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配電網智能管理系統,具體是一種智能配電網工程輔助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智能配電網是提高城配網供電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是電力系統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全國智能配電網建設呈現出較快的發展趨勢,智能配電網示范工程規模大、周期長,往往一個地市城區智能配電網改造就長達1-2年,涉及的部門、設備、物資、材料、廠家遠遠超出以前配網工程的數量,工作量成倍數的增加,工程計劃制定難度大,具有其他常規工程項目不可比擬的規模及復雜性。
以湖北省孝感市城區智能配電網工程規模為例,工程周期預計1年半,工程動態投資12581.69萬元,涉及改造面積85平方公里,工程實施設備及配套物資量大,僅僅涉及配電一次、二次改造部分,新增柱開605臺、環網箱8座、新增二次終端986臺、新裝配電線路故障定位裝置2035套,主設備配套鐵部件數量多,材料型號多不一致。設備型號、廠家多不一致,柱上斷路器廠家多達6家,終端廠家4家,配套物資廠家總數20家。招標日期不統一、設備到貨日期不統一,部分物資到貨不統一,供貨周期長,可能會貫穿于整個智能電網施工過程。物資存放地點分散,分別位于嚴橋配電運檢室倉庫、北城租賃倉庫、北城9號倉庫。存放地點不易查找。由于到貨日期難以確定,因此停電計劃會受到設備到貨的影響,計劃管控難度加大。
智能配電網工程具備周期長、規模大等特點,造成新設備資料、試驗報告、驗收資料整理困難。由于歷史原因,配網定值管理較主網相對較隨意,流程及規范性還達不到主網水平,而智能配電網由于在故障定位、自愈等方面更高的要求,因此二次終端定值要求將按主網定值管理水平靠齊,在智能配電網工程實施期間,定值的整定、執行、歸檔流程亟待規范。與定值管理類似,自動化點表管理面臨同樣的問題。因此,采取常規工程管理方法,將無法保證智能配電網工程的順利實施,甚至會出現打亂仗、重復停電、延期送電、設備安裝調試質量、工程資料不完善等現象。為確保智能配電網示范工程按計劃順利高效推進,同時為總結一套智能配電網工程管理經驗,以智能配電網示范工程管理中的問題為向導,創新管理辦法,逐步實現人工管理到智能化管理,圍繞智能配電網示范工程打造一套工程管理系統是當前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配電網工程輔助管理系統,可以自動協調計劃、物資、定值、自動化點表、倉庫調試、試驗、資料管理等各環節。
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智能配電網工程輔助管理系統,包括:
計劃管理模塊,其用于將智能配電網工程總計劃按照地域、線路分為多個分部工程,再將分部工程細化為分項工程,分項工程原則上是按同時停電劃分,最后具體到可實施的單個安裝地點;
物資模塊,其用于實現以設備安裝地點及設備雙重名稱為根目錄的物資管理,建立物資出入庫管理流程,具備物資成套組合功能,并具備倉庫物資定位功能;
試驗模塊,其用于實現倉庫物資設備試驗計劃管理、試驗報告管理;
繼電保護定值管理模塊,其用于制定定值掛網發布、執行、驗收、歸檔流程,相關人員具備各自權限;
自動化點表管理模塊,其用于制定點表制定、點表審核、現場核對、驗收、歸檔流程,相關人員具備各自權限;
現場作業模塊,其用于現場勘查、現場勘查記錄上傳、停電、現場開工、標準化作業流程卡上傳、現場驗收、現場驗收記錄上傳、現場完工。
所述計劃管理模塊包括計劃基礎界面、計劃屬性、計劃流程、智能告警;
所述計劃基礎界面分圖形界面和菜單界面,圖形以地理圖為底圖,進行進度及計劃顯示;所述計劃屬性包括:
