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偵測警示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6710333閱讀:310來源:國知局
偵測警示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偵測警示器,包括一本體、一感測模組及一發光組件,該本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及一連接該第一面及該第二面的外環面,該本體以該外環面定義一軸向方向,該發光組件設于該本體,該發光組件包含一雷射發光元件及一控制元件,該雷射發光元件可發出一雷射光源,該雷射光源沿一發光方向自該本體的外環面透出,該控制元件可控制該雷射發光元件位移以改變該雷射光源的發光方向,通過該控制元件移動而能調整雷射光源照射的角度,如此能更為明確地指引逃生出口的方向以便人員逃生。
【專利說明】偵測警示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偵測警示器,尤指一種火災用的偵測警示器。
【背景技術】
[0002]按,許多火災的發生純屬意外,且人們常常無法立即察覺火災的發生而即時進行逃生,導致許多人因火災而發生燒燙傷甚至傷亡等意外,為改善此種情況的發生,許多業者開發出有關偵測火災的警報器,例如中國臺灣專利M439230號實用新型的火災警報器結構,當該火災警報器偵測至火災時便發出警報聲響以通知人們逃生,以此降低人員傷亡率。
[0003]但是,此種結構的火災警報器僅能通知人們火災的發生,當民眾聽到警報聲響時,僅能得知目前所在位置有火災的發生但卻無法得知應該往何處逃離現場,故此種火災警報器對于身陷火災現場的民眾而言并無任何幫助,而后有許多建筑物會于逃生出口處設置有指引的逃生燈具,當火災發生時該逃生燈具便發亮或閃爍以令使用者得知逃生出口處的位置,但是,此種結構的逃生燈具可能因為火災煙霧彌漫而使該逃生燈具往往僅能指引一大略的方向,甚至煙霧太濃時,使用者根本無法清楚地辨識逃生方向,而無法確切地判定逃生路線,進而降低其逃生疏散的效率,已知火災警報器結構仍未臻理想,仍有待本業界人士探討之。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偵測警示器,能令使用者明確地得知逃生的方向,令使用者能迅速逃生而能增進疏散的效率。
[0005]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偵測警示器,包括一本體、一感測模組及一發光組件。
[0006]該本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及一連接該第一面及該第二面的外環面,該本體以該外環面定義一軸向方向,該感測模組設于該本體。
[0007]該發光組件設于該本體,該發光組件包含一雷射發光兀件及一控制兀件,該雷射發光元件與該控制元件彼此連接,該雷射發光元件可發出一雷射光源,該雷射光源沿一發光方向自該本體的外環面透出,該控制元件可控制該雷射發光元件位移以改變該雷射光源的發光方向,其中該發光組件與該感測模組電性連接,當該感測模組感測至一事件發生時,該感測模組傳送一訊號至該發光組件并驅使該雷射發光元件發出該雷射光源以指引人員逃生的方向路線。
[0008]進一步地,
[0009]所述本體包含一第一殼體及一第二殼體,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圍構形成一容置空間,所述發光組件還包含一座體,所述本體的第一殼體形成有一開口,該座體設于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之間且位于該容置空間內,所述雷射發光兀件以其一端樞設于該座體,所述雷射發光元件的另一端與所述控制元件相連接,當所述控制元件沿所述軸向方向相對所述本體移動時,所述控制元件并帶動所述雷射發光元件沿所述軸向方向相對所述本體擺動。
[0010]所述發光組件還包含一擋止件,設于所述控制元件背向所述雷射發光元件的一面,所述控制元件背向所述雷射發光元件的一面凸設有一凸柱,該擋止件具有一長孔,所述控制元件的凸柱自該擋止件的長孔凸出,且該凸柱可于該長孔內沿所述本體的軸向方向移動。
[0011]所述控制元件具有一第一穿孔,所述擋止件具有一第二穿孔,該第一穿孔與該第二穿孔的位置相對應,使所述雷射發光元件的雷射光源可自該第一穿孔與第二穿孔透出。
[0012]另包含一基座,該基座設于所述本體的第二面,該基座面向所述本體的第二面的一面設有一第一卡抵部,所述本體的第二面設有一第二卡抵部,該第一卡抵部與該第二卡抵部可相互扣合,該基座可繞所述軸向方向為軸相對所述本體旋轉并通過該第一卡抵部與所述本體的第二卡抵部相互扣合。
[0013]所述本體的第二面設有至少一槽孔,該槽孔繞所述本體的軸向方向設置,該槽孔具有一大徑段及一小徑段,所述基座面向所述本體的第二面的一面設有一凸耳,該凸耳具有一頭部及一身部,所述基座的凸耳以其頭部穿過該槽孔的大徑段,所述基座的凸耳可沿該槽孔繞所述本體的軸向方向轉動并以其身部卡抵于該小徑段。
