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能減少路口排隊長度的路口控制系統及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所提供的能減少路口排隊長度的路口控制系統及方法,通過視頻跟蹤單元對排隊車輛的連續跟蹤,能夠準確的獲得當前排隊的車輛需要經過幾個綠燈周期才能通過路口,根據當前排隊車輛通過路口所需要的綠燈周期數,定量的判斷當前時段通行狀況是屬于高峰時段、平峰時段還是低峰時段,進而調整信號燈控制策略。由于上述過程是實時進行的,因此對信號燈的控制策略的調整也是根據排隊車輛通過路口所需要的綠燈時間來實時進行的。相對于現有技術中以固定時間劃分信號燈控制的高峰、平峰和低峰控制策略來說,能夠更有效的減緩路口排隊車輛長度。
【專利說明】—種能減少路口排隊長度的路口控制系統及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智能交通【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能減少路口排隊長度的路口控制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城市機動車數量快速增長,機動車高峰時間,在交叉路口排隊等綠燈信號,已成常態。要提高路口信號燈控制效率,關鍵是要確定當前的交通狀態是高峰時段,還是平峰時段、低峰時段,這樣就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緩解信號燈控制路口的因車輛排隊等綠燈導致的交通擁堵。
[0003]國外發達國家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發了有代表性的SCOOT、SCATS等自適應控制系統,在減少停車次數,提高路口通行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現有技術中,緩解信號燈控制路口車輛排隊長度的方法如下:將高峰時段、平峰時段和低峰時段的預案確定好;分別針對高峰時段、平峰時段和低峰時段出現的時間規律,設定信號燈在什么時間采用什么控制策略預案,以減小排隊車輛的長度,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0004]但是,高峰時段、平峰時段和低峰時段出現的時間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比如,設定早上7點到9點、晚上5點到7點為高峰時段,但是每一天的情況都會略有不同。有可能早上七點半才真正到達高峰時段,那么從7點到7點半這段時間采用高峰時段的信號燈控制策略就是不合適的。同樣的道理,有可能在上午9點半時車輛依然很多,應該屬于高峰時段,但是其已經被定義為平峰時段的話,就會按照平峰時段的信號燈控制策略來控制信號燈。
[0005]因此,現有技術中按照固定時間段劃分信號燈控制的高峰時段、平峰時段和低峰時段的方法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在一些時段采用了不合適的信號燈控制策略,這樣不但不能緩解車輛排隊長度,有可能還會加重這一情況,甚至造成擁堵。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要解決現有技術中按照固定時間劃分信號燈控制的高峰時段、平峰時段和低峰時段的方法可能會加長車輛排隊長度的這一情況,甚至造成擁堵的問題,從而提供一種能減少路口排隊長度的路口控制系統及方法。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8]本發明提供一種能減少路口排隊長度的路口控制系統,包括:
[0009]視頻跟蹤單元,用于對紅燈亮起時排隊等待通過路口的每一車輛進行連續跟蹤,獲得排隊車輛的總數量N ;并且獲取該路口綠燈時間內通過路口的車輛數M ;
[0010]分析單元,用于獲取排隊車輛全部通過路口所需的綠燈周期數:L = N/M ;
[0011]信號燈控制單元,若L = 1,則調用低峰時段的感應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若I < L < 2,則調用平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gL > 2,則調用高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
[0012]所述低峰時段的感應控制策略為:實時檢測每一個方向上的車輛的位置,判斷哪一個方向上的車輛能先到達路口停止線,按照先到達先得到綠燈的原則控制路口信號燈,當先到達的方向上最后一臺車輛通過停止線后,就立即置另一個方向上的信號燈為綠燈,放行該方向等待綠燈的車輛。
