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一種屬性訪問控制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屬性值的使用,為車載控制系統的跨進程通信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屬性值通常存儲于車載控制系統的rom(readonlymemory,只讀存儲器)中,車載控制系統開機后被調入ram(ramdomaccess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中,中央處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每次進行屬性值訪問時,都需要對ram進行輸入/輸出(i/o)訪問操作,同時也存在調用函數的入棧、出棧操作流程。當一個屬性值在系統運行中,需要被頻繁訪問時,就會反復進行ram訪問的輸入/輸出和對調用函數的入棧、出棧操作,從而消耗大量的cpu資源和時間,進而影響車載控制系統的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種屬性訪問控制方法和裝置,旨在減少屬性訪問時消耗的cpu資源和時間,提高車載控制系統的性能。
為達以上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出一種屬性訪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篩選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將所述目標只讀屬性值保存到全局變量中;
將對所述目標只讀屬性值的訪問指向所述全局變量。
可選地,所述篩選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的步驟包括:
獲取預設時間內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
統計出所述訪問記錄中各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
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可選地,所述篩選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的步驟包括:
獲取預設時間內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
統計出所述訪問記錄中各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
判斷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的數量是否超過預設數量;
當沒有超過預設數量時,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當超過預設數量時,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所述第二閾值大于所述第一閾值。
可選地,所述篩選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的步驟包括:
獲取預設時間內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
統計出所述訪問記錄中各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
判斷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的數量是否超過預設數量;
當沒有超過預設數量時,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當超過預設數量時,從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中,按照訪問頻率從大到小的順序選取預設數量個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可選地,所述獲取預設時間內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的步驟包括:
在訪問屬性的通用接口處添加用于打印只讀屬性值的名稱的調試日志;
從所述調試日志中獲取預設時間內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
可選地,所述預設時間的取值范圍為10-20分鐘。
可選地,所述第一閾值的取值范圍為15-25次/分鐘。
可選地,所述預設數量的取值范圍為8-15。
可選地,所述將對所述目標只讀屬性值的訪問指向所述全局變量的步驟包括:
將所述目標只讀屬性值對應的調用函數替換為所述目標只讀屬性值在所述全局變量中的變量名稱,以使后續需要訪問所述目標只讀屬性值時直接訪問所述全局變量。
可選地,所述方法應用于基于安卓系統的車載控制系統。
本發明實施例同時提出一種屬性訪問控制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篩選模塊,用于篩選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保存模塊,用于將所述目標只讀屬性值保存到全局變量中;
指向模塊,用于將對所述目標只讀屬性值的訪問指向所述全局變量。
可選地,所述篩選模塊包括:
獲取單元,用于獲取預設時間內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
統計單元,用于統計出所述訪問記錄中各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
第一選取單元,用于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可選地,所述篩選模塊包括:
獲取單元,用于獲取預設時間內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
統計單元,用于統計出所述訪問記錄中各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
判斷單元,用于判斷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的數量是否超過預設數量;
第一選取單元,用于當沒有超過預設數量時,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第二選取單元,用于當超過預設數量時,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其中,所述第二閾值大于所述第一閾值。
可選地,所述篩選模塊包括:
獲取單元,用于獲取預設時間內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
統計單元,用于統計出所述訪問記錄中各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
判斷單元,用于判斷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的數量是否超過預設數量;
