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交通道路技術領域,是一種交通信號燈裝置。
背景技術:
交叉口實施變左控制辦法,需要排燈,本發明提出一種排燈設計方案,能夠滿足變左控制辦法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目前普通的三叉路口、四叉路口和其他交叉口實現兩相、三相、四相、多相的信號控制,信號周期長達80-200秒,通過能力只有路段通過能力的一半左右,是城市交通的瓶頸,往往引起堵塞。變左方式的交叉口可以大大提升交叉口的通過能力,降低周期,降低延誤。變左方式的交叉口需要設置排燈,本發明提供一種排燈,能夠滿足各種變左方式的交叉口的需要。
在應用變左方式的交叉口,路口設有左一區、左二區、直右等待區。在左二區遠離道路的外側處安裝至少兩根立桿,每根立桿上安裝向道路上空延伸的橫桁架,在橫桁架上安裝縱桁架,在縱桁架上安裝排燈;
或在左一區前方的隔離島處安裝第一根立桿和向道路上空延伸的橫桁架,在出口道路的外側且在第一根立桿的左后方安裝第二根立桿和向道路上空延伸的橫桁架,在兩根橫桁架上安裝縱桁架,在縱桁架上安裝排燈。
排燈由各組單元組成,每組單元由倒計時器、紅燈、綠燈、黃燈組成,各組單元等間距安裝在縱桁架上;
紅燈、綠燈、黃燈都是由后殼、豎列電路板及其燈珠、反光罩、防雨鏡片、前殼及其遮光片組成;防雨鏡片安裝在反光罩與遮光片的中間。
紅燈、綠燈、黃燈的反光罩有豎向的長條形的反光面,反光面的水平切面是拋物線形,反光面鍍有反光物質,兩個反光面之間后部有等間距的長方形的燈珠孔;豎列電路板的燈珠是長方形的LED燈珠,并且是豎向等間隔分列布置。
紅燈、綠燈、黃燈的前殼內有遮光片,等間隔豎向平行布置。
其特征在于:紅燈、綠燈、黃燈的遮光片上有至少2道翅片,凸起在遮光片上。
倒計時器由后殼、雙8字電路板、防雨鏡片、雙8字反光罩、前殼及其雙8字遮光網組成;防雨鏡片安裝在雙8字反光罩與雙8字遮光網之間。
倒計時器的雙8字反光罩的正面呈計算器兩個數字8的形狀,是由多個反光方錐組成,反光方錐的內側面鍍有反光物質;
倒計時器的雙8字遮光網是由多個方形網孔組成的遮光設備,正面呈計算器兩個數字8的形狀,雙8字遮光網的方形網孔與雙8字反光罩的反光方錐一一對應。
倒計時器、紅燈、綠燈、黃燈的光線中心方向都是與道路縱向成30-50度角度后傾,與水平面成20-35度下傾,斜向后并下傾照射左一區。
以近交叉口中央端的單元為第①單元,排燈可以采用延時轉綠或者同時轉綠的方式;所謂同時轉綠是指,排燈的所有倒計時器同時開始倒計時,紅燈同時滅、綠燈同時亮,然后綠燈滅、黃燈亮;所謂延時轉綠是指,在紅燈亮的時候,自第①單元的倒計時器起,其后各個倒計時器依次延后一定的時間開始倒計時,各個倒計時器倒計到1后對應的紅燈滅、綠燈亮,然后對應的綠燈滅、黃燈亮。
附圖說明
圖1排燈的第一種布置辦法的示意圖。
圖2排燈的第一種布置辦法的上視圖。
圖3排燈的第一種布置辦法的背面視圖。
圖4排燈的第一種布置辦法的側視圖。
圖5排燈的第二種布置辦法的上視圖。
圖6a排燈單元的水平布置的背面視圖。
圖6b排燈單元的水平布置的正面視圖。
圖7排燈單元的紅燈/綠燈/黃燈的結構的上視圖;
圖8排燈單元的紅燈/綠燈/黃燈殼體的側視圖;
圖9遮光罩的透視圖;
圖10遮光罩、防雨鏡片、遮光片對應銜接的示意圖。
圖11帶燈珠的豎列電路板正視圖;
圖12前殼及遮光片的立體示意圖。
圖13倒計時器的側視圖。
圖14雙8字反光罩一個角度的立體示意圖;
圖15雙8字反光罩另一個角度的立體示意圖;
圖16雙8字遮光網的立體圖。
圖17反光方錐、防雨鏡片、方形網孔對應銜接的示意圖。
圖18雙8字電路板的燈珠布置為雙8字的正視圖。
圖19前殼的后視圖。
圖20前殼的立體示意圖。
圖21a-21f用于交叉口的排燈同時轉綠的效果示意圖;
圖22a-21e用于交叉口的排燈延時轉綠的效果示意圖;
1、左一區。2、左二區。3、直右等待區。4、立桿。5、橫桁架。6、縱桁架。7、單元。8。交叉口中央。9、安裝架。10、隔離島。13、倒計時器。14、紅燈。15、綠燈。16黃燈。17、雙8字電路板。20、后殼。21、豎列電路板。22、反光罩。23、防雨鏡片。24、遮光片。25、前殼。28、燈珠。29、反光面。30、翅片。31、燈珠孔。32、前殼的帽檐。33、遮光片聯結板。34、反光面聯結板。38、雙8字反光罩。39、雙8字遮光網。40、反光方錐。41、方形網孔。42、光線中心方向。43、道路縱向。44、水平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
在應用變左方式的交叉口,路口設有左一區(1)、左二區(2)、直右等待區(3)。
排燈可以采用兩種布置辦法;排燈第一種布置辦法:在左二區2遠離道路的外側處安裝2-4根立桿4,每根立桿4上安裝或者焊接橫桁架5,在橫桁架5上安裝縱桁架6,在縱桁架6上安裝排燈。