[0013]所述平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為,將車流量大的方向的路口之間的綠燈起始時間進行關聯:若從上游η號路口到達η+1號路口需要時間T秒,則η+1號路口的綠燈起始時間在η號路口的綠燈起始時間之后的T秒。
[0014]所述高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為:加大信號的周期時間和排隊長的方向的綠燈信號的時間,減少信號轉換過程的損失時間。
[0015]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能減少路口排 隊長度的路口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16]S1:利用視頻跟蹤方法,對紅燈亮起時排隊等待通過路口的每一車輛進行連續跟蹤,獲得排隊車輛的總數量N;
[0017]S2:獲取該路口綠燈時間內通過路口的車輛數M ;
[0018]S3:獲取排隊車輛全部通過路口所需的綠燈周期數:L = N/M ;
[0019]S4:若L = 1,則調用低峰時段的感應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
[0020]若I < L≤2,則調用平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
[0021]若L > 2,則調用高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
[0022]所述步驟S4中,所述低峰時段的感應控制策略為:
[0023]實時檢測每一個方向上的車輛的位置,判斷哪一個方向上的車輛能先到達路口停止線,按照先到達先得到綠燈的原則控制路口信號燈,當先到達的方向上最后一臺車輛通過停止線后,就立即置另一個方向上的信號燈為綠燈,放行該方向等待綠燈的車輛。
[0024]所述步驟S4中,所述平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為,將車流量大的方向的路口之間的綠燈起始時間進行關聯:
[0025]若從上游η號路口到達η+1號路口需要時間T秒,則η+1號路口的綠燈起始時間在η號路口的綠燈起始時間之后的T秒。
[0026]所述步驟S4中,所述高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為:
[0027]加大信號的周期時間和排隊長的方向的綠燈信號的時間,減少信號轉換過程的損失時間。
[0028]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0029]本發明所提供的能減少路口排隊長度的路口控制系統及方法,通過視頻跟蹤單元對排隊車輛的連續跟蹤,能夠準確的獲得當前排隊的車輛需要經過幾個綠燈周期才能通過路口,根據當前排隊車輛通過路口所需要的綠燈周期數,定量的判斷當前時段通行狀況是屬于高峰時段、平峰時段還是低峰時段,進而調整信號燈控制策略。由于上述過程是實時進行的,因此對信號燈的控制策略的調整也是根據排隊車輛通過路口所需要的綠燈時間來實時進行的。相對于現有技術中以固定時間劃分信號燈控制的高峰、平峰和低峰控制策略來說,能夠更有效的減緩路口排隊車輛長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0]為了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0031]圖1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所述能減少路口排隊長度的路口控制系統的原理框圖;
[0032]圖2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所述能減少路口排隊長度的路口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0033]圖3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在十字路口設置視頻跟蹤單元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4]實施例1
[0035]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能減少路口排隊長度的路口控制系統,如圖1所示,包括:
[0036]視頻跟蹤單元,用于對紅燈亮時排隊等待通過路口的每一車輛進行連續跟蹤,獲得排隊車輛的總數量N ;并且獲取該路口綠燈時間內通過路口的車輛數M。
[0037]分析單元,用于獲取排隊車輛全部通過路口所需的綠燈周期數:L = N/M。
[0038]信號燈控制單元,若L = 1,則調用低峰時段的感應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若I < L < 2,則調用平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gL > 2,則調用高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
