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公共交通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公交車預報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化建設越來越快,道路也變得四通八達,人們在日常外出時經常需要乘坐公交車,為了便于人們的出行,現有的公交車站設有電子顯示屏,能夠顯示用戶所等待的公交車次預計到站的時間,為需要乘車的人提供了方便。但是,乘車人在準備乘坐公交車時,往往會因為車內過于擁擠而不得不繼續等待下一趟公交車,而且仍然無法得知下一趟公交車是否擁擠,因此也不便于其選擇其他乘車方案,浪費用戶的等車時間。比如說在上班高峰期,有些公交車次會比較擁擠,而等車的人卻無法提前得知需要乘坐的公交車是否還能容納乘客,只能被動的在公交站牌的位置等待公交車到來,當公交車到來時再因為車內擁擠而更改其他乘車方案,容易導致等車時間的浪費或遲到等情況的發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公交車預報系統,可以提前獲知公交車的線路號及公交車內的擁擠程度。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公交車預報系統, 包含:預設于第一公交車站停靠區域的測重裝置、設于所述第一公交車站的預報裝置和預報服務器;
所述測重裝置,用于測量位于所述停靠區域上的公交車的重量;
所述預報裝置包含:
識別模組,用于識別位于所述停靠區域上的公交車的線路號;
中心控制模組,用于根據所述測重裝置在所述公交車駛離停靠區域時,測到的重量,確定所述公交車的擁擠程度;
通信模組,用于將所述公交車的信息和所確定的擁擠程度發送給所述預報服務器;其中,所述公交車的信息包含:所述識別模組識別出的線路號。
本發明實施方式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利用在車站的停靠區域設置測重設備,根據測得的重量可以確定公交車的擁擠程度,并通過識別模組識別位于車站停靠區域上的公交車的線路號,從而可以提前獲知公交車的線路號及對應的擁擠程度,方便用戶提前獲知公交車的線路號及擁擠情況,以便在車內過于擁擠時可以及時調整乘車方案,節省等車時間。
另外,所述停靠區域包含:駛離區域,所述公交車經所述駛離區域駛離所述第一公交車站;所述中心控制模組根據所述測重裝置在所述公交車位于所述駛離區域時測得的重量,確定所述公交車的擁擠程度。
由于車輛行駛期間不能上下客,所以公交車離開駛離區域之后至下一個公交站之前,車輛總重量不變。這樣,只需要測重裝置測出的公交車位于駛離區域時的重量,就可以了解車輛的擁擠程度,使得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更加方便,實現更為簡潔。
另外,所述停靠區域還包含:駛入區域,所述公交車經所述駛入區域駛入所述第一公交車站;
所述中心控制模組,還用于利用所述測重裝置分別在所述公交車位于駛 入區域和駛離區域所測得的重量,獲得所述公交車的重量差;
所述通信模組發送的所述公交車的信息還包含:所述重量差。
利用公交車位于駛入區域測得的重量和位于駛離區域測得的重量之差,可以了解公交車在該公交站點的上下客重量差,進而可以將該重量差作為之后某一天同車次到達該公交站點的上下客重量差,有助于對之后某一天同車次同一站點公交車內擁擠程度的判斷。
另外,所述識別模組包含:車牌識別器,用于識別所述公交車的車牌號;
比較器,用于比較識別到的所述車牌號和預設的線路車牌表,確定所述公交車的線路號。
根據預設的線路車牌表,可以很方便的獲取與公交車的車牌號相對應的公交車線路號,方便快捷。
另外,所述第一公交車站具有唯一的標識號;所述通信模組在發送所述公交車的信息和所確定的擁擠程度時,還發送所述第一公交車站的標識號。
第一公交車站具有唯一的標識號可以精確的定位公交車所在的站點,將第一公交車站的標識號發送至預報服務器,可以使遠程終端準確獲知公交車所在的站點。
另外,所述通信模組還用于接收來自所述預報服務器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為第二公交車站發送給所述預報服務器的公交車信息和對應的擁擠程度;
所述預報裝置還包含:播報器,用于播報所述第一信息。
