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報知方法以及無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報知(notify)技術,特別涉及對包含有特定的信息的信號進行報知的報知方法以及無線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防止在交叉路口相撞的碰撞事故,對路車間的通信進行了研究。在路車間通信中,在路邊設備和車載設備之間對與交叉路口的狀況相關的信息進行通信。在路車間通信中,需要設置路邊設備,工作量和費用大。與此相對,若是車車間通信即在車載設備間對信息進行通信的形態,則不需要設置路邊設備。在這種情況下,通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等來實時檢測當前的位置信息,并在車載設備彼此間交換該位置信息,由此,判斷自車輛以及其它車輛分別位于進入交叉路口的哪條道路上(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 JP特開2005-202913號公報在依據IEEE802. 11等標準的無線LAN (Local Area Network)中,使用被稱為 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的訪問控制功能。 為此,在該無線LAN中,由多個終端裝置共用同一無線信道。在這樣的CSMA/CA中,由于終端裝置間的距離或使電波衰減的障礙物的影響等,會產生彼此的無線信號無法到達、即載波偵聽未起作用的狀況。在載波偵聽未起作用的情況下,從多個終端裝置發送來的分組信號會沖突。另外,為了通信速度的高速化,在無線LAN中,使用OFDM調制方式。另一方面,在車車間通信中應用無線LAN的情況下,由于需要對不特定的多個終端裝置發送信息,因此期望用廣播來發送信號。但是,在交叉路口等處,由于車輛數的增加即終端裝置數的增加,認為分組信號的沖突會增加。其結果,包含于分組信號中的數據將不能傳輸到其它的終端裝置。若在車車間通信中產生這樣的狀態,則將不能實現防止交叉路口的相撞的碰撞事故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鑒于上述的狀況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即使在通信量增加的情況下也能降低分組信號的沖突概率的技術。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某形態的無線裝置具備受理部,其從用于控制無線裝置間的通信的訪問控制裝置受理與至少包含多個時隙的幀相關的信息;生成部,其按照同步于與受理部受理到的信息對應的幀的方式,來生成至少包含多個時隙的幀;估計部,其估計生成部生成的幀所包含的多個時隙中的空時隙;選擇部,其隨機地選擇估計部估計出的空時隙中的至少一個;和報知部,其用選擇部選擇出的時隙來報知數據。本發明的其它的形態是報知方法。該方法具備從用于控制無線裝置間的通信的訪問控制裝置受理與至少包含多個時隙的幀相關的信息的步驟;按照同步于與受理到的信息對應的幀的方式,來生成至少包含多個時隙的幀的步驟;估計已生成的幀所包含的多個時隙中的空時隙的步驟;隨機地選擇估計出的空時隙中的至少一個的步驟;和在選擇出的時隙中報知數據的步驟。此外,以上構成要素的任意的組合、在方法、裝置、系統、記錄介質、計算機程序等之間變換本發明的表現形式的技術方案作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是有效的。根據本發明,即使在通信量增加的情況下也能降低分組信號的沖突概率。
80載波偵聽部
82估計部
84選擇部
86隨機數生成部
88除法部
90特定部
100通信系統
150天線
152RF部
154調制解調部
156處理部
158GPS定位部
160幀生成部
162控制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具體說明本發明之前,先敘述概要。本發明的實施例涉及在搭載于車輛的終端裝置間執行數據通信的通信系統。終端裝置將容納有車輛的速度和位置等的信息(下面將它們稱為“數據”)的分組信號進行廣播發送。另外,其它的終端裝置接收分組信號并根據數據識別車輛的接近等。在此,終端裝置以通信速度的高速化為目的,采用OFDM調制方式。 在這種狀況下,在交叉路口,若終端裝置的數量增加,則分組信號的產生概率增加。為了應對該狀況,本實施例的通信系統執行下面的處理。本實施例的通信系統除了多個終端裝置之外,還包括訪問控制裝置,訪問控制裝置例如設置于交叉路口。訪問控制裝置重復規定包含多個時隙的幀。此外,在各幀所包含的多個時隙中,確保一部分作為控制時隙。另外,訪問控制裝置特定要使用的控制時隙,使在控制信息中包含與該控制時隙的定時(timing)相關的信息、和用于識別該訪問控制裝置的信息(下面稱為“識別信息”)。進而,訪問控制裝置用該控制時隙來廣播發送容納了控制信息的分組信號(下面將其稱為“控制信息”)。在此,與控制時隙的定時相關的信息例如是與該控制時隙究竟被配置于從幀的排頭起第幾個相關的信息(下面稱為“控制時隙 fn 息)ο終端裝置通過接收控制信息來生成與控制信息對應的幀。在生成的幀中也包含多個時隙。另外,終端裝置識別包含于幀的多個時隙中的除了控制時隙以外的時隙。此外, 在下面的終端裝置的說明中,所謂時隙有時表示控制時隙以外的時隙。終端裝置通過對多個時隙的每一個執行載波偵聽,來估計未由其它的終端裝置使用的時隙(下面稱為“空時隙”)。在此,也有存在多個空時隙的情況。終端裝置從空時隙中隨機選擇一個用于發送數據而要使用的時隙。終端裝置在選擇的時隙中,廣播發送容納有數據的分組信號(下面有時也將其稱為“數據”)。此外,經過規定數量的幀后,終端裝置從載波偵聽起重復執行處理。在此,訪問控制裝置并不直接參與終端裝置間的數據通信,不直接指定數據通信中要使用的時隙。訪問控制裝置終究只是通知包含有多個終端裝置要使用的時隙的幀的構成。終端裝置在包含于所通知的幀的時隙的定時執行數據通信。即,訪問控制裝置控制多個終端裝置間的通信。此外,由于控制信息也是用一個時隙進行發送,因此存在從不能接收控制信息的終端裝置發送的數據、與控制信息產生沖突的可能性。其結果,若其它的終端裝置不能接收控制信息,則上述的處理的執行將變得困難。為了應對該狀況,在為了發送數據而使用的 OFDM信號中,在一部分的子載波中不容納數據,使其成為空載波(下面,將這樣的子載波稱為“識別載波”)。另一方面,在為了發送數據而使用的OFDM信號中,在識別載波中也配置有信號。為此,假設即使在數據與控制信息產生了沖突的情況下,終端裝置也能通過觀測識別載波的信號成分來探測控制信息的存在。