第一選取單元,用于當沒有超過預設數量時,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第三選取子單元,用于當超過預設數量時,從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中,按照訪問頻率從大到小的順序選取預設數量個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可選地,所述獲取單元包括:
添加子單元,用于在訪問屬性的通用接口處添加用于打印只讀屬性值的名稱的調試日志;
獲取子單元,用于從所述調試日志中獲取預設時間內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
可選地,所述指向模塊用于:將所述目標只讀屬性值對應的調用函數替換為所述目標只讀屬性值在所述全局變量中的變量名稱,以使后續需要訪問所述目標只讀屬性值時直接訪問所述全局變量。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出一種車載控制系統,所述車載控制系統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和至少一個被存儲在所述存儲器中并被配置為由所述處理器執行的應用程序,所述應用程序被配置為用于執行前述屬性訪問控制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屬性訪問控制方法,通過將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保存到全局變量中,并將目標只讀屬性值的訪問指向全局變量,從而使得后續需要訪問目標只讀屬性值時,只需直接訪問ram中的全局變量即可,省略了調用函數的入棧、出棧流程,節省了對調用函數的入棧、出棧操作時間的消耗,大大提高了屬性訪問速度,減少了cpu資源和時間的消耗,優化了車載終端性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屬性訪問控制方法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2是圖1中屬性訪問控制方法的步驟s11的具體流程圖;
圖3是圖1中屬性訪問控制方法的步驟s11的另一具體流程圖;
圖4是圖1中屬性訪問控制方法的步驟s11的另一具體流程圖;
圖5是本發明的屬性訪問控制裝置一實施例的模塊示意圖;
圖6是圖5中屬性訪問控制裝置的篩選模塊的模塊示意圖;
圖7是圖6中篩選模塊的獲取單元的模塊示意圖;
圖8是圖5中屬性訪問控制裝置的篩選模塊的另一模塊示意圖;
圖9是圖5中屬性訪問控制裝置的篩選模塊的另一模塊示意圖。
本發明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解釋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除非特意聲明,這里使用的單數形式“一”、“一個”、“所述”和“該”也可包括復數形式。應該進一步理解的是,本發明的說明書中使用的措辭“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數、步驟、操作、元件和/或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個或多個其他特征、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和/或它們的組。應該理解,當我們稱元件被“連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時,它可以直接連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間元件。此外,這里使用的“連接”或“耦接”可以包括無線連接或無線耦接。這里使用的措辭“和/或”包括一個或更多個相關聯的列出項的全部或任一單元和全部組合。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義,這里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術語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發明所屬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義。還應該理解的是,諸如通用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應該被理解為具有與現有技術的上下文中的意義一致的意義,并且除非像這里一樣被特定定義,否則不會用理想化或過于正式的含義來解釋。
參照圖1,提出本發明的屬性訪問控制方法一實施例,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0、篩選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s20、將目標只讀屬性值保存到全局變量中。
s30、將對目標只讀屬性值的訪問指向全局變量。
本發明實施例的屬性訪問控制方法,主要應用于基于安卓(android)系統的車載控制系統,當然也可以應用于基于其它操作系統的車載控制系統。該方法還可用于移動終端,如手機、平板等便攜式終端設備,當然也可以是其它的終端設備。步驟s10中,車載控制系統從眾多屬性值中篩選出cpu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屬性值。只讀屬性值即ro.開頭的屬性值。在具體實施時,車載控制系統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篩選目標只讀屬性值。
可選地,如圖2所示,車載控制系統篩選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的具體流程如下:
s111、獲取預設時間內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
預設時間的長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定,優選設定在10-20分鐘以內,如車載控制系統獲取10分鐘內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
具體的時間段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如從車載控制系統開機后的10分鐘內,從某個應用啟動后的10分鐘內,cpu的負載(資源消耗)超過預設值后的10分鐘內,等等。
在具體實施時,車載控制系統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獲取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首先在訪問屬性的通用(common)接口處添加用于輸出只讀屬性值的名稱調試日志(debuglog),利用該調試日志輸出被訪問的只讀屬性值的名稱;然后從調試日志中獲取預設時間內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
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的其它方式獲取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本發明對此不再一一列舉贅述。