通過接收第二公交車站發送給預報服務器的公交車信息和對應的擁擠程度的信息,可以獲取第二公交車站內公交車的線路號及擁擠程度。通過設置播報器可以很方便的將獲取的公交車的線路號及擁擠程度進行播報,用戶體驗好。
另外,所述播報器為顯示屏和/或語音播報器。
通過顯示屏可以將公交車的信息和擁擠程度信息以圖文方式顯示,通過語音播報器可以將公交車的信息和擁擠程度以語音方式進行播報,使得用戶在獲取公交車及其擁擠程度的信息時既可以通過圖文方式獲得也可以通過語音播報方式獲得,進而使得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更加靈活多變。
另外,所述公交車預報系統還包含:移動終端,用于從所述預報服務器獲取公交車信息和對應的擁擠程度。
通過移動終端使得用戶隨時隨地都可以獲知公交車信息和對應的擁擠程度,而不用非得在公交車站才能獲知公交車信息和對應的擁擠程度,使得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更加便利。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的公交車預報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方式中的測重裝置鋪設于停靠區域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中的測重裝置鋪設于駛離區域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中的測重裝置鋪設于駛入區域和駛離區域的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第五實施方式的公交車預報系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的闡述。然而,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本發明各實施方式中,為了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請而提出了許多技術細 節。但是,即使沒有這些技術細節和基于以下各實施方式的種種變化和修改,也可以實現本申請各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公交車預報系統,其結構如圖1所示,包含:預設于第一公交車站停靠區域的測重裝置、設于第一公交車站的預報裝置和預報服務器。
測重裝置,用于測量位于停靠區域上的公交車的重量。
預報裝置包含:
識別模組,用于識別位于停靠區域上的公交車的線路號。
中心控制模組,用于根據測重裝置在公交車駛離停靠區域時,測到的重量,確定公交車的擁擠程度。
通信模組,用于將公交車的信息和所確定的擁擠程度發送給預報服務器。其中,公交車的信息包含:識別模組識別出的線路號。
具體的說,中心控制模組在檢測到以下情況時,確定公交車駛離停靠區域:檢測到公交車啟動;或者,檢測到公交車的門關閉。在實際應用中,本實施方式中的測重裝置可以由多個壓力傳感器組成,壓力傳感器鋪設于整個公交車的停靠區域,確保在停靠區域的所有車輛都能被測重裝置測到重量。如圖2所示。中心控制模組檢測到公交車啟動或者車門關閉時,觸發測重裝置對公交車進行稱重,然后中心控制模組根據測得的公交車重量確定公交車的擁擠程度。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中心控制模組可以根據發動機的電壓信號、發動機的轉速等檢測公交車是否啟動,可以根據安裝在公交車門的位移傳感器、距離傳感器或者在公交車站的相應位置設置攝像頭等檢測車門是否關閉。當然,也可以有其他現有的方法檢測到公交車啟動或者車門關閉,在此不做限定。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實施方式中在公交車啟動時測重,所以即使只測一次重量,也可以獲知公交車在本站上下客后的最終重量。
需要說的是,本實施方式中的識別模組可以包含:車牌識別器和比較器,車牌識別器用于識別公交車的車牌號,比較器用于比較識別到的車牌號和預設的線路車牌表,確定公交車的線路號。具體的說,每輛公交車都有唯一的車牌號,每個車牌號都有對應的公交線路號,根據車牌號和預設的線路車牌表,可以獲得每個公交車牌號對應的線路號,進而可以獲得每輛公交車對應的線路號。比如說,預設的線路車牌表可以如表1所示。
