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巖石三軸試驗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巖石試驗的300KN作動器。
背景技術:
在天然條件下,地殼和工程巖體是在復雜的組合應力狀態下產生變形和破壞的。巖體是一種復雜的地質體,處于復雜的三維應力場中,巖體破壞通常是由于其所賦存的應力狀態發生改變引起的。常規三軸巖石力學試驗一般都是對巖石施加一定的圍壓,然后保持圍壓不變(即σ2=σ3)增加最大主應力σ1使巖石發生破壞,這種試驗方法只能研究軸對稱的應力狀態,不適用于中間主應力對巖體強度和變形的影響。真三軸試驗可以解決常規三軸試驗不能反映的復雜應力路徑的演化問題,通過主應力σ1,σ2,σ3的獨立變化,可以體現巖體實際受荷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用于巖石試驗的300KN作動器,本實用新型產品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設計中加入了傳感器的應用,靈敏度高,施加的控制力穩定。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巖石試驗的300KN作動器,包括設于外部的承壓座,承壓座內中心軸位置處安裝有傳壓柱,傳壓柱一端固定在承壓座的側壁上,其另一端連接活塞一端的桿部,活塞另一端的桿部外端點處連接連桿,連桿連接第二傳感器,連桿靠近活塞的一端安裝有環形的緊固套,緊固套外側套接壓帽;
活塞外側套裝有油缸,油缸通過螺栓與承壓座進行固定,油缸與活塞之間設有過渡塞,過渡塞的外端部安裝有環形的倍帽,過渡塞和油缸之間的接觸面上設有O型圈,過渡塞和活塞之間的接觸面上設有導向帶、斯特封和防塵圈,活塞的塞部外側環套有格萊圈;
傳壓柱與活塞連接處外部套裝有傳感器座,傳感器座上安裝有第一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是:
優選地,感器座靠近活塞的一端處安裝有圓螺母。
優選地,第一傳感器為輪輻式傳感器。
優選地,第二傳感器為交流大量程位移傳感器。
優選地,防塵圈為J型無骨架防塵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設計的300KN作動器用于巖石的三軸試驗設備中,通過采用兩個傳感器,分別是位移傳感器和負荷傳感器,負荷傳感器用于油缸的加載,位移傳感器用于測量油缸的振幅位移,油缸為擾動缸,以一定的頻率和振幅進行動態擾動,通過給巖石樣品的六個面加載,測量試樣變形,然后通過測量數據計算出樣品相應的彈性模量、抗壓強度等。本實用新型產品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設計中加入了傳感器的應用,靈敏度高,施加的控制力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其中,1-承壓座,2-傳壓柱,3-傳感器座,4-連桿,5-活塞,6-倍帽,7-過渡塞,8-油缸,9-壓帽,10-緊固套,11-第一傳感器,12-格萊圈,13-O型圈,14-導向帶,15-斯特封,16-防塵圈,17-第二傳感器,18-圓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巖石試驗的300KN作動器,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設于外部的承壓座1,承壓座1內中心軸位置處安裝有傳壓柱2,傳壓柱2一端固定在承壓座1的側壁上,其另一端連接活塞5一端的桿部,活塞5另一端的桿部外端點處連接連桿4,連桿4連接第二傳感器17,連桿4靠近活塞5的一端安裝有環形的緊固套10,緊固套10外側套接壓帽9;活塞5外側套裝有油缸8,油缸8通過螺栓與承壓座1進行固定,油缸8與活塞5之間設有過渡塞7,過渡塞7的外端部安裝有環形的倍帽6,過渡塞7和油缸8之間的接觸面上設有O型圈13,過渡塞7和活塞5之間的接觸面上設有導向帶14、斯特封15和防塵圈16,活塞5的塞部外側環套有格萊圈12;傳壓柱2與活塞5連接處外部套裝有傳感器座3,傳感器座3上安裝有第一傳感器11。
感器座3靠近活塞5的一端處安裝有圓螺母18;第一傳感器11為輪輻式傳感器;第二傳感器17為交流大量程位移傳感器;防塵圈16為J型無骨架防塵圈。
本實施例設計的300KN作動器用于巖石的三軸試驗設備中,通過采用兩個傳感器,分別是位移傳感器和負荷傳感器,負荷傳感器用于油缸的加載,位移傳感器用于測量油缸的振幅位移,油缸為擾動缸,以一定的頻率和振幅進行動態擾動,通過給巖石樣品的六個面加載,測量試樣變形,然后通過測量數據計算出樣品相應的彈性模量、抗壓強度等。本實用新型產品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設計中加入了傳感器的應用,靈敏度高,施加的控制力穩定。
以上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按照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