濾鏡品質鑒定提供可靠的參考,并且,本發明的檢測裝置的實際尺寸為167*113*70mm(長*寬*高),便于攜帶,非常方便。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濾鏡光學性能檢測方法,包括:測控電路控制平行面光源1出射平行光,平行光穿過所述濾鏡2后到達光傳感器陣列3;所述光傳感器陣列3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測控電路將所述電信號依次進行一次濾波處理、放大處理、二次濾波處理、電壓跟隨處理和ad轉換處理,得到數字信號,根據所述數字信號計算出穿過所述濾鏡2后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并根據所述平行面光源1出射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和穿過所述濾鏡2后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計算所述濾鏡2的光學性能指標,具體包括:透光率、均勻度、偏振度和偏色;其中,所述測控電路控制轉臺12帶動所述濾鏡2轉動,并檢測所述濾鏡2各區域的光學性能指標。實際中,如果光傳感器陣列3采用光敏二極管,則還需將光敏二極管轉換成電壓,然后在進行一次濾波處理、放大處理、二次濾波處理、電壓跟隨處理和ad轉換處理,得到數字信號。為了表述的方便和統一做如下規定:采用菲涅爾透鏡準直rgb光源照明,將開機自檢光照強度作為所述平行面光源1出射光信號的光照強度,記為ir、ig、ib,穿過待測濾鏡2后的光信號,其光照強度記為ir′、ig′、ib′,光傳感器陣列的探測點數為n,角標r、g、b,分別表示紅、綠、藍三種光照情形,光傳感器陣列3的任一個探測點i處的透光率記為ti。另外,為了便于說明,本實施例中,所述濾鏡2選用圓偏振鏡進行解釋。對于濾鏡2的透光率計算,采用如下方法:對于光傳感器陣列3的任一個探測點i有:則所述濾鏡2的總透光率t為:對于所述濾鏡2的均勻度,采用如下算法:定義濾鏡2的均勻度為鏡片上各點透光率的離散程度,可以用透光率的平均偏差來表示,即濾鏡的均勻度為:由上式可知,α的值越小,濾鏡的透光率越均勻,說明濾鏡生產技術高,各處厚度一致性好,平均偏差小;反之則說明濾鏡生產技術低,各處厚度一致性差,平均偏差大,質量不好。對于濾鏡2的偏振度,采用如下算法:配合旋轉式掃描探測,偏振度得以方便測量,在光傳感器陣列3中選用其中一個做為偏振度測量的專用傳感器,其上方裝配有固定的檢偏器。執行旋轉操作時,單片機8實時采集該傳感器的信號,旋轉一圈后,記錄到最大光強為imax,最小光強為imin,則偏振度表達式為:由于圓偏振鏡內含有一片1/4波片,測量時將其放置在光源方向一側。理論上分析,這樣的放置方式,不會影響起偏器的線偏振光的產生,對偏振度的測量沒有影響。為了設備功能的正常實現,對此進行了實驗驗證。實驗對比了在光源和起偏器之間插入1/4波片的前后,偏振度的測量結果。表1記錄了此次實驗的數據。表11/4波片對偏振度測量的影響實驗數據從表中可以看出,1/4波片的插入對偏振度測量的結果沒有明顯影響。可以注意到表中imin的數值一直保持在0.001μa附近,這是因為此時的光電流已經到達了電流表的最小測量極限,其真實值已經小到電流表無法測量的程度。但這對偏振度的計算造成的影響很有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從表中還可以注意到在插入1/4波片后,imax值會降低,造成此現象的可能原因是1/4波片對光產生了吸收。對于濾鏡2的偏色,采用如下算法:由于偏色表示的是色彩的相對變化情況,主要是與純白色比較來判斷待測光偏向于哪個顏色。無論裝置空載自檢時所測的光強為何值,都可以將其rgb值認為是(255,255,255)(即純白)。相較于常用的歸一化操作,這里或可稱之為“歸白化”操作。所以放入濾鏡后測得的出射光的相對rgb值的計算式為:將計算出來的相對rgb值與表2中的標準值比較,判斷其值更接近于哪個標準顏色,則該標準顏色就可認為是待測濾鏡的偏色方向。由于傳感器的光譜響應與人眼的視見函數有差別,測量偏色時,嚴格來說需要對傳感器進行人眼視見函數校正,得到一個校正參數。但從上式可以看出,這里采用的是比值算法,分子、分母同時乘上一個相同的校正參數,不會對最后的計算結果產生影響。所以不需要對傳感器進行人眼視見函數校正。表2常見顏色rgb標準值表顏色rgb值純白255,255,255純紅255,0,0橙色255,165,0純黃255,255,0純綠0,128,0青色0,255,255純藍0,0,255紫色128,0,128純黑0,0,0優選地,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計算出穿過所述濾鏡2光信號的性能指標后,采用校正因子對所述光信號性能指標進行校正,并根據所述平行面光源1出射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和經過校正后的穿過所述濾鏡2的光信號性能指標計算所述濾鏡2的光學性能指標;其中,所述校正因子為采用標準濾鏡測得的光信號性能指標實際值與標準值之間的偏差。通過對穿過所述濾鏡2光信號的性能指標進行校正,可以減小由于測量裝置自身引起的誤差,使得得到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更加準確。對于校正因子,測量時預先采用一個光學性能指標已知的標準濾鏡設置在所述轉臺12上,并用上述方法測量所述標準濾鏡的光學性能實際指標值,并根據所述標準濾鏡的光學性能實際指標值與標準值計算出校正因子,并且二者之間的偏差為由測量裝置引起的系統性誤差。實際中,所述平行面光源1出射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通過如下方式獲取:在測試待測的濾鏡2之前,將待測的濾鏡2取下,使得所述平行面光源1出射的光線不經過任何阻礙,直接到達所述光傳感器陣列3,并根據上述方法計算出所述平行面光源1出射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值,再通過上述校正因子對所述平行面光源1出射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值進行校正,并用校正后的光平行面光源1出射的光信號的性能指標作為計算濾鏡2的性能指標的依據。本發明的一種濾鏡光學性能檢測方法,檢測方法科學合理,檢測結果定量表示,排除了人為因素的干擾,可以有效解決市場上攝影濾鏡的光學性能檢測和質量鑒別問題,方便的為消費者和經銷商對濾鏡品質鑒定提供可靠的參考,成本低較低,非常適合大面積推廣使用。另外,本發明裝置采用自給光源的方式,且將內部光路與外界隔離,最大程度的避免了外界環境光對測量可能產生的影響;本發明采用自動化的檢測過程,除放置待測濾鏡、選擇檢測參數和啟動檢測之外檢測過程中無需人工參與。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