表1:公交車牌號及其對應的線路號
需要說明的是,表1中的各公交車牌號及其對應的線路號僅做舉例說明,實際應用中可以為其他數據。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方式中的第一公交車站具有唯一的標識號,通信模組在發送公交車的信息和所確定的擁擠程度時,還發送第一公交車站的標識號。具體的說,第一公交車站的標識號可以為第一公交車站的車站名稱或者標識車站名稱的代號,通過第一公交車站的標識號可以快速定位公交車處于哪一個車站。
還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通信模組還用于接收來自預報服務器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一信息為第二公交車站發送給預報服務器的公交車信息和對應的擁擠程度。預報裝置還包含:播報器,用于播報第一信息。具體的說,本實施方式中的播報器可以為顯示屏,更具體的說,該顯示屏可以為觸控屏。
在實際應用中,第二公交車站將公交車信息和對應的擁擠程度送給預報服務器,第一公交車站的通信模組接收來自預報服務器的關于第二公交車站的公交車信息和對應的擁擠程度,并在第一公交車站的觸摸顯示屏上以圖文方式進行顯示。
下面以具體實例對本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中至少包含兩個公交車站:第一公交車站和第二公交車站,且兩個公交站位于同一條公交線路,假設第一公交車站位于第二公交車站的下行。每個公交車站都設有測重裝置、預報裝置和預報服務器,其中預報裝置包含識別模組、通信模組、播報器和中心控制模組,識別模組包含車牌識別器和比較器。測重裝置鋪設于整個公交車站的停靠區域,播報器為觸摸顯示屏,且該觸摸顯示屏可以設在公交車站的候車區內。在第二公交車站中,車牌識別器識別車站內的公交車輛的車牌號,比如說公交車的車牌號為滬a12341,比較器根據表1確定車牌號滬a12341對應的公交車線路號,即71路,然后識別模組將公交車線路號發送給通信模組。公交車在第二公交車站內上下客完畢后,當中心控制模組檢測到公交車啟動或者車門關閉時,觸發測重裝置對公交車進行測重,測重裝置將測得的公交車重量反饋給中心控制模組,然后中心控制模組根據測得的公交車重量確定公交車的擁擠程度,比如說“擁擠”,則中心控制模組將“擁擠”信息發送至通訊模組,通訊模組將公交車所在的車站名稱和公交車的線路號以及對應的擁擠程度發送至預報服務器。比如:71路公交車在經過某某站時擁擠程度為“擁擠”。然后在第一公交車站的觸摸顯示屏上會顯示“71路公交車在某某站擁擠”的信息,當在第一公交車站等候71路公交車的乘客看到該信息時就會了解到即將到達的71路公交車很擁擠,很有可能無法上車,就可以盡早換乘其他車次。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方式中中心控制模組根據測得的公交車重量確定的擁擠程度信息也可以為標識擁擠程度的數字或者顏色,你比如說:1、2、3…或者紅色、黃色、綠色…等,“1”可以表示擁擠程度很高、“2”可以表示 還可以容納少量乘客、“3”可以表示車內很寬松等。“紅色”可以表示擁擠程度很高、“黃色”可以表示還可以容納少量乘客、“綠色”可以表示車內很寬松等。當然也可以通過測得的公交車重量大致估算車上的乘客量以及還可以容納的乘客量,擁擠程度信息也可以為“車內無法再容納乘客”“車內還能容納大約2名乘客”“車內還能容納大約10名乘客”等等。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播報器的顯示屏上可以顯示當前站內公交車次前一站的站點名稱以及擁擠情況,實際應用中,也可以在觸摸顯示屏上輸入想要查找的公交線路以及公交站名稱可以查看其他車次在其他站點的擁擠程度,以方便乘客選擇合適的乘車方案。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施方式利用在車站的停靠區域設置測重設備,根據測得的重量可以確定公交車的擁擠程度,并通過識別模組識別位于車站停靠區域上的公交車的線路號,從而可以提前獲知公交車的線路號及對應的擁擠程度,方便用戶提前獲知公交車的線路號及擁擠情況,以便在車內過于擁擠時可以及時調整乘車方案,節省等車時間。另外通過觸摸顯示屏將公交車的信息即擁擠程度進行顯示,使得用戶可以直觀的看到將要乘坐的公交車的擁擠程度。在需要乘坐的公交車擁擠時,還可以通過播報器(如觸摸顯示屏)查找其他的公交車線路的擁擠程度,極大的方便出行的用戶合理安排乘車方案。
