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本式電子證件閱讀機射頻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474508閱讀:57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本式電子證件閱讀機射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本式電子證件閱讀機射頻裝置,屬于非接觸式IC卡讀寫
機具領域,特別涉及本式電子證件閱讀機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本式證件中一般包含持證人的照片等圖像信息和姓名、身份
等文字信息,通常采用OCR閱讀機進行機讀。隨著非接觸式IC卡技術的發展
和普及,人們開始在傳統的本式證件中加入非接觸式IC,存儲證件的電子信
息,以增強本式證件的安全性、可重用性和可擴展性,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本式
電子證件;通常,本式電子證件內部的非接觸式IC可能位于打開后的本式電
子證件的封面、封底或任何中間頁內。因此,當本式證件打開后,其中的非接
觸式IC既可能與封面在一個平面上,也可能與封底在一個平面上。這就要求
本式電子證件閱讀機的射頻讀寫部件必須能夠準確判斷證件內部非接觸式IC
的位置,才能確保后續讀寫操作的順利進行。
目前,傳統的本式電子證件閱讀機內的射頻讀寫部件通常由主控板、射頻
信號傳輸線和天線三部分構成,主控板在上位機軟件的驅動下通過天線完成對
本式電子證件的讀寫操作。現有的本式電子證件閱讀機內部的射頻讀寫部件均
采用如下兩種設計方案實現對本式內部非接觸式IC位置的判斷和讀寫。
(1)采用兩套獨立的射頻讀寫部件;該方案中,每套射頻讀寫部件的天線
只有一個射頻讀寫區域,分別對應打開后的本式電子證件的封面和封底。采用這種方案的本式電子證件閱讀機在感知本式電子證件進入閱讀區域后,分別通 過兩套射頻部件向本式電子證件發送信號,通過能否收到正確的應答來判斷其 相應讀寫區域內是否存在證件內的非接觸式ic。能夠收到正確應答的那套射 頻讀寫部件將繼續完成后續的讀寫操作。
(2)采用一套具有兩個讀寫區域的射頻讀寫部件;該方案中,射頻讀寫部 件的天線具有兩個射頻讀寫區域,分別對應打開后的本式電子證件的封面和封 底,兩個讀寫區域始終處于相同的工作狀態。采用這種方案的本式電子證件閱 讀機的兩個射頻讀寫區域發送和接收到的信號是相同的,只要證件的非接觸式 IC進入任何一個讀寫區域內即可完成相應讀寫操作。
現有的本式電子證件閱讀機內部的射頻讀寫部件所采用的兩種設計方案 分別具有如下優缺點(a)采用兩套獨立的射頻讀寫部件的這種方案的優點是 技術難度較低,缺點是需要兩塊主控板,成本較高,讀寫速度較慢等;(b)采用
一套具有兩個閱讀區域的讀寫部件的這種方案的優點是成本較低,缺點是技術 難度較高,輸出能量較低,對有屏蔽層的證件閱讀效果較差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本式電子證件閱讀 機射頻裝置。
本實用新型本式電子證件閱讀機射頻裝置包括控制模塊、與控制模塊連接
的上位機軟件模塊、射頻模塊、天線;射頻模塊與對應的天線直接連接匹配構
成多個分別與控制模塊連接的射頻單元。當接受查驗的本式電子證件進入本實 用新型本式電子證件閱讀機射頻裝置的有效閱讀區域之后,控制模塊將分別通 過兩個射頻單元向本式電子證件發送信號。如其中 一個射頻單元收到正確的應
答信號,則表明本式證件內部的非接觸式ic處于該套射頻單元的讀寫區域內。
4控制模塊將通過該套射頻單元完成后續讀寫操作。
本實用新型有效地解決了一次完成本式證件內部非接觸式ic讀寫操作的 問題,提高了讀寫速度、成功率和能量利用率,尤其能夠很好地解決具有屏蔽 層的本式電子證件的穩定讀寫問題。具體有如下優點-
1. 能夠一次閱讀證件內部任何區域的非接觸式IC;
2. 能夠為證件內部的非接觸式IC提供充足的工作能量;
3. 能夠降低證件閱讀機的設計難度和成本;
4. 能夠有效地解決帶有屏蔽層的本式電子證件的穩定讀寫問題;
5. 能夠避免多個讀卡區域之間的相互干擾;
6. 能夠保證較高的閱讀成功率;
7. 具有良好的電磁兼容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本式電子證件閱讀機射頻裝置的結構方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介紹,如圖1 所示,
本實用新型本式電子證件閱讀機射頻裝置包括控制模塊1、與控制模塊連 接的上位機軟件模塊4、射頻模塊201、射頻模塊202、天線301、天線302; 射頻模塊201與天線301直接連接匹配構成與控制模塊1連接的射頻單元501 , 射頻模塊202與天線302直接連接匹配構成與控制模塊1連接的射頻單元502, 所述控制模塊1控制具有不同地址的射頻單元501和射頻單元502在上位機軟 件模塊4的驅動下通過天線301和天線302完成對本式電子證件的讀寫操作。在實際應用中,當接受查驗的電子護照進入本實用新型本式電子證件閱讀
機射頻裝置的閱讀區后,控制模塊1首先啟動射頻單元501,檢測其閱讀區域 內是否存在電子護照IC。如果存在,再進行相關讀寫操作;否則,在關閉該 射頻單元501后啟動射頻單元502,再次進行判斷和操作。在成功判斷證件的
所在的讀卡區域之后,控制模塊將通過該讀卡區域所對應的射頻單元完成后續 讀寫操作。
本實用新型只需增加射頻單元的數量,即可構成多個閱讀區域,即本實用 新型射頻單元的數量可以為2個或2個以上。
本實用新型適用于任何形式的射頻模塊、天線及其阻抗匹配網絡。 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射頻模塊和天線之間的任何連接方式。 本實用新型適合于主控模塊和射頻部分之間的任何連接方式。 本實用新型可以用在除本式電子證件閱讀機以外的非接觸式IC卡讀寫設備中。
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對本實用新型 的上述實施例所做出的任何改進或變更都不會超出僅以舉例的方式示出的本 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和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本式電子證件閱讀機射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塊(1)、與控制模塊連接的上位機軟件模塊(4)、射頻模塊(201)、射頻模塊(202)、天線(301)、天線(302);射頻模塊(201)與天線(301)直接連接匹配構成與控制模塊(1)連接的射頻單元(501),射頻模塊(202)與天線(302)直接連接匹配構成與控制模塊(1)連接的射頻單元(502)。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本式電子證件閱讀機射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射頻單元的數量為2個或2個以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本式電子證件閱讀機射頻裝置,包括控制模塊(1)、與控制模塊連接的上位機軟件模塊(4)、射頻模塊(201)、射頻模塊(202)、天線(301)、天線(302);射頻模塊(201)與天線(301)直接連接匹配構成與控制模塊(1)連接的射頻單元(501),射頻模塊(202)與天線(302)直接連接匹配構成與控制模塊(1)連接的射頻單元(502);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可一次閱讀證件內部任何區域的非接觸式IC;可為證件內部的非接觸式IC提供充足的工作能量;可降低證件閱讀機的設計難度和成本;可有效地解決帶有屏蔽層的本式電子證件的穩定讀寫問題;可避免多個讀卡區域之間的相互干擾;可保證較高的閱讀成功率;具有良好的電磁兼容性。
文檔編號G06K7/00GK201302720SQ20082012398
公開日2009年9月2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日
發明者張如彩, 剛 李, 熠 肖, 林 譚, 陶小菘 申請人: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全技術開發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