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為一種電子裝置,特別是一種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周邊裝置,如鼠標、耳機、鍵盤等,部分是只能依靠所連接的電子裝置才能運作,因此只要移除這些周邊裝置,該周邊裝置就不會消耗電子裝置的電力。另外有些周邊裝置本身有獨立的電源,不會消耗電子裝置的電力。但這些周邊裝置如果沒有被關閉,仍會消耗自身或電子裝置的電力。如果通過類似實體開關的方式關閉電子裝置,對使用者并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降低整體電路的功率消耗,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感測墊、一第二感測墊、一感應電路、一電源、一開關裝置以及一控制器。該感應電路耦接該第一感測墊與第二感測墊,當該第一感測墊與第二感測墊被短路時,該感應電路輸出一第一信號。該開關裝置,耦接該電源,接收該第一信號。該控制器,耦接該開關裝置,其中當開關裝置接收到該第一信號而被導通時,該控制器被該電源所供電。
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控制器被該電源所供電后,該控制器監控該第一信號的邏輯準位是否改變,當該第一信號的邏輯準位改變且符合一預定狀況時,該控制器輸出一第二信號以關閉該開關裝置。
于一實施例中,其中當該開關裝置被導通后,該開關裝置不會因為該第一信號的邏輯準位改變而被關閉,該開關裝置只會因為該第二信號而被關閉。
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預定狀況是指該第一信號的邏輯準位已經改變了一預定時間。
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預定狀況是該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電子裝置處于一閑置狀態。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感測墊、一第二感測墊、一感應電路一第一電源、一第二電源、一開關裝置以及一控制器。該感應電路耦接該第一電源、該第一感測墊與第二感測墊,當該第一感測墊與第二感測墊被短路時,該感應電路被該第一電源供電且輸出一第一信號。該開關裝置,耦接該第二電源,接收該第一信號。該控制器,耦接該開關裝置,其中當開關裝置接收到該第一信號而被導通時,該控制器被該第二電源所供電。
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控制器被該電源所供電后,該控制器監控該第一信號的邏輯準位是否改變,當該第一信號的邏輯準位改變且符合一預定狀況時,該控制器輸出一第二信號以關閉該開關裝置。
于一實施例中,其中當該開關裝置被導通后,該開關裝置不會因為該第一信號的邏輯準位改變而被關閉,該開關裝置只會因為該第二信號而被關閉。
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預定狀況是指該第一信號的邏輯準位已經改變了一預定時間。
于一實施例中,其中該預定狀況是該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電子裝置處于一閑置狀態。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電子裝置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電子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3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電子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電子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5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電子裝置的運作方法的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6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電子裝置的運作方法的另一實施例的流程圖;