本發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公交車預報系統。第二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區別之處在于:在第一實施方式中,測重裝置鋪設于整個停靠區域,中心控制模組檢測到公交車啟動或者公交車門關閉時,觸發測重裝置對公交車進行測重。而在本發明第二實施方式中,測重裝置鋪設于停靠區域的駛離區域,測重裝置感應到有車存在時,對位于駛離區域的公交車進行測重。本實施方式只需要將測重裝置鋪在駛離區域,實現更為簡潔。
具體的說,本實施方式中,停靠區域包含駛離區域,公交車經駛離區域 駛離第一公交車站。在本實施方式中,測重裝置也可以為多個壓力傳感器組成,且壓力傳感器鋪設于公交車站停靠區域的駛離區域,如圖3所示。由于公交車必須經過駛離區域才能駛離公交車站,所以在公交車上下客完畢后,公交車開始啟動出發,當公交車經過駛離區域時,鋪設于駛離區域的壓力傳感器可以感應到壓力,若壓力大于預設的閾值,比如說10000n,則觸發測重裝置對公交車進行測重,然后中心控制模組根據測重裝置在公交車位于駛離區域時測得的重量,確定公交車的擁擠程度。
本實施方式中,由于車輛行駛期間不能上下客,所以公交車離開駛離區域之后至下一個公交站之前,車輛總重量不變。這樣,只需要測重裝置測出的公交車位于駛離區域時的重量,就可以了解車輛的擁擠程度,使得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更加方便,實現更為簡潔。
本發明的第三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公交車預報系統。第三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區別之處在于:在第一實施方式中,測重裝置僅對位于停靠區域的公交車進行一次測重。而在本發明第三實施方式中,測重裝置對公交車進行兩次測重。本實施方式通過兩次測量得到的重量差,有助于對之后某一天同車次公交車內擁擠程度的判斷。
具體的說,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停靠區域中設置駛入區域和駛離區域,公交車經駛入區域駛入第一公交車站,經駛離區域駛離第一公交車站。在本實施方式中,測重裝置也可以為多個壓力傳感器組成,且壓力傳感器分別鋪設于公交車站停靠區域的駛入區域和駛離區域,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當公交車經駛入區域駛入公交車站時,鋪設于駛入區域的壓力傳感器可以感應到壓力,若壓力大于預設的閾值,比如說10000n,則觸發測重裝置對公交車進行測重。
本實施方式中分別對位于駛入區域和駛離區域的公交車進行測重,然后中心控制模組根據公交車位于駛入區域和駛離區域的重量獲得重量差,并將 該重量差發送給通信模組,然后通信模組將該重量差發送給預報服務器。由于公交車位于駛入區域時的重量為沒有上下客時的重量,而公交車位于駛出區域時的重量為上下客之后的重量,所以根據該重量差可以知道公交車在某一站點的上下客重量差,由于同一車次在同一站點每天的上下客情況相差不大,這樣有助于對之后某一天同車次同一站點公交車內擁擠程度的判斷。
比如說,在本實施方式中,至少包含三個公交車站:第一公交車站、第二公交車站和第三公交車站,且三個公交車站位于同一條公交線路,假設第一公交車站位于第二公交車站的下行,第二公交車站位于第三公交車站的下行。在第二公交車站,測重裝置分別對位于駛入區域和駛離區域的公交車1路進行測重,然后中心控制模組根據公交車1路位于駛入區域和駛離區域的重量獲得重量差,并將該重量差發送給通信模組,然后通信模組將該重量差以及對應的公交線路號(1路)以及第二公交車站的車站名稱發送給預報服務器。在之后的某一天,比如第二天,服務器接收來自第三公交車站位于駛離區域的公交車1路的重量及車次,由于公交車1路位于第三公交車站駛離區域的重量和位于第二公交車站駛入區域的重量相同,所以服務器可以根據第三公交車站位于駛離區域的公交車1路的重量以及第二公交車站的上下客重量差,可以計算出公交車1路在第二公交車站上下客之后的重量,進而可以確定公交車1路在第二公交車站的擁擠程度,然后第一公交車站的通訊模組接收預設服務器關于交車1路在第二公交車站的擁擠程度,播報器將公交車1路在第二公交車站的擁擠程度以及第二公交車站的車站名稱在第一公交車站的觸摸顯示屏上進行顯示,以供需要乘車的用戶參考。