進而,在接近的交叉路口分別設置訪問控制裝置的情況下,需要考慮這些訪問控制裝置間的干擾。假設若從各訪問控制裝置廣播發送的控制信息產生干擾,則終端裝置有可能將不能接收這些控制信息,前述的動作就不能實現。雖然能通過對各訪問控制裝置分配不同的頻率信道來避免這樣的干擾,但在沒有設置其它的頻率信道的情況下,需要用于減少干擾的其它構成。為了應對該狀況,如前所述,確保多個控制時隙。各訪問控制裝置對多個控制時隙的每一個執行載波偵聽,由此選擇一個控制時隙,并用選擇的控制時隙來廣播發送控制信息。圖1表示本發明的實施例的通信系統100的構成。這相當于從上方觀察一個交叉路口的情況。通信系統100包括訪問控制裝置10、以及統稱為車輛12的第1車輛12a、第2 車輛12b、第3車輛12c、第4車輛12d、第5車輛12e、第6車輛12f、第7車輛12g、第8車輛12h。另外,在各車輛12中,搭載有未圖示的終端裝置。另外,通過訪問控制裝置10來形成區200。如圖示,朝向圖面的水平方向即左右方向的道路、與朝向圖面的垂直方向即上下方向的道路在中心部分交叉。在此,圖面的上側相當于方位的“北”,左側相當于方位的 “西”,下側相當于方位的“南”,右側相當于方位的“東”。另外,兩條道路的交叉部分是“交叉路口”。第1車輛12a、第2車輛12b從左向右行進,第3車輛12c、第4車輛12d從右向左行進。另外,第5車輛12e、第6車輛12f從上向下行進,第7車輛12g、第8車輛1 從下向上行進。搭載于各車輛12的終端裝置取得數據,并廣播發送容納有數據的分組信號。在此,在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之前,說明在與終端裝置為公知的無線LAN對應的情況即與 CSMA/CA對應的情況下的動作。各終端裝置在執行載波偵聽并判定為是能發送的情況下,廣播發送數據。因此,有來自多個終端裝置的數據產生沖突的情況。另外,隨著終端裝置的數量增加,沖突的產生概率會增加。特別在交叉路口這樣的場所,不管是否容易產生車輛12 的碰撞,都容易產生數據的沖突,從而在需要數據的場所將變得不能利用數據。為此,通信系統100在交叉路口配置訪問控制裝置10。訪問控制裝置10根據從未圖示的GPS衛星接收到的信號,重復生成包含多個時隙的幀。在此,多個時隙中的一部分相當于控制時隙。訪問控制裝置10在控制信息中包含控制時隙信息和識別信息。進而,訪問控制裝置10在控制時隙中報知控制信息。另外,關于控制時隙的選擇,在后面進行敘述。多個終端裝置接收由訪問控制裝置10報知的控制信息,并根據控制信息來生成幀。其結果,在多個終端裝置的每一個中生成的幀與在訪問控制裝置10中生成的幀同步。其結果,在多個終端裝置的每一個中生成的時隙彼此同步。終端裝置在多個時隙的每一個中執行載波偵聽,并估計空時隙。另外,終端裝置從空時隙中隨機選擇一個時隙。進而,終端裝置用選擇出的時隙來報知數據。終端裝置在規定數量的幀的范圍,持續選擇幀內的相對的定時相同的時隙。另一方面,在經過規定數量的幀后,終端裝置再次執行載波偵聽,隨機選擇新的時隙。此外,終端裝置即使在不能接收控制信息的情況下,也可以報知數據。接收到來自其它的終端裝置的數據的終端裝置,根據數據來識別搭載于其它的終端裝置的車輛12的存在。在此,從訪問控制裝置10報知的控制信息、和從終端裝置報知的數據都使用OFDM 信號。但是,配置兩者的子載波并不相同。數據沒有配置于前述的識別載波中。另一方面, 識別信息除了配置于配置有數據的子載波中,也配置于識別載波中。其結果,即使在數據和識別信息沖突的情況下,終端裝置通過觀測識別載波的信號成分,也能探測到控制信息的存在。另外,前述的終端裝置進行的進入區200的檢測也可以針對識別載波來進行。圖2表示訪問控制裝置10的構成。訪問控制裝置10包括天線150、RF部152、 調制解調部154、處理部156、GPS定位部158、幀生成部160和控制部162。GPS定位部158 接收來自未圖示的GPS衛星的信號,并根據接收到的信號取得時刻的信息。此外,由于時刻的信息的取得使用公知的技術即可,因此在此省略說明。GPS定位部158將時刻的信息輸出給幀生成部160。幀生成部160從GPS定位部158取得時刻的信息。幀生成部160根據時刻的信息來生成多個幀。例如,幀生成部160在以成為“0msec”的定時為基準,通過將“ lsec”的期間分割成10份,生成10個“100msec”的幀。通過重復這樣的處理,按照重復的方式來規定幀。另外,幀生成部160通過將各幀分割為多份來生成多個時隙。例如,通過將各幀分割為 200份,生成200個“500 μ sec”的時隙。在此,包含于幀的多個時隙中的一部分被確保為“控制時隙”。例如,使包含于1個幀中的200個時隙中的前5個時隙為控制時隙。另外,控制時隙是訪問控制裝置10用于廣播發送控制信息而使用的時隙。進而,包含于幀中的多個時隙中的剩下的時隙確保用于未圖示的終端裝置間的通信。如前所述,通信系統100由于采用OFDM調制方式,因此各時隙按照由多個OFDM符號構成的方式來規定。另外,OFDM符號由保護間隔(GI)和有效符號構成。此外,也可以在各時隙的前方的部分、后方的部分設置保護時間。在此,包含于時隙的多個OFDM符號的集合相當于前述的分組信號。圖3(a) (d)表示在幀生成部160中所生成的幀的格式。圖3 (a)表示幀的構成。 如圖所示,如第i幀到第i+2幀那樣,多個幀按照重復的方式來規定。另外,各幀的期間例如為“100msec”。圖3 (b)表示1個幀的構成。如圖所示,1個幀由M個時隙構成。例如,M 為“200”,各時隙的期間為“500 μ sec”。配置于幀的排頭部分的時隙相當于控制時隙,將配置了控制時隙的區間表示為控制區域220。在此,從第1時隙到第5時隙的5個時隙作為控制時隙被包含于控制區域220中。 圖3(c)表示1個時隙的構成。如圖所示,在幀的前方的部分和后方的部分設置有保護時間。 另夕卜,時隙的剩下的期間由N個OFDM符號構成。圖3 (d)表示1個OFDM符號的構成。如圖所示,1個OFDM符號由GI和有效符號構成。返回圖2。RF部152,作為接收處理,在各時隙中,用天線150接收在未圖示的其它的終端裝置間的通信中發送的分組信號。在此,分組信號的發送源例如是終端裝置。RF部152對經由天線150接收到的無線頻率的分組信號執行頻率變換,來生成基帶的分組信號。進而,RF 部152將基帶的分組信號輸出給調制解調部154。一般地,由于基帶的分組信號由同相成分和正交成分形成,因此應該表示為2條信號線,但在此為了使圖清晰,僅表示為1條信號線。RF 部 152 還包括LNA(Low Noise Amplifier)、混頻器、AGC、A/D 變換部。RF 部 152,作為發送處理,在各時隙中對從調制解調部IM輸入的基帶的分組信號執行頻率變換,來生成無線頻率的分組信號。進而,RF部152從天線150發送無線頻率的分組信號。