a.總體計劃:完成進度顯示、已完成安裝地點計劃、已完成分部工程計劃、已完成分項工程計劃、已制定計劃顯示;導入地理位置圖;對應顯示;實現工程計劃、進度可視化管理;
b.分部工程計劃,制約因素:物資入庫、試驗調試、試驗報告、定值、點表;
c.分項工程計劃,制約因素:物資入庫、試驗調試、試驗報告、定值、點表;
d.安裝地點計劃,制約因素:是否停電、停電編號、物資入庫、試驗調試、試驗報告、定值、點表;
所述智能告警包括:
a.顏色區分;
b.同一分項工程同一停電編號設備應同時排計劃,若分別排,則視為重復停電,并自動統計;
c.同一分項工程,僅1/3計劃不可排時,應自動彈窗預警,并找出不可排原因。
所述物資模塊包括:
1)、建立菜單:
序號、物資名稱、安裝地點、設備雙重名稱、唯一編號、分部工程、分項工程、物資型號、單位、生產廠家、使用數量、到貨數量、備注,此類為基礎臺賬,另有其它在入庫后的后續流程陸續完善;
2)、輸入所有設備數據:
將所有物資按上述菜單內容輸入,形成基礎庫;
3)、設備流程:
流程設置為未入庫,顏色區分;入庫:顏色區分、增加設備存放地點,可導入附件;試驗調試:顏色區分;試驗調試完畢:顏色區分增加設備存放地點,可導入附件;出貨區:顏色區分、增加設備存放地點、試驗報告、出廠資料、設備出廠編號,可導入附件;出貨、現場安裝送電;
4)智能告警:
a、同一安裝地點設備入庫完畢或僅有1個設備未到貨后,系統能彈窗提醒或按鈕后提醒。提醒可排計劃或催貨;
b同一安裝地點設備調試完畢或僅有1個設備未調試時,系統能彈窗提醒或按鈕后提醒,提醒可排計劃或催貨;
C同一分項工程設備入庫完畢或僅有1個安裝地點設備未到貨后,系統能彈窗提醒或按鈕后提醒。提醒可排計劃或催貨;
d同一分項工程設備調試完畢或僅有1個設備未調試時,系統能彈窗提醒或按鈕后提醒。提醒可排計劃或催貨;
e同一分部工程設備入庫完畢或僅有1個分項工程設備未到貨后,系統能彈窗提醒或按鈕后提醒。提醒可排計劃或催貨;
f同一分部工程設備調試完畢或僅有1個分項工程設備未調試時,系統能彈窗提醒或按鈕后提醒。提醒可排計劃或催貨;
g顏色區分:入庫、試驗、排計劃、出庫、資料;
h某安裝地點庫存數量在排計劃后自動減去使用數量;
i預留二維碼菜單;
j加入物資采購(是、否)采購日期、采購依據;
k物資替換,物資未到貨時替換為其它型號設備。
所述試驗模塊包括:
1)建立菜單:
設備安裝地點、分部工程、設備型號、生產廠家、定值、試驗報告、點表;
2)試驗周計劃、周完成情況;
3)報告審核流程,編輯、上傳、發送至審核人、審核人簽字通過或退回、發送至安裝部門;
試驗報告流程:
試驗計劃流程:
所述繼電保護定值管理模塊,包括:
1)目錄:設備安裝地點、二次設備型號、版本號、定值單;
2)流程:定值掛網發布、定值執行、定值驗收、定值歸檔;
所述自動化點表管理模塊包括:
1)目錄:設備安裝地點、二次設備型號、版本號、點表;
2)流程:點表制定、點表審核、點表現場核對、點表驗收、點表歸檔;
本發明一種智能配電網工程輔助管理系統,優點在于:
1:本發明將智能配電網工程整個施工計劃分解為分部工程、分項工程進行管理,實施方案區域化、模塊化,停電計劃制定區域化管理,做到了科學的計劃制定、剛性的計劃落實。降低了人工勞動成本和管理成本。
2:本發明將智能配電網工程物資管理創新使用物資成套方法進行管理,根據配網設備多、型號多、廠家多、到貨周期不一致等特點,以設備安裝地點為單位對該地點所有需安裝的設備、配套材料進行統一編號管理,對設備訂貨、入庫、試驗、調試、出庫規范管理,實現智能催貨,避免設備打亂仗、物資不匹配等情況出現。規范了物資管理水平,降低了人工勞動成本和管理成本。
3:本發明將智能配電網工程創新使用倉庫試驗,用該系統規范了試驗計劃、試驗流程、試驗報告存檔等,規范了試驗流程,降低了人工勞動成本和管理成本。
4:本發明規范了智能配電網定值管理及點表管理,規范了流程,提高了資料管理水平,降低了人工勞動成本和管理成本。