圖7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鼠標示意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無線耳機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1、12、21、22、31、32、41、42感測墊
13、23、33、43感應電路
14、24、34、44開關裝置
15、45電源
16、26、36、46控制器
27、37第一電源
25、35第二電源
47檢測電路。
具體實施方式
第1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電子裝置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電子裝置包括感測墊11與12、感應電路13、開關裝置14、電源15以及控制器16。感測墊11與12設置在該電子裝置的一殼體上。感應電路13耦接感測墊11與12,且當感測墊11與12因為使用者觸碰而短路時,輸出一第一信號S1。開關裝置14,耦接該電源15,接收該第一信號S1。控制器16,耦接該開關裝置14,其中當開關裝置14接收到該第一信號S1而被導通時,該控制器16被該電源15所供電。
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當感測墊11與12因為使用者觸碰而短路時,第一信號S1的邏輯準位從邏輯低準位被上拉到邏輯高準位。
當開關裝置14因為第一信號S1而被導通時,控制器16開始接收電源15傳送來的電力而運作。控制器16此時除了維持電子裝置的運作外,也監控第一信號S1的邏輯狀態。當控制器16檢測到第一信號S1的邏輯準位改變且符合一預定狀況(包括但不限于出現該第一信號的邏輯準位已經改變了一預定時間,或出現該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電子裝置處于一閑置 狀態)時,控制器16發出一第二控制信號S2給開關裝置14,用以關閉開關裝置14。
具體地,當控制器16檢測到第一信號S1的邏輯準位從邏輯高準位被下拉到邏輯低準位時,控制器16內的一計時器開始計時。當控制器16檢測到第一信號S1的邏輯準位維持在邏輯低準位的時間已經超出一預定時間時,控制器16發出一第二控制信號S2給開關裝置14,用以關閉開關裝置14。因為開關裝置14被關閉了,所以電源15也停止輸出電力給控制器16,控制器16也因此停止運作。
要注意的是,開關裝置14在導通前是受控于第一信號S1,而導通后就不會因為第一信號S1的邏輯準位變化而被關閉。開關裝置14在導通后只會因為第二控制信號S2而被關閉。因此,開關裝置14在關閉狀態時是受控于感應電路13,而開關裝置14在導通狀態時是受控于控制器16。
在本實施例中,感應電路13的電力是由電源15所提供。但如果感測墊11與12沒有因為使用者觸碰而短路時,感測墊11與12、感應電路13與電源15并不會形成一電力回路,因此感應電路13也不會消耗電力。因此,通過本實施例的電路設計,只要感測墊11與12沒有因為使用者觸碰而短路時,整體電路的功率消耗非常低,而達到省電的目的。
第2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電子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電子裝置包括感測墊21與22、感應電路23、第一電源27、開關裝置24、第二電源25以及控制器26。感測墊21與22設置在該電子裝置的一殼體上。感應電路23耦接感測墊21與22,且當感測墊21與22因為使用者觸碰而短路時,輸出一第一信號S2。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當感測墊21與22因為使用者觸碰而短路時,第一信號S2的邏輯準位從邏輯低準位被上拉到邏輯高準位。
當開關裝置24因為第一信號S2而被導通時,控制器26開始接收第二電源25傳送來的電力而運作。控制器26此時除了維持電子裝置的運作外,也監控第一信號S2的邏輯狀態。當控制器26檢測到第一信號S2的邏輯準位從邏輯高準位被下拉到邏輯低準位時,控制器26內的一計時器開始計時。當控制器26檢測到第一信號S2的邏輯準位維持在邏輯低準位的時間已經超出一預定時間時,控制器26發出一第二控制信號S2給開關 裝置24,用以關閉開關裝置24。因為開關裝置24被關閉了,所以第二電源25也停止輸出電力給控制器26,控制器26也因此停止運作。
要注意的是,開關裝置24在導通前是受控于第一信號S2,而導通后就不會因為第一信號S2的邏輯準位變化而被關閉。開關裝置24在導通后只會因為第二控制信號S2而被關閉。因此,開關裝置24在關閉狀態時是受控于感應電路23,而開關裝置24在導通狀態時是受控于控制器26。
