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自動水質分析儀的水供應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自動水質分析儀的水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一級純水池、一二級純水池、一廢水排放池和一水樣池;一級純水池與二級純水池、二級純水池與廢水排放池和廢水排放池與水樣池之間通過一溢流裝置連接;位于一級純水池與二級純水池之間的溢流裝置高于位于二級純水池與廢水排放池之間的溢流裝置。在一級純水池上連接一用于引入純水的第一管道;在水樣池上遠離廢水排放池的一側連接一用于引入待測水樣的第二管道。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避免檢測用純水受到污染,從而提高檢測的精準度。
【專利說明】
一種全自動水質分析儀的水供應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供水系統,特別是關于一種全自動水質分析儀的水供應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當今世界面臨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水環境作為工農業廢物的最終排放點之一,其受到的污染越來越嚴重。特別是水環境中接納了各種類型的有毒污染物,它對水生態系統和人體健康構成了嚴重的威脅。為了保障水環境安全,迫切需要實時在線監測受污染水體中數量和種類日益增多的環境污染物。根據需要,研究人員設計開發了不同類型的全自動在線水質分析儀,并將其用于環境水體的水質監測。
[0003]目前,由于發光細菌的水質綜合急性毒性測試具有檢測污染物種類多、靈敏度高和操作簡單等特點,所以市場上出現了許多基于發光細菌的全自動水質生物急性毒性分析儀。通過使用取樣器將發光細菌、純水、水樣、標準物質和鹽液在上述分析儀中進行混合,從而完成水樣毒性的分析測試。然而在測試過程中,由于純水很容易受到來自取樣器殘留液體的污染,從而對水質分析結果產生干擾,因此需要對儀器的水供應系統進行改造,以避免污染純水供應管路。
【發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防止檢測用純水污染且使用方便的全自動水質分析儀的水供應系統。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全自動水質分析儀的水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一級純水池、一二級純水池、一廢水排放池和一水樣池;所述一級純水池與所述二級純水池、所述二級純水池與所述廢水排放池以及所述廢水排放池與所述水樣池之間分別通過一溢流裝置連接;位于所述一級純水池與所述二級純水池之間的所述溢流裝置高于位于所述二級純水池與所述廢水排放池之間的所述溢流裝置。
[0006]在所述一級純水池上連接一用于引入純水的第一管道;在所述水樣池上遠離所述廢水排放池的一側連接一用于引入待測水樣的第二管道。
[0007]在所述二級純水池的底部設置有一第一排水口,在所述第一排水口上設置有一控制閥。
[0008]在所述廢水排放池的底部設置有一第二排水口。
[0009]所述一級純水池、所述二級純水池、所述廢水排放池與所述水樣池呈并排設置;所述一級純水池、所述二級純水池、所述廢水排放池與所述水樣池的截面分別呈矩形。
[0010]所述一級純水池的截面呈倒“L”形,所述二級純水池與所述廢水排放池的截面分別呈矩形,所述水樣池的截面呈圓形;所述二級純水池、所述廢水排放池與所述水樣池依次設置在所述一級純水池的內側。
[0011]在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上分別連接一蠕動栗。
[0012]所述溢流裝置為溢流堰或溢流管。
[0013]所述一級純水池、所述二級純水池、所述廢水排放池與所述水樣池分別設置在一載體上。
[0014]本實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設置了一級純水池和一二級純水池,一級純水池與二級純水池通過一溢流裝置連接,能夠保證一級純水池頂部多余的純水流向二級純水池,從而使清洗用純水和檢測用純水分開,避免清洗用純水污染檢測用純水,本實用新型能夠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2、本實用新型在一級純水池上連接一用于引入純水的管道,在水樣池上遠離廢水排放池的一側連接一用于引入待測水樣的管道,能夠不斷地將新鮮的純水輸送至一級純水池上,并且不斷地將待測水樣輸送至水樣池內,能夠使一級純水池和水樣池內的水流能夠得到不斷地更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3、本實用新型一級純水池與二級純水池之間的溢流裝置高于二級純水池與廢水排放池之間的溢流裝置,一級純水池內頂部多余的檢測用純水流向二級純水池,二級純水池內頂部多余的清洗用純水流向廢水排放池,能夠使二級純水池內的清洗用純水得到更好的替換。4、本實用新型在連接一級純水池和連接水樣池的各管道上均設置了一蠕動栗,能夠分別實現對流入水樣池內水樣和一級純水池內純水的流量的控制,從而避免了浪費。5、本實用新型在二級純水池的底部設置有一排水口,在排水口上設置有一控制閥,能夠將二級純水池中的水全部排出,從而能夠避免交叉污染。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0018]實施例一
[0019]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一一級純水池1、一二級純水池2、一廢水排放池3和一水樣池4。一級純水池I用于盛放測試用的純水,在水質測試過程中與相關溶液混合使用。二級純水池2用于盛放清洗用的純水,在測試過程中用于清洗取樣器或整個水質毒性測試系統。一級純水池I與二級純水池2、二級純水池2與廢水排放池3以及廢水排放池3與水樣池4之間分別通過一溢流裝置5連接,能夠保證一級純水池I頂部多余的純水流向二級純水池2,二級純水池2與水樣池4中頂部多余的水流分別流向廢水排放池3中。其中,位于一級純水池I與二級純水池2之間的溢流裝置5高于位于二級純水池2與廢水排放池3之間的溢流裝置5,用于保證二級純水池2中的水流能夠得到更好的更新。
[0020]上述實施例中,一級純水池1、二級純水池2、廢水排放池3與水樣池4呈并排設置。