[0039]本實施例中,采用視頻跟蹤單元對進入視頻跟蹤范圍內的車輛進行連續跟蹤,是現有技術中常用的手段。作為一種實現方法,視頻跟蹤單元的視頻跟蹤畫面可以看做一個平面坐標系,其橫軸為X軸,縱軸為y軸。對于該視頻畫面內的每一個位置點來說都可以確定其位置。視頻跟蹤單元對路口內區域進行監控,在視頻跟蹤畫面上能夠準確區分出路面上設置的標識物以及施劃的標線。因此,被監控路口處施劃的停止線可以在視頻跟蹤畫面中有確定的位置坐標。而進入視頻跟蹤范圍內的每一輛車,被連續跟蹤后,可以視為一個矩形框,矩形框的中心所對應的X、y值可以作為確定其在視頻畫面中位置的依據。為了將不同車輛進行區分,視頻監控單元還可以為每一輛車設置一編號。例如,編號001、002、003……。因此,每一個時刻,視頻跟蹤單元都能夠準確得知每一個編號的車輛在視頻畫面內的具體位置。另外,視頻跟蹤單元的工作時鐘與信號燈控制單元的工作時鐘保持一致,視頻跟蹤單元能夠準確獲得監控路口的信號燈狀態,當信號燈為紅燈時,準確獲得在停止線后排隊的車輛數量,當綠燈亮時,開始計算通過路口停止線的車輛的數量。
[0040]例如,一個路口當前信號燈狀態為:東西相位為紅燈,南北相位為綠燈。則獲得當前東西相位停止線后排隊車輛的數量,本實施例中是以排隊長度長的一側為準。例如從東向西行駛的車輛排隊數量為25輛,而從西向東行駛的車輛排隊數量為15輛,則視頻跟蹤單元獲得的排隊車輛的總數量為N = 25輛。這一點很好理解,因為,當綠燈亮時這兩個行駛方向的車輛均獲得了通行信號,排隊車輛數量少的車輛一定能夠先于排隊車輛數量多的一個方向通過路口。
[0041]當這一個紅燈相位過去后即當東西相位為綠燈,南北相位為紅燈期間,得到從東向西行駛的車輛有8輛車通過了路口,即M = 8。顯然,L > 2,則調用高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
[0042]本實施例中,所述低峰時段的感應控制策略為:實時檢測每一個方向上的車輛的位置,判斷哪一個方向上的車輛能先到達路口停止線,按照先到達先得到綠燈的原則控制路口信號燈,當先到達的方向上最后一臺車輛通過停止線后,就立即置另一個方向上的信號燈為綠燈,放行該方向等待綠燈的車輛。視頻跟蹤單元能夠實時獲得每一車輛的位置,進一步能夠獲得每一車輛的行駛速度和車輛距離路口停止線的距離。因此,根據視頻跟蹤結果,就能夠得到車輛到達路口停止線所需要的時間,從而能夠判斷哪一個方向上的車輛能夠先到達路口。此處東向西行駛和西向東行駛的車輛算作是東西方向,南向北行駛和北向南行駛的車輛算作是南北方向。如果東西方向上的車輛先到達路口停止線則先為東西相位提供綠燈信號。待東西方向上的連續車輛均通過路口之后,再控制南北方向為綠燈。本實施例中所說的連續車輛,是指此處所述的連續車輛,是指兩輛車之間的間距很小,前一輛車通過路口時,后一輛車也可隨即通過路口,具體實施時可以判斷兩輛車到達停止線的時間差是否小于或者等于4秒鐘,否則則此時便認為非連續。
[0043]本實施例中,所述平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為,將車流量大的方向的路口之間的綠燈起始時間進行關聯:若從上游η號路口到達η+1號路口需要時間T秒,則η+1號路口的綠燈起始時間在η號路口的綠燈起始時間之后的T秒。具體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0044]Al:視頻跟蹤單元能夠對各個方向的行駛車輛進行連續跟蹤,獲取每一向路口中心行駛的車輛的車速和位置。
[0045]Α2:判斷每一方向上是否都有向路口中心行駛的車輛,若每一個方向上都沒有向路口中心行駛的車輛時則控制信號燈以最小綠燈時間順次轉換;若只有一個方向上有向路口中心行駛的車輛時則控制信號燈為該方向上的車輛提供綠燈信號,否則為至少有兩個方向上有向路口中心行駛的車輛則進入步驟A3。
[0046]A3:根據每一車輛的車速和當前位置,判斷哪一個方向上的車輛會先到達路口停止線;若至少兩個方向上的車輛會同時到達路口停止線或者當前綠燈方向上的車輛會先到達路口停止線則保持當前綠燈信號,否則為先到達路口停止線的車輛提供綠燈信號。
[0047]Α4:判斷優先到達路口停止線方向上的最后一臺車是否到達停止線,若是則進入步驟Α6,否則進入步驟Α5。
[0048]Α5:判斷當前方向上綠燈時間是否到達最大綠燈時間,若是則進入步驟Α6,否則返回步驟Al。
[0049]Α6:設置其他方向為綠燈。
[0050]圖3給出了在十字路口處設置四個視頻跟蹤單元的示意圖。其中每一視頻跟蹤單元可以只跟蹤車輛行駛方向車道上的車輛。設圖2所示的路口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方向為東西方向(包括西向東、東向西)和南北方向(包括北向南、南向北),在某些路口處,圖2所示的路口還會包括兩個方向的左轉、右轉的信號燈,為了方便描述,在本實施例中不考慮轉向的信號燈情況,但是本實施例所描述的原理可以應用于任何路口。