[0014]所述感測模組為一溫度感應器,所述感測模組可測量所述本體外部環境的溫度,當所述本體外部環境高于一預定溫度時,所述感測模組傳送一訊號至所述發光組件并驅使所述雷射發光兀件發出一雷射光源。
[0015]所述本體的外環面具有復數個肋部,該些肋部繞所述本體的軸向方向間隔排列設置,任兩相鄰的肋部形成有一透孔,所述感測模組為一煙霧感應器,所述本體外部的煙霧可通過該些透孔進入所述本體內部,使所述感測模組可感測所述本體外部環境的煙霧濃度,當所述本體外部環境的煙霧濃度高于一預定值時,所述感測模組傳送一訊號至所述發光組件并驅使所述雷射發光元件發出一雷射光源。
[0016]以此,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偵測警示器,通過控制元件而能調整雷射發光元件所發出的雷射光源的角度,如此不僅能更為明確地指引逃生出口的方向,且雷射光源的光束較為集中令使用者于濃霧中也可以清楚地看見雷射發光元件所發出的雷射光源,如此一來,使用者不僅能清楚地辨識逃生方向并依據雷射光源的指引方向朝正確的逃生方向離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
[0019]圖3及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以下僅以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可能的實施例,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欲保護的范疇,事先聲明。
[0022]請參考圖1及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偵測警示器,包含一本體1、一感測模組2及一發光組件。
[0023]本體I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面11及一第二面12及一連接該第一面及該第二面的外環面13,本體I以該外環面13定義一軸向方向,于本實施例中,本體I概呈一圓柱體,該軸向方向概垂直于本體I的第一面11及第二面12,更明確地說,本體I包含一第一殼體14及一第二殼體15,第一面11及外環面13形成于第一殼體14,第二面12形成于第二殼體15,第一殼體14與第二殼體15圍構形成一容置空間,第一殼體14形成有一概呈π形的開口,感測模組2設于本體I且位于容置空間內。
[0024]發光組件設于本體I,發光組件包含一雷射發光兀件31及一控制兀件32,雷射發光兀件31與控制兀件32彼此連接,雷射發光兀件31可發出一雷射光源,該雷射光源沿一發光方向自本體I的外環面13透出,發光方向不平行于本體I的軸向方向,控制元件32可控制雷射發光元件31位移以改變雷射光源的發光方向,更明確地說,于本實施例中,控制兀件32可沿軸向方向相對本體I移動,控制兀件32并帶動雷射發光兀件31沿軸向方向相對本體I位移以改變雷射光源的發光方向與軸向方向的夾角,換句話說,通過將控制元件32沿軸向方向移動即可改變雷射發光元件31的雷射光源的照射角度,當然于其他可能實施例中,控制元件可不沿軸向方向相對本體移動而沿一橫向方向相對本體移動進而改變雷射光源的發光方向。其中發光組件與感測模組2電性連接,當感測模組2感測至一事件發生時,感測模組2傳送一訊號至發光組件并驅使雷射發光元件31發出一雷射光源,舉例而言,當感測模組2感測至火災發生時,感測模組2傳送一訊號至發光組件并驅使雷射發光元件31發出一雷射光源以指引逃生出口的方向。于本實施例中,感測模組2為一煙霧感應器,本體I的外環面13具有復數個肋部16,該些肋部16繞本體I的軸向方向間隔排列設置,更清楚地說,第二殼體15包含有一設置部151及一結合部152,設置部151與結合部152可相互結合且設置部151位于結合部152與第一殼體14之間,該些肋部16形成于第二殼體15的設置部151,當第一殼體14與第二殼體15相結合時(如圖1),任兩相鄰的肋部16形成有一透孔,使感測模組2可感測本體I外部環境的煙霧濃度,換句話說,若發生火災而產生煙霧時,煙霧可經由該些透孔進入本體I的內部而使感測模組2偵測至本體I外部環境的煙霧濃度,當本體I外部環境的煙霧濃度高于一預定值時,感測模組2傳送一訊號至發光組件并驅使雷射發光元件31發出一雷射光源以指引逃生出口的方向。可理解的是,于其他可能實施例中,感測模組可以為一溫度感應器,感測模組可測量本體外部環境的溫度,當本體外部環境高于一預定溫度時,感測模組傳送一訊號至發光組件并驅使雷射發光元件發出該雷射光源以指引逃生的方向。
