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轂單元負游隙檢測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于檢測輪轂單元裝配完成后檢測其負游隙值的設備,屬于輪轂單元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輪轂單元裝配質量的檢測是機動車輛安全性能檢測的重要組成部分。負游隙值直接影響了輪轂單元的使用壽命,當負游隙值不夠時,輪轂軸承在受載狀態下容易松曠形成振動;當負游隙值過大時,滾道的接觸應力過大而產生早期疲勞;同時合理的游隙值也決定著輪轂單元裝配質量的好壞。
[0003]目前負游隙的檢測是采用檢測卸載力的方式間接反映負游隙值。對輪轂單元在外圈上逐漸施加一個軸向壓力,在該壓力的作用下,內側鋼球原始受壓狀態下的彈性變形逐漸減小,在施加壓力的同時,撥叉不斷撥動鋼球。當在一定的扭矩下剛好能夠撥動鋼球時,認為內側鋼球處于預緊與松弛的臨界狀態,此時的軸向壓力為工件的卸載力。
[0004]這種檢測負游隙值的方式間接反映游隙值,不直觀。重復性不好,同一件重復測試偏差較大,并不能真實的反應游隙值,尤其是直接撥鋼球的產品。并且撥鋼球產品撥叉對鋼球有劃傷的可能,這就影響了輪轂單元的裝配質量,同時給車輛的安全性能帶來極大的隱串
■/Ql、O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輪轂單元負游隙檢測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測量指標精確的輪轂單元負游隙檢測設備。
[0006]本實用新型的輪轂單元負游隙檢測設備,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7]該設備,包括個正游隙檢測裝置和內圈再壓入裝置,兩個裝置通過工件輸送線連接;正游隙檢測裝置包括正游隙主架、游隙測量夾緊機構、正游隙主軸測量機構、測量升降機構和工件頂升機構,正游隙主架上安裝有正游隙上工裝板,正游隙上工裝板的上部設置有正游隙主軸測量機構和測量升降機構,正游隙上工裝板的底部設置有游隙測量夾緊機構,游隙測量夾緊機構與測量升降機構連接,工件頂升機構設置在主架上;內圈再壓入裝置包括內圈主架、上部測量機構和下部頂升機構,上部測量機構設置在內圈主架的上部,下部頂升機構設置在內圈主架的下部。
[0008]所述正游隙主軸測量機構包括正游隙主軸、正游隙位移傳感器和正游隙上工裝,正游隙主軸安裝在正游隙上工裝板上,正游隙主軸的上部設置有正游隙位移傳感器,正游隙位移傳感器安裝到正游隙夾緊塊安裝座上,正游隙主軸的下部安裝有正游隙上工裝。
[0009]所述游隙測量夾緊機構由正游隙夾板安裝板和夾緊氣缸,夾緊氣缸安裝在正游隙夾板安裝板上,正游隙夾板安裝板連接在正游隙主架上,正游隙夾板安裝板上設置有圓孔。當工件由下部頂升機構頂升至該圓孔處,夾緊氣缸前進并夾緊工件,使工件固定。
[0010]所述測量升降機構包括正游隙小氣缸,正游隙小氣缸安裝在正游隙小氣缸安裝板上,正游隙小氣缸安裝板設置在正游隙上工裝板上,正游隙小氣缸與立柱安裝板連接。立柱安裝板與正游隙夾板安裝板連接。正游隙夾緊機構夾緊工件后,正游隙小氣缸啟動,帶動工件升降。
[0011]所述工件頂升機構包括游隙測量工件頂升氣缸和正游隙滑板,正游隙滑板上安裝有旋轉機構和正游隙頂升機構,游隙測量工件頂升氣缸安裝在正游隙主架上,并與正游隙滑板連接,正游隙滑板通過滑塊安裝在正游隙主架上的滑軌上。所述旋轉機構包括電機、頂軸,電機和頂軸之間連接有傳動機構,頂軸安裝在正游隙滑板上,電機固定在正游隙滑板上,頂軸的上部安裝有下壓頭座,頂軸下部與正游隙頂升機構連接。所述正游隙頂升機構采用正游隙頂緊氣缸,正游隙頂緊氣缸安裝在正游隙滑板上。
[0012]所述上部測量機構包括內圈再壓入氣缸,內圈再壓入氣缸安裝在正游隙主架上部,內圈再壓入氣缸上連接有壓力傳感器固定套,壓力傳感器固定套內部安裝有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固定套的另一端連接在內圈再壓入滑塊上,內圈再壓入滑塊的底部通過導向套設置有位移傳感器。
[0013]所述下部頂升機構包括內圈再壓入升降氣缸和墊塊氣缸,兩個氣缸均安裝在正游隙主架下部,內圈再壓入升降氣缸上連接有頂頭,頂頭位于再壓入下部墊塊的下方,再壓入下部墊塊安裝在再壓入下部升降板上,再壓入下部升降板的上部安裝有下工裝支撐座;墊塊氣缸上安裝有再壓入氣缸墊塊。當再壓入升降氣缸將工件頂起時,墊塊氣缸將再壓入氣缸墊塊推至再壓入下部墊塊的下方,起到支撐保護工件的作用。
[0014]本實用新型采用位移傳感器測量內圈的下降位移量,得到輪轂單元的負游隙值。在測試過程中,輸送線將工件運送到正游隙檢測裝置的工位,在該工位內圈不壓裝到位,通過上下移動法蘭盤和內圈測量正游隙值;正游隙檢測裝置工位測試合格的工件,再通過輸送線輸送到內圈再壓入裝置工位;在內圈再壓入裝置的工位,控制一定的壓力,將內圈壓裝到位后,檢測內圈壓入到位的位移變化量,根據正游隙值得出輪轂單元的負游隙值。在內圈再壓入工位檢測完成后,輸送工件至下一個工位。