另外,在RF部152還包括PA (Power Amplifier)、混頻器、D/A變換部。調制解調部154,作為接收處理,對來自RF部152的基帶的分組信號執行解調。進而,調制解調部巧4將解調的結果輸出給處理部156。另外,調制解調部154,作為發送處理, 對來自處理部156的數據執行調制。進而,調制解調部IM將調制的結果作為基帶的分組信號輸出給RF部152。在此,由于通信系統100與OFDM調制方式對應,因此,調制解調部IM 作為接收處理也執行FFT (Fast Fourier Transform),作為發送處理也執行IFFT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處理部156從幀生成部160受理與幀的定時、和包含于幀中的時隙的定時相關的信息。處理部156對包含于幀中的多個時隙中的控制時隙進行特定。在圖3(a)的情況下, 對包含于控制區域220中的5個控制時隙進行特定。處理部156經由天線150、RF部152、 調制解調部1 來對各控制時隙執行載波偵聽。作為載波偵聽,使用公知的技術即可,因此在此省略說明。此外,處理部156也可以不經由調制解調部巧4而從RF部152受理接收信號。處理部156根據載波偵聽的結果,選擇5個控制時隙中的1個。例如選擇干擾功率最小的控制時隙。處理部156生成與選擇的控制時隙相關的控制時隙信息。另外,處理部156在包含控制時隙信息和識別信息的同時,生成控制信息。處理部156將控制信息分配給選擇的控制時隙。處理部156用分配的控制時隙來向調制解調部巧4輸出控制信息。此外,在通信系統100中用規定的控制時隙來廣播發送控制信息相當于通知幀中的控制時隙的定時。 另外,由于幀中的控制時隙的相對的位置包含于控制時隙信息中,因此,上述情況也相當于通知幀的定時。如前所述,由于通信系統100與OFDM調制方式對應,因此,處理部156生成控制信息作為OFDM信號。此外,未圖示的多個終端裝置間的數據通信也是使用OFDM信號。在此, 一邊比較使控制信息配置的OFDM信號(下面有時也稱為“控制信息”)、和使數據配置的 OFDM信號(下面有時也稱為“數據”),一邊進行說明。圖4(a) (b)表示在通信系統100 中所使用的OFDM符號的格式。圖4(a)相當于控制信息,圖4(b)相當于數據。在此,在兩者中,都是縱向表示頻率,橫向表示時間。在縱向上,從上起依次表示了 “31”、“30”、……“_32”的編號,這些編號是為了識別子載波而被賦予的編號(下面稱為 “子載波編號”)。另外,在OFDM信號中,子載波編號“31”的子載波的頻率最高,子載波編號 “_32”的子載波的頻率最低。另外,圖中的“D”相當于數據符號,“P”相當于導頻符號,“N” 相當于“空”。控制信息與數據通用地,子載波編號“ 31”至“ 27 ”、“ 2 ”、“ 0 ”、“ _2 ”、“ -26 ”至“ -32,, 的子載波為空。另外,控制信息中的子載波編號“26”至“3”、“-3”至“-25”的子載波也被數據使用。另外,兩者中符號的用途也相同。另一方面,控制信息中的子載波編號“1”、“_1” 未被數據使用。這相當于前述的識別載波。即,將識別載波配置為OFDM信號中的中央的頻率附近的子載波。進而,在也被數據使用的子載波和識別載波之間,即在子載波編號“2”、 “_2”設置保護帶。另外,將子載波編號“_2”至“2”的子載波統稱為“識別載波”。在此,處理部156將與幀相關的信息和時隙的編號配置于識別載波中。另外,處理部156可以優先將重要度高的信息配置于識別載波中。另外,在分組信號的前方OFDM符號中,配置有已知信號。這樣的已知信號使用于終端裝置中的AGC、傳輸路徑特性的估計。處理部156也可以在規定的時隙中的一部分的期間,將已知信號配置于識別載波中。這樣的已知信號例如像UW(Unique Word)那樣使用。返回圖2。調制解調部154、RF部152在控制時隙中從天線150廣播發送處理部156生成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的接收方的一個是終端裝置。接收到控制信息的終端裝置識別各時隙的定時,使用為了終端裝置間的通信而確保的剩下的時隙中的至少1個。控制部162控制訪問控制裝置10整體的處理。這樣的構成,在硬件上能用任意的計算機的CPU、存儲器和其它的LSI來實現,在軟件上能夠通過載入到存儲器中的程序等來實現,但在此描述軟硬件協同實現的功能模塊。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理解,這些功能模塊能僅通過硬件、僅通過軟件、或軟硬件組合,以多種形式來實現。圖5表示搭載于車輛12的終端裝置14的構成。終端裝置14包括天線50、RF部 52、調制解調部54、處理部56和控制部58。另外,處理部56包括定時特定部60、取得部 62,生成部64和通知部70,定時特定部60包括控制信息提取部66、時隙決定部68和載波偵聽部80。進而,時隙決定部68包括估計部82和選擇部84,選擇部84包括隨機數生成部86、除法部88和特定部90。天線50、RF部52、調制解調部M與圖2的天線150、RF部 152、調制解調部巧4執行相同的處理。因此,在此省略說明。取得部62包括未圖示的GPS接收機、陀螺儀、車速傳感器等,通過它們提供的數據,取得未圖示的車輛12即搭載有終端裝置14的車輛12的存在位置、行進方向、移動速度等。另外,存在位置由經度 緯度表示。它們的取得使用公知技術即可,因此,在此省略說明。取得部62將取得的信息輸出給生成部64。控制信息提取部66受理來自調制解調部M的解調結果。另外,控制信息提取部 66對解調結果中與識別載波對應的子載波的部分進行監視。在與識別載波對應的子載波的部分中含有有效數據的情況下,控制信息提取部66識別對包含有控制信息的時隙即控制時隙進行接收的情況。另外,控制信息提取部66以接收包含有控制信息的時隙的定時為基準,建立幀以及時隙的同步。具體而言,控制信息提取部66根據包含在控制信息中的控制時隙信息,特定配置有已受理的解調結果的控制時隙,并以此為基準來生成幀。若控制時隙信息相當于圖3(b) 的第3時隙,則控制信息提取部66以第3時隙為基準來生成幀。即,控制信息提取部66按照同步于與控制時隙信息對應的幀的方式,由多個時隙生成幀。控制信息提取部66將與生成的幀相關的信息輸出給估計部82。載波偵聽部80對控制信息提取部66生成的幀所包含的多個時隙中的除了控制時隙以外的時隙的每一個,執行載波偵聽。即,載波偵聽部80對各時隙測定干擾功率。載波偵聽部80將載波偵聽的結果、即針對各時隙的干擾功率輸出給估計部82。估計部82從載波偵聽部80輸入在控制信息提取部66生成的針對幀中包含的多個時隙的每一個的干擾功率。另外,估計部82根據干擾功率來估計空時隙。具體而言,估計部82預先存儲規定的閾值,將在各時隙的干擾功率與閾值進行比較。