[0025]要說明的是,如圖2所示,發光組件還包含一座體33,座體33設于第一殼體14與第二殼體15之間且位于該容置空間內,更明確地說,座體33設于第二殼體15的設置部151,于本實施例中,座體33概呈π形而具有一開口,當第一殼體14與第二殼體15結合時,座體33的開口朝向第一殼體14的π形開口。控制元件32為一片體且設于座體33的開口處,雷射發光兀件31以其一端樞設于座體33,雷射發光兀件31的另一端與控制兀件32相連接,使雷射發光元件31位于控制元件32與座體33之間,當控制元件32沿軸向方向相對本體I移動時,控制元件32并帶動雷射發光元件31于座體33內沿軸向方向擺動,更清楚地說,雷射發光元件31概為圓筒狀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雷射發光元件31的第一端的相對兩側分別具有一樞柱311,座體33相對開口具有一底部,該底部的相對兩側分別具有一缺槽331,雷射發光元件31的兩樞柱311分別設于座體33的兩缺槽331,使雷射發光元件31可以該兩樞柱311為軸沿本體I的軸向方向樞擺,再者,雷射發光元件31的第二端的相對兩側分別具有一凸部312,控制元件32面向座體33的一面具有兩夾掣部321,雷射發光元件31的該兩凸部312分別卡抵于控制元件32的該兩夾掣部321,如此,當控制元件32沿本體I的軸向方向移動時,控制元件32便帶動雷射發光元件31的第二端于座體33內沿軸向方向擺動。
[0026]較住地,發光組件還包含一擋止件34,設于控制元件32背向雷射發光元件31的一面,控制元件32位于擋止件34及座體33之間,擋止件34的面積大于第一殼體14的開口而能卡抵于第一殼體14,以防止控制元件32自第一殼體14的開口處掉出,控制元件32背向雷射發光元件31的一面凸設有一凸柱322,擋止件34具有一長孔341,控制元件32的凸柱322自擋止件34的長孔341凸出,凸柱322可于長孔341內沿本體I的軸向方向移動,進一步帶動雷射發光元件31的第二端擺動。其中要說明的是,控制元件32具有一第一穿孔323,擋止件34具有一第二穿孔342,第一穿孔323與第二穿孔342的位置相對應,使雷射發光元件31的雷射光源可自第一穿孔322與第二穿孔342透出,如此一來,使用者可握持控制元件32的凸柱322沿本體I的軸向方向移動而能調整雷射發光元件31的雷射光源照射的角度方向,使指引逃生出口的方向更為明確,避免使用者無法清楚辨識逃生的方向。
[0027]值得一提的是,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另包含一基座4,該基座4設于本體I的第二面12,更明確地說,基座4設于第二殼體15的結合部152,基座4面向本體I的第二面12 (指第二殼體15的結合部152)的一面設有一第一卡抵部,本體I的第二面12設有一第二卡抵部,第一卡抵部與第二卡抵部可相互扣合,基座4可繞軸向方向為軸相對本體I旋轉并通過第一^^抵部與本體I的第二卡抵部相互扣合,于本實施例中,本體I的第二面12設有至少一槽孔17,該槽孔17繞本體I的軸向方向設置,更清楚地說,于本實施例中本體I設有兩槽孔17,該兩槽孔17形成于第二殼體15的結合部152且兩槽孔17環繞軸向方向排列,各槽孔17具有一大徑段171及一小徑段172,基座4面向本體I的第二面12的一面設有至少一凸耳41,較住地基座4設有兩凸耳41,各凸耳41具有一頭部411及一身部412,各凸耳41以其頭部411穿過其中一槽孔17的大徑段171,各凸耳41的身部142可沿槽孔17繞本體I的軸向方向轉動并以其頭部411卡抵于槽孔17的小徑段172,如此通過基座4與本體I相對轉動而可調整本體I的第一殼體14的開口,使發光組件的雷射發光元件31能更明確地指向逃生出口的方向,以便于人員迅速逃生。
[0028]實際使用時,請參考圖3至圖5,可將基座4設于一基準面,例如天花板,再者,通過轉動第二殼體15的結合部152使本體I相對基座4轉動而能調整第一殼體14的開口處,使發光組件能朝向正確的逃生方向,并通過調整控制元件32沿本體I的軸向方向移動,使雷射發光元件31能沿本體I的軸向方向樞擺以調整雷射發光元件31的雷射光源照射的角度,例如可調整雷射發光元件31的角度使其對準一壁面或門口并投射一文字或圖案以指引使用者逃生出口的方向位置,若發生火災而產生煙霧時,煙霧會自本體I的透孔進入本體I內,使感測模組2感測至本體I外部環境的煙霧濃度,當感測模組2感測本體I外部環境的煙霧濃度高于一預定值時,感測模組2傳送一訊號至發光組件并驅使雷射發光元件31發出一雷射光源,由于雷射光源的光束較為集中,當發生火災時若產生濃重的煙霧時,雷射發光元件31所發出的雷射光源仍然能清楚地穿透煙霧,且搭配本體I能轉動的設計以及控制元件32而可調整雷射發光元件31的照射的位置以及其照射角度,如此一來,本實用新型能明確地指引使用者逃生的方向以提高疏散效率,避免使用者因煙霧過于濃重而無法辨識逃生方向而導致意外的發生。
[0029]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偵測警示器,結構精簡且實用,由于發光組件設于本體的外環面,且通過控制元件沿本體的軸向方向移動而能調整雷射發光元件所發出的雷射光源的角度,如此不僅能更為明確地指引逃生出口的方向,令使用者能清楚地辨識逃生方向以迅速地逃生,且雷射光源的光束較為集中令使用者于濃霧中也可以清楚地看見雷射發光元件所發出的雷射光源而能依據該雷射光源朝正確地逃生方向離開,實乃極具進步的功效。