[0015]本實用新型自動化程度高,測量精度高,實現了輪轂單元的負游隙值檢測,篩選出合格工件,保證了輪轂單元的質量,提高了機動車輛安全性能。
【附圖說明】
[0016]圖I是本實用新型負游隙檢測設備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正游隙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正游隙檢測裝置的下部結構側視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內圈再壓入工位結構的示意圖。
[0020]圖5是內圈再壓入工位的下部結構后視圖。
[0021 ]其中:I、計算機柜,2、輸送線,3、三聯體,4、減震墊腳,5、計算機顯示屏,6、PLC(可編程控制器)電氣柜,7、報警三色燈,8、四立柱安裝板,9、正游隙小氣缸安裝板,10、正游隙位移傳感器,11、正游隙主軸,12、軸套,13、正游隙上工裝板,14、第一夾緊氣缸,15、正游隙夾板安裝板,16、主動輪,17、正游隙伺服電機,18、正游隙頂緊氣缸,19、正游隙滑板,20、同步帶,21、從動輪,22、正游隙下端軸承座,23、游隙測量工件頂升氣缸,24、第二夾緊氣缸,25、上工裝防落銷,26、正游隙夾緊塊安裝座,27、護套夾緊塊,28、正游隙小氣缸,29、正游隙下壓頭,30、滑軌,31、正游隙固定角板,32、正游隙頂升連接板,33、滑塊,34、內圈再壓入氣缸,35、上板,36、導向立柱,37、壓力傳感器固定套,38、內圈再壓入滑塊,39、導向套,40、立板,41、下工裝支撐座,42、再壓入下部升降板,43、再壓入下部墊塊,44、再壓入氣缸墊塊,45、下板,46、再壓入升降氣缸,47、頂頭,48、墊塊氣缸,49、正游隙臺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2]本實用新型的輪轂單元負游隙檢測設備主要檢測輪轂單元的內圈壓裝后的軸承的負游隙值。本實用新型分為兩個裝置,一個正游隙檢測裝置,一個內圈再壓入裝置,兩個裝置均采用框架式結構。如圖I所示,各裝置的主架由工業型材構建,主架上的門安裝有有機玻璃,在門關閉時可觀察設備運行狀態,起到防護作用。主架門窗上端設置有安全防護裝置,該裝置采用電子門鎖。除了在等待狀態和結束工作狀態外,電子門鎖都處于保護狀態。這時,如果有人打開設備門窗,設備都會緊急停止,報警以保護人身和設備安全。由于電子門鎖引起的停機狀態,必須進行人工復位后,設備從該工位起點重新工作。在兩個裝置的主架上用于放置工件的位置裝有工件有無識別裝置,該裝置采用反射式光電開關,用于識別工件的有無,用于自控系統的互鎖。當設備上沒有工件時,操作啟動開關是無效的。輸送線2從兩工位內部穿過,輸送線2將工件由托盤運送至各個工位。正游隙檢測工位的正游隙主架右側安裝有給氣動元件提供氣源的三聯體3。內圈再壓入工位的內圈主架上部設置有報警三色燈7,當在設備運行過程中出現故障時,報警三色燈報警提示操作人員;內圈主架的右側安裝有PLC電氣機柜6,PLC電氣機柜6主要包括觸摸屏和電氣按鈕,是設備的電氣控制系統;內圈主架的左側安裝有計算機機柜I,其主要由計算機顯示屏5、鍵盤和鼠標組成;內圈主架的后部安裝有GB (掛壁)控制箱。正游隙主架和內圈主架底部四角都安裝有減震墊腳4,起到支撐、穩定設備的作用,并能減少外部環境對精確測量的影響。
[0023]如圖2和圖3所示,正游隙檢測裝置包括正游隙主架、游隙測量夾緊機構、正游隙主軸測量機構、測量升降機構和工件頂升機構。正游隙主架中部設有正游隙臺板49,用來承載工裝。正游隙臺板49上通過四根立柱安裝有正游隙上工裝板13,正游隙上工裝板13的上部安裝有正游隙主軸測量機構和測量升降機構,正游隙上工裝板13的底部設置有游隙測量夾緊機構,游隙測量夾緊機構與測量升降機構連接。工件頂升機構設置在正游隙臺板49的后方。
[0024]正游隙主軸測量機構包括正游隙主軸11、正游隙位移傳感器10和正游隙上工裝。正游隙主軸11通過軸套12安裝在正游隙上工裝板13上,正游隙主軸11的上部設置有正游隙位移傳感器10,正游隙位移傳感器10的外部有保護套,防止在操作過程中受到損傷。正游隙位移傳感器10通過護套夾緊塊27安裝到正游隙夾緊塊安裝座26上,并固定在軸套12上。正游隙主軸11的下部通過連接盤安裝有正游隙上工裝,在連接盤上設置有上工裝防落銷25,防止正游隙上工裝落下。
[0025]游隙測量夾緊機構由正游隙夾板安裝板15、第一夾緊氣缸14和第二夾緊氣缸24組成。第一夾緊氣缸14和第二夾緊氣缸24分別設置在正游隙夾板安裝板15的兩側。正游隙夾板安裝板15設置在正游隙臺板49與正游隙上工裝板13之間的立柱上。正游隙夾板安裝板15的中間設計有圓孔,當工件由下部頂升機構頂升至該圓孔處,兩個夾緊氣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