[0051]對于上述路口來說,有以下幾種情況:(1)兩個方向上都沒有車輛向路口中心方向行駛。這時,路口信號燈可以按照最小綠燈時間順次轉換,即東西方向綠燈時間為最小綠燈時間后,南北方向綠燈時間為最小綠燈時間,依次轉換。
[0052](2)只有一個方向上有車輛向路口中心方向行駛。這時,分為兩種情況,即該車輛所行駛的方向上當前的信號燈狀態是綠燈狀態還是紅燈狀態。由于此時只有這一個方向上有車輛行駛,則只需要為該方向上的車輛提供綠燈信號即可。如果當前該方向上是綠燈信號,則維持該綠燈信號;如果當前該方向上是紅燈信號,則將其轉換為綠燈信號。其目的是保證該方向上的車輛能夠即時通過。
[0053](3)當兩個方向上都有車輛向路口中心行駛時,根據每一車輛的車速和當前位置,判斷哪一個方向上的車輛會先到達路口停止線。此時,為了確保接近路口的車輛能夠綠燈通過路口,則進一步判斷先到達路口停止線的車輛行駛方向上是否是綠燈信號,如果是的話則維持該綠燈信號即可,如果不是的話,則為先到達路口停止線的車輛提供綠燈信號。
[0054]在第三種情況下,雖然為某一個方向上的車輛提供了綠燈信號,但是這一綠燈信號的時間也需要做進一步的限定:
[0055](I)如果該方向上的連續車輛中,最后一臺車也到達了停止線,則為另一方向提供綠燈信號。此處所述的連續車輛,是指兩輛車之間的間距很小,前一輛車通過路口時,后一輛車也可隨即通過路口,之間的時間差小于或者等于4秒鐘可判斷為連續否則此時便認為非連續。
[0056](2)即使該方向上的連續車輛中,最后一臺車還未到達停止線,但是當前綠燈持續時間已經到達了最大綠燈時間,則也應該為對方車輛提供綠燈信號。
[0057]采用上述控制策略能夠保證車流量大的方向上的車輛能夠在通過各個路口時遇到的紅燈最少,即實現停車次數最少的目標。
[0058]本實施例中,所述高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為:加大信號的周期時間和排隊長的方向的綠燈信號的時間,減少信號轉換過程的損失時間。依然以N = 25,M = 8為例。這種情況下,說明東西方向上排隊的車輛需要經過三個綠燈周期才能通過路口,此時為了減小東西方向上排隊車輛的長度,則控制東西方向上的綠燈時間延長,例如可以延長至原綠燈周期的三倍-四倍,使得25輛車均能夠通過該路口。
[0059]本實施例所提供 方案,通過視頻跟蹤單元對排隊車輛的連續跟蹤,能夠準確的獲得排隊車輛需要經過幾個綠燈周期才能通過路口,根據排隊車輛通過路口所需要的綠燈周期數,定量的判斷當前時段通行狀況是屬于高峰時段、平峰時段還是低峰時段,進而調整信號燈控制策略。由于上述過程是實時進行的,因此對信號燈的控制策略的調整也是根據排隊車輛通過路口所需要的綠燈時間來實時進行的。相對于現有技術中以固定時間確定當前信號要執行的高峰、平峰和低峰控制策略來說,能夠更有效的減緩路口排隊車輛長度。
[0060]實施例2
[0061]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能減少路口排隊長度的路口控制方法,如圖2所示,包括如下步驟:
[0062]S1:利用視頻跟蹤方法,對紅燈亮時排隊等待通過路口的每一車輛進行連續跟蹤,獲得排隊車輛的總數量N。
[0063]S2:獲取該路口綠燈時間內通過路口的車輛數M。
[0064]S3:獲取排隊車輛全部通過路口所需的綠燈周期數:L = N/M。
[0065]S4:若L = 1,則調用低峰時段的感應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
[0066]若1 < L≤2,則調用平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
[0067]若L > 2,則調用高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
[0068]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4中,所述低峰時段的感應控制策略為:
[0069]實時檢測每一個方向上的車輛的位置,判斷哪一個方向上的車輛先到達路口停止線,按照先到達先得到綠燈的原則控制路口信號燈,當先到達的方向上最后一臺車輛通過停止線后,就立即置另一個方向上的信號燈為綠燈。例如,一個路口當前信號燈狀態為:東西相位為紅燈,南北相位為綠燈。則獲得當前東西相位停止線后排隊車輛的數量,本實施例中是以排隊長度長的一側為準。例如從東向西行駛的車輛排隊數量為25輛,而從西向東行駛的車輛排隊數量為15輛,則視頻跟蹤單元獲得的排隊車輛的總數量為N = 25輛。這一點很好理解,因為,當綠燈亮起時這兩個行駛方向的車輛均獲得了通行信號,排隊車輛數量少的車輛一定能夠先于排隊車輛數量多的一個方向。
[0070]當這一個紅燈相位過去后即當東西相位為綠燈,南北相位為紅燈期間,得到從東向西行駛的車輛有8輛車通過了路口,即M = 8。顯然,L > 2,則調用高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