5:本發明具備基礎數據庫管理功能。數據可按固定模板批量導入、導出,能導入EXCEL、WORD、PDF、圖片等文檔,建立繼電保護定值、自動化點表管理臺賬、分部分項工程區域圖等臺賬,同時實現工程資料系統化管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計劃基礎界面菜單圖。
圖2是本發明的計劃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智能配電網工程輔助管理系統,以孝感城區智能配電網工程為例進行說明:
1、計劃管理模塊:將結合智能配電網示范工程特點,將配電網工程總計劃按照地域、線路分為40個分部工程,再將分部工程細化為分項工程,分項工程原則上是按同時停電劃分,最后具體到可實施的單個安裝地點。結合到部分工程工作量過大,部分不重要用戶停電2次。
1)計劃基礎界面,分圖形界面和菜單界面,菜單如圖1所示。
2)屬性:
a.總體計劃。首先將區域總體工程進行分解,按照線路、地理區域將工程劃分為若干分部工程,再根據停電、不停電條件將分部工程分解為分項工程。將所有分部工程、分項工程作為基礎數據輸入系統。
實現工程計劃、進度可視化。首先以地理圖為底圖,再將分部工程、分項工程中的安裝地點與地理圖進行關聯,在工程未計劃、已生成計劃、已完成計劃分別以不同的顏色標記,從而實現進度及計劃顯示,達到工程進度可視化的效果。
b.分部工程計劃。分部工程計劃生成制定的否定環節主要包含,該分部工程所有物資未入庫、未到貨,物資到貨后未進行倉庫調試試驗、調試后調試不合格或無試驗報告、無調度下達的終端設備定值單、無經過審核的自動化點表、未進行設備安裝前的現場勘查或現場勘查與設計不符合。
c.分項工程計劃。分項工程計劃生成制定的否定環節主要包含,該分項工程所有物資未入庫、未到貨,物資到貨后未進行倉庫調試試驗、調試后調試不合格或無試驗報告、無調度下達的終端設備定值單、無經過審核的自動化點表、未進行設備安裝前的現場勘查或現場勘查與設計不符合。
d.安裝地點計劃。安裝地點計劃生成制定的否定環節主要包含,該安裝地點所有物資未入庫、未到貨,物資到貨后未進行倉庫調試試驗、調試后調試不合格或無試驗報告、無調度下達的終端設備定值單、無經過審核的自動化點表、未進行設備安裝前的現場勘查或現場勘查與設計不符合。
3)計劃流程,如圖2所示。
計劃生成流程:
a.將所有分部工程、分項工程作為基礎數據輸入系統。
b.當某一安裝地點所有生成計劃條件滿足后,即無生成計劃否決條件,則該安裝地點計劃滿足生成條件。點擊該安裝地點生成計劃按鈕后可生成計劃,同時進入計劃執行中流程,當該安裝地點計劃實施完畢后,計劃自動閉環,進入已完成歸檔。
c.當某一分項工程內所有安裝地點均滿足生成計劃條件時,則該分項工程計劃滿足生成條件。點擊該分項工程生成計劃按鈕后可生成計劃,同時進入計劃執行中流程,當該分項計劃實施完畢后,計劃自動閉環,進入已完成歸檔。
d.當某一分部工程內所有分項工程均滿足生成計劃條件時,則該分部工程計劃滿足生成條件。點擊該分項工程生成計劃按鈕后可生成計劃,同時進入計劃執行中流程,當該分項計劃實施完畢后,計劃自動閉環,進入已完成歸檔。
計劃否定環節:
a.當某一安裝地點存在任一否決環節,則該安裝地點計劃不滿足生成條件。否定環節主要包含,該安裝地點所有物資未入庫、未到貨,物資到貨后未進行倉庫調試試驗、調試后調試不合格或無試驗報告、無調度下達的終端設備定值單、無經過審核的自動化點表、未進行設備安裝前的現場勘查或現場勘查與設計不符合。
b.當某一分項工程內任一安裝地點不滿足計劃生成條件時,則該分項工程不滿足計劃生成條件。
c.當某一分部工程內任一分項工程不滿足計劃生成條件時,則該分部工程不滿足計劃生成條件。
4)智能告警:
a.顏色區分。對所有安裝地點、分項工程、分部工程中計劃,對滿足生成條件、不滿足生成條件、計劃執行中、已完成計劃用不同顏色進行區分,并具備檢索功能。