在本實施例中,感應電路23的電力是由第一電源27所提供,而其他的電路元件(包括圖上未繪出的元件)都是由第二電源25所供電。但如果感測墊21與22沒有因為使用者觸碰而短路時,感測墊21與22、感應電路23與第一電源25并不會形成一電力回路,因此感應電路23也不會消耗電力。同時,因為開關裝置24是關閉的狀態,開關裝置24、第二電源25以及控制器26也不會形成一電力回路,第二電源25也不會輸出電力。因此,通過本實施例的電路設計,只要感測墊21與22沒有因為使用者觸碰而短路時,整體電路的功率消耗非常低,而達到省電的目的。
第3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電子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與第2圖所示的電子裝置相比,本實施例中,控制器36并無直接與第二電源35連接,而是通過開關裝置34與第二電源35連接。換言之,控制器36只能通過開關裝置34而被第二電源35供電,而無法直接被第二電源35供電。
電子裝置包括感測墊31與32、感應電路33、第一電源37、開關裝置34、第二電源35以及控制器36。感測墊31與32設置在該電子裝置的一殼體上。感應電路33耦接感測墊31與32,且當感測墊31與32因為使用者觸碰而短路時,輸出一第一信號S3。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當感測墊31與32因為使用者觸碰而短路時,第一信號S3的邏輯準位從邏輯低準位被上拉到邏輯高準位。
當開關裝置34因為第一信號S3而被導通時,控制器36通過開關裝置34接收第二電源35傳送來的電力而運作。控制器36此時除了維持電子裝置的運作外,也監控第一信號S3的邏輯狀態。當控制器36檢測到第一信號S3的邏輯準位從邏輯高準位被下拉到邏輯低準位時,控制器36內的一計時器開始計時。當控制器36檢測到第一信號S3的邏輯準位維持在 邏輯低準位的時間已經超出一預定時間時,控制器36發出一第二控制信號S3給開關裝置34,用以關閉開關裝置34。因為開關裝置34被關閉了,所以第二電源35也停止輸出電力給控制器36,控制器36也因此停止運作。
要注意的是,開關裝置34在導通前是受控于第一信號S3,而導通后就不會因為第一信號S3的邏輯準位變化而被關閉。開關裝置34在導通后只會因為第二控制信號S3而被關閉。因此,開關裝置34在關閉狀態時是受控于感應電路33,而開關裝置34在導通狀態時是受控于控制器36。
在本實施例中,感應電路33的電力是由第一電源37所提供,而其他的電路元件(包括圖上未繪出的元件)都是由第二電源35所供電。但如果感測墊31與32沒有因為使用者觸碰而短路時,感測墊31與32、感應電路33與第一電源35并不會形成一電力回路,因此感應電路33也不會消耗電力。同時,因為開關裝置34是關閉的狀態,開關裝置34、第二電源35以及控制器36也不會形成一電力回路,第二電源35也不會輸出電力。因此,通過本實施例的電路設計,只要感測墊31與32沒有因為使用者觸碰而短路時,整體電路的功率消耗非常低,而達到省電的目的。
第4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電子裝置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電子裝置包括感測墊41與42、感應電路43、開關裝置44、電源45、控制器46以及檢測電路47。感測墊41與42設置在該電子裝置的一殼體上。感應電路43耦接感測墊41與42,且當感測墊41與42因為使用者觸碰而短路時,輸出一第一信號S4。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當感測墊41與42因為使用者觸碰而短路時,第一信號S4的邏輯準位從邏輯低準位被上拉到邏輯高準位。
當開關裝置44因為第一信號S4而被導通時,控制器46開始接收電源45傳送來的電力而運作。控制器46此時除了維持電子裝置的運作外,也監控第一信號S4的邏輯狀態。當控制器46檢測到第一信號S4的邏輯準位從邏輯高準位被下拉到邏輯低準位時,控制器46根據檢測電路47的檢測結果判斷是否要關閉開關裝置44。在本實施例中,檢測電路47用以檢測電子裝置是否處于一閑置狀態(idle)。當控制器46檢測到第一信號S4的邏輯準位從邏輯高準位被下拉到邏輯低準位且電子裝置處于一閑置 狀態時,控制器46輸出第二控制信號S2以關閉開關裝置44。
舉例來說,如果電子裝置是鼠標,檢測電路47會檢測鼠標是否有移動或是是否有按鍵被按下來判斷電子裝置是否處于一閑置狀態(idle)。如果電子裝置是鍵盤,檢測電路47會檢測鍵盤上是否有按鍵被壓下來判斷電子裝置是否處于一閑置狀態。如果電子裝置是耳機,檢測電路47會檢測是否有音源信號被傳送到耳機,如果沒有的話,則電子裝置被判斷是處于一閑置狀態。
要注意的是,開關裝置44在導通前是受控于第一信號S4,而導通后就不會因為第一信號S4的邏輯準位變化而被關閉。開關裝置44在導通后只會因為第二控制信號S2而被關閉。因此,開關裝置44在關閉狀態時是受控于感應電路43,而開關裝置44在導通狀態時是受控于控制器46。
