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終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雙系統的任務處理方法及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用戶對數據安全性的重視,現有的移動終端引入了雙系統的概念,即在移動終端中分別安裝智能操作系統和隱私操作系統,智能操作系統和隱私操作系統分別劃分對應的存儲空間,用戶通常將更多的隱私信息保存于隱私操作系統內。
為了防止隱私操作系統內的信息泄露,所以,在任何情況下,只要移動終端黑屏被鎖,移動終端再次解鎖時,均會首先進入智能操作系統,然后再從智能操作系統進入隱私操作系統。
但是,當隱私操作系統具有未完成的任務需要繼續執行時,黑屏被鎖,再次解鎖時,采用上述方式重新進入隱私操作系統,操作比較繁瑣,降低了用戶使用體驗。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雙系統的任務處理方法,以解決用戶使用體驗差且任務完成速率低的問題。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實施該基于雙系統的任務處理方法的移動終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雙系統的任務處理方法,其應用于包括智能操作系統和隱私操作系統的移動終端;所述基于雙系統的任務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在接收到用戶輸入的解鎖觸發信號時,檢測所述隱私操作系統是否存在未完成的任務且所述任務為預設的續完成項;
若存在未完成的所述任務,直接進入所述隱私操作系統。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預設的續完成項包括文件傳輸任務、下載任務、支付任務、視頻播放任務和/或信息瀏覽任務。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檢測所述隱私操作系統是否存在未完成的任務且所述任務為預設的續完成項的步驟之后,還包括:
若不存在未完成的所述任務,則進入所述智能操作系統。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其還包括:
當接收到所述預設的續完成項的編輯指令時,生成編輯命令;
若所述編輯命令為新增時,獲取用戶輸入的新任務,并將所述新任務添加至所述預設的續完成項中,當所述編輯命令為刪除時,獲取被選擇的目標任務,并將所述目標任務從所述預設的續完成項中刪除。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獲取到用戶輸入的解鎖觸發信號的步驟之后,還包括:
判斷所述解鎖觸發信號是否為預設智能操作系統觸發信號或預設隱私操作系統觸發信號;
若所述解鎖觸發信號為所述預設智能操作系統觸發信號,進入所述智能操作系統;
若所述解鎖觸發信號為所述預設隱私操作系統觸發信號,進入所述隱私操作系統。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其包括能操作系統和隱私操作系統;所述移動終端包括:
檢測判斷模塊,用于在接收到用戶輸入的解鎖觸發信號時,檢測所述隱私操作系統是否存在未完成的任務且所述任務為預設的續完成項;
第一處理模塊,用于若存在未完成的所述任務,直接進入所述隱私操作系統。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預設的續完成項包括文件傳輸任務、下載任務、支付任務、視頻播放任務和/或信息瀏覽任務。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其還包括:
第二處理模塊,用于若不存在未完成的所述任務,則進入所述智能操作系統。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其還包括:
編輯指令接收模塊,用于當接收到所述預設的續完成項的編輯指令時,生成編輯命令;
編輯指令執行模塊,用于若所述編輯命令為新增時,獲取用戶輸入的新任務,并將所述新任務添加至所述預設的續完成項中,當所述編輯命令為刪除時,獲取被選擇的目標任務,并將所述目標任務從所述預設的續完成項中刪除。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其還包括:
觸發信號判斷模塊,用于判斷所述解鎖觸發信號是否為預設智能操作系統觸發信號或預設隱私操作系統觸發信號;
第一解鎖模塊,用于若所述解鎖觸發信號為所述預設智能操作系統觸發信號,進入所述智能操作系統;
第二解鎖模塊,用于若所述解鎖觸發信號為所述預設隱私操作系統觸發信號,進入所述隱私操作系統。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解鎖時,檢測到隱私操作系統有續完成的任務,直接進入隱私操作系統。相比于現有的解鎖,先進入智能操作系統,再進入隱私操作系統,本發明簡化了用戶的操作流程,提升了用戶使用體驗。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基于雙系統的任務處理方法第一種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基于雙系統的任務處理方法第二種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基于雙系統的任務處理方法中編輯步驟一種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基于雙系統的任務處理方法第三種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移動終端第一種實施例的功能模塊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移動終端第二種實施例的功能模塊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移動終端第三種實施例的功能模塊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移動終端第四種實施例的功能模塊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來限定本發明。
圖1展示了本發明基于雙系統的任務處理方法的一種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該基于雙系統的任務處理方法應用于包括智能操作系統和隱私操作系統的移動終端。具體地,該基于雙系統的任務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S1,在接收到用戶輸入的解鎖觸發信號時,檢測所述隱私操作系統是否存在未完成的任務且所述任務為預設的續完成項。若存在未完成的所述任務,執行步驟S2。若不存在未完成的所述任務,則執行步驟S3。