b.同一分項工程同一停電編號設備應同時排計劃,若分別排,則視為重復停電,并自動統計。
c.同一分項工程,僅1/3計劃不可排時,應自動彈窗預警,并找出不可排原因。
2、物資模塊:實現以設備安裝地點及設備雙重名稱為根目錄的物資管理,建立物資出入庫管理流程,具備物資成套組合功能,并具備倉庫物資定位功能。
1)建立菜單:
序號、物資名稱、安裝地點、設備雙重名稱、唯一編號、分部工程、分項工程、物資型號、單位(臺、個類)、生產廠家、使用數量、到貨數量、備注,此類為基礎臺賬。另有其它在入庫后的后續流程陸續完善。
2)輸入所有設備數據:
將所有物資按上述菜單內容輸入,形成基礎庫。
3)設備流程:
流程設置為未入庫(顏色區分)、入庫(顏色區分、增加設備存放地點,可導入附件)、試驗調試(顏色區分)、試驗調試完畢(顏色區分增加設備存放地點,可導入附件)、出貨區(顏色區分、增加設備存放地點、試驗報告、出廠資料、設備出廠編號,可導入附件)、出貨、現場安裝送電。
4)智能告警:
a同一安裝地點設備入庫完畢或僅有1個設備未到貨后,系統能彈窗提醒或按鈕后提醒。提醒可排計劃或催貨。
b同一安裝地點設備調試完畢或僅有1個設備未調試時,系統能彈窗提醒或按鈕后提醒。提醒可排計劃或催貨。
C同一分項工程設備入庫完畢或僅有1個安裝地點設備未到貨后,系統能彈窗提醒或按鈕后提醒。提醒可排計劃或催貨。
d同一分項工程設備調試完畢或僅有1個設備未調試時,系統能彈窗提醒或按鈕后提醒。提醒可排計劃或催貨。
e同一分部工程設備入庫完畢或僅有1個分項工程設備未到貨后,系統能彈窗提醒或按鈕后提醒。提醒可排計劃或催貨。
f同一分部工程設備調試完畢或僅有1個分項工程設備未調試時,系統能彈窗提醒或按鈕后提醒。提醒可排計劃或催貨。
g顏色區分(入庫、試驗、排計劃、出庫、資料)。
h某安裝地點庫存數量在排計劃后,自動減去使用數量。
i預留二維碼菜單。
j加入物資采購(是、否)采購日期、采購依據。
k物資替換,物資未到貨時替換為其它型號設備。
3、試驗模塊
1)建立菜單:
首先以已入庫的設備及物資為基礎數據,再將已入庫的設備進行分類,分為需要試驗類和不需要試驗類,需要試驗類的設備或物資就自動生成試驗臺賬。試驗臺賬還需設置試驗設備型號、設備廠家、試驗日期、設備編號、是否合格、試驗報告上傳等目錄。
2)試驗流程
根據月度工程總的初步計劃,選擇自動生成的具備制定試驗計劃的設備或物資,生成試驗周計劃。試驗組根據試驗計劃進行調試試驗工作,試驗合格后,編寫試驗報告,走合格流程后,試驗完成,并將該設備納入已試驗設備。該類型設備在工程計劃流程內試驗否決條件排除。
試驗計劃流程:
3)報告審核流程,試驗報告編寫人編輯完試驗報告后,上傳至系統,進入試驗報告流程,發送至試驗報告審核人,審核合格后,簽字通過,并發送至設備安裝部門,形成資料歸檔。
試驗報告流程:
4、繼電保護定值管理模塊:
1)建立菜單:
根據該總工程內所有設備安裝地點制定繼電保護定值管理模塊菜單,該菜單包含設備雙重名稱、設備安裝地點、終端型號、終端版本、定值單編號、整定日期、執行日期等。
2)定值計劃流程:定值整定人員根據月度工程總的初步計劃,繼電保護定值整定人員對該計劃內的所有設備進行定值整定,整定上傳后,已完成定值整定的設備在工程計劃流程內定值否決條件排除。
3)定值流程:
繼電保護定值整定人員整定完定值后,上傳至系統,進入定值流程,發送至定值審核人,審核合格后,簽字通過,并發送至定值執行人員,執行完畢后與運行人員共同驗收,形成資料歸檔。
5、自動化點表管理模塊:
1)建立菜單:
根據該總工程內所有設備安裝地點制定自動化點表管理模塊菜單,該菜單包含設備雙重名稱、設備安裝地點、終端型號、終端版本、點表編號、制定日期、核對日期等。
2)點表計劃流程:自動化點表制定人員根據月度工程總的初步計劃,自動化點表制定人員對該計劃內的所有設備進行點表制定,點表制定上傳后,已完成點表制定的設備在工程計劃流程內點表否決條件排除。