s112、統計出訪問記錄中各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
本步驟s112中,針對訪問記錄中的每一個只讀屬性值,車載控制系統統計出該只讀屬性值被訪問的次數,利用訪問次數除以預設時間,即得到該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依次遍歷訪問記錄中的所有只讀屬性值后,得到訪問記錄中所有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
s113、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本步驟s113中,針對每一個只讀屬性值,比較該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與第一閾值的大小,判斷該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當該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時,則判定該只讀屬性值訪問頻繁,選取該只讀屬性值作為目標只讀屬性值。依次遍歷訪問記錄中的所有只讀屬性值后,得到所有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第一閾值的大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定,優選設定在15-25次/分鐘以內,如設定為20次/分鐘。
可選地,如圖3所示,車載控制系統篩選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的具體流程如下:
s121、獲取預設時間內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
s122、統計出訪問記錄中各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
本方案中步驟s121和s122分別與前述第一方案中的步驟s111和s112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s123、判斷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的數量是否超過預設數量。當沒有超過(小于或等于)預設數量時,進入步驟s124;當超過(大于)預設數量時,進入步驟s125。
本步驟s123中,針對每一個只讀屬性值,比較該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與第一閾值的大小,判斷該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依次遍歷訪問記錄中的所有只讀屬性值后,統計出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的數量。
鑒于改變訪問路徑的目標只讀屬性值越多,則對應的維護工作量也越大,為了減小維護工作量,平衡資源消耗量,本方案對目標只讀屬性值的數量進行了限制,將其限制在預設數量以內。當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的數量超過預設數量時,則進入步驟s125,從中進一步篩選出訪問頻率更高的只讀屬性值。
預設數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定,優選設置在8-15個以內,如設置預設數量為10個。
s124、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當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的數量沒有超過預設數量時,車載控制系統則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s125、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當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的數量超過了預設數量時,車載控制系統則進一步從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中,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第二閾值的大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定,只要大于第一閾值即可。
可選地,如圖4所示,車載控制系統篩選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的具體流程如下:
s131、獲取預設時間內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
s132、統計出訪問記錄中各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
本方案中步驟s131和s132分別與前述第一方案中的步驟s111和s112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s133、判斷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的數量是否超過預設數量。當沒有超過預設數量時,進入步驟s134;當超過預設數量時,進入步驟s135。
s134、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本方案中步驟s133和s134分別與前述第二方案中的步驟s123和s124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s135、從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中,按照訪問頻率從大到小的順序選取預設數量個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當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的數量超過了預設數量時,車載控制系統則進一步從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中,選取訪問頻率較大的前預設數量個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例如,將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按照訪問頻率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序,然后依序選取只讀屬性值,直到選出預設數量個只讀屬性值為止。預設數量個可以是預設20個、50個、100個等。
步驟s20中,當篩選出目標只讀屬性值后,車載控制系統則復制該目標只讀屬性值,并將復制的目標只讀屬性值保存到全局變量中,且在全局變量中,每一個目標只讀屬性值具有一個變量名稱。全局變量一般保存在ram中,讀取速度快。