在本實施例中,感應電路43的電力是由電源45所提供。但如果感測墊41與42沒有因為使用者觸碰而短路時,感測墊41與42、感應電路43與電源45并不會形成一電力回路,因此感應電路43也不會消耗電力。因此,通過本實施例的電路設計,只要感測墊41與42沒有因為使用者觸碰而短路時,整體電路的功率消耗非常低,而達到省電的目的。
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電子裝置的運作方法的一實施例的流程圖。本實施例所述的電子裝置可以是第1至第4圖所示的電子裝置。在步驟S51中,一感應電路檢測到兩個感測墊被短路,因此輸出一第一信號S1。在步驟S52中,一開關裝置因為第一信號S1而被導通,使得電子裝置內的一控制器被供電。在步驟S53中,控制器持續監控第一信號S1的邏輯準位,并判斷第一信號S1的邏輯準位是否有變化。如果第一信號S1的邏輯準位沒有改變,則步驟S54被執行,控制器持續被供電。
如果第一信號S1的邏輯準位被改變,則步驟S55被執行。在步驟S55中,控制器內的一計時器開始計時。當控制器檢測到第一信號S1的邏輯準位改變的時間已經超出一預定時間時,控制器發出一第二控制信號S2給開關裝置。在步驟S56中,開關裝置收到第二控制信號S2而被關閉,此時電子裝置內的電源也停止供電給控制器。只有等到兩個感測墊再次被短路,電子裝置才會再次運作。
第6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電子裝置的運作方法的另一實施例的流程圖。本實施例所述的電子裝置可以是第1至第4圖所示的電子裝置。在步驟S61中,一感應電路檢測到兩個感測墊被短路,因此輸出一第一信號S1。在步驟S62中,一開關裝置因為第一信號S1而被導通,使得電子裝置內的一控制器被供電。在步驟S63中,控制器持續監控第一信號S1的邏輯準位,并判斷第一信號S1的邏輯準位是否有變化。如果第一信號S1的邏輯準位沒有改變,則步驟S64被執行,控制器持續被供電。
如果第一信號S1的邏輯準位被改變,則步驟S65被執行。在步驟S65中,控制器根據電子裝置內的檢測電路的檢測結果判斷是否要關閉開關裝置。在本實施例中,檢測電路用以檢測電子裝置是否處于一閑置狀態(idle)。當控制器檢測到第一信號S1的邏輯準位從邏輯高準位被下拉到邏輯低準位且電子裝置處于一閑置狀態時,控制器輸出第二控制信號S2以關閉開關裝置。在步驟S66中,開關裝置收到第二控制信號S2而被關閉,此時電子裝置內的電源也停止供電給控制器。只有等到兩個感測墊再次被短路,電子裝置才會再次運作。
第7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鼠標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鼠標具有如第1至第4圖所示的電路結構。鼠標具有一第一按鍵71與第二按鍵72,且第一感測器73設置在第一按鍵71的表面,第二感測器74設置在第二按鍵72的表面。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感測器73與第二感測器74為一金屬電極片。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感測器73與第二感測器74由導電材料所制成,如導電橡膠。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感測器73與第二感測器74可分別設立在區域75、76。區域75及76是使用者使用鼠標時,手掌會碰觸到鼠標的區域。在另一實施方式中,第一感測器73與第二感測器74可以以矩陣形式設置在鼠標的殼體上。
第8圖為根據本發明的一具有生物感測裝置的無線耳機示意圖。無線耳機具有如第1至第4圖所示的電路結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感測器81與第二感測器82的位置如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感測器81與第二感測器82由導電材料所制成,如導電橡膠。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 明實施的范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范圍內。另外本發明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范圍不須達成本發明所公開的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并非用來限制本發明的權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