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檢測水中氣體濃度的檢測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檢測水中氣體濃度的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對于海洋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氫等氣體的檢測由來已久。早在20世紀50年代, 日本、美國、英國等國的科學家就開始利用重量法和平衡壓力法等手段測量海水中溶解的 無機碳含量。例如,傳統的海洋二氧化碳檢測方法主要有庫倫滴定法、氣相色譜法和紅外分 光光度法。
[0003] 庫倫滴定法是將庫侖儀和專利電解液相結合的檢測方法,它利用化學試劑滴定溶 解在庫倫池中的二氧化碳數量。該方法由Johnson K.M.等人在1985年首次提出,其優點是 以電量為檢測標準,無需基準物質,因此可以達到較高的靈敏度,但其預處理復雜,且影響 因素多,其干擾離子多達幾十種,同時滴定起點和終點不易控制,易造成較大誤差;另外, 所用電極易受污染腐蝕,無法實現長時間測量。
[0004] 氣相色譜法是指用氣體作為順序相的色譜法,它用于測量海水二氧化碳的原理如 下:利用空氣循環栗,使被測海水樣品與所取的海平面上空氣達到壓力平衡(在平衡狀態 下,認為水樣與空氣中的相等),然后將平衡后的氣體通入氣相色譜分析,得到色譜圖,最 后經過一系列分析計算,得到海水的二氧化碳濃度。近年來,隨著氣相色譜分離技術和相關 學科的發展,氣相色譜的檢測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可以達到較高的精度,但其屬于取樣分析 法,通常是采集樣本后進行實驗室測定,操作繁瑣,易帶來二次污染,同時,該方法對運行環 境要求苛刻,設備復雜,所需樣品量大,測量時間長,無法滿足在線監測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5]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全部或部分缺陷,提供一種用于檢測水中氣 體濃度的檢測裝置。
[0006]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用于檢測水中氣 體濃度的檢測裝置包括氣體滲透管、比色池、試劑袋、廢液袋、密封的栗閥艙和耐靜水壓的 控制艙;所述氣體滲透管和比色池設置于栗閥艙和控制艙外;所述栗閥艙開設有栗閥艙 孔,該栗閥艙孔用平衡膜57密封覆蓋且栗閥艙內充滿硅油而使栗閥艙的內外實現壓力平 衡;所述控制艙內設有微處理器芯片、光電轉換與I/V轉換電路、A/D轉換芯片、栗閥控制開 關電路、第一 LED光源、第二LED光源、第一光電二極管、第二光電二極管、支座和半透半反 鏡,第一 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的激發光的中心波長不同;栗閥艙內設有微流量栗、三通 閥和兩通閥;所述光電轉換與I/V轉換電路的輸入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光電二極管、第二光 電二極管電連接,光電轉換與I/V轉換電路的輸出端與A/D轉換芯片的輸入端電連接,A/ D轉換芯片的輸出端與所述微處理器芯片的輸入端電連接,所述栗閥控制開關電路的輸入 端、第一 LED光源、第二LED光源分別與微處理器芯片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三通閥、微流量 栗、兩通閥分別與栗閥控制開關電路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支座上設有"十"字型通道,所述 半透半反鏡置于所述"十"字型通道的兩條子通道的內部交匯處,所述"十"字型通道的其 中一條子通道的兩端端口分別設有所述第二LED光源、所述第二光電二極管;該"十"字型 通道的另一條子通道的一端的端口設有所述第一 LED光源,該子通道的另一端的端口與入 射光纖的一端連接;所述入射光纖的另一端與所述比色池的入射光纖接頭連接,所述比色 池的透射光纖接頭通過透射光纖與所述第一光電二極管連接;所述比色池的入口與所述氣 體滲透管的出口連通,所述氣體滲透管的入口與所述微流量栗的出口連通,所述微流量栗 的進口與所述三通閥的公共出口端連通,所述三通閥的一個進口端與試劑袋連通,所述比 色池的出口與所述兩通閥的進口端連通,所述兩通閥的出口端與所述廢液袋連通。
[0007]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清洗液袋,所述清洗液袋與所述三通閥的另一個進 口端連通。
[0008]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試劑艙,所述試劑袋和/或廢液袋置于所述試劑艙 內。
[0009]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試劑艙,所述試劑袋、清洗液袋、廢液袋中的任一個 或任幾個置于所述試劑艙內。
[0010]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控制艙內還設有數據存儲芯片,所述數據存儲芯片的 輸入端與所述微處理器芯片的輸出端電連接。
