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虛擬現實技術以及人機交互與身份認證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支持頭戴模式人機交互與身份認證的虛擬現實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虛擬現實技術和可穿戴技術的快速發展,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開創了全新的消費電子市場,并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會迅速普及。如eBay公司就率先推出第一家基于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的虛擬現實百貨商店。
然而基于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的人機交互以及身份認證方法存在缺陷,在支付環節用戶不可避免的需要取下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之后在移動設備中eBay的相關應用中進行身份認證,進而完成交易。反復地摘取虛擬現實眼鏡設備不僅極大傷害了用戶的浸入式體驗,而且間接地增加了身份認證的復雜程度。
由于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可以便捷地采集到用戶的眼部圖像,同時基于眼部信息的人機交互以及身份認證技術已經達到實用水平,因此在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中加入基于眼部信息的人機交互以及身份認證裝置,實現友好便捷的交互體驗與安全可靠的身份認證,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所以,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支持頭戴模式人機交互與身份認證的虛擬現實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支持頭戴模式人機交互與身份認證的虛擬現實設備,包括:頭帶、殼體、顯示屏、采集裝置、照明裝置、人機交互模塊以及虹膜識別模塊,其中:所述頭帶與所述殼體連接,用于將所述虛擬現實設備固定于頭部;所述殼體用于保護所述虛擬現實設備;所述顯示屏安裝于所述虛擬現實設備靠近雙眼的一側,用于顯示畫面;所述采集裝置,設置為至少一個攝像頭,位于所述虛擬現實設備靠近人眼的一側,用于采集眼部圖像;所述照明裝置,設置為至少一個光源,位于所述虛擬現實設備靠近人眼的一側,對用戶眼部照明,以呈現清晰的虹膜紋理;所述人機交互模塊,設置于所述虛擬現實設備內部,根據所述采集裝置采集的眼部圖像,進行眼皮關鍵點檢測、眼球視線追蹤以及凝視/眨眼檢測;所述虹膜識別模塊,設置于所述虛擬現實設備內部,根據所述采集裝置采集的眼部圖像,進行活體檢測與虹膜識別。
優選地,所述虛擬現實設備設置為兩個所述攝像頭和兩個所述光源,兩個所述攝像頭分別位于所述虛擬現實設備對應兩只眼睛的顯示屏的上方,兩個所述光源也分別位于所述虛擬現實設備對應兩只眼睛的顯示屏的上方。
優選地,所述虛擬現實設備設置為兩個所述攝像頭和一個所述光源,兩個所述攝像頭分別位于所述虛擬現實設備對應兩只眼睛的顯示屏的上方,所述光源位于所述虛擬現實設備靠近人眼一側的正上方。
優選地,所述虛擬現實設備設置為一個所述攝像頭和一個所述光源,所述攝像頭與所述光源均位于所述虛擬現實設備靠近人眼一側的正上方,對應兩只眼睛的所述顯示屏的中間。
優選地,當所述虛擬現實設備需要對用戶進行人機交互或身份認證時,所述采集裝置開啟,否則關閉。
優選地,當所述虛擬現實設備需要對用戶進行人機交互或身份認證時,所述照明裝置開啟,否則關閉。
優選地,所述光源為主動光源,用于提供波長在700納米到900納米范圍內的光。
優選地,所述攝像頭的聚焦范圍為15毫米到80毫米,視場角為50度到120度。
優選地,所述顯示屏設置為LCD/LED顯示屏、鏡頭、投影裝置或者顯示光機中的一種或幾種。
應當理解,前述大體的描述和后續詳盡的描述均為示例性說明和解釋,并不應當用作對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內容的限制。
附圖說明
參考隨附的附圖,本實用新型更多的目的、功能和優點將通過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得以闡明,其中:
圖1示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圖;
圖2a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
圖2b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
圖2c示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三。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參考示范性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功能以及用于實現這些目的和功能的方法將得以闡明。然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開的示范性實施例;可以通過不同形式來對其加以實現。說明書的實質僅僅是幫助相關領域技術人員綜合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細節。
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在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代表相同或類似的部件。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圖,用戶佩戴本實用新型的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100,其能夠與用戶更好地進行交互,同時用戶能夠便捷地獲取對其賬戶相應的操作權限,而無需反復摘取頭戴式設備,在其他設備上進行所需的認證操作。
如圖1所示,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100包括:頭帶101、殼體102、顯示屏103、采集裝置、照明裝置、人機交互模塊以及虹膜識別模塊:
其中:
所述頭帶101與所述殼體102連接,用于將所述虛擬現實設備固定于頭部;
所述殼體102用于保護所述虛擬現實設備;
所述顯示屏103安裝于所述虛擬現實設備靠近雙眼的一側,用于顯示畫面;
所述顯示屏103設置為LCD/LED顯示屏、鏡頭、投影裝置或者顯示光機中的一種或幾種。
如圖2所示,所述采集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攝像頭203,位于所述虛擬現實設備靠近人眼的一側,用于采集眼部圖像;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攝像頭的聚焦范圍為15毫米到80毫米,視場角為50度到120度。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當所述虛擬現實設備需要對用戶進行人機交互或身份認證時,所述采集裝置開啟,否則關閉。
所述照明裝置,設置為至少一個光源202,位于所述虛擬現實設備靠近人眼的一側,對用戶眼部照明,以此呈現清晰的虹膜紋理;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光源202為主動光源,用于提供波長在700納米到900納米范圍內的光。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當所述虛擬現實設備需要對用戶進行人機交互或身份認證時,所述照明裝置開啟,否則關閉。
所述人機交互模塊設置于所述虛擬現實設備內部,根據所述采集裝置采集的眼部圖像進行眼皮關鍵點檢測、眼球視線追蹤以及凝視/眨眼檢測。
所述虹膜識別模塊設置于所述虛擬現實設備內部,根據所述采集裝置采集的眼部圖像進行活體檢測與虹膜識別。
如圖2a所示,該設備采用兩個光源202a和兩個攝像頭203a時,兩個光源202a分別位于虛擬現實設備對應兩只眼睛的顯示屏201a的上方,兩個攝像頭203a也分別位于虛擬現實設備對應兩只眼睛的顯示屏201a的上方。
如圖2b所示,該設備采用一個光源202b和兩個攝像頭203b時,光源202b位于虛擬現實設備靠近人眼一側的正上方,兩個攝像頭203b分別位于虛擬現實設備對應兩只眼睛的顯示屏201b的上方。
如圖2c所示,該設備采用一個光源202c和一個攝像頭203c時,光源和攝像頭均位于虛擬現實設備靠近人眼一側的正上方,對應兩只眼睛的顯示屏201c的中間。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支持頭戴模式人機交互與身份認證的虛擬現實設備,其主要優點為本實用新型針對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的人機交互及用戶身份認證過程繁瑣的問題,設計了一種支持頭戴模式人機交互與身份認證的虛擬現實設備。在進行人機交互或身份認證時,用戶無需摘取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借助其他設備進行相應操作,實現了方便友好、有效安全地人機交互與身份認證功能。
得益于上述優點,本實用新型解決了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人機交互與身份認證過程繁瑣的問題,可以廣泛地應用到現有的頭戴式虛擬現實設備的人機交互與身份認證系統中,提供了一種方便快捷、安全準確的頭戴模式中進行人機交互與身份認證的虛擬現實設備。
所述附圖僅為示意性的并且未按比例畫出。雖然已經結合優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這里所描述的實施例。
結合這里披露的本實用新型的說明和實踐,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都是易于想到和理解的。說明和實施例僅被認為是示例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真正范圍和主旨均由權利要求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