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腦機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電腦機箱,包括機箱和蓋板;包括機箱和蓋板;所述機箱上設有凹槽導軌;所述蓋板兩端設有與凹槽導軌配合的凸臺;所述凸臺設置在所述凹槽導軌內;所述機箱內設有電機、固定所述電機的支架、絲杠;所述機箱壁上設有軸承;所述絲杠一端與所述電機輸出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軸承連接;所述電機驅動所述絲杠旋轉;所述蓋板上設有與所述絲杠嚙合的螺母;所述蓋板上設有第一限位開關和第二限位開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蓋板與機箱無需卡扣或者螺絲連接,通過電機轉動帶動蓋板開啟和關閉,方便快捷。
【專利說明】—種電腦機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箱,尤其涉及一種電腦機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的電腦機箱與蓋板都是通過卡扣或者螺絲連接起來的,當需要檢修或者清理電腦機箱內部時,需要將螺絲或者卡扣拆卸下來進行檢修,檢修完成之后將蓋板復位再用螺絲擰緊,這種結構的機箱維修起來非常的不方便,浪費人力物力,偶爾還會發生螺絲丟失或者卡扣損壞的現象,使得裝配和拆卸蓋板都非常的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電腦機箱,蓋板與機箱無需卡扣或者螺絲連接,通過電機轉動帶動蓋板開啟和關閉。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電腦機箱,包括機箱和蓋板;包括機箱和蓋板;所述機箱上設有凹槽導軌;所述蓋板兩端設有與凹槽導軌配合的凸臺;所述凸臺設置在所述凹槽導軌內;所述機箱內設有電機、固定所述電機的支架、絲杠;所述機箱壁上設有軸承;所述絲杠一端與所述電機輸出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軸承連接;所述電機驅動所述絲杠旋轉;所述蓋板上設有與所述絲杠嚙合的螺母;所述蓋板上設有第一限位開關和第二限位開關;所述機箱上設有開啟按鈕和關閉按鈕;所述開啟按鈕、第一限位開關、第一電源以及電機通過導線連接,依次形成第一回路;所述關閉按鈕、第二限位開關、第二電源以及電機通過導線連接,依次形成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控制所述電機正轉;所述第二回路控制所述電機反轉。
[0006]進一步的,所述絲杠軸向設有第一孔;所述絲杠徑向設有若干第二孔;所述第二孔與所述第一孔相連通。
[0007]進一步的,所述凹槽導軌截面呈燕尾型。
[0008]進一步的,所述開啟按鈕和關閉按鈕是自復位按鈕。
[0009]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使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積極效果是:
[0010]本實用新型由于機箱上設置了凹槽導軌,同時蓋板上也設置了與之配合的凸臺,蓋板可以順利的在凹槽導軌內做直線運動;本實用新型由于在蓋板上設置了螺母,同時機箱內設置了與螺母嚙合的絲杠,電機驅動絲杠做圓周運動,從而帶動螺母做往復直線運動,最終實現蓋板的開啟和關閉,本實用新型由于設置了開啟按鈕以及關閉按鈕,之后只需手動操作開啟按鈕和關閉按鈕即實現蓋板的開啟和關閉,方便實用,同時設置了限位開關,保護電機,本實用新型由于在絲杠軸向設置了第一孔,同時在徑向上設置了與第一孔連接的第二孔,當需要對絲杠進行潤滑的時候,只需要從第一孔內注入潤滑油即可進行潤換作業,方便實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腦機箱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電腦機箱的機箱局部放大示意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電腦機箱的蓋板軸向示意圖。
[0014]圖4是本實用新型電腦機箱的軸向示意圖。
[0015]圖5是本實用新型電腦機箱的電機控制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0017]請參見圖1、圖2、圖3、圖4和圖5所示,一種電腦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機箱I和蓋板2 ;所述機箱I上設有凹槽導軌16 ;所述蓋板2兩端設有與凹槽導軌16配合的凸臺21 ;所述凸臺21設置在所述凹槽導軌16內;所述機箱I內設有電機11、固定所述電機11的支架12、絲杠13 ;所述機箱I壁上設有軸承17 ;所述絲杠13 —端與所述電機11輸出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軸承17連接;所述電機11驅動所述絲杠13旋轉;所述蓋板2上設有與所述絲杠13嚙合的螺母24 ;所述蓋板2上設有第一限位開關22和第二限位開關23 ;所述機箱I上設有開啟按鈕14和關閉按鈕15 ;所述開啟按鈕14、第一限位開關22、第一電源3以及電機11通過導線連接,依次形成第一回路;所述關閉按鈕15、第二限位開關23、第二電源4以及電機11通過導線連接,依次形成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控制所述電機11正轉;所述第二回路控制所述電機11反轉。
[0018]優選的,所述絲杠13軸向設有第一孔131 ;所述絲杠13縱向設有若干第二孔132 ;所述第二孔132與所述第一孔131相連通。
[0019]優選的,所述凹槽導軌16截面呈燕尾型。
[0020]優選的,所述開啟按鈕14和關閉按鈕15是自復位按鈕。
[0021]由于機箱I上設置了凹槽導軌16,同時蓋板2上也設置了與之配合的凸臺21,蓋板2可以順利的在凹槽導軌16內做直線運動;由于在蓋板2上設置了螺母24,同時機箱I內設置了與螺母24嚙合的絲杠13,電機11驅動絲杠13做圓周運動,從而帶動螺母24做往復直線運動,最終實現蓋板I的開啟和關閉,由于設置了開啟按鈕14以及關閉按鈕15,之后只需手動操作開啟按鈕14和關閉按鈕15即實現蓋板2的開啟和關閉,方便實用,同時設置了限位開關,保護電機,由于在絲杠13軸向設置了第一孔131,同時在徑向上設置了與第一孔131連接的第二孔132,當需要對絲杠13進行潤滑的時候,只需要從第一孔131內注入潤滑油即可對絲杠13進行潤換作業,方便實用。
[0022]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蓋板與機箱無需卡扣或者螺絲連接,通過電機轉動帶動蓋板開啟和關閉,方便快捷。
【權利要求】
1.一種電腦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機箱(I)和蓋板(2);所述機箱(I)上設有凹槽導軌(16);所述蓋板(2)兩端設有與凹槽導軌(16)配合的凸臺(21);所述凸臺(21)設置在所述凹槽導軌(16)內;所述機箱(I)內設有電機(11)、固定所述電機(11)的支架(12)、絲杠(13);所述機箱(I)壁上設有軸承(17);所述絲杠(13) —端與所述電機(11)輸出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軸承(17)連接;所述電機(11)驅動所述絲杠(13)旋轉;所述蓋板(2)上設有與所述絲杠(13)嚙合的螺母(24);所述蓋板(2)上設有第一限位開關(22)和第二限位開關(23);所述機箱(I)上設有開啟按鈕(14)和關閉按鈕(15);所述開啟按鈕(14)、第一限位開關(22)、第一電源(3)以及電機(11)通過導線連接,依次形成第一回路;所述關閉按鈕(15)、第二限位開關(23)、第二電源(4)以及電機(11)通過導線連接,依次形成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控制所述電機(11)正轉;所述第二回路控制所述電機(11)反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杠(13)軸向設有第一孔(131);所述絲杠(11)縱向設有若干第二孔(132);所述第二孔(132)與所述第一孔(131)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導軌(16)截面呈燕尾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腦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啟按鈕(14)和關閉按鈕(15)是自復位按鈕。
【文檔編號】G06F1/18GK203733054SQ201420132032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4日
【發明者】朱玉娟 申請人:朱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