本實施例中的預設的續完成項包括文件傳輸任務、下載任務、支付任務、視頻播放任務和/或信息瀏覽任務。具體地,本實施例中的信息瀏覽任務包括圖書閱讀任務(譬如:小說的閱讀、文獻的閱讀)、網頁瀏覽任務等。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步驟S1還可以是:在接收到用戶輸入的解鎖觸發信號時,檢測所述隱私操作系統的當前顯示界面是否為桌面。若當前顯示界面不是桌面(即:前臺還有應用程序在運行),則執行步驟S2。若當前顯示界面是桌面,則執行步驟S3。
步驟S2,直接進入所述隱私操作系統,并在所述隱私操作系統下繼續執行所述任務。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其他實施例中,參見圖2,執行步驟S1時,若不存在未完成的所述任務,則執行步驟S3。
步驟S3,則進入所述智能操作系統。
本實施例解鎖時,檢測到隱私操作系統有續完成的任務,直接進入隱私操作系統,并在隱私操作系統下繼續執行該任務。相比于現有的解鎖,先進入智能操作系統,再進入隱私操作系統,重新執行上述的任務,本發明簡化了用戶的操作流程,提升了用戶使用體驗。此外,在隱私操作系統下已完成的任務無需重新執行,因此,縮短了任務完成時間以及提升了任務完成速率。此外,當不存在未完成的上述任務時,進入所述智能操作系統,避免誤觸的情況下直接進入隱私操作系統,導致隱私操作系統中的數據信息的泄露,從而提升了隱私操作系統的數據安全性。
將本發明的基于雙系統的任務處理方法用于移動終端的使用過程中,需要根據用戶的需要對預設的續完成項進行編輯。因此,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其他實施例中,參見圖3,該基于雙系統的任務處理方法還包括:
步驟S10,當接收到所述預設的續完成項的編輯指令時,生成編輯命令。
步驟S11,若所述編輯命令為新增時,獲取用戶輸入的新任務,并將所述新任務添加至所述預設的續完成項中,當所述編輯命令為刪除時,獲取被選擇的目標任務,并將所述目標任務從所述預設的續完成項中刪除。
本實施例可以根據用戶自身的需求,對預設的續完成項進行編輯。因此,不同的用戶可以設置不同的預設的續完成項,進一步提升了用戶使用體驗。
將本發明的基于雙系統的任務處理方法用于移動終端的使用過程中,可以根據用戶輸入的解鎖觸發信號,快速確定進入智能操作系統還是隱私操作系統。因此,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其他實施例中,參見圖4,在接收到用戶輸入的解鎖觸發信號時,該基于雙系統的任務處理方法還包括:
步驟S20,判斷所述解鎖觸發信號是否為預設智能操作系統觸發信號或預設隱私操作系統觸發信號。若所述解鎖觸發信號為所述預設智能操作系統觸發信號,執行步驟S21。若所述解鎖觸發信號為所述預設隱私操作系統觸發信號,執行步驟S22。
需要說明是的,本實施例中預設智能操作系統觸發信號可以是獲取到用戶輸入的第一指紋信息、第一手勢、第一虹膜信息等產生的信號。同理,本實施例中的預設隱私操作系統觸發信號也可以是獲取到用戶輸入的第二指紋信息、第二手勢、第二虹膜信息等產生的信號。其中,第一指紋信息與第二指紋信息不相同。同理,第一手勢與第二手勢不相同,第一虹膜信息與第二虹膜信息不相同。
步驟S21,解鎖并進入所述智能操作系統。
步驟S22,解鎖并進入所述隱私操作系統。
本實施例可以根據用戶輸入的解鎖觸發信號自動判定進入智能操作系統,還是進入隱私操作系統,并根據判定結果快速進入用戶所需的操作系統,進一步提升了用戶使用體驗。
圖5展示了本發明移動終端的一種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該移動終端包括其包括能操作系統和隱私操作系統。具體地,所述移動終端包括檢測判斷模塊10和第一處理模塊11。
其中,檢測判斷模塊10,用于在接收到用戶輸入的解鎖觸發信號時,檢測所述隱私操作系統是否存在未完成的任務且所述任務為預設的續完成項;第一處理模塊11,用于若存在未完成的所述任務,直接進入所述隱私操作系統,并在所述隱私操作系統下繼續執行所述任務。
進一步地,所述預設的續完成項包括文件傳輸任務、下載任務、支付任務、視頻播放任務和/或信息瀏覽任務。
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其他實施例中,參見圖6,該移動終端包括第二處理模塊20。其中,該第二處理模塊20,用于若不存在未完成的所述任務,則進入所述智能操作系統。
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其他實施例中,參見圖7,該移動終端還包括編輯指令接收模塊30和編輯指令執行模塊31。
其中,編輯指令接收模塊30,用于當接收到所述預設的續完成項的編輯指令時,生成編輯命令;編輯指令執行模塊31,用于若所述編輯命令為新增時,獲取用戶輸入的新任務,并將所述新任務添加至所述預設的續完成項中,當所述編輯命令為刪除時,獲取被選擇的目標任務,并將所述目標任務從所述預設的續完成項中刪除。
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其他實施例中,參見圖8,該移動終端還包括觸發信號判斷模塊40、第一解鎖模塊41和第二解鎖模塊42。
其中,觸發信號判斷模塊40,用于判斷所述解鎖觸發信號是否為預設智能操作系統觸發信號或預設隱私操作系統觸發信號;第一解鎖模塊41,用于若所述解鎖觸發信號為所述預設智能操作系統觸發信號,解鎖并進入所述智能操作系統;
第二解鎖模塊42,用于若所述解鎖觸發信號為所述預設隱私操作系統觸發信號,解鎖并進入所述隱私操作系統。
關于上述四個實施例移動終端中各模塊實現技術方案的其他細節,可參見上述實施例中的基于雙系統的任務處理方法中的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的各個實施例均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參見即可。對于裝置類實施例而言,由于其與方法實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較簡單,相關之處參見方法實施例的部分說明即可。
以上對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細說明,但其只作為范例,本發明并不限制與以上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任何對該發明進行的等同修改或替代也都在本發明的范疇之中,因此,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范圍下所作的均等變換和修改、改進等,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