3)點表流程:
自動化點表制定人員制定好點表后,上傳至系統,進入點表流程,發送至點表審核人,審核合格后,簽字通過,并發送至自動化點表核對人員,執行完畢后與運行人員共同驗收,形成資料歸檔。
6、現場作業模塊:
1)建立菜單:
根據該總工程內所有設備安裝地點制定現場安裝菜單,該菜單包含設備雙重名稱、設備安裝地點、現場勘查計劃上傳、現場標準化作業指導卡上傳、現場開工時間、驗收、現場完工時間、歸檔。
2)現場安裝計劃流程:現場勘查計劃根據月度工程總的初步計劃進行,現場勘查人員對該計劃內的所有設備進行現場勘查,現場勘查記錄或圖片上傳后,已完成現場勘查并合格的設備在工程計劃流程內現場勘查否決條件排除。
3)現場流程:
現場勘查完畢后,上傳至系統,制定工程具體計劃后,現場開工,并上傳標準化作業指導卡,現場實施完畢后,驗收合格后,現場完工歸檔,同時工程計劃完畢。
本發明一種智能配電網工程輔助管理系統,實現了智能配電網工程計劃分部智能管理、物資成套管理、試驗流程管理、資料系統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水平,降低了人工勞動成本和管理成本。其具備以下特點:
(1)該系統不局限于物資管理、計劃管理、工程項目管理或運檢管理,以解決智能配電網工程實施進程中的問題為向導,橫跨配網物資、計劃、項目、運維管理。
(2)以計劃管理模塊為核心,清晰化的工程進度展示系統。以計劃管理模塊為核心,物資模塊、試驗模塊、定值模塊、點表模塊、現場安裝模塊將圍繞計劃管理模塊建設,同時制約計劃的實施,各模塊不失獨立性。
(3)根據配電網工程的特殊性,物資多、型號多、廠家多、供貨周期長等問題,開創性的采用物資成套管理辦法,以設備安裝地點為單位,將該地點的所有設備及物資唯一編號,從設備出庫開始唯一編號管理。避免出現設備物資不齊全、打亂仗等情況出現。
(4)按照區域工程總體計劃,將該工程劃分為若干分部工程,分部工程按照輸電線路及區域為原則進行劃分,再根據停電時間、停電范圍將分部工程細分為分項工程,分項工程包含若干設備安裝地點。并實現工程計劃、進度可視化,圖形顯示。
(5)全數據的工程設備物資模塊,克服了長期的線下手工記錄毛病,同時便于數據實時共享,出入庫流程化管理。
(6)所有模塊功能均以列表的形式表現,可按指定字段檢索、統計相關內容,查閱方便、直觀。
(7)個性化警示功能設計,具備物資提醒功能,成套物資自動組合,顏色提示、窗口提醒,確保計劃制定的合理性和可執行性,還可根據提示窗口有針對性的催促廠家設備到貨。
(8)可查看數據編輯過程歷史記錄,實現責任追溯。大部分數據填寫采用有限范圍下拉菜單選擇,方便錄入,同時可保證數據規范性。
(9)具備基礎數據庫管理功能。數據可按固定模板批量導入、導出,能導入EXCEL、WORD、PDF、圖片等文檔,建立繼電保護定值、自動化點表管理臺賬、分部分項工程區域圖等臺賬,同時實現工程資料系統化管理。
以上述某智能配電網工程一個柱上斷路器安裝地點資料管理為例進行測算:
1、縮短工作總耗時:
以孝感智能配電網工程為例,據測算,一個柱上斷路器安裝地點大約有設備及物資共計15種,整理及打印成套設備及物資出廠資料清理需3小時、試驗資料需3小時(調試員配合)、定值及點表等資料(定值整定員及點表制定員配合)需3小時,共需9小時。使用該系統后,資料統一系統化管理,整理資料、打印資料、收集資料、資料成套共計3小時。大大縮短了資料整理時間。
2、節省用工成本支出:
資料整理工作一般需要資料員2名,調試員1名,定值整定員1名、自動化點表制定員1名。實施本發明后,僅需資料員1名,按照每個3小時工作日100元的人工成本進行測算,一個柱上斷路器安裝地點資料整理在實施本發明后,節省了用工成本約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