另外,估計部82將干擾功率比閾值小的時隙估計為空時隙。在此,也可以估計多個空時隙的存在。估計部82 將與估計出的空時隙相關的信息輸出給選擇部84。隨機數生成部86在每當要決定時隙的情況下,生成隨機數。在此,隨機數能夠等概率地取從0到最大值RANDMAX為止的值。此外,隨機數的生成使用公知的技術即可,因此在此省略說明。隨機數生成部86將隨機數輸出給除法部88。除法部88從隨機數生成部 86受理隨機數。另外,除法部88從估計部82受理包含在幀中的空時隙的數量。估計部82 將隨機數作為被除數,且將空時隙的數量作為除數,來執行除法運算。除法部88將除法運算的余數輸出給特定部90。特定部90從除法部88受理余數的值,并根據余數的值,隨機選擇估計部82估計出的空時隙中的1個。具體而言,時隙決定部68在包含于1個幀中的空時隙中,對靠近排頭的時隙依次賦予“0”、“1”、……的編號,特定與余數對應的順序的空時隙。由于余數的值在隨機數的每次產生機會都為不同的值,因此,特定部90在每當要決定順序的情況下, 有選擇不同的時隙的傾向。特定部90將與選擇的時隙相關的信息輸出給生成部64。生成部64受理來自取得部62的信息。生成部64根據來自取得部62的信息來生成數據。在此,數據如圖4(b)那樣形成。另外,生成部64從特定部90受理與選擇的時隙相關的信息,并在與信息相應的時隙中將數據輸出給調制解調部M。其結果,調制解調部 54、RF部52、天線50用特定部90選擇的時隙來報知數據。在報知數據之后,若還剩下要發送的數據,則生成部64在下一幀起以后,也用與已經使用的時隙相同的時隙來報知數據。在此,相同的時隙相當于在幀中的相對的定時相同的時隙。此外,在使用相同的時隙之后經過了規定數量的幀的情況下,定時特定部60通過重復前述的處理來選擇新的時隙。通知部70取得來自未圖示的其它的終端裝置14的數據,并按照數據的內容,將未圖示的其它車輛12的接近等通知給駕駛者。在通知部70的處理并不限于此。控制部58控制終端裝置14整體的動作。對以上的構成的通信系統100的動作進行說明。圖6表示通信系統100的動作概要。圖中的橫方向相當于時間,在圖中的縱方向上示出第1訪問控制裝置IOa至第3訪問控制裝置10c。另外,在圖6中,僅示出在圖3(b)中的控制區域220。如前所述,在此,設為在控制區域220配置有5個控制時隙。圖中的“制”相當于控制信息。第1訪問控制裝置 IOa使用排頭的控制時隙,第2訪問控制裝置IOb使用第5個控制時隙,第3訪問控制裝置 IOc使用第3個控制時隙。其結果,將降低從各訪問控制裝置10廣播發送的控制信息間的干擾。圖7是表示終端裝置14的數據的報知順序的流程圖。控制信息提取部66根據控制信息來生成幀(S100)。載波偵聽部80執行載波偵聽,估計部82估計空時隙(S102)。特定部90隨機選擇時隙(S104)。調制解調部M在選擇的時隙中報知數據(S106)。當有要報知的數據(S108的是)時,若沒有經過規定的幀數(S110的否),則返回到步驟S106。而若經過了規定的幀數(S110的是),則返回到步驟S102。若沒有要報知的數據(S108的否),則結束處理。接下來,說明本發明的變形例。變形例與實施例相同,是包括訪問控制裝置10和終端裝置14的通信系統100。在實施例中,訪問控制裝置10用控制信息來報知幀的定時。 另一方面,在變形例中,為了實現數據的沖突概率的進一步降低,訪問控制裝置10進一步將其它的信息包含于控制信息中來進行報知。訪問控制裝置10通過測定在各時隙的接收功率,來特定在多個終端裝置間的通信中未使用的時隙(下面稱為“空時隙”)。此外,空時隙以控制時隙以外的時隙為對象。訪問控制裝置10在各時隙中,通過測定從多個終端裝置發送的分組信號有可能沖突,來特定產生沖突的時隙(下面稱為“沖突時隙”)。另外,沖突時隙也以控制時隙以外的時隙為對象。另外,訪問控制裝置10在控制信息中也包含與特定的空時隙和沖突時隙相關的信息。終端裝置14根據控制信息來估計空時隙,并從空時隙中隨機選擇1個時隙。進而, 終端裝置14在選擇的時隙中廣播發送數據。變形例的通信裝置100、終端裝置14分別與圖 1、圖5為相同的類型。在此,以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圖8表示本發明的變形例的訪問控制裝置10的構成。訪問控制裝置10包括天線20、RF部22、調制解調部對、處理部^、GPS定位部28和控制部30。另外,處理部沈包括檢測部32、幀規定部34、生成部36和選擇部110,檢測部32包括功率測定部38、質量測定部40、空時隙特定部42和沖突時隙特定部44。天線20、RF部22、調制解調部24、GPS 定位部觀、控制部30、幀規定部34分別與圖2的天線150、RF部152、調制解調部154、GPS 定位部158、控制部162和幀生成部160對應,因此,在此省略它們的說明。選擇部110對控制區域220中的多個控制時隙的每一個執行載波偵聽,根據載波偵聽的結果,選擇1個控制時隙。選擇部Iio的處理與在圖2的處理部156中進行的處理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說明。選擇部110將與選擇的控制時隙相關的信息輸出給生成部36。功率測定部38從RF部22或調制解調部M受理接收信號,并測定接收功率。在此,接收功率以時隙為單位來測定。另外,時隙相當于控制時隙以外的時隙。為此,在功率測定部38中,對多個時隙的每一個測定接收功率。功率測定部38將時隙單位的接收功率輸出給空時隙特定部42以及沖突時隙特定部44。質量測定部40受理來自調制解調部M的解調結果,對多個時隙的每一個測定信號的質量。在此,測定誤碼率作為信號質量。另外, 時隙相當于控制時隙以外的時隙。此外,由于誤碼率的測定使用公知的技術即可,因此在此省略說明。另外,作為信號質量,也可以測定EVM (Error Vector Magnitude)等來代替誤碼率。質量測定部40將誤碼率輸出給沖突時隙特定部44。空時隙特定部42從功率測定部38受理時隙單位的接收功率。空時隙特定部42 將各接收功率與閾值(下面稱為“空時隙用閾值”)進行比較,特定接收功率比空時隙用閾值小的時隙。即,空時隙特定部42從控制區域220以外的多個時隙中檢測出能在多個終端裝置間的通信中使用的時隙作為空時隙。在此,在存在多個空時隙的情況下,空時隙特定部 42對它們進行特定。空時隙特定部42將與特定的空時隙相關的信息輸出給生成部36。沖突時隙特定部44從功率測定部38受理時隙單位的接收功率,并從質量測定部 40受理時隙單位的誤碼率。另外,沖突時隙特定部44在時隙單位中,使接收功率與誤碼率關聯對應。沖突時隙特定部44在時隙單位中,比較接收功率和第1閾值,并比較誤碼率和第2閾值。沖突時隙特定部44將接收功率大于第1閾值且誤碼率比第2閾值惡化的時隙特定為沖突時隙。