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適應精密滑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滑臺,尤其涉及一種自適應精密滑臺。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XY滑臺在X方向或者Y方向上進行進給移動之后,無法自適應調整復位,難以應用在精密裝配與調試設備上。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以自動復位的自適應精密滑臺。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適應精密滑臺,包括Y軸滑臺、X軸滑臺和固定座,所述X軸滑臺設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Y軸滑臺設置在所述X軸滑臺上,所述X軸滑臺與所述固定座為X軸移動副,所述Y軸滑臺與所述X軸滑臺為Y軸移動副;所述Y軸滑臺、X軸滑臺之間設有相平行的第一復位彈簧和第二復位彈簧,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所述Y軸滑臺、X軸滑臺連接,所述第二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所述Y軸滑臺、X軸滑臺連接,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第二復位彈簧的同一端的連接對象不相同;所述X軸滑臺、固定座之間設有相平行的第三復位彈簧和第四復位彈簧,所述第三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所述X軸滑臺、固定座連接,所述第四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所述X軸滑臺、固定座連接,所述第三復位彈簧、第四復位彈簧的同一端的連接對象不相同。
[000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的后端與所述X軸滑臺連接,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的前端與所述Y軸滑臺連接,所述第二復位彈簧的后端與所述Y軸滑臺連接,所述第二復位彈簧的前端與所述X軸滑臺連接。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Y軸滑臺的底面設有第二 Y軸螺栓、第三Y軸螺栓,所述X軸滑臺的頂面設有第一 Y軸螺栓、第四Y軸螺栓,所述第一 Y軸螺栓、第二 Y軸螺栓為直線分布,所述第三Y軸螺栓、第四Y軸螺栓為直線分布,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的后端通過第一 Y軸螺栓與所述X軸滑臺連接,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的前端通過第二 Y軸螺栓與所述Y軸滑臺連接,所述第二復位彈簧的后端通過第三Y軸螺栓與所述Y軸滑臺連接,所述第二復位彈簧的前端通過第四Y軸螺栓與所述X軸滑臺連接。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Y軸滑臺的底面、X軸滑臺的頂面之間連接有Y軸導軌,所述Y軸滑臺的底面設有Y軸導軌安裝槽,所述Y軸導軌設置在所述Y軸導軌安裝槽內。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第二復位彈簧設置在所述Y軸導軌安裝槽內。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三復位彈簧的左端與所述X軸滑臺連接,所述第三復位彈簧的右端與所述固定座連接,所述第四復位彈簧的左端與所述固定座連接,所述第四復位彈簧的右端與所述X軸滑臺連接。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X軸滑臺的底面設有第一 X軸螺栓、第四X軸螺栓,所述固定座的頂面設有第二 X軸螺栓、第三X軸螺栓,所述第一 X軸螺栓、第二 X軸螺栓為直線分布,所述第三X軸螺栓、第四X軸螺栓為直線分布,所述第三復位彈簧的左端通過第一 X軸螺栓與所述X軸滑臺連接,所述第三復位彈簧的右端通過第二 X軸螺栓與所述固定座連接,所述第四復位彈簧的左端通過第三X軸螺栓與所述固定座連接,所述第四復位彈簧的右端通過第四X軸螺栓與所述X軸滑臺連接。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X軸滑臺的底面、固定座的頂面之間連接有X軸導軌,所述X軸滑臺的底面設有X軸導軌安裝槽,所述X軸導軌設置在所述X軸導軌安裝槽內。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三復位彈簧、第四復位彈簧設置在所述X軸導軌安裝槽內。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述方案,將第一復位彈簧和第二復位彈簧采用相反的安裝,將第三復位彈簧、第四復位彈簧也采用相反的安裝,使得Y軸滑臺、X軸滑臺在移動后均可以自動復位到原點,可以應用在精密裝配與調試設備上。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自適應精密滑臺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6]圖1中的附圖標號為:Y軸滑臺I ;Χ軸滑臺2 ;固定座3 ;第一復位彈簧41 ;第二復位彈簧42 ;第三復位彈簧51 ;第四復位彈簧52 ;第一 Y軸螺栓61 ;第二 Y軸螺栓62 ;第三Y軸螺栓63 ;第四Y軸螺栓64 ;第一 X軸螺栓71 ;第二 X軸螺栓72 ;第三X軸螺栓73 ;第四X軸螺栓74。
[0017]如圖1所示,一種自適應精密滑臺,包括Y軸滑臺1、Χ軸滑臺2和固定座3,所述X軸滑臺2設置在所述固定座3上,所述Y軸滑臺I設置在所述X軸滑臺2上,所述X軸滑臺2與所述固定座3為X軸移動副,所述Y軸滑臺I與所述X軸滑臺2為Y軸移動副;所述Y軸滑臺1、X軸滑臺2之間設有相平行的第一復位彈簧41和第二復位彈簧42,所述第一復位彈簧41的兩端分別與所述Y軸滑臺1、X軸滑臺2連接,所述第二復位彈簧42的兩端分別與所述Y軸滑臺1、Χ軸滑臺2連接,所述第一復位彈簧41、第二復位彈簧42的同一端的連接對象不相同;所述X軸滑臺2、固定座3之間設有相平行的第三復位彈簧51和第四復位彈簧52,所述第三復位彈簧51的兩端分別與所述X軸滑臺2、固定座3連接,所述第四復位彈簧52的兩端分別與所述X軸滑臺2、固定座3連接,所述第三復位彈簧51、第四復位彈簧52的同一端的連接對象不相同。
[0018]如圖1所示,所述第一復位彈簧41的后端與所述X軸滑臺2連接,所述第一復位彈簧41的前端與所述Y軸滑臺I連接,所述第二復位彈簧42的后端與所述Y軸滑臺I連接,所述第二復位彈簧42的前端與所述X軸滑臺2連接,其中,Y軸方向為前后方向。
[0019]如圖1所示,所述Y軸滑臺I的底面設有第二 Y軸螺栓62、第三Y軸螺栓63,所述X軸滑臺2的頂面設有第一 Y軸螺栓61、第四Y軸螺栓64,所述第一 Y軸螺栓61、第二 Y軸螺栓62為直線分布,所述第三Y軸螺栓63、第四Y軸螺栓64為直線分布,所述第一復位彈簧41的后端通過第一 Y軸螺栓61與所述X軸滑臺2連接,所述第一復位彈簧41的前端通過第二 Y軸螺栓62與所述Y軸滑臺I連接,所述第二復位彈簧42的后端通過第三Y軸螺栓63與所述Y軸滑臺I連接,所述第二復位彈簧42的前端通過第四Y軸螺栓64與所述X軸滑臺2連接。
[0020]如圖1所示,所述Y軸滑臺I的底面、X軸滑臺2的頂面之間連接有Y軸導軌,所述Y軸滑臺I的底面設有Y軸導軌安裝槽,所述Y軸導軌設置在所述Y軸導軌安裝槽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