[0011]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數據存儲芯片的輸出端與外部的PC機連接。
[0012]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微處理器芯片與外部的PC機連接。
[0013]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半透半反鏡與所述"十"字型通道的兩條子通道的夾角 均為45。。
[0014]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 LED光源和第二LED光源的激發光進入比色池而 被比色池中的試劑與被測氣體的滲透平衡液吸收后均能夠出現最大吸收效應。
[0015]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被測氣體為二氧化碳,第一 LED光源的激發光的中心 波長為620nm,第二LED光源的激發光的中心波長為430nm,試劑袋中的試劑為BTB試劑。
[0016]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可通過對水體中的 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氫等被測氣體敏感的試劑與被測氣體的滲透平衡液在一定波長的光 吸收效應做原位分析,實現對水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氫等氣體的濃度進行原位和在 線監測,克服了現有技術無法在深海等極端壓力條件下開展水體中氣體濃度的監測問題。 (2)本實用新型檢測裝置通過栗、閥及管路的合理布局,實現不同測量周期的滲透平衡液在 管路的前后相接的順序流動,進而實現對水體中被測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等)進行連續 監測,具有耐高壓、量程寬、靈敏度高、操作簡單和檢測成本低等優點,排除了樣品的二次 污染、采樣頻率受限等缺點,為解決被測氣體的原位和在線監測問題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 徑。(3)本實用新型可消除由于光源不穩定帶來的誤差,使得本實用新型檢測裝置即使在水 下長時間運行也具有非常高的測量精度。
【附圖說明】
[0017] 圖1為本實用新型用于檢測水中氣體濃度的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 圖2為控制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0019] 圖3為本實用新型檢測裝置光學檢測模塊與控制模塊的連接示意圖;
[0020] 圖4為本實用新型檢測裝置的氣體采集模塊的示意圖;
[0021] 圖5為本實用新型檢測裝置的氣體滲透管采集水體中二氧化碳的示意圖;
[0022] 圖6為本實用新型檢測裝置的栗閥艙的下蓋的結構示意圖;
[0023] 圖7為利用本實用新型檢測裝置檢測標準水樣得到的二氧化碳的系統響應值與 標準二氧化碳氣體濃度的對應關系曲線。
[0024] 圖中,1.水密接插件,2.控制艙,2a.控制艙的上蓋,2b.控制艙的下蓋,2c.控制 模塊,2d.支座,2e.電池,21. LED光源,22. LED光源,23.入射光纖,23a.入射光纖密封壓 套,32.透射光纖,32a.透射光纖密封壓套,24.第一光電二極管,25.第二光電二極管,26. 半透半反鏡,3.比色池,3a.入射光纖接頭,3b.透射光纖接頭,3c.比色池入口,3d.比 色池出口,3e.8比色池固定架,3f.比色池固定架,35.排出液管,35a.排出液管密封壓 套,4.氣體滲透管,4a.氣體滲透管入口,4b.氣體滲透管出口,4c.銅網罩,43.滲透液 管,5.栗閥艙,5a.栗閥艙的上蓋,5b.栗閥艙的下蓋,5c.固定桿,5d.固定桿,5e.水密連 接線,51.三通閥,52.微流量栗,53.兩通閥,54.進液管,54a.進液管密封壓套,55.栗閥 艙孔,56.平衡膜壓套,57.平衡膜,6.試劑艙,6b.試劑艙的下蓋,61.試劑袋,61a.試劑連 接管,61b.試劑連接管密封壓套,62.清洗液袋,62a.清洗連接管,62b.清洗連接管密封壓 套,63.廢液袋,63a.廢液連接管,63b.廢液連接管密封壓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25]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6] 如圖1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檢測裝置包括控制艙 2、比色池3、氣體滲透管4、栗閥艙5和試劑艙6。
[0027] 如圖1所示,可在控制艙2的上蓋2a的中心設有通孔,在該通孔處安裝6芯的水 密接插件1 ;控制艙2的下蓋2b和栗閥艙5的上蓋5a之間通過固定桿5c和固定桿5d固 定連接;試劑艙6與栗閥艙5的下蓋5b固定安裝在一起;氣體滲透管4和比色池3設置于 控制艙2的外部。其中,比色池3與控制艙2的下蓋2b固定安裝在一起。優選地,本實用 新型使用銅網罩4c包裹住氣體滲透管4,并且,通過銅網罩4c與栗閥艙5的上蓋5a固定 連接而將氣體滲透管4與栗閥艙5固定安裝在一起。使用本實用新型檢測裝置時,比色池 3和氣體滲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