即,沖突時隙特定部44將接收功率大而通信質量惡化的時隙認定為沖突時隙。如此,沖突時隙特定部44通過多個終端裝置重復發送信號,來檢測產生了沖突的時隙作為沖突時隙。沖突時隙特定部44將與特定的沖突時隙相關的信息輸出給生成部36。生成部36從空時隙特定部42受理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并從沖突時隙特定部44 受理與沖突時隙相關的信息。生成部36在控制信息中包含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和與沖突時隙相關的信息的同時來生成控制信息。在此,對包含于幀中的多個時隙的每一個,從前起依次賦予“1”、“2”這樣的編號(下面稱為“時隙編號”)。生成部36將包含于以前的幀中的空時隙的時隙編號作為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并使其包含于控制信息中。另外,生成部36 從幀規定部34受理與幀和時隙相關的信息。生成部36定期地將控制信息分配給任意的控制時隙。生成部36在分配的控制時隙中,將控制信息輸出給調制解調部M。在實施例中,終端裝置14的估計部82根據在載波偵聽部80的載波偵聽的結果, 來估計空時隙。另一方面,在變形例中,估計部82根據包含于控制信息中的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和與沖突時隙相關的信息,來估計空時隙。在此,說明在變形例的終端裝置14中的處理。控制信息提取部66受理來自調制解調部M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提取部66從控制信息中取得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和與沖突時隙相關的信息。控制信息提取部66將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以及與沖突時隙相關的信息輸出給估計部82。估計部82從控制信息提取部66受理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以及與沖突時隙相關的信息。估計部82根據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從幀中的控制區域220以外的時隙中提取空時隙。估計部82將與估計的空時隙相關的信息輸出給選擇部84。選擇部84的處理由于與到此為止的處理相同,因此省略說明。在這樣的處理的持續過程中,控制信息提取部66按每幀不斷地從控制信息中取得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以及與沖突時隙相關的信息。特定部90根據與沖突時隙相關的信息來確認與當前使用的時隙對應的時隙編號是否未被作為沖突時隙。若未被作為沖突時隙,則特定部90向生成部64持續輸出與到此為止相同的時隙編號。另一方面,若被作為沖突時隙,估計部82根據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再次估計空時隙。即,時隙決定部68重復執行到此為止的處理。此外,若在控制信息提取部66受理的控制信息中未包含有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 則時隙決定部68執行實施例的動作即可。這相當于不是報知來自圖8的訪問控制裝置10 的控制信息,而是報知來自圖2的訪問控制裝置10的控制信息的情況。此時,載波偵聽部 80在控制信息提取部66生成的幀所包含的多個時隙的每一個中,執行載波偵聽。估計部 82在控制信息提取部66未受理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的情況下,根據載波偵聽部80的載波偵聽的執行結果,來估計空時隙。圖9表示本發明的變形例的通信系統100的動作概要。圖中的橫方向相當于時間, 如最上層所記載那樣,示出從第i幀到第i+2幀為止的3個幀。另外,為了使說明清晰,將包含在1個幀中的控制時隙設為1個,并且設1個幀中包含15個時隙。控制裝置10如圖所示,在各幀的排頭的時隙中報知控制信息。圖中的“制”相當于控制信息。另外,在其下層,與時隙關聯對應地示出了包含在控制信息中的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和與沖突時隙相關的信息。圖中的“空”相當于空時隙,“沖”相當于沖突時隙。
再往下一層,示出了第1終端裝置1 至第4終端裝置14d報知數據的定時。圖中的“數”相當于數據。第1終端裝置Ha至第4終端裝置14d參照控制信息,分別選擇空時隙。在第i幀中,第1終端裝置Ha至第4終端裝置14d在選擇的空時隙中報知數據。此時,由于第3終端裝置Hc和第4終端裝置14d所選擇的空時隙相同,因此,兩者報知的數據會沖突。訪問控制裝置10檢測在該時隙產生的沖突。在第i+Ι幀中,在從訪問控制裝置 10報知的控制信息中,示出了產生沖突的時隙來作為與沖突相關的信息。第1終端裝置14a以及第2終端裝置14b由于在已經使用的時隙中不產生沖突, 因此再次使用相同的時隙編號的時隙。另一方面,第3終端裝置14c以及第4終端裝置14d 由于在已經使用的時隙中產生沖突,因此再次選擇其它的空時隙。第3終端裝置14c以及第4終端裝置14d在選擇的空時隙中報知數據。由于所有的數據都不沖突,因此,在第i+2 幀中,在從訪問控制裝置10報知的控制信息中,未示出沖突時隙。因此,在第i+2幀中,第 1終端裝置Ha至第4終端裝置14d再次使用與已經使用的時隙相同的時隙編號的時隙。圖10是表示訪問控制裝置10中的空時隙的通知順序的流程圖。檢測部32將時隙編號m設定為s (SlO)。功率測定部38測定接收功率(S12)。若接收功率小于空時隙用閾值(S14的是),則空時隙特定部42將時隙編號m的時隙特定為空時隙(S16)。若接收功率不比空時隙用閾值小(S14的否),則空時隙特定部42跳過步驟16的處理。若時隙編號 m不是最大數M(S18的否),則檢測部32在時隙編號上加上1 (S20),并返回到步驟12。另一方面,若時隙編號m為最大數M(S18的是),則生成部36使空時隙的時隙編號包含于控制信息中(S22)。調制解調部24、RF部22報知控制信息(S24)。圖11是表示訪問控制裝置10中的沖突時隙的通知順序的流程圖。檢測部32將時隙編號m設定為s (S40)。功率測定部38測定接收功率,質量測定部40測定誤碼率(S42)。 若接收功率大于第1閾值且誤碼率大于第2閾值(S44的是),則沖突時隙特定部44將時隙編號m的時隙特定為沖突時隙(S46)。若接收功率不大于第1閾值或誤碼率不大于第2閾值(S44的否),則跳過步驟46的處理。