[0071]本實施例中,所述低峰時段的感應控制策略為:實時檢測每一個方向上的車輛的位置,判斷哪一個方向上的車輛先到達路口停止線,按照先到達先得到綠燈的原則控制路口信號燈,當先到達的方向上最后一臺車輛通過停止線后,就立即置另一個方向上的信號燈為綠燈。視頻跟蹤單元能夠實時獲得每一車輛的位置,進一步能夠獲得每一車輛的行駛速度和車輛距離路口停止線的距離。因此,根據視頻跟蹤結果,就能夠得到車輛到達路口停止線所需要的時間,從而能夠判斷哪一個方向上的車輛能夠先到達路口。此處東向西行駛和西向東行駛的車輛算作是東西方向,南向北行駛和北向南行駛的車輛算作是南北方向。如果東西方向上的車輛先到達路口停止線則先為東西相位提供綠燈信號。待東西方向上的連續車輛均通過路口之后,再控制南北方向為綠燈。本實施例中所說的連續車輛,是指此處所述的連續車輛,是指兩輛車之間的間距很小,前一輛車通過路口時,后一輛車也可隨即通過路口,如果兩輛車之間到達停止線的時間差小于或者等于4秒鐘則認為連續,否則便認為非連續。
[0072]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4中,所述平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為,將車流量大的方向的路口之間的綠燈起始時間進行關聯:
[0073]若從上游η號路口到達η+1號路口需要時間T秒,則η+1號路口的綠燈起始時間在η號路口的綠燈起始時間之后的T秒。
[0074]圖3給出了在十字路口處設置四個視頻跟蹤單元的示意圖。其中每一視頻跟蹤單元可以只跟蹤車輛行駛方向車道上的車輛。設圖2所示的路口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方向為東西方向(包括西向東、東向西)和南北方向(包括北向南、南向北),在某些路口處,圖2所示的路口還會包括兩個方向的左轉、右轉的信號燈,為了方便描述,在本實施例中不考慮轉向的信號燈情況,但是本實施例所描述的原理可以應用于任何路口。
[0075]對于上述路口來說,有以下幾種情況:
[0076](I)兩個方向上都沒有車輛向路口中心方向行駛。這時,路口信號燈可以按照最小綠燈時間順次轉換,即東西方向綠燈時間為最小綠燈時間后,南北方向綠燈時間為最小綠燈時間,依次轉換。而所謂最小綠燈時間,每一個路口均有自己的計算模型,例如有些路口可以按照行人以正常步行速度通過路口所需要的時間,或者機動車以某一低于限速值的車速通過路口所需要的時間再加上一定的冗余時間,例如機動車以20km/小時的速度通過路口所需要的時間再加上5秒鐘的冗余時間。
[0077](2)只有一個方向上有車輛向路口中心方向行駛。這時,分為兩種情況,即該車輛所行駛的方向上當前的信號燈狀態是綠燈狀態還是紅燈狀態。由于此時只有這一個方向上有車輛行駛,則只需要為該方向上的車輛提供綠燈信號即可。如果當前該方向上是綠燈信號,則維持該綠燈信號;如果當前該方向上是紅燈信號,則將其轉換為綠燈信號。其目的是保證該方向上的車輛能[0078](3)當兩個方向上都有車輛向路口中心行駛時,根據每一車輛的車速和當前位置,判斷哪一個方向上的車輛會先到達路口停止線。此時,為了確保接近路口的車輛能夠綠燈通過路口,則進一步判斷先到達路口停止線的車輛行駛方向上是否是綠燈信號,如果是的話則維持該綠燈信號即可,如果不是的話,則為先到達路口停止線的車輛提供綠燈信號。在這里,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即兩個方向上的車輛可能會同時到達路口停止線,此處所說的同時到達是指,至少兩個方向上的車輛到達路口中心所需要的時間之差在設定閾值Th范圍之內,所述設定閾值O秒< Th < 5秒。如果兩個方向上的車輛同時到達路口停止線的話,則無需對信號燈做調整,維持當前綠燈信號即可。
[0079]在第三種情況下,雖然為某一個方向上的車輛提供了綠燈信號,但是這一綠燈信號的時間也需要做進一步的限定:(I)如果該方向上的連續車輛中,最后一臺車也到達了停止線,則為另一反向提供綠燈信號。此處所述的連續車輛,是指兩輛車之間的間距很小,前一輛車通過路口時,后一輛車也可隨即通過路口,如果兩輛車到達停止線的時間差小于或者等于4秒鐘則認為是連續,否則此時便認為非連續。
[0080](2)即使該方向上的連續車輛中,最后一臺車還未到達停止線,但是當前綠燈持續時間已經到達了最大綠燈時間,則也應該為對方車輛提供綠燈信號。
[0081]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S4中,所述高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為:加大綠燈信號的時間。依然以N = 25,M = 8為例。這種情況下,說明東西方向上排隊的車輛需要經過三個綠燈周期才能通過路口,此時為了減小東西方向上排隊車輛的長度,則控制東西方向上的綠燈時間延長,例如可以延長至原綠燈周期的三倍-四倍,使得25輛車均能夠通過該路口。