[0021]上述實施例中,一級純水池1、二級純水池2、廢水排放池3與水樣池4的截面分別呈矩形。
[0022]上述實施例中,在水樣池4上遠離廢水排放池3的一側連接一用于引入待測水樣的管道6,能夠不斷地將新鮮的待測水樣輸送至水樣池4內,以便于水樣池4內新舊水樣的完全替換。
[0023]上述實施例中,在二級純水池2的底部設置有一排水口21,在排水口 21上設置有一控制閥(圖中未示出),當控制閥開啟時,能夠將二級純水池2中的水全部排出。
[0024]上述實施例中,在廢水排放池3的底部設置有一排水口31,能夠及時將廢水排放池3中的廢水排出。
[0025]上述實施例中,在一級純水池I上連接一用于引入純水的管道7,能夠不斷地將新鮮的純水輸送至一級純水池I內。
[0026]上述實施例中,溢流裝置5可以為溢流堰或溢流管。
[0027]上述實施例中,一級純水池1、二級純水池2、廢水排放池3與水樣池4分別設置在一載體8上。
[0028]實施例二
[0029]如圖2所示,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不同在于:一級純水池I的截面呈倒“L”形、水樣池4的截面呈圓形,且二級純水池2、廢水排放池3與水樣池4依次設置在一級純水池I的內側,用于滿足本實施例中全自動水質分析儀的檢測需求。其中,本實施例中的全自動水質分析儀采用繞固定軸旋轉的機械臂進行操作控制,機械臂旋轉到上述各水池上方之后,通過設置在機械臂上的配液裝置抽取一級純水池I中的純水或者將廢水排入廢水排放池3內。其中,在管道6和管道7上均連接一蠕動栗9,能夠分別實現對流入水樣池4內水樣和一級純水池I內純水的流量的控制。
[0030]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新鮮純水通過管道7輸送至一級純水池I中,一級純水池I中的純水通過溢流裝置5輸送至二級純水池2,這樣能夠實現一級純水池I和二級純水池2中均盛有純水。待測水樣通過管道6輸送至水樣池4中。二級純水池2和水樣池4中的多余的水流能夠分別通過溢流裝置5輸送至廢水排放池3內。廢水排放池3中的廢水通過排水口 31不斷的排出。通過使用取樣器抽取一級純水池I中的純水和水樣池4的水樣進行混合后在全自動水質分析儀中進行檢測。當取樣器每次取樣結束后,在二級純水池2中進行清洗,這樣能夠防止取樣器再使用時產生交叉污染。在二級純水池2中清洗結束后,及時打開排水口 21上的控制閥,將二級純水池2中的清水排出。
[0031]上述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結構、連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變化的,凡是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行的等同變換和改進,均不應排除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外。
【主權項】
1.一種全自動水質分析儀的水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級純水池、一二級純水池、一廢水排放池和一水樣池;所述一級純水池與所述二級純水池、所述二級純水池與所述廢水排放池以及所述廢水排放池與所述水樣池之間分別通過一溢流裝置連接;位于所述一級純水池與所述二級純水池之間的所述溢流裝置高于位于所述二級純水池與所述廢水排放池之間的所述溢流裝置。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水質分析儀的水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級純水池上連接一用于引入純水的第一管道;在所述水樣池上遠離所述廢水排放池的一側連接一用于引入待測水樣的第二管道。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水質分析儀的水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二級純水池的底部設置有一第一排水口,在所述第一排水口上設置有一控制閥。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水質分析儀的水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廢水排放池的底部設置有一第二排水口。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水質分析儀的水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純水池、所述二級純水池、所述廢水排放池與所述水樣池呈并排設置;所述一級純水池、所述二級純水池、所述廢水排放池與所述水樣池的截面分別呈矩形。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水質分析儀的水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純水池的截面呈倒“L”形,所述二級純水池與所述廢水排放池的截面分別呈矩形,所述水樣池的截面呈圓形;所述二級純水池、所述廢水排放池與所述水樣池依次設置在所述一級純水池的內側。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水質分析儀的水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上分別連接一蠕動栗。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水質分析儀的水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裝置為溢流堰或溢流管。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自動水質分析儀的水供應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純水池、所述二級純水池、所述廢水排放池與所述水樣池分別設置在一載體上。
【文檔編號】G01N35/00GK205594014SQ201620238684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5日
【發明人】汪用志, 何苗, 宋保棟, 韓世同, 王建淼
【申請人】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