步驟s30中,車載控制系統將目標只讀屬性值對應的調用函數替換為目標只讀屬性值在全局變量中的變量名稱,從而實現了將對目標只讀屬性值的訪問指向全局變量。后續需要訪問目標只讀屬性值時,則直接訪問全局變量,通過該目標只讀屬性值對應的變量名稱在全局變量中找到該目標只讀屬性值,讀取對應的屬性值。
除此之外,指向模塊也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的其它方式將對目標只讀屬性值的訪問指向全局變量,本發明在此不再一一列舉贅述。
本發明實施例的屬性訪問控制方法,通過將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保存到全局變量中,并將目標只讀屬性值的訪問指向全局變量,從而使得后續需要訪問目標只讀屬性值時,只需直接訪問ram中的全局變量即可,省略了調用函數的入棧、出棧流程,節省了對調用函數的入棧、出棧時間的消耗,大大提高了屬性訪問速度,減少了cpu資源和時間的消耗,優化了車載控制系統的性能。
參照圖5,提出本發明的屬性訪問控制裝置,所述裝置包括篩選模塊10、保存模塊20和指向模塊30,其中:篩選模塊10,用于篩選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保存模塊20,用于將目標只讀屬性值保存到全局變量中;指向模塊30,用于將對目標只讀屬性值的訪問指向全局變量。
篩選模塊10從眾多屬性值中篩選出cpu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屬性值。只讀屬性值即ro.開頭的屬性值。
如圖6所示,在某些實施例中,篩選模塊10包括獲取單元11、統計單元12和第一選取單元13,其中:
獲取單元11:用于獲取預設時間內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
預設時間的長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定,優選設定在10-20分鐘以內,如車載控制系統獲取10分鐘內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
具體的時間段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如從車載控制系統開機后的10分鐘內,從某個應用啟動后的10分鐘內,cpu的負載超過預設值后的10分鐘內,等等。
可選地,如圖7所示,獲取單元11包括添加子單元111和獲取子單元112,其中:添加子單元111用于在訪問屬性的通用接口處添加用于打印只讀屬性值的名稱調試日志,從而可以利用該調試日志打印出被訪問的只讀屬性值的名稱;獲取子單元112用于從調試日志中獲取預設時間內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
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的其它方式獲取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本發明對此不再一一列舉贅述。
統計單元12:用于統計出訪問記錄中各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
針對訪問記錄中的每一個只讀屬性值,統計單元12統計出該只讀屬性值被訪問的次數,利用訪問次數除以預設時間,即得到該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依次遍歷訪問記錄中的所有只讀屬性值后,得到訪問記錄中所有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
第一選取單元13:用于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第一選取單元13針對每一個只讀屬性值,比較該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與第一閾值的大小,判斷該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當該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時,則判定該只讀屬性值訪問頻繁,選取該只讀屬性值作為目標只讀屬性值。依次遍歷訪問記錄中的所有只讀屬性值后,得到所有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第一閾值的大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定,優選設定在15-25次/分鐘以內,如設定為20次/分鐘。
如圖8所示,在某些實施例中,篩選模塊10包括獲取單元11、統計單元12、判斷單元14、第一選取單元13和第二選取單元15,其中:
獲取單元11:用于獲取預設時間內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
統計單元12:用于統計出訪問記錄中各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
判斷單元14:用于判斷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的數量是否超過預設數量,并將判斷結果發送給第一選取單元13和第二選取單元15。
針對每一個只讀屬性值,判斷單元14比較該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與第一閾值的大小,判斷該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依次遍歷訪問記錄中的所有只讀屬性值后,統計出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的數量。
鑒于改變訪問路徑的目標只讀屬性值越多,則對應的維護工作量也越大,為了減小維護工作量,平衡資源消耗量,本方案對目標只讀屬性值的數量進行了限制,將其限制在預設數量以內。預設數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定,優選設置在8-15個以內,如設置預設數量為10個。
當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的數量超過預設數量時,則通過第二選取單元15從中進一步篩選出訪問頻率更高的只讀屬性值。
第一選取單元13:用于當沒有超過預設數量時,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當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的數量沒有超過預設數量時,第一選取單元13則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第二選取單元15:用于當超過預設數量時,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當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的數量超過了預設數量時,第二選取單元15則進一步從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中,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第二閾值的大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定,只要大于第一閾值即可。