[0030]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及其所運用的技術原理,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任何基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基礎上的等效變換、簡單替換等顯而易見的改變,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偵測警示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本體,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及一連接該第一面及該第二面的外環面,該本體以該外環面定義一軸向方向; 一感測模組,設于該本體;及 一發光組件,設于該本體,該發光組件包含一雷射發光元件及一控制元件,該雷射發光元件與該控制元件彼此連接,該雷射發光元件可發出一雷射光源,該雷射光源沿一發光方向自該本體的外環面透出,該控制元件可控制該雷射發光元件位移以改變該雷射光源的發光方向; 其中該發光組件與該感測模組電性連接,當該感測模組感測至一事件發生時,該感測模組傳送一訊號至該發光組件并驅使該雷射發光元件發出該雷射光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偵測警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包含一第一殼體及一第二殼體,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圍構形成一容置空間,所述發光組件還包含一座體,所述本體的第一殼體形成有一開口,該座體設于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之間且位于該容置空間內,所述雷射發光元件以其一端樞設于該座體,所述雷射發光元件的另一端與所述控制元件相連接,當所述控制元件沿所述軸向方向相對所述本體移動時,所述控制元件并帶動所述雷射發光元件沿所述軸向方向相對所述本體擺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 偵測警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光組件還包含一擋止件,設于所述控制元件背向所述雷射發光元件的一面,所述控制元件背向所述雷射發光元件的一面凸設有一凸柱,該擋止件具有一長孔,所述控制元件的凸柱自該擋止件的長孔凸出,且該凸柱可于該長孔內沿所述本體的軸向方向移動。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偵測警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具有一第一穿孔,所述擋止件具有一第二穿孔,該第一穿孔與該第二穿孔的位置相對應,使所述雷射發光元件的雷射光源可自該第一穿孔與第二穿孔透出。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偵測警示器,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基座,該基座設于所述本體的第二面,該基座面向所述本體的第二面的一面設有一第一卡抵部,所述本體的第二面設有一第二卡抵部,該第一卡抵部與該第二卡抵部可相互扣合,該基座可繞所述軸向方向為軸相對所述本體旋轉并通過該第一卡抵部與所述本體的第二卡抵部相互扣合。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偵測警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第二面設有至少一槽孔,該槽孔繞所述本體的軸向方向設置,該槽孔具有一大徑段及一小徑段,所述基座面向所述本體的第二面的一面設有一凸耳,該凸耳具有一頭部及一身部,所述基座的凸耳以其頭部穿過該槽孔的大徑段,所述基座的凸耳可沿該槽孔繞所述本體的軸向方向轉動并以其身部卡抵于該小徑段。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偵測警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測模組為一溫度感應器,所述感測模組可測量所述本體外部環境的溫度,當所述本體外部環境高于一預定溫度時,所述感測模組傳送一訊號至所述發光組件并驅使所述雷射發光元件發出一雷射光源。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偵測警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的外環面具有復數個肋部,該些肋部繞所述本體的軸向方向間隔排列設置,任兩相鄰的肋部形成有一透孔,所述感測模組為一煙霧感應器,所述本體外部的煙霧可通過該些透孔進入所述本體內部,使所述感測模組可感測所述本體外部環境的煙霧濃度,當所述本體外部環境的煙霧濃度高于一預定值時,所述感測模組傳送一 訊號至所述發光組件并驅使所述雷射發光元件發出一雷射光源。
【文檔編號】G08B17/00GK203503098SQ201320509905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0日
【發明者】施瑋婷 申請人:加貝興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