若時隙編號m不是最大數M(S48的否),則檢測部 32在時隙編號m上加上1 (S50),并返回到步驟42。另一方面,若時隙編號m為最大數M(S48 的是),則生成部36使沖突時隙的時隙編號包含于控制信息中(S52)。調制解調部24、RF 部22報知控制信息(S54)。圖12是表示本發明的變形例的終端裝置14中的數據的發送順序的流程圖。控制信息提取部66取得控制信息(S70)。若要使用的時隙已經被特定(S72的是),則時隙決定部68確認在該時隙中是否未產生沖突。若產生沖突(S74的是),則時隙決定部68變更時隙(S76)。若未產生沖突(S74的否),則跳過步驟S76。另一方面,若要使用的時隙還未被特定(S72的否),則時隙決定部68在估計空時隙之后,隨機地特定空時隙(S78)。生成部 64在特定的時隙中發送數據(S80)。圖13是表示本發明的變形例的終端裝置14中的數據的其它的發送順序的流程圖。若在控制信息提取部66受理的控制信息中包含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S120的是),則估計部82在選擇的對象中使用對應于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的空時隙(S122)。若在控制信息提取部66受理的控制信息中未包含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S120的否),則估計部82根據載波偵聽部80的載波偵聽的結果,來選擇空時隙(S124)。此外,在本發明的變形例中,若在控制信息中包含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則終端裝置14沒有執行載波偵聽。但是,即使在控制信息中包含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終端裝置也可以執行載波偵聽。例如,載波偵聽部80在控制信息提取部66生成的幀所包含的多個時隙的每一個中,執行載波偵聽。控制信息提取部66從控制信息中提取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 估計部82根據控制信息提取部66受理的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和載波偵聽部80的載波偵聽的執行結果,來估計空時隙。具體而言,估計部82根據來自載波偵聽部80的干擾功率,如前所述地估計空時隙 (下面將這樣的空時隙稱為“第1類空時隙”)。另一方面,估計部82確認對應于與來自控制信息提取部66的空時隙相關的信息對應的空時隙(下面將這樣的時隙稱為“第2類空時隙”)。進而,估計部82在第1類空時隙和第2類空時隙之間,將通用的空時隙決定為最終的空時隙。另一方面,若在兩者之間沒有通用的空時隙,則將第2類空時隙決定為最終的空時隙。此外,在這種情況下,估計部82也可以將第1類空時隙決定為最終的空時隙。圖14是表示本發明的變形例的終端裝置14中的數據的再其它的發送順序的流程圖。控制信息提取部66根據控制信息來生成幀(S140)。控制信息提取部66提取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S142)。載波偵聽部80執行載波偵聽(S144)。若在對應于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的空時隙、和根據載波偵聽結果而估計的空時隙之間有一致的空時隙(S146的是),則選擇部84從空時隙中隨機地選擇時隙(S148)。另一方面,若在對應于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的空時隙、和根據載波偵聽結果而估計的空時隙之間沒有一致的空時隙(S146的否),則選擇部84從對應于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的時隙中選擇1個(S150)。接下來,說明本發明的其它的變形例。其它的變形例與實施例的終端裝置相同,都是涉及從多個時隙中估計空時隙,從空時隙中選擇任一者的終端裝置。實施例的終端裝置隨機地選擇空時隙中的任一者。另一方面,其它的變形例的終端裝置根據為了識別終端裝置而被賦予的識別編號來選擇空時隙。由于識別編號是按照與其它的終端裝置不同的方式而被賦予,因此降低了選擇的空時隙與其它的終端裝置重復的概率。其它變形例的通信系統100是與圖1相同的類型。圖15表示本發明的其它的變形例的終端裝置14的構成。終端裝置14包括天線50、RF部52、調制解調部M、處理部56和控制部58。另外,處理部56包括定時特定部 60、取得部62、生成部64和通知部70,定時特定部60包括控制信息提取部66、時隙決定部68和載波偵聽部80。進而,時隙決定部68包括估計部82、選擇部84和存儲部92。在此,以與圖5的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估計部82將與估計的空時隙相關的信息輸出給選擇部84。存儲部92存儲用于識別終端裝置14的識別編號。識別編號由多位形成。在此,將識別編號設為10進制。選擇部84從估計部82受理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另外,選擇部84根據存儲于存儲部92的識別編號來選擇空時隙的任一者。具體而言,在由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表示的空時隙數是比三位數要小的情況下,估計部82導出用識別編號除以空時隙數時的余數。另外,選擇部84 選擇從空時隙的排頭起數第余數個的時隙。另一方面,在由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表示的空時隙數比三位數要大的情況下,選擇部84選擇從空時隙的排頭起數第識別編號個的時隙。 選擇部84將與選擇的時隙相關的信息輸出給生成部64。接下來,說明本發明的其它的變形例。其它的變形例、再其它的變形例與到此為止的終端裝置相同,都涉及從多個時隙中估計空時隙、并從空時隙中選擇任一者的終端裝置。