如圖9所示,在某些實施例中,篩選模塊10包括獲取單元11、統計單元12、判斷單元14、第一選取單元13和第三選取單元16,其中:
獲取單元11:用于獲取預設時間內只讀屬性值的訪問記錄。
統計單元12:用于統計出訪問記錄中各只讀屬性值的訪問頻率。
判斷單元14:用于判斷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的數量是否超過預設數量,并將判斷結果發送給第一選取單元13和第三選取單元16。
第一選取單元13:用于當沒有超過預設數量時,選取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第三選取單元16:用于當超過預設數量時,從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中,按照訪問頻率從大到小的順序選取預設數量個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當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的數量超過了預設數量時,第三選取單元16則進一步從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中,選取訪問頻率較大的前預設數量個只讀屬性值,作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
例如,第三選取單元16將訪問頻率大于或等于第一閾值的只讀屬性值按照訪問頻率從大到小的順序進行排序,然后依序選取只讀屬性值,直到選出預設數量個只讀屬性值為止。預設數量個可以是預設20個、50個、100個等。
當篩選出目標只讀屬性值后,保存模塊20則復制該目標只讀屬性值,并將復制的目標只讀屬性值保存到全局變量中,且在全局變量中,每一個目標只讀屬性值具有一個變量名稱。全局變量一般保存在ram中,讀取速度快。
指向模塊30將目標只讀屬性值對應的調用函數替換為目標只讀屬性值在全局變量中的變量名稱,從而實現了將對目標只讀屬性值的訪問指向全局變量。后續需要訪問目標只讀屬性值時,則直接訪問全局變量,通過該目標只讀屬性值對應的變量名稱在全局變量中找到該目標只讀屬性值,讀取對應的屬性值。
除此之外,指向模塊30也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的其它方式將對目標只讀屬性值的訪問指向全局變量,本發明在此不再一一列舉贅述。
本發明實施例的屬性訪問控制裝置,主要應用于基于安卓系統的車載控制系統,當然也可以應用于基于其它操作系統的車載控制系統。所述車載控制系統如手機、平板等便攜式終端設備,當然也可以是其它的終端設備。
本發明實施例的屬性訪問控制裝置,通過將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保存到全局變量中,并將目標只讀屬性值的訪問指向全局變量,從而使得后續需要訪問目標只讀屬性值時,只需直接訪問ram中的全局變量即可,省略了調用函數的入棧、出棧流程,節省了對調用函數的入棧、出棧時間的消耗,,大大提高了屬性訪問速度,減少了cpu資源和時間的消耗,優化了車載控制系統的性能。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屬性訪問控制裝置與屬性訪問控制方法實施例屬于同一構思,其具體實現過程詳見方法實施例,且方法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征在裝置實施例中均對應適用,這里不再贅述。
本發明同時提出一種車載控制系統,所述車載控制系統包括存儲器、處理器和至少一個被存儲在存儲器中并被配置為由處理器執行的應用程序,所述應用程序被配置為用于執行屬性訪問控制方法。所述屬性訪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篩選出訪問頻繁的目標只讀屬性值;將目標只讀屬性值保存到全局變量中;將對目標只讀屬性值的訪問指向全局變量。本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屬性訪問控制方法為本發明中上述實施例所涉及的屬性訪問控制方法,在此不再贅述。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本發明包括涉及用于執行本申請中所述操作中的一項或多項的設備。這些設備可以為所需的目的而專門設計和制造,或者也可以包括通用計算機中的已知設備。這些設備具有存儲在其內的計算機程序,這些計算機程序選擇性地激活或重構。這樣的計算機程序可以被存儲在設備(例如,計算機)可讀介質中或者存儲在適于存儲電子指令并分別耦聯到總線的任何類型的介質中,所述計算機可讀介質包括但不限于任何類型的盤(包括軟盤、硬盤、光盤、cd-rom、和磁光盤)、rom(read-onlymemory,只讀存儲器)、ram(randomaccessmemory,隨機存儲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可擦寫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電可擦可編程只讀存儲器)、閃存、磁性卡片或光線卡片。也就是,可讀介質包括由設備(例如,計算機)以能夠讀的形式存儲或傳輸信息的任何介質。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可以用計算機程序指令來實現這些結構圖和/或框圖和/或流圖中的每個框以及這些結構圖和/或框圖和/或流圖中的框的組合。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可以將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提供給通用計算機、專業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方法的處理器來實現,從而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方法的處理器來執行本發明公開的結構圖和/或框圖和/或流圖的框或多個框中指定的方案。
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本發明中已經討論過的各種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驟、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組合或刪除。進一步地,具有本發明中已經討論過的各種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驟、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組合或刪除。進一步地,現有技術中的具有與本發明中公開的各種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驟、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組合或刪除。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