排燈第二種布置辦法:在左二區2后的外側處、也就是縱桁架6的左后方安裝第一根立桿4和橫桁架5,在左一區1前方的隔離島10處、也就是縱桁架6的右前方安裝第二根立桿4和橫桁架5,在橫桁架5上安裝縱桁架6,在縱桁架6上安裝排燈。
排燈由各組單元7組成,每組單元7由倒計時器13、紅燈14、綠燈15、黃燈16組成,單元等間距安裝在縱桁架6上。排燈兩頭的單元7的間距一般是左一區1長度的一半到一倍。單元7的倒計時器13、紅燈14、綠燈15、黃燈16可以是上下布置,也可以是水平布置。
倒計時器13、紅燈14、綠燈15、黃燈16統稱信號燈。無論單元7是豎向布置還是水平布置,信號燈的反光面29、遮光片24都是豎向布置的,信號燈的帽檐總是在上。防雨鏡片23安裝在反光罩22與遮光片24的中間。信號燈的帽檐32可以遮擋雨水,防止雨水進入內部。
信號燈通過安裝架9安裝在縱桁架6上,并使得信號燈的光線中心方向(42)都是與道路縱向(43)成30-50度角度,與水平面(44)成20-35度,斜向后并斜向下照射左一區(1),如圖2、圖4所示。
信號燈都是一般長20-30cm,寬20-35cm,厚10cm左右。信號燈不一定按照倒計時器13、紅燈14、綠燈15、黃燈16的上下順序、或左右順序來安裝,而是可以按照實際情況來選擇順序。
紅燈14、綠燈15、黃燈16都是由后殼20、豎列電路板21及其燈珠28、反光罩22、防雨鏡片23、遮光片24、前殼25組成。豎列電路板21的燈珠29可以嵌入反光罩22的燈珠孔31,發出的光經過反光罩22的反光面29反射,然后經過前殼25的遮光片過濾掉散光,只剩下聚光照射到左一區1。這種辦法使得左一區的司機容易區分不同單元7的信號燈燈光,信號控制比較準確。
紅燈14、綠燈15、黃燈16的反光罩22的反光面29的水平切面是拋物線形,反光面29鍍有反光物質,兩個反光面29之間后部有多個燈珠孔31。反光面29為長條形,能夠使得反光后的聚光呈長條方形,提高光效,節省成本。各片反光面29由幾道反光面聯結板34連接為一個整體,也就是反光罩22。
紅燈14、綠燈15、黃燈16的遮光片24上有2-5道翅片30,凸起在遮光片24上,能夠增強濾除散光效果。前殼25有1-2道水平的遮光片聯結板33,以加強固定遮光片24。
倒計時器由由后殼20、雙8字電路板17、防雨鏡片23、雙8字反光罩38、雙8字遮光網39、前殼25組成,防雨鏡片23安裝在雙8字反光罩38與雙8字遮光網39之間。
倒計時器13的雙8字反光罩38由反光方錐40組成,每個反光方錐40的內側面鍍有反光物質,能夠把光線匯聚為方形光柱,整個雙8字反光罩可以形成雙8字光線。這種辦法可以提高光效,利于司機區分不同單元的倒計時器。
倒計時器13的雙8字遮光網39是由多個方形網孔41組成的遮光設備。每個反光方錐40對應一個方形網孔41,能夠濾除散光,保留方形光柱。整個雙8字遮光網可以保留雙8字光線,提高光效,利于司機區分不同單元的倒計時器。
雙8字電路板21的燈珠28布置成計算器的兩個8字形狀,雙8字反光罩、雙8字遮光網都是計算器兩個8字的形狀,這些都是為了適應倒計時器顯示兩個數字的需要,并且能夠形成良好的雙8字光線,利于司機區分不同單元的倒計時器。
以近交叉口中央8的單元為第①單元,排燈可以采用延時轉綠或者同時轉綠的方式。所謂同時轉綠是指,排燈的所有倒計時器13同時開始倒計時,紅燈14同時滅、綠燈15同時亮,然后綠燈15滅、黃燈16亮。交叉口周期一般是40-120秒,紅燈狀態的時候需要倒計時數十秒。如圖21a,紅燈狀態從30秒開始倒計時;如圖21b,已經倒計時到02秒;如圖21d,紅燈停止倒計,紅燈14滅、綠燈15亮,綠燈開始倒計;如圖21e,綠燈15滅、黃燈16亮。綠燈狀態一般只有1-3秒。黃燈16狀態一般只有1-3秒,往往可以不設置倒計時。
所謂延時轉綠是指,在紅燈亮的時候,自第①單元的倒計時器13起,其后各個倒計時器13依次延后一定的時間開始倒計時,各個倒計時器13倒計到1后對應的紅燈14滅、綠燈15亮,然后對應的綠燈綠燈15滅、黃燈16亮。如圖22a,第①單元的倒計時器已經倒計時到了55;如圖22b,第①單元的倒計時器已經倒計時到了01;如圖22c,第①單元的紅燈滅、綠燈亮,綠燈狀態倒計時開始,從02開始倒計時;如圖22d,第③、④單元的綠燈滅、黃燈亮;如圖22e,第③、④單元的黃燈滅、紅燈亮。
在小型路口、要求控制不精確的情況下,可以省去黃燈16。
除了交叉口可以應用排燈,在掉頭路段等也可以應用本發明。以上作為例子作了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部分或者全部路口采用了本技術,對這些實施方式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