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方式中測重裝置分別對位于駛入區域和駛離區域的公交車進行測重時,每個車次、每個站點、可以每天測量一次,也可以一周測量一次,考慮到周六和周日的乘車情況可能和周一到周五不一樣,也可以周一到周五每天測量、周六和周日一周測一次。比如說,可以測公交71路第一班車在南京路站位于駛入區域和駛離區域的公交車重量,中心控制模 組根據兩個重量得到重量差,并發送給通信單元,通信單元將該重量差發送至預報服務器,在下周六時,預報服務器根據該重量差以及公交71路第一班車在南京路站的前一站的駛出區域的重量,確定公交71路第一班車在南京路站的擁擠程度,并把公交71路以及對應的擁擠程度在下一公交站的觸摸顯示屏上顯示。
本實施方式利用公交車位于駛入區域測得的重量和位于駛離區域測得的重量之差,可以了解公交車在該公交站點的上下客重量差,進而可以將該重量差作為之后某一天同車次到達該公交站點的上下客重量差,有助于對之后某一天同車次公交車內擁擠程度的判斷。
本發明的第四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公交車預報系統。第四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區別之處在于:在第一實施方式中,播報器可以為顯示屏,公交車信息及其對應的擁擠程度可以以圖文形式在顯示屏上進行顯示。而在本發明第四實施方式中,播報器可以為語音播放器,公交車信息及其對應的擁擠程度可以以語音形式進行播報,使得本發明實施方式更加靈活多變。
具體的說,在本實施方式中,語音播放器可以設在公交車站的候車區內,當通信模組接收到來自預設服務器的關于第二公交車站的公交車信息和對應的擁擠程度時,在第一公交車站的語音播放器上以語音形式播放該公交車信息和對應的擁擠程度。
需要說明的是,在實際應用中,播報器也可以為顯示屏和語音播報器的組合。使得播報器在通過圖文方式將公交車信息及其對應的擁擠程度在觸摸顯示屏上進行顯示的同時又可以通過語音的方式進行提示。
本實施方式可以將公交車信息及其對應的擁擠程度以不同形式進行播報,使得發明的實施方式的更加靈活多變。
本發明的第五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公交車預報系統。第五實施方式在第一 實施方式的基礎上做了改進,改進之處在于:本實施方式的公交車預報系統還包含移動終端,如圖5所示,通過移動終端可以隨時隨地獲取公交車信息和對應的擁擠程度,使得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更加便利。
具體的說,在本實施方式中,還可以包含多個移動終端,且移動終端和預設服務器可以通過無線網絡連接,移動終端通過無線網絡從預報服務器獲取公交車信息和對應的擁擠程度。本實施方式中的移動終端可以為手機、平板等便攜式移動電子設備。可以通過在移動終端中安裝相關的應用程序,從預報服務器獲取公交車信息和對應的擁擠程度,另外移動終端還可以發送公交車所處的位置信息以及公交站名稱,通過在移動終端輸入公交站名稱可以查看站內各路公交車的擁擠程度,通過在移動終端輸入公交車線路號可以查看該路公交車所處的位置信息以及車內擁擠程度,方便乘客選擇合適的乘車方案。
本實施方式通過移動終端使得用戶隨時隨地都可以獲知公交車信息和對應的擁擠程度,而不用非得在公交車站才能獲知公交車信息和對應的擁擠程度,而且還可以通過移動終端查看其他車次或者其他站點的擁擠程度,以方便乘客選擇合適的乘車方案,使得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更加便利。
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上述各實施方式是實現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各種改變,而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