15再其它的變形例的終端裝置測定終端裝置與訪問控制裝置之間的距離。另外,按照距離來預先規定要使用的時隙的規則,并根據測定的距離來選擇時隙。再其它的變形例的通信系統100與圖1是相同類型。圖16表示本發明的再其它變形例的終端裝置14的構成。終端裝置14包括天線50、RF部52、調制解調部M、處理部56和控制部58。另外,處理部56包括定時特定部 60、取得部62、生成部64和通知部70,定時特定部60包括控制信息提取部66、時隙決定部68和載波偵聽部80。進而,時隙決定部68包括估計部82、選擇部84和測定部94。在此,以與圖5的差異為中心進行說明。控制信息提取部66除了上述的動作以外,還取得包含于控制信息中的位置信息。 取得的位置信息相當于未圖示的訪問控制裝置10的位置信息。為了與此對應,訪問控制裝置10將位置信息包含于控制信息中。控制信息提取部66將訪問控制裝置10的位置信息輸出給測定部94。測定部94從控制信息提取部66中受理訪問控制裝置10的位置信息,并且從取得部62受理終端裝置14的位置信息。測定部94測定訪問控制裝置10與本終端裝置14之間的距離。在距離的測定中,例如使用矢量運算。測定部94將測定的距離輸出給選擇部84。在此,使控制信息提取部66生成的幀所包含的多個時隙的每一個都與距離關聯對應。選擇部84預先存儲距離和時隙之間的關聯。圖17表示選擇部84存儲的表的數據結構。如圖所示,包括距離欄230和時隙欄232。在距離欄230中多段規定了距離的范圍。 另外,在時隙欄232中示出了與距離的范圍對應的時隙。如圖所示,對于1個范圍確保了多個時隙。返回圖16。選擇部84根據測定部94測定的距離來選擇時隙。具體而言,選擇部 84在參照距離欄230來特定與測定的距離對應的距離的范圍之后,參照時隙欄232來特定與特定的距離的范圍對應的多個時隙。另外,選擇部84根據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從特定的多個時隙中提取空時隙。在此,在提取出多個空時隙的情況下,選擇部84選擇1個時隙。 該選擇既可以依照預先規定的規則來進行,也可以隨機進行。選擇部84將與選擇的時隙相關的信息輸出給生成部64。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由于用依照來自訪問控制裝置的控制信息而生成的時隙來報知數據,因此,能夠建立多個終端裝置間的同步。另外,由于建立多個終端裝置間的同步, 因此能降低數據的沖突概率。另外,由于在時隙內報知數據,因此能減少多個數據的一部分重疊從而沖突的狀況的產生。另外,由于在時隙內報知數據,因此能降低幀的利用效率。另外,由于估計空時隙,并選擇空時隙中的任一者,因此即使是通信量增加的情況下,也能降低分組信號的沖突概率。另外,由于根據載波偵聽的結果來估計空時隙,因此能估計與終端裝置的周圍狀況相應的空時隙。另外,由于根據控制信息來估計空時隙,因此能估計與訪問控制裝置的周圍狀況相應的空時隙。另外,若在控制信息中未包含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則執行載波偵聽,因此能夠執行與各種訪問控制裝置相應的處理。另外,由于將第1類空時隙和第2類空時隙之間通用的空時隙決定為最終的空時隙,因此能提高空時隙的估計精度。另外,若沒有通用的空時隙,則由于將第1類空時隙和第2類空時隙的任一者設為空時隙,因此能夠使處理繼續。 另外,由于隨機地選擇空時隙中的任一者,因此能降低數據的沖突概率。另外,由于在控制信息中,使識別載波不使用于數據,剩下的子載波被數據使用,因此,即使控制信息和數據信號沖突,通過觀測控制信息的信號成分,也能夠探測出控制信息的存在。另外,由于在識別載波和此外的子載波之間設置保護帶,因此能降低兩者間的干擾,能提高用識別載波傳輸的信息的到達概率。另外,由于在識別載波中配置重要的信息, 因此能提高重要信息的到達概率。另外,由于在識別載波中配置UW,因此能提高識別載波的檢測精度。另外,由于為了控制時隙而在包含于幀中的多個時隙中確保了控制區域,因此能降低控制信息與數據之間的干擾。另外,由于在控制區域中配置有多個控制時隙,因此,能降低來自多個訪問控制裝置的控制信息間的干擾。另外,由于降低了干擾,因此能抑制控制信息的質量的惡化。另外,由于抑制了控制信息的質量的惡化,因此能正確地傳輸控制信息的內容。另外,由于降低了多個控制信息間的干擾,因此能配置多個訪問控制裝置。另外,由于配置了多個訪問控制裝置,因此能降低在各交叉路口的分組信號的沖突概率。另外,由于對其它的訪問控制裝置未使用的控制信息進行估計,因此能降低多個控制信息間的干擾。另外,由于從多個時隙中報知能在多個終端裝置間進行通信的時隙,因此,能降低多個終端裝置間的通信中的沖突的產生概率。另外,由于降低了多個終端裝置間的通信中的沖突的產生概率,因此即使在通信量增加的情況下也能降低分組信號的沖突概率。另外, 由于是根據針對多個時隙的每一個的接收功率來特定空時隙,因此能簡單地執行特定。另外,由于報知包含在以前的幀中的空時隙的編號,因此,能夠可靠地執行對終端裝置的指示。另外,由于使用空時隙的終端裝置在多個幀的范圍內使用與該時隙對應的時隙,因此, 能夠簡單地進行處理。另外,由于訪問控制裝置不參與終端裝置間的數據通信,僅通知與空時隙相關的指標,因此在以CSMA/CA為前提的通信系統中也能容易地應用。另外,由于從多個時隙中報知因多個終端裝置重復發送信號而產生沖突的時隙, 因此能降低多個終端裝置間的通信中的沖突的產生概率。另外,由于根據針對多個時隙的每一個的接收功率、和針對多個時隙的每一個信號質量來特定沖突時隙,因此能夠簡單地執行特定。另外,由于報知包含在以前的幀中的沖突時隙的編號,因此能可靠地執行對終端裝置的指示。另外,由于訪問控制裝置不參與終端裝置間的數據通信,僅通知與沖突時隙相關的指標,因此在以CSMA/CA為前提的通信系統中也能容易地應用。另外,由于根據識別編號來選擇時隙,因此能夠簡化處理。另外,由于識別編號是按照與其它的終端裝置的識別編號不同的方式而被賦予,因此能抑制時隙的沖突概率的惡化。另外,由于根據距離來選擇時隙,因此,能夠使距訪問控制裝置的距離近的終端裝置使用較多的時隙。另外,由于使距訪問控制裝置的距離近的終端裝置中使用較多的時隙,因此即使在時隙上產生沖突,也能使訪問控制裝置中的沖突的發現變得容易。以上,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了說明。該實施例為例示,在這些各構成要素、各處理過程的組合中能夠實現各種變形例,另外,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能理解這樣的變形例也包含在本發明的范圍內。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幀生成部160規定由多個時隙形成的幀。但并不限于此, 幀生成部160也可以在幀中設置多個時隙以外的期間。具體地,也可以在幀的一部分的期間中配置有多個時隙,而在剩下的期間中,在多個終端裝置14間進行CSMA/CA。此時,訪問控制裝置也可以在CSMA/CA的期間中,執行空時隙或沖突時隙的檢測。根據本變形例,由于終端裝置14能選擇基于時隙的通信和基于CSMA/MA的通信,因此,能提高通信的自由度。即,幀只要至少包含多個時隙即可。