[0082]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能減少路口排隊長度的路口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視頻跟蹤單元,用于對紅燈亮起時排隊等待通過路口的每一車輛進行連續跟蹤,獲得排隊車輛的總數量N ;并且獲取該路口綠燈時間內通過路口的車輛數M ; 分析單元,用于獲取排隊車輛全部通過路口所需的綠燈周期數:L = N/M ; 信號燈控制單元,若L = 1,則調用低峰時段的感應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若I< L < 2,則調用平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若L > 2,則調用高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減少路口排隊長度的路口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峰時段的感應控制策略為: 實時檢測每一個方向上的車輛的位置,判斷哪一個方向上的車輛能先到達路口停止線,按照先到達先得到綠燈的原則控制路口信號燈,當先到達的方向上最后一臺車輛通過停止線后,就立即置另一個方向上的信號燈為綠燈,放行該方向等待綠燈的車輛。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減少路口排隊長度的路口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為,將車流量大的方向的路口之間的綠燈起始時間進行關聯: 若從上游η號路口到達η+1號路口需要時間T秒,則η+1號路口的綠燈起始時間在η號路口的綠燈起始時間之后的T秒。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能減少路口排隊長度的路口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為: 加大信號的周期時間和排隊長的方向的綠燈信號的時間,減少信號轉換過程的損失時間。
5.一種能減少路口排隊長度的路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51:利用視頻跟蹤方法,對紅燈亮時排隊等待通過路口的每一車輛進行連續跟蹤,獲得排隊車輛的總數量N; 52:獲取該路口綠燈時間內通過路口的車輛數M ; 53:獲取排隊車輛全部通過路口所需的綠燈周期數:L = N/M ; 54:若L = 1,則調用低峰時段的感應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 若I < L < 2,則調用平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 若L > 2,則調用高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控制該路口信號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能減少路口排隊長度的路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所述低峰時段的感應控制策略為: 實時檢測每一個方向上的車輛的位置,判斷哪一個方向上的車輛能先到達路口停止線,按照先到達先得到綠燈的原則控制路口信號燈,當先到達的方向上最后一臺車輛通過停止線后,就立即置另一個方向上的信號燈為綠燈,放行該方向等待綠燈的車輛。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能減少路口排隊長度的路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所述平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為,將車流量大的方向的路口之間的綠燈起始時間進行關聯: 若從上游η號路口到達η+1號路口需要時間T秒,則η+1號路口的綠燈起始時間在η號路口的綠燈起始時間之后的T秒。
8.根據權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能減少路口排隊長度的路口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所述高峰時段的協調控制策略為: 加大信號的周 期時間和排隊長的方向的綠燈信號的時間,以減少信號轉換過程的損失時間。
【文檔編號】G08G1/08GK103985264SQ201410240268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30日
【發明者】姜廷順, 李占宏, 張吉輝, 翟戰強, 李穎宏, 冉學均 申請人:北京易華錄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姜廷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