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從訪問控制裝置報知的控制信息、從1個終端裝置14報知的數據被分配在1個時隙中。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將控制信息和數據分配在2個以上的時隙中。根據本變形例,能提高控制信息和數據的通信速度。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識別載波相當于2個子載波。另外,識別載波被配置于OFDM 符號的中央頻率附近的子載波。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識別載波也可以相當于2個以上的子載波,識別載波也可以配置于OFDM符號的中央頻率附近以外的子載波。此時,也可以在識別載波中包含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或與沖突時隙相關的信息。根據本變形例,能提高通信系統100的設計的自由度。(工業實用性)根據本發明,即使在通信量增加的情況下,也能降低分組信號的沖突概率。
權利要求
1.一種無線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備受理部,其從用于控制無線裝置間的通信的訪問控制裝置受理與至少包含多個時隙的幀相關的信息;生成部,其按照同步于與所述受理部受理到的信息對應的幀的方式,來生成至少包含多個時隙的幀;估計部,其估計所述生成部生成的幀所包含的多個時隙中的空時隙; 選擇部,其選擇所述估計部估計出的空時隙中的至少一個;和報知部,其用所述選擇部選擇的時隙來報知數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理部還從訪問控制裝置受理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所述估計部根據所述受理部受理到的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來估計空時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裝置還具備調查部,該調查部在所述生成部生成的幀所包含的多個時隙的每一個中,執行載波偵聽,所述估計部在所述受理部未受理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的情況下,根據所述調查部的載波偵聽的執行結果來估計空時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裝置還具備調查部,該調查部在所述生成部生成的幀所包含的多個時隙的每一個中,執行載波偵聽,所述估計部根據所述調查部的載波偵聽的執行結果來估計空時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裝置還具備調查部,該調查部在所述生成部生成的幀所包含的多個時隙的每一個中,執行載波偵聽,所述受理部還從訪問控制裝置受理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所述估計部根據所述受理部受理到的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和所述調查部的載波偵聽的執行結果,來估計空時隙。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無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估計部在不能通過所述受理部受理到的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和所述調查部的載波偵聽的執行結果來估計空時隙的情況下,根據所述受理部受理到的與空時隙相關的信息、和所述調查部的載波偵聽的執行結果的任一者來估計空時隙。
7.根據權利要求1 6中任一項所述的無線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選擇部隨機地選擇所述估計部估計出的空時隙中的至少一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無線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選擇部具備生成部,其生成隨機數;除法部,其將所述生成部生成的隨機數作為被除數,且將所述估計部估計出的空時隙的數量作為除數,來執行除法運算;和特定部,其特定從幀的排頭起數,與所述除法部的除法運算結果的余數對應的順位的空時隙。
9.根據權利要求1 6中任一項所述的無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裝置還具備存儲部,該存儲部存儲用于識別無線裝置的識別編號, 所述選擇部根據存儲于所述存儲部的識別編號來選擇時隙。
10.根據權利要求1 6中任一項所述的無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線裝置還具備測定部,該測定部測定所述訪問控制裝置與本無線裝置之間的距1 ,使所述生成部生成的幀所包含的多個時隙的每一個與距離關聯對應, 所述選擇部根據所述測定部測定的距離來選擇時隙。
11.一種報知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備從用于控制無線裝置間的通信的訪問控制裝置受理與至少包含多個時隙的幀相關的信息的步驟;按照同步于與受理到的信息對應的幀的方式,來生成至少包含多個時隙的幀的步驟; 估計生成的幀所包含的多個時隙中的空時隙的步驟; 選擇估計出的空時隙中的至少一個的步驟;和用選擇的時隙來報知數據的步驟。
全文摘要
控制信息提取部(66)從用于控制無線裝置間的通信的訪問控制裝置受理與至少包含多個時隙的幀相關的信息。控制信息提取部(66)按照同步于與受理到的信息對應的幀的方式,來生成至少包含多個時隙的幀。估計部(82)估計生成的幀所含的多個時隙中的空時隙。選擇部(84)隨機地選擇估計出的空時隙中的至少一個。調制解調部(54)等用選擇的時隙來報知數據。
文檔編號G08G1/16GK102227922SQ200980147468
公開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28日
發明者中岡謙, 樋口啟介, 永井真琴 申請人:三洋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